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9817
  • 国内刊号:34-1092/R
  • 影响因子:1.42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2年6期文献
  • 蚌埠医学院新生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医学院新生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对110名新生家庭情况、入学前生活环境以及引起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新生焦虑状态高于高年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P值分别为<0.01和0.05,农村来源学生高于城镇来源学生,P<0.01.结论焦虑与个体特征相关,但也受多重因素影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减少新生焦虑症状的产生.

    作者:齐玉龙;翟长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漳州农村与城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了解农村与城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成因.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村和城市434名初一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SCL-90评定结果中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1).城乡学生均表现为SCL-90多数因子分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教育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曾天德;黄跃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铜山县高中男生心理控制源与吸烟、饮酒行为的关系

    目的检验青少年心理控制源与吸烟、饮酒及烟酒并存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8名高中男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心理控制源的测定.后者使用内在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控制源量表(IPC).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结果吸烟、饮酒及烟酒并存行为都与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有显著联系,吸烟行为也与机遇控制源有关联.结论青少年吸烟、饮酒及其并存行为主要受外在控制源、特别是有势力的他人控制源的影响,反映了他们的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较差.

    作者:褚猷模;杨廷忠;黄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某军校护理专业学生抑郁状况

    目的探讨军校护理专业不同层次学生中抑郁症状的表现及流行状况.方法选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对某军校护理专业大、中专学生438名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大专和中专学生之间Beck抑郁自评问卷总分和18个单项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中专学生总分及各项分均高于大专学生;中专学生不同年级之间总分及多个单项分差异亦有显著性,年级越低,抑郁程度越高.结论抑郁症状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多数为轻度,中专学生较大专生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芳娥;化前珍;刘利兵;王安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晚期到成人的转变时期,将逐渐走向成熟与独立,是第2次重要的心理断乳期.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正在成为其退学、休学的重要原因,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者的比率在逐年升高[1,2].据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2位死亡原因[3].因此,研究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及其心理卫生问题已刻不容缓.

    作者:张道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

    自杀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我国多所高校近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死亡事件,虽然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极小比例,但它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十分惨痛,而且会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开展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完整,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作者:马剑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福州市47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福州市中学生471名进行调查.结果 471名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初中生与高中生、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患慢性疾病学生与身体健康学生、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教方式学生之间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重在发展.

    作者:申艳娥;叶一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D)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改善LD儿童心理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分设干预组、LD对照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对各组儿童进行厌学情绪、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测定,并对干预组儿童进行2年心理辅导干预.结果 LD儿童和学业一般、学业优秀儿童在厌学情绪、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分结果显示LD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心理辅导后,干预组儿童在厌学情绪、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的总分均明显下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居住环境、活动机会性、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生活质量总分则显著提高,且心理辅导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组与LD对照组比较,在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方面的上述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LD组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LD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汉荣;余毅震;王礼桂;蒙衡;黄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学生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48例精神卫生状况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中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的精神卫生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被诊断为皮肤科心身疾病的大学生48人进行测评.结果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EPQ-N值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L值低于全国常模(P<0.01);精神卫生状况逊于正常人群.结论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心理负荷过高,存在心身障碍.应辅以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抑郁治疗,改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孟协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包头市昆区中学生厌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包头市中学生厌学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3~19岁的中学生1 466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资料处理.结果 4所中学学生的厌学率为42.5%(男生为47.9%,女生为37.1%,P<0.05),厌学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χ2=52.43,P<0.05).与厌学有关的个人、学校及家庭因素有学习无明确目的、对学习缺乏兴趣、被动学习、学校没有吸引力、父母对子女不关心以及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融洽等.结论中学生厌学情况已不容忽视,应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寻求解决办法.

    作者:关明杰;徐能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石家庄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在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家庭因素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多方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1].长期以来,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一直被忽视.研究表明,父亲在与子女交往时,由于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与母亲相比有明显不同,因而在子女的智力、性别角色的认知、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社会化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安莉娟;王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浙江省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7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47%,主要问题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SCL-90总均分年级之间和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显著高于成绩差的学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单亲与非单亲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作者:杨宏飞;王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水利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水利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水利院校大学生326名进行测查.结果水利院校大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均分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呈一定程度的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城、乡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在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水利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赵勇;高武胜;郭玉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分布,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乡分别选取2所小学,每年级整群抽取2个班,共1 961名学龄儿童,以(CBCL)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97%,农村高于城市(P<0.001);城乡学龄儿童分裂样、社会交往、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问题因子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城乡儿童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男女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在问题类型分布上,单一问题和混合问题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男孩内向问题多于外向问题,女孩的内向问题和外向问题分布趋势一致.各年级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二、三年级检出率高(16.97%);各年级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从地域看,重点在农村;从问题类型看,重点在内向问题,尤其不能忽视男孩的内向问题;从年级看,重点在二、三年级.

    作者: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张丽萍;吴坤;陈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业余生活单调贫乏,因此会有更多的心身问题出现[1].基于此,笔者每年3~4月份举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目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自信心及交友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广州市象达中学初一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初一学生青春期知识及对自身变化的认识,为上好健康教育课提供依据,并寻求对他们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佳方式.方法对入学新生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之前进行有关知识的摸底测试,将其结果的薄弱环节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且在实施青春期健康教育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初次测试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青春期有关知识一无所知,许多学生对一些青春发育期涉及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形成错误观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自身变化的认识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能顺利地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结论 12~14岁,正值青春发育突增的年龄,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生殖器官开始进入急剧变化阶段,在这关键时期给予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作者:董元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控制中学生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中学生贫血状况,探讨贫血与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部分中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和贫血患病率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416名初一学生中,75人贫血,贫血率为18.03%,其中女生贫血率为24.40%,男生贫血率为11.85%.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贫血率从18.03%降至2.59%.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纠正偏食的习惯,注意食物多样化等是防治贫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沈文娟;徐建兴;王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父母提示对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父母提示或强迫对城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等4个城市,随机选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家长9 464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信息.结果 58.9%~66.9%的父母在就餐时总是或经常提示孩子进食某种食物,提示后,孩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38.0%~44.0%;有10.1%~10.9%的父母在就餐时总是或经常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强迫后,孩子总是或经常服从的比率为28.2%~33.5%.结论城市儿童少年父母就餐时对孩子的提示或强迫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应在家长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指导孩子的饮食.

    作者:马冠生;胡小琪;吴瑾;马文军;牟颖;梁淑丽;宋文东;杨晓飞;李弘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初中生对吸烟、烟草及控烟干预教育需求的城乡差异

    目的分析武汉市初中生对吸烟行为及烟草知识教育的主观需求的城乡差异.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所中学471名学生,在控烟干预进行过程中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关吸烟和烟草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目标人群对实施中的控烟干预计划的认识和意愿.结果城市学生对有关烟草的知识、戒烟、被迫吸烟、烟瘾、吸烟与寿命的问题更感兴趣.农村学生对有关吸烟行为、如何与吸烟者相处的问题更感兴趣.结论城市学生对烟草知识教育的需求大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对吸烟行为教育的需求大于城市学生.

    作者:王远虹;Carl Anderson Johnson;李燕;Jim Chen;山建国;郭倩;龚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漯河卫校吸烟依赖性学生123名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吸烟的危害众人皆知,特别是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笔者于2001年4月~5月对123例在校吸烟学生实施了控烟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某高校女大学生性知识和态度调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各种教育、文化、道德、观念同商品经济一样也受到外来冲击.国外的性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我国青少年.如何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性健康教育,以保护她们健康成长,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的关注.为此,笔者对某大学的女生有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燕;柯敏;曾立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浦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类型及相关原因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我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5~14岁人口中,城市和农村地区意外伤害死亡分别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46.3%和51.7%[1].为了掌握黄浦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情况,为今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黄浦区2000学年中小学校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袁加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怀远县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怀远县的15 1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近1年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害发生率为39.0%,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51.7%),高中生次之(42.5%),小学生低(28.9%);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01).学校类型、家庭住址、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和谁生活在一起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黄芬;张秀军;郝加虎;葛传远;陈文化;叶冬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宝山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为了解宝山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发生场所、发生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我们对宝山区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有芳;杨卓敏;徐爱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福州市学生玩电子游戏情况调查

    2000年5~6月,笔者对福州市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调查,共调查1 343人,其中男生645名,女生698名,年龄10~21岁.

    作者:刘梅艳;许能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大学生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4月,安徽财贸学院学生中发生了一起风疹爆发流行,经过综合防治,短时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和常见伤害类型的原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平凉地区8所学校中小学生4 820名1年内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年内发生伤害2 287人,发生率为47.4%.男性高于女性(50.5%和44.0%),城市高于农村(49.8%和45.2%),发生率随年龄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13~19岁为高发年龄段.位居伤害前3位的依次是跌伤、刀或锐器伤、碰伤,其中城市是跌伤、碰伤、刀或锐器伤;农村为跌伤、刀或锐器伤、动物咬伤.这些伤害常发生在玩耍、做家务、运动和走路时,多发性伤害与是否是独生子女有关.结论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常见、多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已成为危害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胡世芳;李志义;席国平;王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0例大学生室性心律失常分析

    室性心律失常在青年学生中较为常见,且病情较复杂.笔者收集了1995~2001年浙江大学校医院就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占晓玲;陈文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连市2所小学学生意外伤害调查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大连市2所小学一~六年级的小学生1998年1月1日~2000年12月30日期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资料.结果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2.05‰、4.86‰和9.79‰;男生意外伤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跌伤在意外伤害中占36.14%,居首位;意外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意外伤害入院率为37.35%;人均缺课4.23 d.结论大连市城市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以跌伤为主,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应针对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及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晓枫;高晓虹;张翠丽;李晓春;黄孟炜;陶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2001年8月10~12日,驻青州市某部队学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副溶血型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作者:胡秀菊;马新民;高明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丽水山区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与对策

    实施计划免疫后,低年龄组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学生中麻疹爆发日益增多,甚至出现爆发流行.本文对1999年至2001年丽水市13起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石观平;周永源;蒋东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0年9月,镇江市京口区某职业中学发生了一起33人的集体食物中毒,经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初步鉴定,诊断为由溶藻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

    作者:邓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宁夏中小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11所中学、10所小学的6~19岁在校中小学生7 000人在1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20.4%,男生(23.76%)高于女生(16.93%)(P<0.005),中学生(23.19%)高于小学生(17.63%)(P<0.005),回族学生(22.11%)高于汉族学生(19.6%)(P<0.05).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8.51%)、碰伤(3.38%)、刀割伤(1.88%)、车辆伤(1.34%)和烧烫伤(0.87%).意外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民族、地区、性格、心理状况、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多子女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青少年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加强预防研究.

    作者:赵建华;黄淳;刘明智;黎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某工科院校大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调查

    神经衰弱是青年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学习的过度紧张,休息和睡眠长期无规律,人际关系紧张及生活中各种挫折等是引起神经衰弱的心理因素.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同时也是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休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1-3].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原因,并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宝玲;付莉;盖飞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柳州市3所院校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

    近年,伤寒副伤寒在一些地区不断爆发.尤其近10年来,伤寒在广西区内局部地区和单位屡有爆发[1].1999~2000年柳州市3所大中专院校相继发生伤寒、副伤寒爆发.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2起是由食物引起,1起由水源引起,各有不同特点,病例在短时间内增多,经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侯玲;吴才仰;黄全诚;王禹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普洱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普洱族彝族自治县(简称普洱县)是以汉族、哈尼族、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县,为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今后正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开展各项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于1998年10~12月对普洱县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体检,并进行了营养状况的分析.

    作者:林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陆良县7~19岁学生肥胖状况调查

    近年来,肥胖在儿童少年中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且对少儿身体形态,重要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又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陆良县儿童少年肥胖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致肥胖因素,为预防少儿肥胖提供依据,促进儿童少年正常发育,我们就陆良县4所学校7~19岁的学生肥胖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

    作者:郑荣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贵阳市7~18岁学生单纯性肥胖调查

    为了解贵阳市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贵阳地区7~18岁学生单纯性肥胖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明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滨州卫生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滨州卫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合理膳食.方法采用称重法和记帐法相结合对滨州卫校881名一~三年级学生进行了4 d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学生的膳食以小麦、苹果和梨为主,肉类、蔬菜甚少,热能、蛋白质、脂肪、糖类、钙、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均低于RDA.150名学生中21人贫血,占14.0%.191人中口角炎64人,占33.5%;舌炎57人,占29.8%;唇炎38人,占19.9%;牙龈炎65人,占34.0%;皮肤出血点13人,占6.8%;下肢水肿2人,占1.1%.结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专学生应加强动物性食品和绿叶蔬菜的摄入量.

    作者:段亚平;于永红;郭秀英;王宝珠;刘福清;孙言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楚雄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楚雄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楚雄市4 077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为31.83%,营养过剩率为14.22%.中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女生的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男生,营养过剩率则女生显著低于男生.结论加强营养知识教育,营养干预的重点在青春期.

    作者:关辉;马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嘉善县中小学生贫血情况

    为了解嘉善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1年对该县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勤芳;曹丽霞;潘曙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宁夏回族中小学生体围发育状况分析

    回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宁夏固原地区是回民聚居地.有关宁夏回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系统资料不多,而体围是衡量个体发育和人群形态特征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宁夏回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对该地区回族中小学生体围发育情况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何仲义;王红燕;靳国华;马新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呼和浩特市蒙汉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

    呼和浩特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城市,为了解蒙、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我们于1995年4~6月,在对呼和浩特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同时进行了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庞淑珍;敖丽萍;刘菊香;范琤琦;石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山东省男性初高中毕业生入伍及就业体检资料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应届和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成为应征入伍及就业的主要对象.笔者对山东省17个市报名入伍的初高中毕业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保健工作的效果和发现这一人群的健康隐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保健指导.

    作者:王永新;杨育林;谢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乡村婴幼儿271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和智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体格测量检查方法及残疾筛检方法,对湖南省衡山县福田乡271例0~7岁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疾病、发育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同时与当地1989年的体检资料对比.结果该乡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明显提高;视、听、语言、肢体运动、智力等方面发育障碍分别为1.5%、0.7%、0.7%、0.7%、15.9%.结论父母亲文化程度、母亲疾病与妊娠年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作者:赵淑英;尹逊强;雷雳;袁朝晖;袁万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0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状况

    为探讨韶关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发展趋势,韶关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于2000年对韶关市城市(市区)和乡村(南雄市)6~18岁中小学生形态和机能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红;陈锡永;邓伟焕;杜韶女;付宏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鲁南地区青少年形态发育规律初探

    目的探讨鲁南地区青少年形态发育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抽取1963年、1980年和2000年城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有效卡片,分别统计7~17岁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增加较快,身高增高次之,胸围变化较小.结论 1963年至1980年的17年间,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发育较改革开放后的20年(1980年至2000年)为慢.

    作者:苑灿明;张咏梅;万广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0年安徽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中小学生在整个人群中是相对健康的群体.为系统了解学生中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我们于2000年9~11月对安徽省3个市县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祁红;曾广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角膜接触镜卫生管理初探

    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是直接接触眼睛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保健用品.对角膜接触镜的卫生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督依据,经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存在多、乱、差现象.笔者通过对角膜接触镜经营单位整改前后卫生学检测对比分析,提出角膜接触镜卫生管理初步设想,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卫生监督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徐卫良;杜金中;王雅琴;朱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海市32所高校1999与2000年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

    因病休、退学监测是学校保障学生健康的一项措施.为了解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状况,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对上海市32所高等院校1999与2000年在校大学生398 765名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学校医疗保健部门预防保健水平,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南;吴佩荣;白莲萍;王礼康;邱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镇江市学生饮用净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解决学生在校期间饮用水的安全卫生问题,镇江市自2000年以来陆续在市区中小学开展学生饮用水工程,每班都配备饮水机,统一由指定企业提供净水,学生饮水直接从饮水机取水.为加强学生饮用水卫生质量监督管理,防止饮用水被二次污染,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两年来我们定期对学生饮用水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武汉高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武汉是高校密集的地区之一.高校内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为了解高校内从业人员身体状况,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为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武汉地区40所普通高校1995~200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何滨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富阳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

    目的了解富阳市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确保学生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制订统一调查表,对全市85所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现场调查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85)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准则>进行采样、检验和判定.结果自来水以地面水为主,以不完全处理的自来水为主要供水方式,饮用不同类型水源自来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大肠菌群、铁、锰指标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在学校内要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

    作者:陆江明;李欢龙;王肖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国有和民营大中专院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合肥市郊区大中专院校食堂卫生状况,加强对食堂卫生的管理,提高学校食堂基础卫生设施档次和管理水平,改善学生在校就餐环境,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便在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有的放矢,使食堂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于2001年4月对34所大、中专院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检查.

    作者:郑迎军;张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宁波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学调查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宁波市为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自2000年始,宁波市开办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不断增多,为了解这类学校的卫生状况,笔者于2001年11月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碧君;李建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河南大学学生生活方式调查

    为了解河南大学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我们于2000年11月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辉;任书阁;张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美育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以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支配自己的情感、意识和行为,以高雅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情操、人格,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对于即将走上救死扶伤岗位的医学生来说,通过美育,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十分必要.

    作者:姚文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艾灸自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治疗痛经30例

    痛经是女学生的常见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多与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笔者指导学生采用艾灸自疗与心理及生活习惯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核菌素试验残痕化脓感染治疗的体会

    大学生入学体检中,结核菌素试验作为筛查大量人群结核杆菌感染状况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试验以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纵横平均直径大小为判定依据.许多强阳性反应的学生,注射局部的皮肤化脓、破溃,笔者在采用常规化脓感染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链霉素溶液冲洗并用其湿敷,效果显著并缩短了病程,给患者减轻了痛苦.现摘选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彦超;贾文祥;梁琦;苏玉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败毒消疹汤治疗病毒性疱疹和痤疮的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5年至2002年,用自拟败毒消疹汤治疗病毒性疱疹与面部痤疮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历菊;陈已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维生素B6治疗痛经48例效果观察

    中山师范学校是5年制的大专师范学校,其中女生占80%以上,均来自初中应届毕业生.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痛经患者较多.笔者采用既简便又无副作用的方法,即口服维生素B6治疗痛经,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琴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光热疗法联合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分布区.临床特征为患处皮肤出现集簇性大小不等的水泡,沿神经分布区一群或数群地依次排列成带状.局部有明显的疼痛及灼热感.多数为单侧,病程长、疗效差,目前中西医治疗均不甚理想.笔者自1999年2月~2001年10月对60例患者采用MS光热疗法,并配合六神丸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理视健眼操与眼保健操预防近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理视健眼操和现行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追踪1年,观察理视健眼操和现行眼保健操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结果理视健眼操与现行眼保健操相比,能明显防止学习期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P<0.01),防止屈光度负向增加(P<0.01),提高或保持学习期儿童青少年的远视力(P<0.01),可防止正视眼和近视眼视力下降(P<0.05).结论理视健眼操预防近视效果显著优于眼保健操,对视力保健和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萍;姚兴家;白英龙;孙平;翟铃铃;满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湘西地区不同民族学生视力状况

    目的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湘西地区学校防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湖南省1991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土家族、苗族、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以近视为主,患病率汉族>土家族>苗族,近视率严重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轻度者比率下降,中、重度者则迅速上升,其中苗族、汉族城市小学生近视中有近半数为中度近视.苗族学生视力不良率2000年比1991年下降;土家族男生出现下降,女生略有上升;汉族城市学生有所下降,乡村学生出现上升.结论应加强对湘西不发达地区土家族、苗族、汉族学生近视的监测、预防和治疗.

    作者:田新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山东省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视力低下是指裸眼视力小于5.0者,从屈光学的角度可以分为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我国学生中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很高,其中98%以上属于近视,它是影响中国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着重分析2000年山东省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及近视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作者:于厚贤;刘兵;巍霞;于凤平;于善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济南市城乡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

    龋病是影响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已将龋病列为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并提出口腔健康奋斗目标.为了解济南市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济南市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美;王心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

    为监测广州市中小学生龋病的患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200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龋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倪莉红;陈兆荣;麦锦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沈阳市小学生秋季紫外线个体暴露剂量研究

    目的了解秋季沈阳市小学生个体紫外线暴露情况.方法在秋分前后采用紫外线个体监测仪监测30名小学生累计1周的暴露值,同时记录户外活动时间.结果小学生紫外线暴露量日间分布基本对应于户外活动时间,r=0.833.上学日暴露量占1周的79.7%,休息日暴露量日间分布没有明显集中趋势,体育课的暴露不容忽视,中午占全天的32.0%.紫外线暴露量个体间差异很大.小学生日暴露量只占同时环境剂量很小部分,各时段暴露量占同时环境剂量的百分比在1.16%~5.06%间.结论小学生紫外线暴露量日间分布基本对应于户外活动时间,其个体间差异主要是个体行为因素所致.

    作者:喻道军;刘扬;小野雅司;陈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的计算机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我们利用Excel开发了一套<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简称YBQK).通过实际应用,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现简介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的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或者是虽然有了写作素材,而文章却写得杂乱无章,不知所云,影响了成功经验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作者:李红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中的困惑

    招生体检工作是入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检查要严、把关要细,卫生部先后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其1998年修订本、1999年再次修订本、2001年第3次修订本,这样做无疑非常有助于高校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但是在新生入校体检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感到仍有一些困惑,说明如下.

    作者:江俭平;杨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