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30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淤滞、高凝状态及静脉壁损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安全可靠、且无创伤,使用尿激酶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需早期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
作者:李慧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瘢痕子宫妊娠也随之增多,由于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1]手术并发症或后遗症对妇女的健康危害很大,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就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盆腹腔严重粘连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贾后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避孕药治疗后不同助孕方法的疗效.方法 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47例,用避孕药治疗3个月或6个月后,分别观察自然排卵、用克罗米酚促排卵、克罗米酚﹢尿促性素三种方法的排卵效果.结果 避孕药治疗结束时药物助孕排卵效果高于自然排卵.结论 避孕药治疗结束后及时用药物助孕可提高排卵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徐广立;张富青;张喜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对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症状的患者,术前检查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判断颈部肿块是否为甲状腺结节比较容易, 多数甲状腺结节较易定位, 但要确定性质及结节的良、恶性则较困难.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 是普通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作者:尚鹏;闫平钊;王建华;王斌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我们实施输精管复通术19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2例,年龄25~56岁,平均(31±15)岁.全部行单侧吻合复通,其中左侧120例,右侧72例.输精管结扎至要求复通时间1~9年,平均4.64年.均持县(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证明.所有患者手术前体格检查正常,睾丸体积15~24 ml,输精管结节无明显压痛,附睾无肿大和硬块,精液常规无精子.
作者:堵怀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1].但大多选择在月经后3~7 d放置,随着人工流产技术的提高,不全流产的发生率随之下降,选择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医生、患者逐渐增多.吉妮IUD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含铜无支架、固定式节育器,更适于人工流产后放置,且不受宫口松弛、宫腔宽大的影响[2].
作者:杨雪萍;李秀兰;杨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可使患者难以忍受.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随着基层妇科腔镜的开展,急需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较气管内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浅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左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锚钉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修复中应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我科采用骨锚钉对1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进行修复.结果 16例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膝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X线复查未见锚钉松动及脱落.结论 锚钉在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洪新;张杰;李晓苏;徐宏扣;冯齐德;杨正亮;金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腹胀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院186例腹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腹胀新生儿经过病因分析,及时准确的对因治疗,痊愈144例,好转26例,死亡11例,放弃治疗5例.结论 新生儿腹胀患儿早期查找病因并及时进行对因治疗是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心海;张连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阴道瘘患者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入路.方法 对2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行膀胱镜及阴道镜检查和膀胱内灌注亚甲蓝试验或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确诊.经阴道修补术5例,经腹修补13例,余3例行经腹联合经阴道修补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6年,19例顺利恢复,术前肾积水者肾功能恢复,再无复发,2例仍有少量漏尿,未再行治疗.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痿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可提高膀胱阴道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田太明;杨锦建;贾占奎;黄镇;胡保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胺法对1961例在皮肤病性病门诊就诊的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BV及阴道清洁度检测.结果 BV总阳性率为15.2%,其中阴道清洁度Ⅲ~Ⅳ度者BV阳性率为22.5%,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I~Ⅱ度者(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与阴道清洁度有密切关系,我们建议应把BV检测列入皮肤病性病门诊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朱学英;黄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视腹腔镜设备与器械相结合对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腹腔镜手术 35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例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雨生;高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钩藤茶预防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常规喂养,并且在生后第2天开始口服钩藤茶5 ml,2次/d,共5 d.对照组常规喂养,不给予任何黄疸预防措施;每个新生儿出生第2天至出院每日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胆红素.结果 两组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生后第2天开始服用钩藤茶口服液对预防黄疸有疗效.
作者:戴洪银;吴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对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对185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结果 185例均顺利治愈,除1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出血(药物止血后,血止)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能阻断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优于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杨晓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2例ITP患者中,经14C-呼吸试验检测Hp阳性40例,分别给予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及单纯激素治疗.结果 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激素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在ITP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对Hp阳性的ITP患者进行根除Hp治疗能提高疗效,有助于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作者:郭晋秀;崔萌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疗效:本组病例恢复良好9例(21.4%),轻度残疾16例(38%),重度残疾12例(28.6%),植物生存3例(7%),死亡2例(4.8%).结论 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郭宁原;张鹏飞;徐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修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伤口舒适度,随诊复发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术后第2天下床,无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时间3~5 d,随访半年无复发的情况,伤口无不适.结论 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网塞修补腹股沟疝的改良手术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改良的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
作者:魏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1年至2009年收治的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24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阑尾炎13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5例,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阑尾炎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例.手术治疗17例,保守治疗7例.24例中先兆早产1例,早产2例,死胎2例,先兆流产2例,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对妊娠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嵌顿、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而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周永慧;孙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和剖腹手术(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剖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切口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内外环境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以男性26例(81.2%)为主,可经螺旋CT及MRI确诊.24例(75%)有明确高血压,28例(87.5%)有剧烈胸背、腰背等处疼痛,其中大多数(66.4%)为胸背部疼痛.Stanford分型:A型10例(31.2%),B型22例(68.7%),初期误诊11例(34.3%).结论 本组患者以男性、高血压、病变仅累及降主动脉相对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而综合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可帮助早期确诊.
作者:窦庆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血钾浓度减低(低钾血症)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肌肉疾病.发作时血清K+浓度降低,但其降低程度常与肌肉瘫痪程度不成比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疲劳、受凉、精神刺激和酗酒、饱餐等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本病发作一般无生命危险,但严重低钾血症时将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做到及时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低钾性麻痹患者56例,现将临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穆宏历;云新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4例川崎病患儿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单剂1 g/kg优于400 mg/(kg·d)和单剂2 g/kg.结论 单次应用1 g/kg IVIG治疗KD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反复腹痛(RAP)的适宜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将129例反复腹痛患儿全部做14C呼气试验,将HP阳性的71例反复腹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用标准三联,治疗组(37例)用新三联.疗程结束10 d后检查HP清除率,统计临床腹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HP根除率对照组为73.50%,治疗组为9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症状比较,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为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为17.60%,治疗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4C呼气试验是RAP患儿HP检查的适宜方法之一,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反复腹痛,在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各型白血病及肿瘤,对青霉素类、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过敏及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后,征求个人意见可给予新三联治疗.
作者:张德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时间6个月,临床疗效:优17例,良7例,一般2例.骨折均Ⅰ期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折复位效果:优12例,良8例,可5例,差1例.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移位髋臼骨折治疗中优势显著,疗效好、稳定性强,在临床中需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刘建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病症,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手术麻醉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个很困难的问题.1979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1 524例,自行咳出32例,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救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1 492例,救治中死亡4例,死亡率为0.26%,现就所采用的各种麻醉方法总结比较如下.
作者:于海清;赵伟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底大动脉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的管腔狭窄,是SAH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70%[1],常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
作者:宫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hith effusiom,OME)是引起婴幼儿听力障碍常见原因之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当急性OME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时,可能转化为慢性OME而迁延不愈.为探讨鼓膜切开加置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我院自2008年应用耳内镜系统进行了31例(38耳)的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高寸雅;李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正常食管黏膜应为鳞状上皮,在胃食管结合部与胃的柱状上皮黏膜相连,二者连接处即所谓的齿状线或Z线.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食管的鳞状上皮间可以有柱状上皮的存在,其一为Barrett食管的形成;另一为食管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HGM).前者被认为与长期的胃食管反流有关,而食管胃黏膜异位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和预防.方法 对2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持续时间2~3 d,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未给予抗病毒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结论 掌握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隔离,对轻型患者可采取家庭隔离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作者:谭填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08年以来,我院对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成功施行右心房双心室三腔起搏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6.4岁,均为肥大心脏伴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间期>120 ms,患者行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多巴胺等治疗后心衰有所控制,但仍反复多次住院,患者情况符合我国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适应证且和患者协商后表示同意而行双心室起搏.
作者:杨晨;苟志平;宋建国;孙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脑钠尿肽(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0例非冠脉狭窄患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2 ml空腹肘静脉血,用免疫放射方法(IMRA)测量BNP值.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组的平均血浆BNP值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三支病变组的平均血浆BNP值明显高于两支、单支病变组(P均<0.05).结论 BNP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浆标志物.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肝性脑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是多种肝脏疾病致门静脉高压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自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是肝脏疾病所致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以下脊髓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本病发病率低,医生普遍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3例肝性脑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曾艳丽;李利安;杜伟;卜玉杰;李少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结果 3年后总有效率为83.79%.结论 系统治疗和患者良好的配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虹;尚君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速手机在困难牙拔除术中的优缺点及感染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困难牙拔除病例145例,其中各类阻生齿85例,其他困难牙60例.采用高速手机进行分冠、去骨、分根、去釉等方法,术中感染控制按美国ADEC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感染控制技术.结果 145例困难牙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手机能快速有效地解除骨质及邻牙阻力,快速分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为98%.结论 困难牙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手机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术前术中应重视感染控制.
作者:娄志鸿;郑玉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30例)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止血起效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垂体后叶素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继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25例患者采用电切镜监视下耻骨上经膀胱小切口取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方法治疗.结果 取石耗时约8~15 min,膀胱黏膜无损伤及出血,无膀胱穿孔.1例患者少量残余小结石经冲洗器冲出.电切过程顺利,无水中毒发生.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 ml/s.1例病人术后1个月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2次治愈.结论 电切镜监视下耻骨上经膀胱小切口取石联合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青江;杨红伟;晋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临床实践体会.方法 按照儿科学ABCDE复苏方案,对56例轻、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结果 复苏成功率为98.21%(55/56).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要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争分夺秒,医护密切配合.
作者:王燕;刘强;于明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佳方法与时机.方法 24例泌尿生殖道瘘患者经膀胱镜检查和亚甲蓝试验、妇科检查等确诊.除2例因留置导尿管后瘘口自行闭合,1例因肿瘤复发未行手术外,21例均在尿瘘发生后3~18个月行修补术,其中8 例经阴道途径,13 例经膀胱途径行修补术.结果 21例手术修补成功19例(90.5%),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无并发症,复发2例(9.5%),其中1例6个月后再次修补术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瘘管的性质以及术者经验来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路径,可提高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修复效果.
作者:刘旭;许长宝;王晓甫;秦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剖宫产手术大多为急诊手术,加之平卧位后腹部压力大,常压迫下腔静脉致仰卧位综合征,这就要求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好,而且要求对母婴影响小[1].我院于2002年始应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剖宫产术,现将麻醉效果报道如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刚;王晓芳;任金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前普遍认为急性胰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重症胰腺炎也应以延期手术为宜.但是,过分强调非手术治疗和片面强调延期手术治疗都可能增加病死率,重症胰腺炎中的暴发性胆源性胰腺炎尤其如此[1].我院2000年10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4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小儿尿道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例尿道狭窄患儿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钬激光狭窄切开及瘢痕切除,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4例患儿一次治愈,仅1例因狭窄段过长复发,经再次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用钬激光切除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狭窄部内切开术是治疗小儿尿道狭窄安全高效的方法之一,对狭窄段越短的患儿疗效越好.
作者:秦亮;何朝宏;刘旭;李晶磊;马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对比内科保守治疗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的结果.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的48例确诊的急性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组20例中的17例存活,3例死亡,10例随访仍存活;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组28例全部存活,22例随访仍存活.结论 主动脉夹层早期有效的EVAR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杨奎;陈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克林霉素的广泛应用,使其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明显上升,而临床上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用克林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屡见不鲜.我们对临床分离的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采用D-试验进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产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续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LP(a)]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胶乳凝集反应法检测脂蛋白LP(a).分别测定了67例脑梗死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三项指标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D-二聚体(1.4±0.8)mg/L,纤维蛋白原(FIB)(3.9±0.6)g/L,LP(a)(472±51)mg/L.三者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的重要客观指标,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焦淑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二尖瓣环位移(TMAD) 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尿毒症患者5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保存心尖四腔观、两腔观图像,供脱机分析.TMAD测量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收缩期大位移(Ds)及大位移达峰时间(T).结果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尿毒症患者分为LVEF正常组(≥50%)和LVEF降低组(<50%):①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降低组患者LVEDD、LVEDV显著增大(P<0.05),LVEF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降低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平均收缩期大位移Ds显著下降(P<0.05),而尿毒症LVEF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比较,尿毒症LVEF正常组与LVEF降低组患者大位移达峰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尿毒症LVEF正常组与LVEF降低组大位移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AD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大位移达峰时间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红丽;秦石成;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RDW<14.4%(A组)和RDW≥14.4%(B组)将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的175例患者进行分组,随访1年,观察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后情况,对两组的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DW升高组发生心源性死亡16例(18.4%),心力衰竭40例(46.0 %),心律失常41例(47.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升高可作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DW与AMI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乔献伟;刘静;刘玉宛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