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腹泻高发期,很多人一出现腹泻,就急于找些消炎药、止泻药来吃。专家提醒,腹泻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2类,饮食不注意卫生、贪凉等,都容易导致腹泻。如果盲目吃药或输液,反而可能引起更严重的病症。
作者:李尚智;王其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夏季部队野外驻训时间较久,气候高温、潮湿,造成参训官兵出汗多,加之用水不便,往往不能及时清洁个人卫生,易发生真菌性皮肤病,主要有足癣、股癣、花斑癣等,表现为身体、衣服、鞋子、袜子异味儿较重,身体多部位出现瘙痒、脱皮、伴有散在抓痕等症状。
作者:林宏;杜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Hp是“势利眼”,它有“三欺三怕”。Hp是“势利眼”,它有“三欺三怕”。一是“欺小怕大”。各年龄段儿童都可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易感率并不一样。以我国来说,在感染儿童中,40%~60%是在10岁以前受到感染的,每年以3%~10%的感染速度急剧增加,到10岁以后,每年以0.5%~1%的速度缓慢增加。
作者:文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发生的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
作者:刘先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提起帕金森病,大家印象深的就是手脚“抖、僵、慢”。近年来医学界发现,帕金森病除了这些运动症状外,还伴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非运动症状,它们常在运动症状前出现,并贯穿始终,应当受到重视。
作者:胡小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外在因素夏季天气炎热,病毒、细菌、原虫这样的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成倍地增长。由于天气炎热,苍蝇、蟑螂这些昆虫会把粪便、垃圾中的致病物四处传播,一旦防范不当,就会对我们的食物造成污染。另外,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物在这种环境下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变质,产生有毒物质,这也是引起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部队夏季野外训练比较多,野外住宿和饮食卫生条件相对差一些,这就从外因上给预防肠道疾病带来了很多困难,一旦疏于防范和管理,就会出现“病从口入”的情况。
作者:马芹;许先武;刘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1年初,刚刚从军区卫生部领导岗位上退休的世强兄告诉我,凭借多年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成果,他想以随笔形式写一本专门谈家庭幸福的书,我当即投了赞成票。一开始,我总以为就家庭那点事儿,没有多少可说的,能出一本书就不易了。未曾想到,他却以《推开幸福之门》为题,接连写了4年,一年一本,先后出了4本--《家庭经营之道》《家庭教育之道》《家庭孝行之道》《家庭相处之道》。我一本本读来,犹如走进深秋季节的田野,灿灿金黄,籽粒饱满,随着阵阵微风,隐约嗅到汩汩谷香。
作者:于永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历史长河汹涌地奔涌而来,又澎湃地奔流而去,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道路越走越宽阔,旅途越走越光明,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悬壶行医、救死扶伤的人,她们用生命、智慧和奉献滋润着每一个人健康前行。
作者:钟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游泳能锻炼全身骨胳与肌肉游泳时,手划脚蹬,四肢并用,头部一俯一仰,腰部一屈一伸,颈、胸、背、腰、上下肢、臀等各部分的肌肉都参加运动,全身骨胳与肌肉得到锻炼,能阻止延缓中老年人肌肉萎缩,保持浑身有劲。夏日在阳光照射下游泳,能使钙质增加,可防止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皮肤受到水流的按摩作用,可以防止老化,是好的美容方法。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关于吃水果,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早上金水果,中午银水果,晚上铜水果。”还有一个版本是:“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点是银,3点到6点是铜,6点之后的则是铅。”这个说法早源自国外的古谚语,意思是早上吃水果营养价值高,吸收利用率好;晚上则低,甚至对身体有害。吃水果真的有时间限制吗?
作者:赵建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荔枝的功效和作用补脑荔枝富含多种营养素,能为人体补充所需能量,可补养大脑组织,镇静大脑皮质,有利于增强记忆、减轻大脑紧张疲劳。
作者:萤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葱辣鼻子蒜辣心,青椒专辣前嘴唇”这句谚语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吃了不同辛辣食物后,人体感受不同。同样是“辣”,不同食物中引起这种感觉的物质并不一样,因而它们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略有差别。
作者:邵焕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据统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夏季是阳气盛的季节,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
作者:李淑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心病重于癌,这绝对非夸张。人每天都会有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管理好这些情绪,能减轻心理压力,正确对待生活之苦、心境之苦、事业之挫、存亡之危,就能健康长寿。
作者:吕仁序;韩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夏日来临时人们喜欢吃些生冷食品,有的喜欢把剩饭菜加热后吃,这容易导致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发生。腹泻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口服一些收敛药物,吐完泻完会日渐痊愈。病情较重者需要用抗生素类药物。
作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下降;同时由于夏天人体出汗增多、血容量下降等原因,部分人群的血压有所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根据自身血压情况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作者:蒋发根;潘雅东;殷明;罗李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肠胃炎是一组疾病状态的通用名词,通常是由感染引起。夏季是急性肠胃炎高发季节。夏季急性肠胃炎大多是因饮食不洁或着凉引发,患者往往伴有腹部绞痛感觉。患者如果腹泻过于严重,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对症用药。如果症状不严重,可考虑暂不吃药。因为任何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乱吃药,不仅会出现身体不良反应,还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况且此时患者的肠胃比较脆弱,此时吃药极有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伤。鉴此,夏季急性肠胃炎患者用药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补充水分。患者患有急性肠胃炎,可能会因为腹泻次数过多而脱水,所以患者要注意补充足量水分,如果情况过于严重,好补充一些葡萄糖、多喝水,以利于身体排毒,但不要喝冷水。二是要注意饮食清淡。患者在患病中将体内储存的营养排出,感觉浑身乏,所以需要补充丰富营养,但由于患者属于肠胃炎,应多吃点易消化蔬菜、粥类,不要吃油腻食物、海鲜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注意即便在天气炎热时,也要少吃或不吃冷饮,以免刺激肠胃。三是要注意及时就医。患者服用药物后如果身体过敏或有其它反应,应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患者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过敏、中毒等情况发生。如果患者需要相关治疗,还应住院观察。
作者:冯雪峰;俄立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夏季到来,蚊虫孳生。人们即使穿衣再多、裹得再厚、防护再严,也难免被蚊虫叮咬。处置蚊虫叮咬时应注意采取适当用药方法。一是采用六神丸。取六神丸10粒,研末后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被蚊虫叮咬处,每日3~5次。一般用药1~2天后患者红肿减轻,痛痒感消失。二是采用扑尔敏。用扑尔敏1片,蘸唾液反复涂擦叮咬处,止痒效果亦佳。三是用生素B1。
作者:房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96272部队卫生队始终坚持把官兵健康摆在首位,部队开进到哪里,卫勤服务就保障到哪里。面对担负任务高危、环境复杂、战备转换频繁等实际,该部积极做好卫生防护训练工作,全面锤炼官兵自我保护能力和战场救护能力。
作者:侯建普;冯金源;庄耀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预防和减少训练伤,维护官兵健康,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5月17日至6月5日,北部战区陆军结合部队训练实际,从后方医院抽组医疗队,深入集团军部队一线,开展训练伤防治巡回服务。
作者:郎大山;俄立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训练前的人员与物资准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新训机构领导(由作训、军务、战勤、卫生部门的人员组成)到新训干部、班长、骨干,都将自救互救训练摆在新兵训练的重要位置,由战勤部门牵头督促,卫生队配合新兵骨干具体实施。
作者:王华;康继;吴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营连卫生员是基层卫生防病工作的主要指导和落实者,对保障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卫生员一定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
作者:林宏;冯庆玉;张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野外驻训期间,部队官兵担负着军事训练、实兵演习等众多任务,对膳食营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部队野外驻训期间的膳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张军山;胡新华;侯晓圆;郭炜;唐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有时会让我们变得消极而悲观。从心理学角度看,遇到挫折时转变方向,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能迅速赶跑消极情绪,人生有时都会发生逆转。这就是积极态度的力量。
作者:陈新;俄立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每个人都渴望快乐,但快乐的感觉总是稍纵即逝。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充斥着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已经忘记了如何快乐。希望以下9个窍门可以帮助你做个快乐的人。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每个人都想健康长寿。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什么的都有,壮阳补肾的,健脑补脾的,增智防癌的,等等。有的人跟着广告走,听信一些虚假广告宣传,今天买这个补药,明天买那个补药,吃来吃去,非但没吃出健康,反而因药品副作用引起了肝、肾、胃等脏器损害。健康不是钱能买到的,也不是补药能补来的,健康来源于好心情和好的生活习惯,即合理饮食、心理平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作者:吕仁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脾气很好,但是特别容易对自己的家人发脾气。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在作怪呢?
作者:郭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忌长久日晒。天气好的时候,家长要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让幼儿呼吸新鲜空气,促进钙质吸收,但要注意晒太阳适度,因为幼儿暴露在太阳光下时易受到紫外线照射,所以晒太阳时间多不要超过15分钟,以免晒伤幼儿。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孕期水肿常常令准妈妈感到难过,无意间你发现自己的腿胖了、脚也大了一号。水肿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二是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潴留;三是体内水分积存,尿量相应减少;四是母体合并较重的贫血,血浆蛋白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周围的组织间隙等等。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天气炎热,人们习惯了呆在空调房里,时间久了,就容易头晕、乏力。事实上,夏天应该通过跑步等运动来强身健体。然而,如果跑步不得要领,很容易受伤。有研究显示,跑步受伤的概率为30%~80%。为此,专家提出了“9个跑步要领”,帮你预防跑步伤。
作者:乔友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肝脏是人体内大的“化工厂”,分泌胆汁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患了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消化,导致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等症状。
作者:陈琳;俄立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注意搞好教育转化为减少训练伤的发生,要对官兵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其克服以下不良习惯:首先是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剧烈运动时,人体排汗量会迅速增加,常常会造成体内缺水,从而引起口渴。此时如果不加控制地大量饮水,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而且会加重胃、心脏、肾脏等脏器的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水中可加0.2%食盐。其次是训练休息时吸烟。烟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它增多可以加重组织缺氧,使血液的输氧能力降低,从而对耐力训练产生不良影响。再次是晨起后空腹进行高强度训练。晨起后,经过一夜消化、吸收和代谢,官兵腹内的食物所剩无几,血糖浓度也处于低水平,体内能量需要补充。此时若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可使官兵体内的能量在短时间内被大量消耗,极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作者:李明贤;史勇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一是通过三步桩时,如果踏桩落空,可造成脚踝部位扭伤。训练前应清除圆桩上的沙土,以免滑倒;圆桩旁边应站2名保护者,在参训者动作失误时迅速扶住其双臂,避免摔伤;参训者准备训练时要充分活动踝关节,加强踏点练习和弹跳训练;通过时要有节奏感,速度不可过快。
作者:尹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某旅战士小李一直都是连队的训练尖子,创下了全旅武装5公里越野记录,被战友们誉为“飞毛腿”。可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武装奔袭训练中,小李因没有看见草丛中的一个土坑而扭伤了腿。他强忍剧痛跑完了全程,回到营区后膝关节就肿得无法弯曲了。经过治疗和休息,小李的膝关节肿痛虽有缓解,但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腿疼和关节内的“咔嗒”声,甚至有时关节会突然卡住无法动弹。“飞毛腿”因为伤病没法领跑了,这给小李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小李遇到的问题是基层常见的训练伤之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作者:潘一鸣;周文刚;宋毅;俄立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夏季天气炎热,在高温条件下组织高强度训练容易引起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是中暑中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的症状包括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现象。
作者:崔传鹏;赵法东;彭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说起训练伤,我任团参谋长时,有两件事印象特别深刻:一是为了提高成绩,不少连队训练盲目施训,先后有26名战士因骨折住医院;二是一名新兵未完全掌握投弹动作要领,导致严重肱骨骨折。耽误训练不说,连队主官为了给其评残牵扯了大量精力。”在400米障碍训练场,副旅长李湘北感慨地说。
作者:郎大山;房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在野外训练时,部队宿营地和训练场应当尽量避开自然疫源地,厨房位置和就餐地点要符合卫生要求,临时厕所和垃圾坑距厨房和水源50米以上。发现所设营区附近村镇有传染病时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长期驻训单位应当保护好野营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饮用水源,必要时进行水质检验和清洁消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作者:马宝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解放军第302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王福生成为这次军队当选的唯一一位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作者:黄显斌;洪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