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1世纪的人才战略,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显得极其必要,而对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对长学制医学生采取了本科生加入研究生科研团队共同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不错的效果.
作者:李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要求,针对地市级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实际情况,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实行量化管理,构建与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实现学分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方法:依靠信息化手段,将继续医学教育各级各类学分进行科学、合理、便捷地分类,并量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开发软件,并评价其实际效果.结果:继续医学教育量化管理与计算机实现后,可对各级各类学分进行高效登记,并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对相关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对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质量,加快科研教学数据的反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地市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量化管理与计算机实现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的趋势.
作者:洪涛;冯若蕾;王勋英;陈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高等医学本科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文章从医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探索研究,在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展开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孙国超;李连宏;王绍武;杨咏;张俊;李志红;沈菀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在八年制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对临床思维、科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Simbaby临床病例培训及专业医学英语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胡劲涛;吴小川;毛定安;刘洁明;何庆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创新的毕业实习考核.方法:对55名医学本科生实习出科考核采用口试、笔试相结合.结果:考核实践成绩呈正态分布,从答题的思路、系统性、准确性、总评成绩均较前几届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创新的考核是教与学的互动,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作为实习考核的补充.
作者:李文辉;秦继勇;李康明;崔建国;鞠云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环境认知与把握度的能力,为医学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教育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我国学者徐光兴撰写的<情绪智力的测定与训练>一书中的情绪智力测定量表,对我院05级即将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和08级新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无论是新生还是老生,得分都偏低.结论:通过对医学生情绪认知能力的测定与比较分析,发现学生在情绪认知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更说明了在学生中开展情绪、压力管理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作者:徐巧巧;王珍;潘冬青;任金萍;倪金娟;潘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医学虚拟实验在医学教育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医学学科特点,医学虚拟实验的设计可以分情感、表现和行为三个层次进行,即促进学习者深学习的情感层次、提升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层次和降低学习者认知负载的行为层次.
作者:杨雪;宋金刚;黄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温州医学院康复治疗学系对2004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采用多站式综合性毕业考试,通过各项考试成绩的分析,找出考核模式的优缺点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郝赤子;陈翔;王小同;卢君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探讨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生理与生活以及临床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作者:印媛君;储利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社区卫生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50名200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以专题调查研究为导向的社区卫生实践教学.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开展实践前后对社区医疗的了解和感想.结果:以专题调查研究为导向的社区卫生实践有利于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医学生了解和参与社区医疗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作者:符淳;丁依玲;皮丕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是摆在口腔专业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结合农村口腔医学人员现况和家庭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突出专业特色,努力造就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口腔专业实用型人才,使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也有望得到改善.
作者:杜凤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医学的发展必须以科研的提高为基础,对医学生加强科研素质和科研实践的培养,不但能够提高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也是现在医学发展的趋势.河南大学医学院利用现有的科研条件和设备以及获得的科研成果,积极对学生开展科研教育,加强科研实践,达到了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昆朋;王雪银;马远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合格医学影像技师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医学影像技师临床实习在培养目标、实习内容、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以及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上的一些成功做法,提供了从国外现有模式中可供吸收和借鉴的先进经验,说明了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实习领域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袁力;秦斌;刘林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基于对实习和就业高度相关性的认识,联系并确定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单位、扩大毕业生的实习接触面,使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择业机会,探索实习--就业链式工作渠道,创新实习就业工作新模式,实现实习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作者:王国栋;李康才;吴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2004级护理本科生82人为对照组,2005级8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社区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改革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成绩与综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利于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莉莉;梁宇;黄双丽;安秋月;张淑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是渗透文化思维、体现中医理论这一特点,以及中医院校学生在两种医学体系交叉、测评情景较为复杂的教育背景,需要探索适宜的评价体系,以客观测评学生的临床技能.多元概化理论适于多种情景下的临床技能考核,可以为客观评价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提供依据.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医内科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教学考核过程包括SP的招募、培训、考核、录取及反馈等方面内容,经培训合格的SP能够达到考试的要求.中医内科SP教学突出了中医病证结合的特色,可改进中医内科教学模式,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职业道德.
作者:聂晓莉;莫孙炼;秦建增;黄平;罗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扩大医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医学影像实用技术课程作为切入点,将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优化评价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探索出一条医学基础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郭美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多媒体技术和PBL教学模式在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中正在得到广泛的重视,但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科实习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其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闫振文;朱凤英;彭英;徐冰;李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阐述了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构成,分析了医学研究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方案.
作者:王黎芳;陈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案例教学选取的卫生管理案例应具备拟真性、典型性、问题性、适度性与熟悉性;教师是学生学习卫生管理的发言人、导演、教练与顾问;课后要对学生在卫生管理案例讨论中展现的心智、技能与态度进行评分;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卫生管理能力的教学;卫生管理案例教学应进行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倡导使用头脑风暴法,案例讨论的总结要把握重点、提纲挈领.
作者:张泽洪;熊晶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两种评分方法在乳牙预成冠操作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甲乙两组进行牙体预备.甲组由教师和学生分别使用方法A进行评分;乙组由教师分别使用方法A和B进行评分.结果:甲组师生之间各项评分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对邻牙保护这一项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种评分方法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结论:两种评分方法均可有效指导学生对预成冠牙体预备的基本操作.方法A更为简便易行.
作者:李静;赵双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探索开展骨科学与影像学联合教学以提高实习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研究.文章通过对32名采用骨科学与影像学联合教学的实习生与3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法在提高学生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影像学与临床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记忆,培养其临床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教学质量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詹玉林;杨利霞;盛伟斌;田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角色转换教学法在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班(采取角色转换教学法)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班的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结果:实验班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与对照班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班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拓临床思维、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临床问题技能以及提高沟通能力方面均明显提高(P<0.01),对教学方法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喜爱的授课方式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在临床见习中应用角色转换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
作者:邵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牙科比色是口腔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修复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相关内容严重不足.采用何种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色彩学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和训练一直是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该研究通过对尚未学习口腔专业课程的口腔医学生,采用理论讲授,配合比色训练设备培训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初步探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作者:李中杰;尹晴;甘雪琦;赵耀;孟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基地多、学生分散是管理难点.通过分析当前临床教学现状,提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临床教学管理网络化体系的构建方法与运行要求.
作者:文红艳;吴移谋;张新华;雷小勇;唐志晗;杨科;陈善柳;姚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于2008年在儿科见习中应用了循证医学的理念.把05级临床医学二系儿科见习的两个大班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用问卷调查表,理论考试及病历书写评价其效果.结果: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学习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玲;夏晓玲;施丽斌;赵玲;祝大丽;符宗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通过对哈医大2005级学生中开展的PBL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在基础教学阶段PBL教学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临床教学阶段则较LBL教学更有优势,为了发挥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还需要加强从事PBL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制定规范的教学指南,设立与PBL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作者: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霍建民;张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具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可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八年制医科博士生的消化内科见习中如何实行PBL教学,并评价其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作者:钟英强;曾燕;蔡凤间;严励;江山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WPBL教学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尝试进行WPBL教学,并通过调查问卷与书面考核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WPBL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普遍评价较高,WPBL教学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WPBL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多向互动的优势及PBL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陆予云;林梅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儿科学教学中引入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PBL教学使得教和学之间呈现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的局面,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PBL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认真编写病例、编写教学指南.PBL教学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探索、完善.
作者:姜春明;王竹颖;戴吉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民族地区院校,因学生入学时综合素质较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处于弱势.文章以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为例,通过运用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实施过程、效果和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民族地区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赵善民;何显教;晋玲;黄丽娟;黄彦峰;黄永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使学业自我妨碍者获得学业进步,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消除和改变自我妨碍策略发生的线索,避免学生过多使用自我妨碍的动机策略来保护其自尊水平.因此,文章对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教育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信息,使自我妨碍的学生走出学业困境,提高其学业水平.
作者:曹建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有关规定对教学活动全过程及其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制度.结合沈阳医学院十年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成效,根据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特点,探索高校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发展规律和特点,完善教学督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作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作者:景汇泉;李君;赵百捷;于永霞;崔金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比较传统教学和传统教学与PBL结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考试成绩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考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学生在知识荻取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PBL,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龙军;赵文明;李蕴;何秀娟;温铭杰;王炜;孔庆利;安云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文章从高校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切入,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探寻克服倦怠的有效途径.
作者:江瑞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等医学教育相结合,以适应新形势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阐述了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对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和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孙靖靖;高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文章分析了研究生奖助金动态评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生奖助金动态评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评价指标,并指出了这一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范瑞泉;陈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以吉林大学医药信息管理教学团队为例,从团队发展概况、主要特色、创新性改革措施和团队建设规划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从未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将评价学校内部教学活动,逐步向评价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转变,建设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利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既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也是巩固教学评建成果,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作者:孔英;胡洁;佟春光;杨宏爱;黄敏;李连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教师人格特质、角色压力和教学督导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78人,有63.5%(113/178)的教师自我认同会对督导做出积极反应,有36.5%(65/178)的教师会对督导无明显反应.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督导效能的影响因素有G(有恒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角色模糊,OR值分别为3.28、0.30、2.66、0.10.结论:教师人格特质、角色压力对教学督导效能产生影响,建议加强个性化的教学督导.
作者:李萍;王振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军医大学本科学员分配政策提出建议,确实提高我军基层单位的医疗水平.方法:比较近三年来某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学员分配至基层的比例以及基层用人单位对其的满意率.结果:某军医大学近三年分配至基层的学员比例逐渐增大,但基层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并不高.结论:军医大学本科学员毕业分配采取先到中心医院以上的大单位工作几年,再到基层服务,后再回到原单位的政策,能够较好的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确实提高我军医疗卫生事业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鲁娟;卢良庆;李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远程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如何提高远程教育质量是每一个与教育有关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意识到时间管理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远程学习者要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针对远程学习者的特点,总结出在远程教育中对时间管理的监控设计,从而帮助远程学习者顺利、有效地进行远程学习.
作者:张楠;张龙革;郑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调查研究显示,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等人才,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咨询中心与同伴心理互助两种心理援助模式有机结合,建立起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家庭、教研室实验室、医务科和心理科室四位一体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并发挥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广峰;陈新林;魏智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文章以华西附二院妇产科为参考,从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医学生的毕业后教育以及医院人才的培养,并就我国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郭涛;潘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于妇产科理论知识繁多,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难免会记忆不全或不牢固.因此我们在妇产科课程改革中配置实习卡,以便医学生在实习中能迅速查看和记忆所需要的妇产科理论知识.
作者:易跃雄;张蔚;苏钰;杨菁;洛若愚;朱俊勇;唐其柱;余保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护士的培养也因此变得十分迫切.为强化社区护士的职业能力,社区护理课程教学体系经过课程组及行业专家的深入研究进行了重构,并应用于07级三年制高职护理(高中起点)二年级57名学生的教学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关爱意识、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人格发展也得到一次飞越.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对合理定位社区护士岗位、加速实用型社区护士的培养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作者:泮昱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医学应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内容多而且繁杂,传统的闭卷笔试知识较为局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案,与以往的终结性考核相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加强.
作者:高春艳;董卫军;高虹;纪书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以分子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为主体创建分子医学技能学习型网络课程,进行课程网页、网络教学课件、实验技能录像、在线自测题库、网络教学资源库、实验室仪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打造学科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并将教学信息和参考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形成全方住、立体化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周俊宜;黄小荣;骆晓枫;袁广卿;谢金卫;颜少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凝四项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120例及对照组健康妇女50例进行FT、TT、APTT、FIB测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产孕妇组PT、APTT、T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检查血凝四项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对预防产科意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宏伟;柯莉华;郑文华;徐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疗程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分,观察不良反应,而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前平均总分为10.4±2.5分,治疗后为2.5±1.6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啧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
作者:雷小梅;甘景立;龚小伟;孙书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CT及ERCP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6例肝门区胆管癌CT和ERCP表现.结果:36例均表现胆系梗阻征象,肝门区软组织肿块34例,2例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合并肝叶萎缩及肝脏比例失调4例.合并癌栓3例.结论:CT和ERCP可显示肝门区胆管癌的特征性改变.
作者:徐少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正常组、炎症组、肿块(含结节)组各20例进行常规剂量(130KV、100mAs)和感兴趣区低剂量(130KV、30mAs)扫描的CT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组两种扫描方法均无伪影产生;同一层面肺血管和叶支气管的显示完全一致;仅纵隔窗低剂量扫描显示软组织(包括心脏大、血管)的噪声有所增加,但不影响图像质量的肉眼观察.炎症组病灶的检出及病灶内充气支气管征、边缘模糊、蜂窝样改变、钙化、胸膜增厚粘连等征象,两种扫描方法显示完全一致.肿块(含结节)组病灶的检出及病灶的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胸膜凹陷征、小泡征、棘状突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等征象,两种扫描方法显示完全一致.结论:胸部低刑量螺旋CT扫描是可行的,不影响病灶的检出和病灶征象的显示,可显著降低受检者的X线照射剂量,并可减少CT球管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诸强;朱来军;刘志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组织胺球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注入个别特异体质人体内后会出现如青霉素样的过敏性休克症状.文章通过病例介绍,阐述了注射组织胺球蛋白之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抢救准备.以因药物致过敏后以便及时挽回病人的生命.
作者:杨玲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文章总结了3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予加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重视与家属的沟通交流;认真观察和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强手术后的护理,指导康复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7-15天下床扶助行器负重行走,髋关节屈曲达90度,行走步态平稳,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钭晓帆;于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几十年来,美国心理学会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职业要求、法律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临床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制定出针对已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人员的精神药物学课程培训内容,推行统一考试制度,积极进行立法游说,在已经通过心理学家处方权法律的州推广培训模式,扩大影响.
作者:伍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英国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课程设置、专业走向等方面的特点,并与我国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专业进行了比较.文中结合我国传统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状况以及牡丹江医学院近年来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体会,对如何完善我国影像工程与技术专业建设、凝练其课程体系、使实践教学、科研与理论教学相融合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作者:丁晶;周志尊;姚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性强、培养周期长、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以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文章分析了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这些特点给医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并就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
作者:芦王英;刘晓静;季晓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已实行20年,其集中优势资源扶植重点的教学模式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医学人才需求特点的变化,七年制的发展也暴露出问题.针对七年制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等方面优势下降的情况,大力发展八年制教学、统一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模式、推广医学双语教学等手段可能是全面提高我国医学事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永馨;贾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探讨高职生情商的差异及特点,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对260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情商分数良好;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情商的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班级角色的高职生在人际关系和情商总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明显.
作者:刘立新;陈瑞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以错同率作为医师资格考试多选题作弊检测指标软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以错同率作为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多选题作弊雷同判断标准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五选项选择题的平均错同率随着年份会有变化,但是错同率的上限浮动在0.5上下.当两个考生有客观作弊嫌疑,同时双向错同率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高于正常考场平均水平,作弊行为成立.
作者:牛诤;朱晶晶;郭永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职能调查,明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及现场调查法对我国55所有医学教育研究人员的高等院校的相关知情人进行调查.结果: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包括4大方面,其中开展教学的有22所、科研的30所、管理的有34所、编辑出版杂志的有23所.结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职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基本是相符合的,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还需加强.
作者:高中玉;刘丽娟;王悦;温世浩;曲莉;李密;任为民;江晓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多选题作弊雷同判断标准开展研究,通过使用已设计的错同率软件,对错同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对于无直接证据下的多选题作弊判定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并可以起警戒提示作用,提高考试诚信震慑力,并更好实现资格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作者:郭永松;朱晶晶;牛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对我国75所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调查,了解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经费主要依靠学校的支持,其中独立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能更多地获得学校的支持,近三年学校下拨经费总体呈持平和增加的趋势.发表文章和获得研究成果的情况看,独立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和隶属于大学高教所的单位情况较好.研究表明,医学教育研究应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才能更好地发展.
作者:温世浩;任为民;李密;刘丽娟;方国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医学专业精神对医生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的研究,在医学生医学专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医学院校需要帮助医学生实现对医学专业精神的认知、认同和自觉维护,从而成为具有高尚医学专业精神的医生.
作者:殷晓丽;郭立;门寒隽;王通;胡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该研究选取55所医学教育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份.针对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隶属关系,主管部门对医学教育研究的关注情况,研究机构建设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做描述性分析,并进一步展开讨论.
作者:李密;刘丽娟;王悦;温世浩;曲莉;高中玉;任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为了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对教育环境适应情况,文章采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REEM)对七年制PBL班和非PBL班分别进行了调查,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果:与非PBL班相比PBL班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教育环境;PBL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PBL教学能够以学生为教学中心,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关系.
作者:杨琳丽;李勇;苑立军;朱慧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对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多选题作弊雷同判断标准开展研究,通过错同率软件的设计,将错同率作为多选题作弊雷同检测指标,使两张试卷的错同率经过计算机比对,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认定为雷同试卷.
作者:朱晶晶;牛诤;郭永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