学术投稿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5-3220
  • 国内刊号:32-1391/R
  • 影响因子:1.10
  • 创刊:199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224
  • 全年订价:3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精神病学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抑郁症患者自杀与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的关系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与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例抑郁症患者(自杀组10例,无自杀组14例)及25例对照组5-羟色胺(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产物3-甲基-4-羟苯乙二醇(MHPG)及多巴胺(DA)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浓度.结果:抑郁症自杀组5-HIA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自杀组5-HIAA浓度、HVA浓度和HVA/MHPG比值均显著低于男性对照组,女性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杀可能与5-HT和DA功能低下以及DA和NE之间的关系改变有关.

    作者:王颖;侯钢;张石宁;陈珏;张心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氮平快速加量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氮平快速加量疗法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治疗后12 h、72 h、1周、2周和4周,对32例接受奥氮平快速加量疗法治疗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完成整个治疗,并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1%.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39%,在治疗结束时主要是体重增加.结论:奥氮平快速加量疗法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况伟宏;李进;王雪;李静;张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丙戊酸钠(合用组),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治疗4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为低.结论: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增加疗效.

    作者:梁海翔;杜建艳;吴志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83例单一服用利培酮的住院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作肝功能检测.结果:服用利培酮后肝功能异常者50例(27.32%),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结论:利培酮可损害肝功能,但多较轻微且易于恢复.

    作者:黄建飞;计庆明;易天军;谢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急性期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抑郁急性发作、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单盲对照治疗,治疗8周.疗效及安全性评定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结果:70例完成观察,其中西酞普兰组34例,阿米替林组36例.治疗第2周时,西酞普兰组有效率显著较高.在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西酞普兰见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于老年抑郁症特别是伴有躯体疾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作者:徐文炜;吴二南;陶伟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治疗青少年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文拉法辛治疗青少年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就诊于青少儿心理门诊的15~20岁青少年广泛性焦虑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用文拉法辛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的有效率88.9%,阿普唑仑有效率86.1%,两药疗效相仿,文拉法辛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文拉法辛对青少年广泛性焦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金红霞;黄蔷薇;胡朝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惊恐障碍的遗传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的遗传方式. 方法:采用分离分析方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对75例惊恐障碍家系进行遗传方式探讨.结果:惊恐障碍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校正分离率为0.235同时也符合多基因遗传,一级亲属的加权平均遗传率为(79.17±4.39)%. 结论:惊恐障碍是具有一个隐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病,但也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

    作者:马震祥;王蕾;卞正发;张长春;陈纯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96例精神分裂症残疾评定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致残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7月进行残疾评定的精神分裂症502例,采用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评定精神残疾及等级. 结果:502例中496例(98.8%)评定为精神残疾,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1%、54.8%、33.1%. 结论:精神分裂症致残率较高,其程度受性别、婚姻状况、药物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

    作者:周道玉;佟圣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氮平对离体大鼠胰岛分泌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氮平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诱发血糖代谢障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胰岛,以氯氮平、去甲基氯氮平(DCLO)和N-氧化氯氮平(CNO)分别作用于胰岛1 h或4 h,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GSIS),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氯氮平作用1 h不影响基础胰岛素分泌和GSIS;作用4 h抑制基础胰岛素分泌.CNO作用1 h或4 h均不影响基础胰岛素分泌和GSIS.DCLO作用1 h抑制GSIS,作用4 h明显抑制GSIS(P<0.01).结论:氯氮平和其代谢产物从不同途径抑制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受抑制是氯氮平诱发血糖代谢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媛;王高华;王惠玲;王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7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研究,以102名正常人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别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5-HT2A受体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5-HT2A受体基因的3种基因型(A1/A1,A1/A2和A2/A2)在难治性抑郁症组的分布分别为31.6%、54.4%和13.9%,在对照组分别为29.4%、45.1%和25.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与难治性抑郁症之间无显著关联.

    作者:蔡军;陆峥;江三多;李霞;汪栋祥;姚培芬;熊祥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山市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中山市神经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1982年和1993年2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方法.结果:中山市神经症(均为现患病例)的时点患病率为29.7‰,女性患病率(45.8‰)明显高于男性(12.4‰),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位于首位(21.8‰).结论:中山市神经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993年全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11‰,应列为精神疾病防治重点.

    作者:李真;胡季明;陈贻华;周湘梅;马宇行;黄海峰;严惠然;王向林;关莲英;王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社区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SF-36),以访谈的形式对社区18岁以上的226名正常人群进行调查. 结果:男性SF-36因子评分生理机能(PF)、一般健康(GH)、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均显著高于女性.55岁以下组PF评分显著高于55岁及以上组,而后者MH评分显著高于前者.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与PF、生理职能(RP)、GH、精力(VT)、SF、情感职能(RE)、MH有密切关系. 结论: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是影响社区正常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永超;安孝群;王军;胡健;王素云;陈志敏;伍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文拉法辛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作者:肖勃;谢文娇;邱开封;黄芳梅;施壮炎;张帆;王贵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关系.方法:将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有关兴奋行为条目评分,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于入院时及治疗第2、4和6周末分别进行评估,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测定CK活性.结果:入院时研究组CK活性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6周末,两组PANSS有关兴奋行为条目评分及CK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行为,CK活性有可能成为其生物学标志之一.

    作者:行养玲;杨旭;郭娟;吴瑜;陈元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合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利培酮合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利培酮合用氯硝西泮(合用组)或氯氮平单用(单用组),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疗程为6周.结果:合用组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与单用组相当,不良反应明显较单用组少而轻. 结论:利培酮短期内合用氯硝西泮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杨小男;梅其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极化液在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葡萄糖-胰岛素-钾(GIK)极化液对抗精神病药引起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因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有心悸、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临床症状,或心电图改变,或心肌酶改变的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极化液和维生素C,静滴15 d,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进行评定或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心肌损害,极化液治疗有效.

    作者:杨旭;行养玲;吴斌;张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随访观察

    目的:了解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疗效. 方法:对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治疗,进行2年的随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73.1%,2年时为95.1%.结论:利培酮长期服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适合全病程治疗.

    作者:王颖丽;徐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奎硫平对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32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用奎硫平治疗6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率为83.3%,2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和行为症状控制的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奎硫平对老年期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范洪玉;王桂英;黄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氟哌啶醇治疗,其中利培酮组54例,氟哌啶醇组51例.疗程12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测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利培酮组有效率87.0%,显效率57.4%.氟哌啶醇组有效率84.3%,显效率54.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利培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氟哌啶醇组少(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不良反应较氟哌啶醇轻而少.

    作者:戴兴海;周荣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治愈出院6个月复诊的114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评,以50名正常农民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SSRS总分及3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女性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分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已婚比率高于男性患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婚姻状况及病程有关.结论:农村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支持比正常人少,已婚及病程短者社会支持水平较高.

    作者:黎燕;林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奎硫平组和氯丙嗪组各45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BPRS、SAPS、SAN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则相仿.奎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氯丙嗪组.结论:国产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邓炳煙;于建军;刘爱芹;张丽娟;王慧玲;张红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疾病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

    为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情况,对我院94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作者:徐凯华;徐继华;孟红;奚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不眠临床特征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尤其是不眠,我们对有无不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作者:王刚平;颉瑞;赵巧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精神病药对长期住院患者体重的影响

    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体重研究.1对象和方法自1995年以来,首次在我院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岁,连续住院时间在5年以上;均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除外营养不良或浮肿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共376例,年龄19~52岁;男268例,女108例.

    作者:陈仁德;陈香;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以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并和阿普唑仑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1年8月至2003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标准.共92例,男51例,女41例,平均年龄(35.6±14.4)岁,平均病期(23.3±3.2)个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5分,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和阿普唑仑组各4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期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入组前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王启军;何州;童庆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抗心磷脂抗体测定分析

    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中心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17~51岁;病程5~12年,平均8年.按药物治疗分为两组,氯丙嗪组30例和奋乃静组32例,正常对照组样本来自健康献血员30名.

    作者:刘之瑞;张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0例旅途性精神病分析

    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旅途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作者:刘祥臣;苏荣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来人员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分析

    当前社会公民流动性大,外来人员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比例增加,现对此作一分析.1对象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期间外来人员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者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8~39岁,平均27.3岁;无业13例,打工者和农民各8例,其他3例;已婚15例,未婚17例;文化程度小学或以下15例,中学13例,大专2例,不详2例.

    作者:虞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表现,对此进行研究.1对象和方法为本院1995年至2003年未服药或停药1年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组),共213例,男105例,女108例;

    作者:贺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以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病程3~32个月,平均(15.9±7.3)个月.平均年龄(37.3±7.9)岁.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哺乳期妇女或孕妇.共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奥氮平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氯氮平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作者:胡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5年前后用药比较

    对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相隔15年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和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1资料和方法

    作者:钱东丽;杨广声;潘保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流行性癔症调查报告

    近年来,国内流行性癔症报道有增多趋势,2002年我市某农村中学发生一起流行性癔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北强;童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癫癎所致抑郁和强迫综合征

    癫癎可引起和伴发各种精神障碍,其中以人格改变、智能减退和精神病性症状等较多见,也可表现为抑郁和强迫综合征.我院于2000至2002年门诊的癫癎患者中,以抑郁或强迫为主要表现者分别有12例(男5例,女7例)和8例(男5例,女3例),现各举1例如下.

    作者:孙彦杰;马桂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1岁男童癔症1例

    患儿男性,11岁,出生于山村.母孕及出生时无异常,儿时生长发育较好,父母溺爱,患儿任性,受不得委屈,聪明,活泼爱动,好惹事,学习成绩中等.某日在校不服从值日生的管理,被值日生用教鞭打了头部,患儿当即大喊大叫,双目紧闭,双手抓头,诉头痛难忍,捶胸顿足,撕衣毁物,倒地打滚,有时屏气,不能听从劝说,发作约2 h后自行缓解.

    作者:张伟;杜晖;杨明华;王高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reutzfelat-Jacob病1例

    患者,男,44岁.于2002年12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减退,外出找不到路,在家里找不到厕所,睡眠减少,走路不稳.症状逐渐加重.约1个月后住院.既往患乙肝.无阳性家族史.病前性格内向.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本研究将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作者:龙金亮;范凤兰;刘向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氮平门诊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4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应用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疗效及见效时间差异无显著,但米氮平在改善失眠、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文拉法辛,且服用方便,依从性较好.结论:米氮平更适用于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卫东;刘景利;戴天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波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伴发抑郁研究

    目的:研究脑波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选取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状患者18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常规神经科治疗上加脑波治疗仪、加抗抑郁药、单纯常规神经科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前2种方法的疗效均好于后1种,且第1种疗法的不良反应少.结论:脑波治疗仪加上常规神经科治疗能促进脑卒中的康复.

    作者:张学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临床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加用电针,对照组加用抗抑郁药,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而FMA、BI、C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龙浩文;谭佩珍;冯建宏;李梅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

    使用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共30例.随机平分为舍曲林组及对照组,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发焦虑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症状.对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丁螺环酮组口服丁螺环酮,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4周,观察丁螺环酮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7.8%及78.1%,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螺环酮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刘华;赵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此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作者:赵希武;任凯;姜晓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

    Mukherjee等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DM)发病率为15.8%,而同期一般人群仅3.2%.美国一项研究报道精神疾病患者DM患病率为24.5%,同时还发现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更常见[1].现对抗精神病药与DM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邵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氮平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对精神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研究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浓效关系),以求达到大疗效和小不良反应,是20余年来精神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目前已做了很多氯氮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希望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综述如下.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关系的文献资料见表1.

    作者:丁跃庆;李樱;王传跃;李文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期抗抑郁药及电休克治疗危险性研究

    目前,有许多学者正从事围产期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研究.认为所有的精神活性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胎儿有暴露在治疗环境下的危险.现对此及电休克治疗的影响作一综述:1精神药物致畸危险性分类

    作者:张红梅;吴爱勤;田志宏;李国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应坚持无病推定原则

    编者按: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中,是否应坚持无病推定原则,对这一问题可能尚有不少的商讨余地,本刊现发表亢明医师所写的、持正面意见的稿件,以供参考,并欢迎继续来稿,对这一问题提出讨论和争鸣.

    作者:亢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体象障碍--读者来信

    编辑先生:您好!我在门诊间或遇到一些患者,尽管已反复做美容术,但还是对躯体的某些部位不满意,隐约知道这是一种体象障碍,但对体象障碍的细节知之甚少,如怎样与一般的美容应用者鉴别,怎样处理等.希望贵刊能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谢谢!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编辑:本期继续刊出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稿件15篇,由14个单位20位作者所撰写.1氯丙嗪致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王东风;杨顺英;沐志强;缪鸿健;雷立华;解克平;王永柏;彭红莉;陈福新;秦红群;姬圣芳;刘怀刚;孟凡良;颜学方;黄云华;程尊军;叶杰华;周丽;陈新潮;陈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因组学在精神疾病的应用

    2003年4月,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成功,这标志着医学研究进入了基因组时代.1人类基因组计划[1]

    作者:何如东;周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第六届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学术会议征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国人的心理解读》出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病因、遗传和防治》出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国精神卫生经济与医院营销高级研讨会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