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国际刊号:1003-3548
  • 国内刊号:41-1116/R
  • 影响因子:0.90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38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
  •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9期文献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我们用酚妥拉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住院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3例,男5例,女18例,年龄16~63岁.根据wHO糖尿病(DM)诊断标准,1型DM6例,2型DM17例.糖尿病病程7~15年,神经源性膀胱病程0.5~2年.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尿流缓慢、变细、尿不尽及尿失禁;排尿后膀胱区叩诊仍有尿液充盈;B超膀胱残余尿量》100ml;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尿路梗阻和外伤等所致排尿异常.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0.5mmol/L,B超膀胱残余尿量265~680ml.

    作者:刘娟;习杰英;高翠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头位难产200例分析

    1999年~2000年两年中,我院对200例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采取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成功率达90%,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200例孕妇的年龄23~40岁.初产妇190例,经产妇10例.枕后位98例(49%),枕横位77例(38.5%),高直位17例(8.5%),前不均倾位5例(2.5%),面位3例(1.5%).宫颈扩张阻滞73例,扩张延缓99例,扩张正常28例.其中胎膜早破者占97例.本组200例均具备徒手转位条件.

    作者:段其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76例病人的致伤原因,探讨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分析各种损伤发生率、术中脑保护与术后专科监护和救治.结果:本组伤因主要为交通伤35例(46%),坠落伤9例(11.8%),跌伤21例(27.6%),打击伤11例(14.5%).损伤类型为硬膜下血肿40例(52.6%),其次为脑内血肿(31.6%),多发性血肿(15.8%),硬膜外血肿(15.8%),本组存活46例(60.5%),死亡率39.4%.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及CT扫描,术中脑保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及专科监护室内接受积极的处理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危重病人,降低老年人急性损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武峰;朱成;王廷友;郭之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嵌顿性肾盏结石手术取石方法的改进(附59例报告)

    目前治疗嵌顿性肾盏结石的手术方法较多,但效果常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手术取石时不仅要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肾功能的恢复.作者自1990~2000年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肾盏结石59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王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水平与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含量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在2~12小时之内住院的病人100例,在治疗前采静脉血,立即送检,并同时对全部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监测4小时内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的情况,并对监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钾<3.5mmol/L组及血钾3.5~4.0mmol/L组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钾>4.0mmol/L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无论血清钾是否正常,均应进行积极早期补钾治疗,补钾的目标使血清钾达4.0~5.0mmol/L左右,对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英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过期妊娠在围产期对母儿的影响

    过期妊娠的诊断是临床根据妊娠时间达到或超过42周计算,但在确诊时必须要注意孕妇的月经周期、哺乳情况、胎儿发育大小、胎心和胎动出现时间等,以校正妊娠时间是否可以诊断为过期妊娠.现将58例过期妊娠在围产期对孕妇、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等方面的危害分析如下.

    作者:李清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是心血管疾病中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急性期死亡率高.现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彩秀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冠心病(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直接促炎作用,而且和CHD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我院CHD患者CRP浓度的测定,探讨其对CHD患者的影响及对其预后的作用.

    作者:李素芳;肖爱萍;郭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经贵要静脉床边心内膜起搏的临床观察

    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从左侧贵要静脉穿刺置入5F气囊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内膜临时起搏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5.2±11.4(45~82)岁,SSS5例,Ⅲ°AVB3例,AMI3例,永久起搏器更换2例,外科手术保护5例.

    作者:卢建平;朱阳亮;邱林林;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大面积深度烧伤105例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0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5例中治愈98例,治愈率为93.2%,死亡7例,其中4例死于重度呼吸道烧伤合并严重肺感染,2例死于脓毒血症,1例死于脑干损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死率为6.8%.结论:根据伤情、并发症情况,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补液复苏、休克期切痂植皮或持续大功率热风保痂、重度吸入损伤及早气管切开,行气道雾化、灌洗或机械通气,积极预防内脏器官并发症、早期肠道喂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刘庆文;黄中汉;吴中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手术人员职业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预防

    为了探讨医院内手术人员HBV感染的主要途径,杜绝医院中的职业公害,作者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将HBV对手术人员的传染途径、危险性及手术人员的自身防护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梅;王茹;裴琳;陈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200例小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本文对某医院儿科1995年1月~1999年6月间出院的210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小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翟凤兰;白文杰;高菊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儿童隐性铁缺乏症32例分析

    隐性铁缺乏症(LID)是指机体铁贮存已减少而贫血尚未发生的一种亚临床缺铁状态,是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前趋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有明显铁缺乏因素者.LID32例,男11例,女21例,4~6岁7例,7~11岁18例,12~14岁7例.缺铁原因有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26例,营养供给差6例,月经过多4例,钩虫感染1例.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27例,注意力不集中、多梦、睡眠差、理解能力下降11例,头昏、乏力7例,易感冒、腹泻6例,消瘦4例.

    作者:李莉;邓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大灶脑梗塞40例临床分析

    脑梗塞系脑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引起中、小动脉硬化所致,据Adams分类法[1],梗塞面积》3cm2称为大灶脑梗塞,常跨叶或多叶受损,大多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现将我科收治的大灶脑梗塞40例分析如下.

    作者:范立红;宣夏清;陈顺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30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因输卵管粘膜血管扩张、淤血、肿胀、细小血管自发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腹腔,引起剧烈腹痛和腹腔内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腹症.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频繁的宫腔操作,致阴道内各种致病菌未得到有效治疗而诱发其发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输卵炎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珍;李金枝;朱晓秀;耿协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灭鼠药中毒28例临床分析

    我院儿科自1991年1月~2001年5月共收治急性灭鼠药中毒患儿28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患儿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小1 1/12岁,大12岁.其中《3 6/12岁12例,~5岁11例,~7岁3例,~12岁2例.

    作者:马爱琴;周清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66例50岁以上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分别是功能性子宫内膜(37.96%)、功能失调性内膜(19.17%)和恶性肿瘤(13.91%).结论: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作者:周琼青;陶琨;袁亚;陆培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肾脏损害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累及多个内脏器官,肾脏为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我们收集了42例pSS肾脏损害的病例,其中13例行肾活检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巴楠;毕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9例临床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感染多见.随着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COPD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多.1996年1月至2000年8月我科共收住COPD患者530例,其中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3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韦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4月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华;丁振云;许忠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现将我科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气胸12例报告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气胸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分析12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发生气胸的原因、临床特点.结果:60岁以上患者占83.3%,其中合并慢支肺气肿者占80%,10例经闭式引流,2例行胸腔穿刺抽气,全部治愈.结论:伴有慢支肺气肿的食管贲门癌患者是术后气胸的高危因素,应重视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术中认真防范.胸腔穿刺抽气与上胸闭式引流是术后气胸早期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损害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所引起各种器官的病理和功能改变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98例新生儿窒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42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多器官功能损害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作者:杨志云;赵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Graves眼病的治疗经验

    Graves眼病(Go)是一独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还可在甲亢经过药物、手术、放射碘等治疗后发生.1995年9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Go病人66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文俭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川畸病77例临床分析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表明为全身性血管炎的疾病.我院于1994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川畸病7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重型颅损伤160例颅外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外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外各种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近2/3,但对预后影响不大,肺部感染、低血压、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凝血功能障碍为自限性疾病.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不仅取决于颅内因素,颅外并发症对其预后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防治颅外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

    作者:万友根;彭彪;肖国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预后差,如何判断预后,及时治疗,提高存活率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105例慢性重型肝炎,治疗成功60例,失败45例,现进行比较,分析其存活原因.

    作者:袁春蓓;陆伟民;庄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重症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观察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作对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组病例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预后良好.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管军;徐锋;周炳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系指心、肝、脑、肺、肾、消化道和凝血等两个以上的生命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0例,并发MOF4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经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鞘内子宫全切术77例临床分析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的一种常见手术,传统上分为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鞘内子宫全切术,能防止宫颈残端癌的发生,保持阴道完整性,保持盆底及部分宫颈.我院妇产科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做鞘内子宫全切术77例(A组),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术89例(B组),现将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作一对比分析.

    作者:李灵洁;杨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8例对比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了缩短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冠脉再通率,我们自1994年6月开始拟定实施了在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方案.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2000年12月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42例与同期按同一方案住院部内静脉溶栓治疗AMI36例作对比分析.

    作者:王东海;郭丰亚;钟华阳;张勇刚;肖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我科试用灯盏花素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患者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39~72岁,病程4~15年;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7~69岁,病程3.5~14年.

    作者:夏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炎症.现将我院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俞莉;吴连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即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肝功能.其中肝炎病毒被清除是治愈的关键.本文就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乙肝,尤其是对乙肝病毒的转阴作用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运转;王洁翡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美多心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

    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系统活动增强是维持心排血量和辅助周围循环功能的一种重要代偿机制.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系统的长期代偿性机能亢进反而对心肌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并导致心肌功能发生进行性损伤,这种改变不利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长期预后.因此,如何控制心力衰竭的病情进展以降低其远期死亡率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自1998年7月我们利用小剂量美多心安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了30个月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清晓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合黄芪注射液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症状,并同单纯西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现将我们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郭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左室肥厚系血压升高及其他代谢内分泌因素改变所致的左室体积或/和重量增加,其产生与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及间质增生有关,并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卒中和猝死的发生紧密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通过对67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人应用缬沙坦,观察其对高血压的效能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柴建平;郭清晓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在二尖瓣狭窄并发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有别于其他心脏病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确切地说,应是急性左房衰竭,因此,治疗上有其独特性.我们应用美托洛尔对这一临床病症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华;柴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如何有效防止DN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苯那普利是新兴的第三代ACE的抑制剂,笔者用苯那普利对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证实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伟荣;黄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速避凝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肾病综合征(NS)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既往用普通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剂防治NS并发血栓形成,因易出血或效果欠佳而受到限制.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速避凝)是经普通肝素化学或酶促解聚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抗凝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量效关系明确、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有逐渐取代普通肝素的趋势.我们从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对14例原发性NS高凝状态患者,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荣;刘美荣;王育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剂量必可酮持续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轻、中度占绝大多数.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抑制细胞因子和肥大细胞的产生,是目前较肯定的治疗哮喘药物之一.由于具有高疗效与安全性,吸入疗法已逐渐替代口服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本文通过研究哮喘患儿吸人不同剂量必可酮(一种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临床控制情况,来探讨小剂量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可能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吸入疗法提供借鉴.

    作者:闫安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我们通过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静脉点滴,以观察其对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

    作者:秦浩;胡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左旋甲状腺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发现,甲状腺素的代谢异常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何采取措施纠正其代谢紊乱,避免心衰进一步恶化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CHF患者给予小剂量、短疗程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观察其对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阐明甲状腺素对CHF患者的治疗效果、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预测其在CHF治疗中的前景.

    作者:秦军红;王智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维生素E与红花油局部用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探讨

    为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缩短病程,我科自1996年1月以来,在复温、保暖、控制原发疾病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E与正红花油联合局用药的综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琴;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高征并发急性心衰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衰为其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我院1985年4月至1999年月12月共收治25例妊高征并发急性心衰,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亢黎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47例体会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优点很多,一可避免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二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护患间的隔阂.三是为及时准确的用药提供方便,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静脉留置针和普通的静脉针相比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要有更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更精细的护理技巧.现将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岳晓红;杜书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穿刺失误原因分析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常用的操作技术,它在治疗和诊断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时刻,穿刺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避免或减少静脉穿刺的失误,我们将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肖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人脑干诱发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分析

    帕金森病(PD)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锥体外系进行性变性疾病[1].主要病变位于黑质和纹状体.随着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已明确各种不同的诱发电位(EP)可反映其相应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将EP应用到PD病人的研究中,将可了解PD病人是否存在多发性神经损害.目前,这类报道不多,我们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对PD患者的视听神经传导通路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横切口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式探讨(附100例报告)

    巢良性肿瘤的传统术式是切口随肿瘤大小而定,或肿瘤过大改行卵巢切除术.我们于1999年5月~2001年1月对100例卵巢良性囊肿瘤,改良术式,施行小切口,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红;宋文月;殷宝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目测法估计新生儿黄疸水平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迁延不退,呈加重趋势及血清胆红素大于12mg/dl者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儿科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黄疸持久不退,不仅新生儿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而且可出现全身水肿、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其中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快速有效准确地判定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不但能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并对预防胆红素脑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可减少患儿因化验胆红素指数而行静脉采血所带来的痛苦,本文采用目测法估计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国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付氏钳经皮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胫骨不稳定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法是跟骨牵引加夹板外固定,其疗程漫长,治疗过程中骨折移位机会多,多需数次整复,不少病人出现软组织嵌入,骨折迟延愈合甚至不愈合,后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自1982年洛阳正骨医院推广付氏钳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以来,我院已用付氏钳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100余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高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B型超声对肠道肿瘤的诊断分析

    现将我院自1985年3月至1999年10月应用B型超声明确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肠道肿瘤报告如下.1资料本组66例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0.1岁,40~55岁者28例,占42.4%.临床主要表现:腹痛16例,腹部包块30例,便血4例,大便习惯改变4例,乏力、消瘦、贫血8例,肠梗阻4例.

    作者:薛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红外光扫描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62例临床分析

    乳腺肿物的确定性诊断决定着临床治疗的选择,我院自1997年开始有选择性对一些临床上不能排除乳腺恶性肿物的患者在红外光扫描的引导下行乳腺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2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曹海峰;赵建国;岳勇;贾智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作者自1998年元月~2000年11月在CT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0例,除1例置管误入胸腔造成气胸及出血而急诊手术治愈外,其余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后抗生素冲洗脓腔而治愈,报道如下:

    作者:李泽平;鲁显浩;许民安;段常青;贾瑞德;王书环;朱登尚;鲁照栓;温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液粘度的观察

    我们对64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慢性乙肝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作者:吴玛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双J支架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

    我院1997年3月~2001年3月在上尿路疾病治疗中利用双J管17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77例,男125例,女52例.年龄8岁~68岁,其中8岁2例,12岁、16岁各1例.病种包括: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21例(其中异位血管压迫3例,纤维束带压迫2例),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移植术6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2例,盆腔手术后再手术2例,非特异性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息肉1例,其余为上尿路结石.

    作者:蒋家骏;周齐军;刘贤平;马松;王洪斌;武新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育龄妇女宫内感染检测1390例分析

    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感染,是造成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我站于2000年6月~2001年6月开展了宫内感染检测新项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双J管在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5年12月~1999年3月,在尿路手术中采用国产双J管内引流84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朝辉;朱海鹏;赵明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T薄层扫描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寰枢椎损伤是正确治疗的关键.脊柱损伤不合理的放射学检查能引起患者新的病变,甚至继发不可逆的神经损害,常规放射学虽然对估价骨性椎管序列和整体结构有重要价值,但对损伤后脊柱后部骨结构和椎管形态显示不清.CT薄层扫描能满意地克服X线平片的上述缺点,对寰枢椎损伤的各方面能提供更详细的资料.现通过分析我院1992~2000年经CT检查的68例寰枢椎损伤病例,以探讨CT薄层扫描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爱伟;牛智祥;白旭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1例SLE患者EEG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为探讨EEG对SLE的诊断价值,我们随机选择了1991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作过EEG检查的SLE患者81例.现将81例SLE患者的EEG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启文;蔡红宇;庄惠山;叶德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产时胎心监护与适时人工破膜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早期正确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不良预后,我们对120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时胎心监护结合适时人工破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玲;周梅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肺大疱7例误诊分析

    肺大疱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误诊误治较多.我院于1995年12月~2001年3月收治肺大疱患者16例,其中首诊误诊为气胸患者7例,误诊率45.75%,总结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如下:

    作者:韩玉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误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多个系统同时受累或症状表现典型时,诊断不难.但某些患者往往以某一症状或某一系统为突出表现,临床医生若警惕性不高,容易导致误诊.我院自1991年~1999年收治SLE患者32例,其中误诊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娟;陈志烈;徐巨海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