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国际刊号:1671-8054
  • 国内刊号:34-1213/Z
  • 影响因子:0.44
  • 创刊:200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2012年3期文献
  • 干髓治疗复发的原因及再治疗的方法

    目的:探讨干髓治疗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100例干髓治疗失败的患者,采用塑化治疗和牙胶冷测压充填,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重新治疗的患者,2年的随访发现临床症状消失,X线显示根尖周有新骨形成占92%.结论:干髓治疗失败率较高,重新采用根管再治疗和塑化治疗后能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朱光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21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1例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甲氨蝶呤的治疗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完全缓解有重要意义;多关节炎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增高,不利于疾病的缓解;年龄小的患儿和女性患儿远期致残率较高.结论: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在病情反复发作>5年的患儿,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关节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联合方案,缩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减少其剂量,监测各种感染的发生,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目的:总结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通过52例患者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加强腹股沟管前壁进行精索原位修补替代传统的网塞加补片方式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1d均能起床活动,住院时间3~5d,52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48个月无复发.结论:单纯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精索原位修补,结合疝囊高位结扎以及内环口修补,经济实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降低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阳性切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降低实验室阳性切值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方法:降低卫生部实验室阳性切值对常州市2008年12月1日~2010年11月30日期间出生的74201例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结果:按卫生部规定的实验室阳性切值,初筛查出可疑阳性为902例(其中被召回847例),确诊43例;实验室阳性切值降低后,增加初筛可疑阳性310例(被召回302例),其中确诊0例,即在实验室阳性切值降低范围内无1例被确诊.结论:降低实验室阳性切值并不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确诊率,而要从加强质控入手,切实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作者:李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CT表现.结果:45例中,CT表现呈圆形、密度均匀、强化均匀、边缘清晰者23例,均为良性混合瘤.病灶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囊性密度影,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者19例,其中6例为良性混合瘤,2例为恶性混合瘤,11例为腺淋巴瘤.病灶呈分叶状、圆形、密度不均匀、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模糊、轮廓不清、与临近正常结构分界不清者3例,均为恶性肿瘤.CT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部位、大小、良恶性及肿瘤的周围侵犯情况有准确的定位、定性,在腮腺肿瘤诊断及手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玲;汪建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42例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腹腔镜手术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恢复情况良好,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泌尿外科较先进的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可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51例苯丙酮尿症早期筛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玲;崔琼;陈建华;李君;沈国珍;胡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60~82.5kg,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用盐酸布比卡因,两组均选择L2-4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麻醉,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肌松效果、牵拉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改良Bromage评分:A组与B组比较,小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出生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活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局部麻醉下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20例的疗效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恢复快,随访时间6~14个月,无复发.结论: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较简便,术后复发率低的一种疝修补术,尤其适合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应用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54例病人,不同程度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和腹腔局限性积液,分别于下腹,上腹置入腹膜透析管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5% BAXTER腹膜透析液每日8000ml灌洗,观察血常规,血尿、腹水淀粉酶,血电解质.结果:54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开喆;史皖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道黏膜脱垂6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脱垂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6例完全尿道黏膜脱垂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早期下床,6~7d后拔出导尿管,平均住院7d,无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2例出血,1例膀胱痉挛.结论:积极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出院指导是尿道黏膜脱垂患者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燕舞;吴海燕;张伟;秦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少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炎切除28例.先行剖宫产后行阑尾切除3例,术后流产1例.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妊娠期阑尾炎需及时诊断,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柯楠;郑春生;王士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7例晚期胃癌患者中,肿瘤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46例(A组),姑息性非切除手术21例(B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结果: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1);术后近期A组较B组生存质量提高(P<0.05).结论: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中、术后化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周理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芎芷石膏汤治疗偏头痛32例观察

    目的:探讨芎芷石膏汤加味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近3年间的32例头痛病例,辨证属肝经风火者,采用芎芷石膏汤加味治疗.结果:芎芷石膏汤加味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76例中择期手术151例,急诊手术25例,切口长度(5.0±0.5)cm,手术时间(40±25)min,术后平均住院3~5d.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避免了LC及传统开腹术的一些弊端,效果确切,无需特殊器械,便于在基层开展,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王军;苏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 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组(A 组,n =25)和肠内营养组(B组,n =25),A组给予全肠外静脉营养7d,B组患者早期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7d,采集两组患者发病当日及第4、7d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T细胞亚群数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B组(肠内营养组)患者第4、7d CD3+、CD4+/CD8+值较A组(肠外营养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勤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结合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分析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7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凸阵、线阵探头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不同病理分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1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113例,漏诊14例.声像图主要表现为阑尾自身和阑尾周围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并可初步提示阑尾炎的分型,可作为协助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体会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方法: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术时短、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切口美观、恢复快.结论:小横切口式较传统手术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作者:吴凤琴;朱华忠;魏俊生;鲍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啸峰;钱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清洁效果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病人84例,按照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拭法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冲洗后口腔擦拭再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清洁、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清洁明显改善,发生口臭、口腔炎和VA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可提高病人口腔清洁,降低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秦玉荣;胡爱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500例合并老年病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通过积极护理,患者情绪稳定,手术顺利,并发症少.结论:用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较为安全有效,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从身心两方面顺利度过手术关,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田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LC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101例、开腹手术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数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急性胆囊炎早期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张清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凝血-纤溶异常与PIH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对预测进展性颅内出血(PIH)及评判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急诊检测85例重度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伤后6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并动态复查CT确定有无PIH发生,随访1年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凝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即有凝血功能异常,APTT延长、PT延长、Fbg下降都与PIH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TT改变与PIH发生及预后无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PT、APTT、Fbg变化可作为预测PIH发生的指标之一,对早期APTT、PT延长而Fbg下降者更应积极连续复查头颅CT,以期更加及时诊断PIH的发生.

    作者:詹结民;胡建成;刘健;朱子进;张丰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腹股沟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开放式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26例采用腹膜前间隙UPP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上Rutkow组低于UPP组(P<0.01).在手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方面Rutkow组明显高于UPP组(P=0.002).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肯定,UPP术术后异物感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者,建议用UPP术式.

    作者:姜勇;胡孔旺;熊茂明;张嘉伟;黄鹏;盛龙;董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种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30例,Ⅰ组用5ml肝素稀释液,Ⅱ组用5ml生理盐水,Ⅲ组使用原液进行正压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原液进行封管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作者:潘群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3例子痫患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患者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治疗.方法:对43例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子痫患者多,且多自然分娩.后期患者少且多剖宫产分娩.有1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经抢救后结局良好.产后出血5例.新生儿死亡3例,均为自然分娩.结论:子痫应采取相应解痉、镇静、降压、终止妊娠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剖宫产是主要的分娩方式.加强监护,术后充分的镇痛、镇静与解痉治疗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再发生子痫和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强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综述)

    探讨手术患者皮肤准备工作.综合相关文献,从备皮时间、备皮方法、不同部位的备皮方式等方面对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爱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病房护士从各个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本科室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降低或没有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重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病死率,阴道残端出血,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术后阴道出血等).结论: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葛宜群;马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护理及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中,经钬激光碎石一次取净结石40例,2次钬激光碎石取净结石2例.42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放置双J管,双J管留置时间30~60d,平均35d.术后回访效果满意.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陈满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计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6%和7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6%及6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苏永峰;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经口儿童腺样体切除术74例报告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经口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需手术的患儿74例在鼻内镜直视下,经口使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对其疗效与以往传统术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消失,无鼻腔黏膜损伤、鼻腔粘连,无鼻出血、咽鼓管圆枕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能彻底解除鼻咽部后鼻孔阻塞,创伤小,且并发症少,手术疗效较好.

    作者:汪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荣举;王国平;刘青;俞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氧驱动雾化吸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哮喘病例,遵照医嘱配制药液,按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规范操作,使药液随氧气的吸入而发挥作用.结果:本组237例患儿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缓解哮喘和提高肺功能的作用,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等重要手段,其起效快、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生理学教学的体会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生理学,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加强实验教学,密切联系临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峰;朱洁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病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生物化学内容繁多,学生常感到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领悟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

    作者:迟雅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疗改革形势下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医学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岗位有限等原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以来国家正积极进行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这将会给医学生的就业局面改善带来新的机遇.该文结合新医改的内容,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金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汪晓庆;陈命家;张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的财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档案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文对目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孟怀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分析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有类似情况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公共卫生管理机构

    探讨安全文化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意义.对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运用到风险管理中.加强护士培训教育、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规避护理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认为运用护理安全文化到急诊风险管理中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差错率及纠纷发生率.

    作者:陈昌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探讨

    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城乡居民享有逐步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基层卫生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某院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模式、量化绩效考核、细化经费补助,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作者:江孝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体化探讨

    探讨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问题.随着医改的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而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分别隶属不同部门管理,人为增加成本和造成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割裂.该文通过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体化的建议.

    作者:谭如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综述)

    探讨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问题.对目前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综合论述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胡玲;刘江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70例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及抗菌药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某医院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试验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结果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各菌种对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万古霉素、米诺霉素和替考拉宁等;对青霉素耐药率100%.抗菌药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为头孢硫脒、氨苄青霉素、夫西地酸钠等.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在低年龄组葡萄球菌败血症中,建议将头孢硫脒和夫西地酸钠、替考拉宁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药使用.

    作者:姚君;张敏;高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抗癌中草药的品种筛选与合理使用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注意从植物中寻找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成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讨论抗癌中草药的筛选和合理使用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进入临床使用的中草药物还不多.在合理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抗癌中草药的筛选和合理使用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金有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猪囊尾蚴病又名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近年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宇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管理干预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管理干预措施对某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0DDD,下降50.10%;人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下降48.70%(P<0.01);抗菌药品占住院药品比率下降19.32%(P<0.01);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18.30%(P<0.05);术前0.5~2h首次用药时机符合率上升19.21%(P<0.01),但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预防用药的药物选择有待改进.结论: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凌艺兰;徐文科;汪峰;章考飞;王星星;陈修强;万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0年合肥儿童手足口病病例肠道病毒血清基因型分析

    目的:对合肥地区2010年5~7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后待细胞病变(CPE)达到++++以上后提取RNA.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并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77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65例分离到病毒;经RT-PCR检测发现其中47例CA16阳性,18例为EV71,比例为2.6∶1.CA16感染和EV71感染在患者的年龄大小、症状轻重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两者感染对临床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洁;刘雷;王扬;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井下煤矿工人和地面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比较

    目的:调查比较井下作业煤矿工人和地面作业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3名井下煤矿工人和219名地面煤矿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煤矿工人SCL-90总分、总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并有极显著性差异.井下矿工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均分均高于地面矿工,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井下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较地面作业煤矿工人更为明显,应加强心理健康综合性干预.

    作者:钟明贵;刘雷;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震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2年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绵阳市游仙区175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与安徽省合肥市社区144名医务工作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灾区医务人员SCSQ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r=0.357,P<0.01)及各因子分(P<0.05~0.01)呈正相关;积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灾区医务人员低,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应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朱道民;李泽爱;刘刚;刘勇;张爱国;董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接触途径感染.76%~83%的学生知道性接触可以传播艾滋病.89.9%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68%的学生知道有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8%左右的学生了解吸毒者服用美沙酮可以阻止吸毒、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结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健康教育要融入更深一层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1例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硫唑嘌呤后未再出现急腹痛.结论:硫唑嘌呤可以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复发率.

    作者:黄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矫治因唇习惯所致安氏Ⅱ1S错(牙合)的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因咬下唇习惯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7例替牙期因咬下唇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达中性关系,咬下唇习惯破除,SNB平均增大3.27°,ANB减小3.00°,U1-SN减小4.56°,侧貌协调.结论:该矫治器作用于双颌,对上颌产生远中向作用力,打开咬合迅速,破除咬下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治疗积极主动.

    作者:陈金林;朱斌;廖珊珊;胥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