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例口腔癌患者,对其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前红细胞C3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3bRR)、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RBC-TRR)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红细胞吸附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RBC-C3bRR、RBC-TRR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RBC-ICR较术前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手术切除肿瘤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对口腔癌的预防和诊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辉明;傅成扬;夏光明;房进;尤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8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组行常规治疗加用脑脊液置换和仅用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减少,病死卒下降,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剧烈头痛,对脑积水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作者:龚霁;晏斌;陈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经腹输卵管结扎手术后腹壁血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近期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受术者带来痛苦.本文收集2003年2月至2009年5月永康、浦江两地计生服务部门结扎手术腹壁血肿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妙时;洪文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胰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呈增多趋势,已成为癌症致死第4位病因,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但由于8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只有10%~15%的患者拥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因此必须综合应用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支持对症等治疗手段.
作者:黄万钟;姚月华;赵洁;梁立华;张卫星;潘达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腋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经细菌分解而发出的一种特殊臭味,属于汗臭症的一种.腋臭与遗传有关,多数患者有家族史.它发病于青春发育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应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切除大汗腺治疗腋臭93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华;陈华庆;周虹;杨传荣;汤连君;章妙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称为产后尿潴留.它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传统采用诱导排尿、热敷,也可药物兴奋膀胱,促进排尿,常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无效予导尿.本院自2006年1月采用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颅脑损伤常伴发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CVS,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已得到广泛重视.作者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tSAH 18例患者采用尼莫同溶液术野灌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一问;贺志华;宋惠明;曾刚;彭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习惯性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并连续3次自然流产.常见原因有: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异常、甲状腺功能下降、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宫内粘连,宫颈内口松弛.每次流产常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过程与一般流产相同.
作者:杨晓琼;卿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老年人,尤其是>70岁的高龄者,骨质量明显下降,易发生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如需手术治疗时,医师、患者及家属均会对高龄患者的安全性产生顾虑.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手术不同的是此时对于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评估与术后患肢功能状态的评估同等重要[1].
作者:张立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Shy-drager综合征(简称SDS)是一种少见的进行性多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可表现为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还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症,及锥体束征等躯体神经症状,易被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椎椎体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作者:胡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肩部疼痛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8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气腹压力设定为10mmHg,施行LC后持续低流量(2L/mim)吸氧8~12h;对照组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施行LC后持续低流量(2L/mm)吸氧2h.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的PnO2、PαCO2、动脉血pH值以及术后1、3、6、12、24、72h肩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实验组肩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0),术后肩部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5)结论 CO2压力对膈肌的牵拉是LC术后肩部疼痛的原因.在10mmHg低压气腹下行LC及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8~12h,能显著降低LC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作者:姚月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ICU患者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因其常严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需紧急处理,若不及时救治,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以往常用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洋地黄等,转复率70%~80%左右.
作者:周三军;楼黎明;丁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热疗对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但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不明确,本文探讨高频透热治疗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完整随访的124例前列腺炎患者,接受高频透热治疗,且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接受精液分析.不同时间的结果采用ANOVA法和两两比较的SNK法分析,在P<0.05水平,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精液质量部分参数发生变化(P<0.05),但是在治疗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高频透热治疗前列腺炎,改善其症状的同时,不会对男性的精液质量产生永久的损害.
作者:杨二江;姚启盛;王晓康;陈从波;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顽固性甲沟炎病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拔甲后病变部位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甲床变形.变形的甲床生长出畸形的指(趾)甲,与增生的肉芽组织相互挤压,从而再次诱发甲沟炎.作者对传统的拔甲术进行了改良,彻底消除甲沟炎的致病因素.
作者:李治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臀上皮神经炎又称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或臀上皮神经损伤,是指由于腰臀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受凉等原因引起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刺激压迫臀上皮神经,产生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作者自2006年4月至2009年9月采用臭氧局部注射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炎患者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作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方法 对4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年龄晚、哮喘症状不典型、基础病多、并发症多,病情复杂,哮喘症状重.本组治愈18例、好转24例、死亡2例.结论 由于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予以重视,以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韩大莉;宋红云;姜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老年高血压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文献报道甚多,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受到重视,作者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了尿MAu、a-MG、TRF、IgG、血清FPG、FPI、ISI、血清脂质检测,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并发肾损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吴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RP测定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8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水平,同时对白细胞(WBC)计数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水平为(24.3±41.5)mg/L,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的CRP水平为(5.3±4.4)mg/L;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CRP水平与WBC计数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CRP水平对鉴别患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抗生素应用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越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外伤、交通事故的增多,导致肘关节及邻近骨组织骨折或软组织损伤逐年增加,创伤后的长期制动会造成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肿胀、肌肉萎缩、肌力和耐力下降、组织粘连、关节囊挛缩等并发症,从而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周先珊;郭知学;王小平;汪春;沈良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剂(瑞能),观察其对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于术前3d接受.EN支持,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7d;对照组术前常规膳食,术后给予TPN.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天和第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相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剂EN,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改善,是围手术期胃癌病人营养支持的较佳方案.
作者:周新华;蒋晓松;曾永红;蔡德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胸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经皮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9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心电图、X线平片及经食管超声(TEE)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继发孔型ASD,并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选择封堵器大小,均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患者术后即刻、1周复查TTE、心电图.结果 共有91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封堵器脱落行急诊手术,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对ASD直接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介入治疗总体有效,术前慎密综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选择适合封堵术患者及选择封堵器直径是保障治疗成功的关键,经食管超声在ASD经皮封堵术治疗中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韩淑杰;杨俊华;周炳元;赵彩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27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骨水泥渗漏2例,其中1例并发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检杳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察无疼痛复发,X线片未见明显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陈志豪;黄忠胜;季滢瑶;李科伦;郑矩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量皮肤扩张术在治疗颈部中重度瘢痕孪缩畸形中的效果.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颈部皮肤超量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部肤色好,挛缩搬痕得到松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部超量扩张术治疗颈部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安全,有效.
作者:王禾;陈守万;何学东;贾叙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在几种恶性肿瘤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Abbott C8000生化仪上用化学法进行测定.先行测定TSGF当量,再用换算公式计算TSGF含量,其公式为TSGF含量=100-0.18×TSGF当量.结果 (1)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SGF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恶性肿瘤组经有效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后,TSGF测定值及阳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血清TSGF测定在实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贤;马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我院8年间收治的38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38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良好、正常生活2例;轻中度伤残、生活能自理18例;生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3例;有2例自动出院.结论 急性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有可预见性因素和明显临床特点,对有高危因素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可能,术前应作好对侧开颅的准备,术后宜动态复查CT,加强观察和监护,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钟远强;游恒星;邱建东;练晓文;马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各病理类型Ⅳ期肺癌的远处转移特点与规律.方法 将361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Ⅳ期肺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鳞癌155例,腺癌130例,小细胞癌51例,腺鳞癌25例;比较各病理类型肺癌不同器官远处转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各病理类型中,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高,为50.77%(P<0.005);腺鳞癌的肝转移发生率高,为40.00%,P<0.05.小细胞癌的脑及肾上腺转移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分别为45.10%及15.69%(P<0.005)(P<0.05),鳞痛的各脏器转移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有其各自的远处转移特点,应针对性地选择检杏和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熊士忠;刘华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95例中上段食管癌手术经验,探讨中上段食管癌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195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左颈部吻合组:左胸径路、胃由食管床提至左颈部与近端食管行手工单层、宽边吻合;胸内器械吻合组:左胸径路、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行左胸膜顶胃食管吻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呼吸循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近端食管癌组织残留的阳性率.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胸内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较颈部吻合组缩短(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呼吸循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左颈部吻合组低(0% vs 7.5%,0%vs 5.8%,2.7%vs 16.7%,P<0.05,0.05,0.01),但其近端食管癌组织残留阳性率明显高于颈部吻合组(0% vs 6.7%,P<0.01);两组患者乳糜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上段食管癌采用左胸顶部器械吻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易发生癌组织残留,术中快速切片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熊辉;周东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卵泡发育不孕症是现代产科的常见疾病,如何精确地监测卵泡发育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经阴道超声检查以其高分辨率、优良的图像、直接准确、客观、动态地反映卵泡发育时期的微小变化,倍受临床产科医生的重视.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对88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进行监测,总结如下.
作者:裘晓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引起.由于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髋臼为不规则骨,形态结构较复杂,在髋关节正位(含骨盆正位)X线片上,骨质结构重叠较多,部分髋臼骨折不易显示.
作者:方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R-F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同时对209例患者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二者的灵敏性.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e和抗-HB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BeAg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I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高于ELISA,能够弥补ELISA法因灵敏度相对较低所引起的假阴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沈嘉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关于MR在尿路积水及其病因诊断方面的文献不少,但低场强MR机在该类疾病的技术应用及检查结果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深入比较分析的不多.自80年代Henning等[1]应用重T2快速序列诊断泌尿系积水以来,MR技术日益成熟与完善.
作者:尤慧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ANA是一组将自身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不同,可产生多种类型的ANA.因此,总的ANA筛查常作为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常规检测手段[1],AN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各亚类自身抗体以明确诊断.
作者:陈宝萍;任绪义;程新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当今医疗的发展和医疗技能的不断进步,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能在手术室的应用,各种手术的广泛开展及艾滋病(AIDS)病例增多[1],使手术窜工作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
作者:杜惠;李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男性自35岁以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BPH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作者:金科敏;秦红宇;姚琴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深静脉血柃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的发病原因.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春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院肛肠科直肠、肛门局麻手术病人,术中均采取膝胸卧位,它足为术中更好的暴露手术野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一种卧位.由于术中病人意识清醒,长时间采用膝胸卧位,常因精神、体力消耗太大及全身不适难以坚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康复,如何对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已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张学华;罗洁;何晓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RA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组织异常增殖形成的血管翳,有类似对骨关节软骨的侵袭破坏,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
作者:郭雪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蝮蛇是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的毒蛇,夏、秋季节尤为多见.本院继承蛇伤专家季德胜的经验,并结合现代急救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疗效.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本院蛇伤中心收治竹叶青蛇咬伤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芙黄膏外敷加常规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急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48~74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肺水肿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要紧急处理.结论 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尽快控制病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屈亚新;唐立荣;宣守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Ⅰ组气管插管前20min静脉预先注射氯诺昔康16mg;Ⅱ组气管插管前20 min静脉注射哌替啶75mg;Ⅲ组气管插管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患者术后30min,1、2、4、6、8、12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氯诺昔康组)VSA评分维持较低水平,4、6、8、12h的VSA评分明显低于B、C组,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B、C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莫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此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自1934年Mz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效果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在脊柱外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作者:李永新;季卫锋;马镇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是在慢性病毒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其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疽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
作者:刘莹;过建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966年Bloom等首次发现了由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1].有研究报道MIF在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膀胱癌、及食管癌等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2~3].因此MIF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就MIF与恶性肿瘤相关性作一阐述.
作者:宁国龙;李德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肺动脉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人肺动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除了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外,还包括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1].
作者:金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椎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AS偶可合并恶性肿瘤,但临床医师常满足于AS的诊断而忽视了肿瘤骨转移的存在.
作者:许蓓;林进;徐立勤;徐丹怡;曹恒;孙德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舒林酸(sulin-dac)对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前列腺素E2(PGE2)释放的影响,以及舒林酸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抗癌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尼美舒利和舒林酸作用前后细胞上清液中PGE2水平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SW116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舒林酸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放免检测发现,尼美舒利、舒林酸作用1h即可出现细胞上清液中PGE2水平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MTT比色法显示舒林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FCM分析结果显示舒林酸能促进细胞的凋亡且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降低G0/G1期细胞的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能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GE2的释放等有关.
作者:陈光侠;何晓华;陆敬华;韩新臣;费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实验动物解剖,以及对2例患者资料分析,为临床工作特别是临床麻醉中所遇到的异常阻滞平面提供佐证,提醒麻醉医师在工作中注意硬脊膜下腔的存在,及时认识到某些临床症状根源于硬脊膜下腔阻滞,而尽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避免出现由于硬脊膜下腔阻滞所引起的严重危险性.方法 解剖离体牛脊柱和解剖活体狗脊柱,同时分析以往临床中出现广泛阻滞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离体牛脊柱上硬脊膜下腔较易分离,暴露完全;活体狗的硬脊膜下腔基本暴露完全,亦可证实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临床患者术后X线征象表明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硬脊膜下腔.结论 从动物解剖学和临床角度分析2例患者资料,表明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
作者:杜鑫丹;滕占喜;张严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BRCA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CP分析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57例乳腺癌BRCA1第2,5,11,18,20和2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7例中共检测出7例突变,其中4例为11外显子的错义突变(3232A>G),3例为20外显子的拼接点突变(IVS20-68insA>A).乳腺癌BRCA1的基因突变率为12.2%(7/57).结论 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莉涛;黄耀;赵洁;莫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附件中的规定设计处方评价表,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处方进行处方评价,反馈评价结果.2008年各项处方评价指标为用药品种总数11471个,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3种,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2106张,抗菌药使用的百分率41.8%,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1092张,注射剂使用的百分率21.7%,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0683个,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93.1%,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11471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100%,处方总金额816529.7元,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162.0元.通过处方评价使处方审评有了统一的标准,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纪庆红;郑军;张燕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源,并探讨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名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按其严重程度依次为,担心差错和事故,劳动强度大,待遇不满意,处于不良工作环境中,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不够.结论 手术室护士存在的职业压力不容忽视,管理者和护士本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
作者: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亓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眼科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确定管理对策,以减少临床工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对7年内发生的5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工作第1~5年的护士发生差错率高(59.6%),差错发生有个人、制度及管理层面等原因.结论 管理者应制定差错防患对策,重视工作程序、方法以及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改进,转变观念,实施人性化管理,科学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等.
作者:董维玲;陆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血压是21世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对高血压不知晓、不控制的问题持续存在.加强全社会防治意识,对不同人群不同关口把关,尤为重要.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杏表明,>35岁人群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发人群.采取专业理念持续关注医院门诊就诊人群这个相对特殊群体的血压情况变化规律,为提升和完善防治高血压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徐冬娥;李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玫瑰糠疹(PR)是一个常见的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1 P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既往推敲本病可能与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有关[1],但皆无证据支撑.近多年来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认为有少数病例于发疹前或同时伴有系统性病毒感染的症状,有相对聚集的发病,病程有自限性,病愈后几乎无复发病例,以及注射PR恢复期血清的病人可以极大缩短病程……等[1],支持病毒感染模式.
作者:李学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动态超声技术探讨胎儿肾实分离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跟踪观察126例胎儿肾窦分离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大部分为轻度肾窦分离,一过性胎儿肾窦分离86例;短期性胎儿肾窦分离26例;持续性胎儿肾窦分离14例.结论 胎儿肾窦分离大部分为非病理性,毋须特别处理,能自然恢复正常,少部分为病理性,必须治疗方可消除.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晚期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它与冠心病、癌症被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1].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指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使血糖水平控制不够理想,以致发生和发展了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倪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假冒伪劣药品不在此范畴)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英文缩写ADR).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致癌、致畸胎、致突变、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过度作用、首剂效应等.
作者:施晓钧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