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乙肝转阴合剂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乙肝转阴合剂,联合足三里、肝腧、肾腧等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15例用赛若金500万单位,隔日皮下注射.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ALT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常率分别是93.3%与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43.3%和30%;对照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40%、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转阴合剂联合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促进HBV-DNA、HBeAg阴转.
作者:张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宣肺润肠方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取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冠心Ⅴ号合剂对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冠心Ⅴ号合剂+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P<0.05),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P<0.01).结论:冠心Ⅴ号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史爱武;顾宁;汪静;吴同启;庞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盆康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妇炎康复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0%,显效率为65.21%,有效率为21.74%,无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率为5.26%,显效率为63.16%,有效率为21.05%,无效率为10.53%,总有效率为89.4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异常变化.结论: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宝珍;顺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老年人腰背部广泛疼痛,龟背及骨折多因骨质退行性病变发生,而退行性病变多为骨质疏松所致[1].笔者运用中医补肾壮骨为主辨证施治,经临床应用十余年,疗效满意,现将门诊治疗规范及2000年后追踪随访1年以上68例骨质疏松症致胸腰椎陈旧性压缩骨折胸腰背部广泛长期疼痛患者68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西霞;孙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精散对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7例弱精症患者根据a级精子分为5组:20%≤A组<25%、15%≤B组<20%、10%≤C组<15%、5%≤D组<10%、0≤E组<5%,分别给予生精散每日3次,每次5 g,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A、B、C、D、E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后疗效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两组与C、D、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两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精散能改善弱精子症的精子质量及精子活力.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2年5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软肝缩脾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120例,随机设对照组78例口服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慧芳;王全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2001年2月~2007年3月采用自拟发表散寒,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之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50例相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焦河玲;郭军婷;唐成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是因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一般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如不及时治疗,胆红素可能沉积于大脑形成胆红素脑病,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可逆性损害[1].我院在新生儿病区运用自制的黄疸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且易出现并发症,而致患者不易接受.笔者2003年元月~2006年6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自拟理中三金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升;李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2年3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自拟舒筋止痛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8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梅香;赵喜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自拟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2例,并与对照组静滴青霉素治疗48例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颖;李建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牙宣是以牙龈红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易出血,牙齿松动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牙周炎,亦包括牙龈炎等其他牙周组织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并可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牙宣7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方治疗肝炎肝纤维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以自拟扶正祛瘀方治疗;对照组21例以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积分的改变. 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显效4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扶正祛瘀方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能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结论:扶正祛瘀方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黄(庶虫)虫丸.
作者:车军勇;邵铭;薛博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向慢性肝病的发展.
作者:任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而致血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的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该病有年轻化趋势.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血脂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笔者2005~2007年运用健脾祛痰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文胜;曾健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自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龟鹿二仙胶加味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红玉祛斑胶囊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黄褐斑面积大小、色素程度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斑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尕丽娜;罗小君;张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们采用辨证治疗仪(豫食药检械准字:2007第2260058号)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丙军;曹清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减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分级为Ⅰ~ⅡA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稳定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加减皱肺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疗程1 a.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基本不变;F3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4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TMS、F1S、F3S、F4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下降.两组TMS、F1S、F3S、F4S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1 a后生存质量较治疗组差(P<0.05),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和体征(哮鸣音)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的差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 a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但治疗组肺功能下降的程度为轻.结论:补肺益肾法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趋势.
作者:房莉萍;丛鹏;冯璐;陈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他扎罗汀联合疣毒净胶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疣毒净胶囊,5粒,3次/d;他扎罗汀凝胶外用,1次/d.对照组30例,口服疣毒净胶囊,5粒,3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在第四周和第八周两个时点上两组ITT分析和PP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轻微;随访的病例中,两组复发情况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扎罗汀联合疣毒净胶囊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显著.
作者:黄咏菁;廖列辉;陈信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方法:运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考核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结果:SSTCM严重程度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5~0.80,对生活的影响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6~0.80,说明SSTCM具有较好的信度;以BI和SSQOL为效标,相关系数在0.6~0.8之间,说明有较好的效标效度;SSTCM基线到各个时点测评均有较好的反应度,P<0.05.结论:本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作者:招远祺;文龙龙;蔡业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加艾箱灸治疗膝关节积液58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李小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单纯性肥胖症既影响形体美观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腰腹群针术是继承古代的多针刺疗法应用于单纯性肥胖症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与耳穴贴压结合能全面调节脏腑功能,健运脾胃,通调三焦,祛痰除湿,化浊排脂.也就是促进瘦素对脂肪代谢的良性调节.从而实现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旭;徐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上尿失禁的原因很多,这里讲的尿失禁是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屏气用力等加大腹压动作时,常有少量尿液控制不住流出,这种尿液不受控制而经尿道流出的现象称为尿失禁.导致这种病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下降,控制排尿的能力较差,加之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液的不随意流出.2005~2006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老年性尿失禁15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琦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运用利多卡因、山莨菪碱等药物于足阴明经双侧足三里穴行药物封闭,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6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广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我科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中、西医治疗,以评价其疗效.方法:38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行抗真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花四草汤(菊花、银花、密蒙花、鱼腥草、谷精草、草决明、紫草)临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6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薛莉娜;庞福新;薛元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大承气汤(组成:大黄、莱菔子、枳实、厚朴、芒硝、黄芪、桃仁)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总有效率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姜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2002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并与对照组52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华;张忠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耳穴压籽治疗输尿管活动期结石的疗效.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直径<1.0 cm)均采用中西药口服配合耳穴压籽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6.39%.结论:此方法治疗输尿管活动期小结石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牛雷;顾明明;张启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干眼症即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它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前泪膜质和量的不足或功力学异常所造成的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中医学把因泪液减少,甚至枯竭致使白睛黑睛混浊者称为神水将枯,其临床表现为自觉眼干涩,口干,鼻干或多饮,泪液减少,白睛无光泽,黑睛暗淡不润,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甚至黑睛混浊视力锐减,重者可致失明.
作者:程玉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7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熄风定颤丸及西药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30例,并与纯西药美多巴治疗的30例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78%,明显高于纯西药治疗组(63.33%),且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熄风定颤丸对肝肾阴虚型P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联用西药治疗PD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药剂量,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马云枝;菅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慢性胃炎多以胃脘痞胀疼痛、嗳气、纳呆、恶心、呕吐、泛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1].
作者:崔梅梅;张青荷;闫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及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并灌肠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内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及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加强了破瘀散结之力,且祛邪与扶正兼顾,多途径给药可提高疗效.
作者:徐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西医的病名,是指经化验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无变化者.
作者:魏广社;郝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单兆伟(1940-),男,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四十余年,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薪尽火传,全面继承了孟河医学精髓.
作者:李祥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前列腺居下焦,隶属于肾和膀胱的范畴,前列腺液的生成和排泄受五脏功能的影响,肺脾肾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前列腺液的分泌排泄,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老年男性由于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致使湿热血瘀阻滞,致前列腺增生.王久源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发病的基础,血瘀下焦是其基本病理,湿热是致病之标.临床上采用补肾、疏肝、宣肺、健脾、清心诸法治疗.
作者:于月书;琚杰昌;余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邵长荣教授从痰论治肺系疾病,具体有以下6种治法:①清热祛痰法;②宣肺排痰法;③健脾化痰法;④疏肝导痰法;⑤软坚消痰法;⑥通腑逐痰法.
作者:吴定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分析循经感传的机理,进而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及针灸现代化;通过对数十年针灸学者发表的针灸学相关文章及其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了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异物刺激穴位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针感,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激活致胞浆外溢,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及脱颗粒和内分泌系统局部变化等,使组织液及离子成分向经脉管集中,流动于经脉中的组织液体积增加,离子浓度增大.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组织液管两端的组织液形成潮头样流动,沿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亦可引起感觉中枢产生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由于某些原因,隐性循经感传不易被察觉.
作者:孙万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心身医学和情志因素都与脾胃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脾胃病时,一定要重视调肝养心安神,以调节情志,舒畅气机,从而使脾胃升降有序,气血生化运行如常,同时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调适,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避免脾胃病复发.
作者:段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伤寒论>中六病及六病辨证进行了阐述.认为:伤寒六病客观存在,六病辨证法概况了后世八纲、脏腑、经络、气血等多种辨证方法.临床应用时切记辨病脉证并治,随证定病,因证施方,才能效如桴鼓.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人体为了抵抗疾病、自愈机体,形成了一套驱邪外出、自洁人体的宏观免疫规律.这一规律是历经自然选择形成的自我免疫的佳选择.张仲景首先辨病,并根据脉象和其它症状确定正气虚实、邪气盛衰、目前正气欲驱邪外出的态势,即邪气欲进之势和路径,特别是正气欲驱邪外出之势和路径,即人体宏观自体免疫规律这一正气驱邪离体的宏观态势,这一切都可以称为病势,然后应用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所以说张仲景施治之前的后诊断目标是病和病势.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眩晕是诸多疾病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临床中尽管引起眩晕的致病原因有许多,但从中医诊治必须根据病证表现而审证求机,临证只有以法选用方药,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试将辨治体会例举于次,以抛砖引玉.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戴阳证分为阴盛戴阳证与阴盛格阳证,二者同为真寒假热证,但前者乃阴盛阳微,虚阳上越,格阳于上,表现为下真寒、上假热之象;后者乃阴盛阳微,虚阳处越,格阳于外,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之象.实际上,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二者常可互见,不易截然分开,故二者常可互参.笔者日前偶诊1例,病情即属此证,现略述于下.
作者:赵现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傅青主女科>之完带汤治疗慢性腹泻48例,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积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自 2000年元月以来,以暖宫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活血为法,采用中药口服配合药渣作腹部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新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六味地黄丸主治由肾阴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足跟作痛等症.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不足,则变生诸症,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酸软无力,肾阴亏损,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目眩,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故耳鸣耳聋,阴虚生内热,甚则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舌红少苔.
作者:姜雅晴;曹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运用二陈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综述了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穴研究概况,指出大多数论文仍停留在临床观察上,实验研究很少,更无长期跟踪研究,各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疗效判断客观指标少,很难对各种配穴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因此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对配穴方案进行筛选,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支莲;黄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肝硬变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常见,以往大多把其发病原因归结为脾脏肿大,但经过脾切术及脾动脉栓塞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无法恢复正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减少;血小板生成素(TPO)减少;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血小板减少越明显;乙肝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和复制;血小板通过免疫反应过程受到破坏;维生素B12、叶酸等摄入不足.目前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在81.3%~9.29%之间;以白介素-11治疗本症的,主要是重度的血小板减少;随着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脾动脉栓塞术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赵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规范化治疗的因素有:未早期正确诊断;未抓住窗口期行早期规范化治疗;未重视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原则;未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未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测;未定期对病情作全面的评估;未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作者:张云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育龄雌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建立PCO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卵巢局部MMP-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卵巢中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发育良好的卵泡膜细胞中均可检测到MMP-9mRNA的杂交信号;模型组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MMP-9mRNA表达强度上超过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MMP-9mRNA异常高表达;补肾活血方具有改善这种异常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卵巢排卵的机制之一.
作者:冯光荣;尤昭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骨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B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骨康含药血清组和雌二醇含药血清组,分别将血清添加入体外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每组8个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BMP-2的表达.结果:骨康含药血清组BMP-2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骨康含药血清组与雌二醇含药血清组BMP-2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去势状态下,骨康可能通过促进BMP-2的分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作者:赵可伟;潘昆如;唐菊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乌头类药物、铁棒锤类药物、附子类药物,在我国西部地区应用较多,东部地区应用较少.这三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大毒,同时也具有相应的功能,如祛风镇痛作用均强,对晚期癌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川乌有镇痛镇静及局部麻醉的效果,可能对爱滋病毒及其它病毒有抑制作用;附子还可以回阳救逆,治疗休克、虚脱等病症.这三类药物,一般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应用,生用者应当特别谨慎,注意用量.
作者:周友红;呼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治疗精神类药物所致遗尿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RPS)[1]、副反应量表(TESS)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对照组有效率为14%,组间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治疗组不会影响原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结论:六味地黄丸可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遗尿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龚丽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平行治疗28天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生化指标及贫血的改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胡江平;申平;罗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们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收集符合研究要求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5例,按入院时间顺序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黄芪注射液100 ml(含生药:0.5 g/ml)静脉点滴,对照组予盐酸丁格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经颅多普勒(TCD)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TCD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愈率达50.0%,与对照组(29.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状况,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及血脂.
作者:刘洁一;邢远;黄文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综合评价葛根素与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8篇有关葛根素与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葛根素和丹参注射液相比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合并OR值(95% CI)分别为4.77(2.99,7.61)、3.15(2.17,3.56).结论: 葛根素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裴兰英;郑明常;梁华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融汇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眩晕病应遵循的原则:用灵活的思维详加辨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运用补肾调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药当善守达变.详细地论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分为8个证型,并列出了相应的施治方药.
作者:张怀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