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756
  • 国内刊号:11-56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2006年23期文献
  •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结石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降低胆道残石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指导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避免胆道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君;罗玉东;张明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包积液44例分析

    我们对1996~2004年10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中,经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摄片、心包穿刺等检查证实为合并心包积液的44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银杰;许永刚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40例临床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及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高.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9例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体会

    锁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由于锁骨构造上的特殊性,上肢及肩部的摔伤都可导致锁骨骨折的发生,近年来占骨折病人的比例明显上升.过去对这类骨折的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加外固定,但由于锁骨骨折多为不稳定型,外固定易于移位且时间长,要经常调整,往往增加继发损伤机会、延长愈合时间,不为病人所接受.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锁骨骨折病人29例,均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红;邓邦瑾;张军波;孙勇;刘明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97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并发症.本文总结了9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临床治疗经过,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华良;毛文灏;蔡奇志;赖敏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重危急腹症患儿183例救治体会

    近18年来,作者以手术及综合疗法治疗急腹症患儿519例,其中183例发病时间较长,病情较重,且合并症较多,属危重患儿,经积极救治,绝大多数患儿获得了痊愈.现回顾并作以总结.

    作者:王荣钧;王斐;陈灵侠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可乐丽菲露应用于牙颈部缺损162例

    可乐丽菲露聚合树脂粘接剂,其主要成分:磷酸脂粘合单体,产生自身酸蚀粘合体系,同时封闭牙本质小管,抑制对牙髓的刺激作用,粘接性强,操作简便,色泽接近天然牙齿.患者复诊次数少,充填后效果持久.2004年2月我们在门诊患者中选择牙颈部楔状缺损,面积适中,牙髓活力正常,无牙龈炎及牙周炎的患者162例,291颗患牙,应用可乐丽菲露聚合树脂粘接剂,进行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修复,通过随访,其效果满意.

    作者:韩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物理因子在手外伤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操作的普及、交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手外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即使手术很成功,其中绝大部分患者还必须同时进行积极的物理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因此,手外伤后手术的成功只是取得成功的一半,如果早期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可使损伤后的手功能障碍减少到低和小程度,手外伤后物理康复治疗是不可缺少的常规治疗之一.

    作者:林伊娜;孙淑芬;王军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浮膝损伤

    浮膝损伤是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膝关节与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中断,膝关节漂浮,是造成双骨干骨折的不稳定和处理上困难的特定损伤,并发症多.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该型损伤35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于下.

    作者:智良;张建平;李会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面部悬吊牵引法治疗上颌窦前壁塌陷性骨折19例

    上颌窦前壁塌陷性骨折,传统方法一般都按上颌窦手术常规径路进行整复.我院于2002年8月~2005年5月用面部悬吊牵引法治疗上颌窦前壁复杂塌陷性骨折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柏正群;周素珍;吴丽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食管及贲门部恶性狭窄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者,而梗阻及晚期出现的食管-支气管和/或纵隔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自介入治疗及食管内支架开展以来,对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卢军超;杨书会;吕旭方;崔旭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自发性大肠穿孔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大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大肠穿孔,其中5例术前有慢性便秘史,2例有直肠脱垂.3例行单纯修补术,4例行穿孔修补加近段结肠造口术,治愈5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71.5%,死亡率为28.5%.结论 自发性大肠穿孔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患者常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其腹内压和肠管内压增高是该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易误诊,预后凶险.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认识,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温健;李严;杨晓英;李亚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对34例呼吸衰竭患儿给予机械通气,观察机械通气患儿的病死率,并与14例呼吸衰竭未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作对照.结果 患儿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碳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为治疗患儿的原发病争取了时间,可减少患儿的病死率.

    作者:王琪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固定矫治器在颌骨骨折的应用

    传统的颌骨骨折多采用手术复位.我们对8例颌骨骨折患者利用方丝弓矫正技术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对减小操作难度、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病人疼痛有明显的优越性.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功能,骨折断端能正常位置的愈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郁;沈姝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53例诊治分析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原因较为复杂,表现常不典型,诊断困难.患者常伴有其他老年性疾病,治疗上有一定难度.现将我科2003年~2005年53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强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收集2003年11月~2005年8月21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OP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22例资料,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田汝意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40例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钠微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中老年男性发病率高的关节炎.现将我科近1年来所收治的40例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符育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68例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给予麻杏石甘汤随证加减,每日1剂,分次服用,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组治愈4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66.2%,总有效率为92.6%.结论 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对小儿肺炎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春富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BiPAP呼吸机在COPD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呼吸肌储备力下降和呼吸时做功的增加存在着呼吸肌功能不全,在急性发作时表现更为突出,从而加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衰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是一种简单、方便、无创的治疗手段,为观察其在COPD急性期中的疗效,进行了以下观察,并报道如下.

    作者:李江蕾;张天洪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慢性肺心病83例临床分析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住肺心病83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万春玲;李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防治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加安定,防治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相仿的需要硬膜外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50例.A组为氯安组,在进腹腔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6mg/kg和安定0.15mg/kg;B组为哌氟组,进腹前静注哌替啶1mg/kg和氟哌啶0.1mg/kg.防治牵拉反应,作对比观察.结果 氯安组有效率达96%,哌氟组有效率达72%,氯安组明显优于哌氟组.结论 麻醉者积极防治牵拉反应,很有实际意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加安定,既能克服氯胺酮的副作用,又能防治牵拉反应,副作用少,是较好的方法.

    作者:俞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罗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为不能坚持按规律进食服药的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寻找一个既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又能降低胰岛素抵抗,而且依从性好,价格适中的,能够坚持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案.方法 我们选取50例因工作繁忙或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坚持按规律1日3餐进食或常规1日3次服药,而且经济条件中等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罗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方案.罗格列酮4mg,1次/d,格列美脲2mg,1次/d,疗程4周,整个疗程中坚持饮食和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情况.结果 50例参与受试者均能坚持治疗,通过各项指标观察,经治疗,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却有明显升高.结论 罗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合用药,不仅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且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不失为一种较好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痰热清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9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0.5~1ml/(kg·d)与α-细辛脑0.5mg/kg,联合应用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针10mg/(kg·d)与氨茶碱针4mg/kg联合静泳滴注,2次/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2.9%、22.2%,总有效率8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α-细辛脑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优于病毒唑针与氨茶碱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广伟;胡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宫血宁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血宁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早孕、无药流禁忌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观察组服米索前列醇后加服宫血宁,对照组加服维生素K4,对照观察药流后阴道出血量与出血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药流后全部在14d内出血停止,无需清宫;对照组药流后21天仍有15例出血,13例需清宫,显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血宁主要通过兴奋子宫平滑肌,产生节律性收缩,关闭血窦,促进子宫复旧与宫内妊娠物排出,缩短出凝血时间,促进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达到止血效果,从而减少和缩短药流后的阴道出血.

    作者:丁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甘乐联合安珐特治疗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乐联合安珐特治疗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42例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两组治疗,A组静脉滴注甘乐120mg,1次/d;B组静脉滴注甘乐120mg 1次/d,联合口服安珐特2片,3次/d,治疗6周.结果 A组有效率70.5%,B组有效率96.5%,A组与B组比较P<0.05.结论 甘乐联合安珐特治疗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冀爱英;杨国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雾化吸入沐舒坦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沐舒坦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照组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雾化吸入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徐月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罗格列酮片,疗程3个月.结果 加服罗格列酮片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下降17.0%、餐后2h血糖下降23.1%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22.6%(P<0.01),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下降11.6%,(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作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较好治疗药物.

    作者:李皓;范琳琳;朱贵华;刘庆飞;付士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鱼腥草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0例

    目的 探讨鱼腥草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ELISA)均阳性而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50例和对照组(B)50例.两组均予以思密达,根据脱水情况补液治疗.A组加鱼腥草注射液静滴及苍苓止泻口服液口服.结果 A组显效3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B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76%.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5,P<0.05)退热时间(t=10.52,P< 0.01);腹泻停止时间(t=6.30,P<0.01),A组与比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鱼腥草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传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47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常在冬春季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近6年来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取得了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铁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10mg/(kg·d)静脉滴注,3~5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穿琥宁5~10mg/(kg·d)静脉滴注,3~5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0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石秀兰;张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参芪升白汤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目的 观察参芪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WBC)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化疗后WBC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参芪升白汤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利可君、鲨肝醇、B族维生素治疗,均10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WBC均数由治疗前的(2.9±0.6)×109/L增加到治疗后的(3.8±0.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BC均数由治疗前的(2.9±0.6)×109/L增加到治疗后的(3.3±0.9)×109/L,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升白汤配合化疗药物具有很好的增效减毒作用,能明显增加化疗后肿瘤患者的WBC数量.

    作者:马规划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去甲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70岁.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3d入院.入院前3d,患者服用镇痛药后出现嗜睡、呼吸困难,在门诊予纳洛酮拮抗,入院前2d,意识转清,但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色,痰中带少量血丝.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10年.查体:体温(T)37℃,脉搏(P)86次/min,呼吸(R)30次/min,血压(BP)80/60mm Hg(1mm Hg=0.133kPa),左下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双上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以左肺明显.3月2日胸片示右上肺及左上肺炎症改变伴左侧胸腔少~中量积液,胸膜增厚.血常规:WBC 7.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0.89,先后给予舒普深、可乐必妥、复达欣抗感染,3月19 日痰培养为屎肠球菌,给予去甲万古霉素400mg静脉滴注,2次/d.3月22日血常规:WBC 1.6×109/L,中性粒细胞数0.5×109/L,3月23日血常规:WBC 1.6×109/L,中性粒细胞数0.7×109/L.3月23日给予惠尔血75μg皮下注射1次/d,3月26日血常规:WBC 7.66×109/L,N 0.68,停用惠尔血.3月27日停用去甲万古霉素.3月9日胸片示左上肺炎症改变已吸收,胸膜增厚好转,少量积液.3月30日胸片示右上肺斑片影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左膈胸膜增厚,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胡涛;刘跃建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静脉用胺碘酮与西地兰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观察用药2h内,房颤转复情况及心率变化.结果 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22例,西地兰组8例(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临床上应用较安全.

    作者:王学惠;仲宁;何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p53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53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癌基因检测.结果 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p53表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作者:刘卫梅;刘建民;封琳;付刚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B超室筛查出的38例畸形胎儿,并追踪治疗性引产后的附合情况.结果 在13 546例孕妇中,筛查出胎儿畸形38例,单胎妊娠检出率为2.45‰,双胎妊娠检出率为36.8‰;神经管缺陷畸形26例,检出率为1.92‰;其他畸形12例.结论 B超筛查胎儿畸形安全、经济、方便,并能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黄锦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腮腺区占位性病变CT诊断

    目的 探讨CT对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区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腮腺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其CT表现.结果 腮腺内病变16例,其中腮腺内恶性占位10例;腺腮外病变3例.CT能鉴别腮腺内外肿块,能够显示肿块的部位、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CT对腮腺区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徐建军;钱伟军;武森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布氏显微镜在预防脑卒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布氏显微镜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用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法,在高放大倍数(15 000)下直接观察红细胞、血小板、胆固醇结晶及活血栓的细胞流变学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红细胞呈串珠样改变、血粘度高、血小板聚集率高、循环内凝块增多,两组相比P<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改变、红细胞串珠样改变、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浆粘度及流动栓子增多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应对血液成分进行积极研究和探讨,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重要的资料.

    作者:李存杰;施玉成;魏颖;彭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

    来氟米特(leflunomide,商品名爱诺华,简称LEF)是一种合成的异唑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及抗增殖作用.美国FDA于1998年批准该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国SFDA于1999年批准在中国上市.近几年,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它的临床用途也逐渐增加,现已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如肾炎肾病、移植排异反应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不良反应亦从该药上市起,便受到各国药品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LEF的不良反应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孙志强;靳胜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血清β-HCG、E2、P以及E2/P在异位妊娠与早期先兆流产中的研究现状

    凡受精卵位于子宫腔正常着床部位以外的妊娠,称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占怀孕总数的1%[2].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多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之常出现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妊娠产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妊娠有希望继续者.

    作者:邓高丕;刘悦坡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过度降压致脑分水岭梗死3例

    1 病例报告例1,女性,65岁.因头痛、头晕就诊于某医院急诊科,当时测血压210/110mm Hg(1mm Hg=0.133kPa),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数年.随即给予硝苯地平片舌下含化,利血平注射液1mg肌肉注射,同时给予扩张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静脉滴注,约2h后血压下降(130/60mm Hg),患者仍诉头晕,且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语言不清,急查头颅MRI及弥散成像,于左额、颞显示窜珠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给予扩容、升压后症状改善.

    作者:赵虎成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是指将进出肝脏的血流完全阻断,在肝脏完全处于无血状态下进行肝切除术[1],又称无血切肝术,此术式提高了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率,使一些按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的肝门区或临近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得以手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行改良式常温下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13例,现将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向红;张颖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钛板双向固定法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单开门颈椎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1].其将椎板维持开门状态的方法很多,我院自1997年6月~2005年6月,采用钛板双向固定法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刘刚荣;王宇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可达龙治疗25例快速房颤合并心衰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可达龙治疗快速房颤合并心衰的护理技巧.方法 在治疗中,我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严格控制饮食、匀速精确给药、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心衰纠正并转为窦性心律者22例,余3例心衰及心室率亦得到有效控制,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我们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家长进行留置针护理知识教育,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效果及家长对使用留置针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留置失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家长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家长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及相关护理知识,改善留置效果,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蔡荣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在医院输液中心的实施及效果

    儿童医院输液中心是供小儿输液治疗的场所,进入输液中心的患儿因陌生的环境、疾病的折磨,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完成输液治疗.我院输液中心自2000年至今对输液患儿实施了人文关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人文关怀在儿童医院输液中心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保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我院2003年1月~2006年2月收治60~90岁老年骨折85例,围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新荣;张媛媛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