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测定健胃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Novapak C18(4.6×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7:3),检测波长215 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2.0%(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健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姬生国;王东;付蕾;符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与非诺贝特对照优劣.方法72只SD大鼠用SAS软件随机分为6组,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各组按规定灌胃药物或者0.3%CMC溶液,14 d后禁食12 h,剪尾采血,测定血脂各项指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后颈动脉采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消栓降脂丸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全血粘度高、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水平(P《0.05或P《0.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非诺贝特仅降低全血粘度低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水平(P《0.05或P《0.01), 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1),而对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消栓降脂丸有显著的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且某些指标优于非诺贝特(P《0.05).消栓降脂丸各剂量组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杨诗杰;苏汝好;项岚;许启泰;乔海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参熊心痛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5批药材中该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ssil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23:81),流速为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得到的回归方程为A=627 833C-24 306(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1.0%(n=5,RSD=2.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青芳;蔡伟;陈国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黄汤大剂量组、四黄汤小剂量组、开博通组4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性别、体重配对的大鼠做正常对照组.大剂量组给予四黄汤液40 g/(kg·d),小剂量组给予四黄汤液20 g/(kg·d),开博通组给予开博通混悬液10 mg/(kg·d),以上均1次/d,总疗程6周.实验过程中记录动物一般状态,并在后一次给药后,禁食8 h,称重后断头取血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内皮素、血栓素等各项指标.结果四黄汤大剂量组的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内皮素、血栓素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四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M)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占林;高永荣;王惠锋;陈桂敏;薄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蛇胆中牛黄胆酸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在λ=210 nm处测定蛇胆中牛黄胆酸的含量.结果保留时间:牛黄胆酸10 min;回收率101.5%;线性相关系数0.999 8;变异系数1.5%.结论此法专属性强,可作为蛇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丹;徐月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ODS-C18(150 mm×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5%冰醋酸-甲醇(87:15),检测波长为280.结果线性范围为8~60 μg/ml(r=0.999 7),回归方程为y=0.259 3x+0.413 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1.4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刚;张全垂;徐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方法选用C18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80:20),检测波长520 nm,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为0.22~1.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9.4%,RSD=1.8%(n=5).结论此方法可以用于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控制.
作者:郭红军;简丽娜;孔焕宇;马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该文采用铝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根片中铝的含量.方法在醋酸-醋酸铵缓冲系(pH 6.2)中,铝-铝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在25℃,大吸收波长为51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0.004~0.032 mg/ml,r=0.998 5,平均回收率为96.97%,RSD为0.70%(n=5).结论用该方法可测量中药中铝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满意.
作者:宋成岩;刘昌松;郑光浩;关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之功能.现临床上主要用于:休克施救、心律失常、冠心病、调节血压、高胆固醇血病、高凝血症、肝病糖尿病、病毒性心肌炎、性功能障碍、肿瘤、白细胞减少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脱肛等.
作者:许见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广藿香中百秋里醇的气相色谱法(G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起始150℃,保持23 min,8℃/ min升至230℃,保持2 min;气化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分流比为5:1;流速为0.9 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89%.14批广藿香的百秋里醇含量在0.259%~0.810%范围之间.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广藿香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黄月纯;魏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毕竟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ɑ)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实验对照组(Ⅱ组),西药治疗组(Ⅲ组)和血必净组(Ⅳ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Ⅲ组和Ⅳ组立即分别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血必净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血浆TNF-ɑ的含量.实验后处死动物,进行肺泡灌洗,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摘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血浆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Ⅱ组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以及Ⅳ组含量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Ⅳ组改善明显优于Ⅲ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李志军;刘红栓;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PNS)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5 mg·kg-1·d-1,sc,连续7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大鼠腹腔注射PNS25和50 mg·kg-1·d-1,连续14 d,测定全心重量指数(HW/BW),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即LVI);采用试剂盒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和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DS)活力;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ISO模型组大鼠的HW/BW,LVI明显升高;左心室Hyp、AngⅡ含量增高;NO水平下降,诱生型NOS(iNOS)活力显著升高,结构型NOS(cNOS)活力显著降低.PNS能明显提高心肌组织NO水平和cNOS活力,降低胶原的含量及iNOS活力,抑制AngⅡ产生,使HW/BW及LVI下降,抑制心肌肥厚.结论 PNS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青;何蔚;周俐;王万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饮用黄芪水煎剂对高脂饲料性肥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正常对照组,(2)高脂组,(3)黄芪组.每周定时称体重1次,在第7周末,测定血糖、胰岛素及丙二醛的含量.结果黄芪组大鼠与高脂组相比,血清MDA、胰岛素水平均降低.结论饮用黄芪水煎剂可明显降低高脂饲料肥胖大鼠的血清MDA及胰岛素水平.
作者:张桂娟;马民;马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病毒肺炎合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YWG-C18柱;流动相为A液0.4%磷酸水溶液,B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色谱峰得到良好的分离;在0.31~10.0 μg检测范围内,绿原酸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98.64C+81.21(r=0.999 9).结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万明;白雪梅;王德宝;马淑兰;石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养颜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钻石)C18(5 μm,4.6×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O-β-D-葡萄糖苷的进样量在0.056 5~0.452 μg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4%,RSD为1.09%.结论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养颜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亚秋;高春华;王亚娟;赵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药材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0.04 mol/L 柠檬酸-N,N-甲基甲酰胺 (45:8,V/V). A-B(15:85,V/V),流速 1ml /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儿茶素在0.484~4.84 μg、表儿茶素在0.184~1.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成分的均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6.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 可用于儿茶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王淑敏;李惠琳;刘志强;刘淑莹;崔本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金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515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栓(4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钠的缓冲溶液(pH 2.65)-甲醇(76:24);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系统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在0.095~0.475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菊花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卢金清;蒋胜军;卢化;黄芳;曹杨;胡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加工炮制对三七不同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b1含量的影响.方法 Zorbax SB-C18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7 min,25:75;7~10 min,35:65,流速为1.1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人参皂苷Rg1,Rb1回收率分别为99.46%,98.79%,RSD分别为1.87%,2.13%.各样品中,以三七生药粉中人参皂苷Rg1,Rb1含量为高.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简便、快速,为三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三七临床以生品打粉入药为宜.
作者:向阳;黄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CS-9000型薄层扫描仪,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苯-醋酸乙酯(30:1),激发波长365 nm.结果制剂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蛇床子素的点样量(x)在1.838~18.38 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y)线性良好,y=4 120.744x+0.562,r=0.999 6,n=6.平均回收率是97.06%.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魏桂林;刘大伟;罗添;廖志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木樨草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XDB-C18 流动相为甲醇-水(100:100),流速为1.0 ml/min.结果木樨草素在0.014 3~0.128 7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含量平均值为0.102 7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对于中药材锦灯笼的内在质量评价有了提高.
作者:许亮;徐秋阳;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木蝴蝶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木蝴蝶药材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ad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H3PO4溶液(54: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木蝴蝶样品指纹图谱.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木蝴蝶的一项质控指标.
作者:冯倩;张增涛;沈河溪;胥秀英;郑一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组织消耗葡萄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将中药提取物加入灌流液中,观察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用以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脏消耗葡萄糖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状况.结果受试的中药提取液在120 min内对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性影响,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论桑白皮、桑寄生、桑枝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能增加离体肝脏葡萄糖的消耗.
作者:汪宁;朱荃;周义维;童黄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8 nm波长出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酸在26.25~91.8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2 3x+0.140 4,r=0.998 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约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充分利用车前草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车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车前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4%,平均回收率为103%,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车前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张婧萱;程辉;李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治偏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Ultrasphere ODS (250 mm×4.6 mm,5μm)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 流速为1 ml/min, 检测波长为230 nm, 柱温26℃.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47~4.7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 RSD为1.23%.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限度规定不得少于4 mg/粒.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的应用于治偏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卫东;卓兆莲;高英;吴立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蜂王浆冻干粉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 ,MTT比色法观察蜂王浆冻干粉水溶液及蜂王浆冻干粉含药血清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蜂王浆冻干粉水溶液能促进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而蜂王浆冻干粉含药血清则能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应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蜂王浆冻干粉的抗癌效应可能是其代谢产物或刺激机体产生的活性物质所致.
作者:陈立军;朱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解毒化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24 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解毒化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李小翚;李钢;李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酸角中木樨草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H3PO4溶液(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外 .结果在0.026~0.09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04%,RSD=1.13%.结论 该方法测定酸角中木樨草素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
作者:王阿丽;胥秀英;郑一敏;付善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 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磷酸调节pH值至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 结果槲皮素在2.93~35.16 μg·ml-1;木樨草素在5.45~43.6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槲=0.999 9,r木=0.999 7.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6.2%,RSD=1.7%;木樨草素为96.5%,RSD=2.2%. 结论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的含量远高于正品金银花.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作者:郭朝晖;蒋生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2 m×3 mm不锈钢色谱柱,柱填料为GDX-102(60~80目);FID检测器;按外标法同时测定炎琥宁合成过程中涉及的乙醇、丙酮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 r = 0. 999 6~0. 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86%,98. 16%和98. 04%;RSD 分别为0.5%,0.8%和0.8%;乙醇、丙酮和吡啶的低检测限分别为0. 005%,0. 005%和0. 002%;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可有效用于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曹国富;卢元东;杨裕启;汪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槲皮苷与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C18柱(150 mm ×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同时测定萹蓄中金丝桃苷与槲皮苷的含量;再采用Shimadzu C18柱(1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50:5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萹蓄中木樨草素的含量.结果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0.50~2.50 μg,r=0.999 8 ,回收率为95.13%,RSD为2.91%;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40~2.00 μg,r=0.999 6 ,回收率为96.49%,RSD为2.77%;木樨草素的线性范围0.0325~0.39 μg,r=0.999 9 ,回收率为95.75%,RSD为2.4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萹蓄的含量测定.
作者: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王阿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山楂叶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4个组,即对照组及山楂叶大、中、小剂量组,山楂叶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测定致炎前后各组小鼠耳厚度之差;观察给予冰醋酸后小鼠的扭体反应及其次数的变化.结果山楂叶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山楂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权迎春;关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半枝莲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PG细胞增殖的状况.结果不同浓度的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肺癌细胞PG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半枝莲含药血清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PG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李洁;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红霉素片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 Shim-pack CLC-ODS色谱柱(6.0 mm ID×15 cm);流动相为0.083 mol·L-1乙酸铵溶液(pH5.4) -乙腈-甲醇(40:42:18);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罗红霉素在0.70~1.40 mg·ml-1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实验为100.1%,RSD为0.7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作者:陈红丽;孙莉;谢华;叶玉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衰老大鼠血脂的影响及TNY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检测TNY灌胃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升高、HDL-C含量和SOD的活性下降P《0.05或P《0.01.TNY可以降低模型大鼠TC、TG的含量(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及提高HDL-C的含量和SOD的活性(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可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陈志宏;宋成军;高福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功劳去火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用回流法提取功劳去火胶囊中黄芩苷.结果黄芩苷的含量在0.126 5~0.632 5μg·ml-1 (r=0.999 6,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0.9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适用于功劳去火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益;黎远东;黄其春;梁宁生;杨帆;季雅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永川豆豉中的多糖.方法豆豉经热水提取、低温减压浓缩、三氯醋酸洗去蛋白、流水透析、SephadesG-75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得永川豆豉多糖.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采用新华中速滤纸纸色谱和硅胶G薄层色谱分析多糖各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永川豆豉经紫外吸光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0.25%,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乳糖等单糖组成.结论从豆豉中可提取和分离多糖.
作者:郭瑞华;翟丽;刘正猛;王和平;何锦燕;常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0.5,静脉滴注,Bid;西瓜霜喷剂用适量香油调和成稀糊状,涂患处3次/d;胸腺肽注射液20mg/次肌肉注射qod,治疗2周,随访3个月.结果2个疗程后评价:显效率73.3%,总有效率达97.4%.结论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疗程短,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吴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汤治疗青少年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病人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益气固表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固表汤治疗青少年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会文;李慧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对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鼻渊舒口服液,对照组选用抗生素、抗过敏药物及鼻炎片.两组均结合局部用药.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6%. 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用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元;何源萍;曾旭东;严福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神经根封闭配合腰椎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的临床治疗结果分析.方法先在腰部神经根受压部位进行神经根封闭后进行手法治疗,根据疗程统计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临床治愈率达51.6%,总有效率达91.8%.结论神经根封闭加腰椎板法是治疗腰突症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曹庭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及探讨麻藤四子合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麻藤四子合剂治疗组50例,氨茶碱口服对照组50例,并观察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血IL-4,IFN-r的变化.结果麻藤四子合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显效率、有效率与氨茶碱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患儿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血IL-4、升高IFN-r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藤四子合剂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中药;麻藤四子合剂可能是通过调节患儿血中IL-4,IFN-r水平,减轻哮喘患儿的病理变化从而控制哮喘的发作.
作者:刘峥嵘;尹杉杉;孙一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下按压还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三维牵引床的快速牵引下,采用按压腰椎间盘突出点达到还纳腰椎间盘的方法.结果A组680例,治愈380例,占55.8%,临床治愈率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快牵下按压还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周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舒血宁配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1%,对照组有效率为6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韩素环;金顺吉;金永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符合HIE诊断的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嗪,对照组给予纯量合剂,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川芎嗪注射液治疗HIE,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HIE安全有效.
作者:王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九味通痹散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督,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自1998-04~2003-06,我院应用九味通痹散治疗298例风寒湿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宏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神经衰弱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采用传统中成药健脑补肾丸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刁墨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SCr、BUN(P《0.05),降低TG(P《0.05)水平,提高CCr,Hb,ALB(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作者:刘红栓;李志军;孙元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跟随马宝璋老师出诊见一阴痛患者,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颇有心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东霞;马文光;曲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Shuanghuanglian,SHL)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确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149例随机分为SHL组78例对照组71例.SHL组加用中药SH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结果SHL组显效54例 (69.23%),有效18例(23.08%),无效6例(7.69%),总有效率92.31%(72/78).对照组四数率分别为49.3%(35/71);30.98%(22/71);19.72%(14/71);80.28%(57/7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χ2=7.34,P<0.05).结论SHL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张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冰替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冰替双层膜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复方四环素泼尼松膜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分型疗效及治疗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0%,56%;显效率14.3%,20%;总有效率94.3%与76%(P<0.01).且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冰替双层膜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寇文波;王高升;王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11~2004-11,笔者采用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异名在临床作用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竹节参异名的考证、异名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竹节参栽培品的性状变化对药用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竹节参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均有异名.结论对竹节参的药用部位与临床作用在研究方面应予重新认识,以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尹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且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我国的实际发病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我国对北京、上海两市城乡5 000例问卷调查表明其发病率为5.77%[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频发松弛、食管体部的酸清除功能降低、胃排空延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有绕心、反酸、胸痛等,尽管GERD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但其病理基础是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运动,也就是气机和顺畅达.就胃和食道而言,气机顺畅,则食道和胃中的食物得以顺利下行,气机不畅则食物停滞于胃,久必反流.因此,气机不畅与GERD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作者:潘霜;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8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1例均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例.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可以预防胆管损伤.
作者:张永东;于泓;姚成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干姜与附子共煎减小附子毒性的有效部位及其机理.方法取干姜的水提物及醋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的提取物分别与附子共煎,取各种煎液进行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及用HPLC法测定煎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干姜与附子合煎有减小附子毒性的作用,但共煎液中的乌头碱含量增加,次乌头碱含量减小.干姜的氯仿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同时煎液中乌头碱含量明显减小.尤其是石油醚提取物同时使次乌头碱的煎出量也明显减小.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但煎液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均增加.干姜的水提物与附子共煎毒性略增大,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煎出量略有增加.结论干姜与附子共煎有减轻附子毒性作用.干姜中的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乌头碱等有毒物质的煎出量而减小附子的毒性,干姜中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同附子中的有毒生物碱发生某种结合而抑制其吸收的作用,也可能具有吸收后在体内发挥拮抗附子所含有毒生物碱毒性作用.
作者:徐姗珺;陈长勋;高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清、下、和、补四种治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关系来看,温病学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伤寒论》中清、下、和、补等四种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流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现象,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流涎常见原因有食物刺激、乳牙萌生;病理性流涎常见原因有母乳喂养时间过长、腮腺机械性损伤、口腔炎症、神经系统炎症、先天性疾病.
作者:闫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癌证型出现状况的内在规律,初步明确其主要的复证及单证证型.方法统计分析近3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胃癌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χ2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胃癌常见的中医复合证型是:脾胃虚寒型,气血两亏型,气滞血瘀型,胃热伤阴型;胃癌常见的中医单证证型依次为①脾气虚型;②血瘀型;③气滞型;④胃阴虚型;⑤血虚型;⑥脾阳虚型.结论胃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临床辨证分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涛;李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方法对自宋代到清代明确指出治疗乳岩的方药进行了分析.结果用药频次较多的有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解毒药;同时还对所用频次较多的药物进行了排序和分析.结论分析所用药物,可以反映古代医家对乳岩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及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组方和科研选药有一定帮助.
作者:毕丽娟;司富春;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生品桔梗、烘品桔梗及其传统的炮制品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重量法进行测量.结果各种炮制品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均比生品高.尤其以蜜制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为高.结论以浓度20%蜜制桔梗炮制品中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为高,是较为合理的炮制方法.
作者:刘汉珍;张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用药需要而设的,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有的需要清炒、炒黄、炒焦、煅……有的往往需要加入适当的辅料与药物共制使之符合临床的要求.加辅料的目的就是使药物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下发挥有利作用.有的药物加辅料是为了互相促进;有的是为了扩大用药范围;有的是为了缓和药物的烈性,改变药物的性能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作者:刘福明;刘金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靛玉红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考察生药粒径、提取时间对索氏提取结果的影响,另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生药粒径、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超声结果的影响.结果超声法优于传统索氏提取法,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过40目的生药加入60倍量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30 min.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靛玉红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蒋小文;吴启南;沈金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烧伤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烧伤洗剂中虎杖、黄柏等进行鉴别,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醋酸洗必泰和苯扎溴铵的含量.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0.02 mol·L-1,内含0.1%三乙胺,pH3.5;乙腈70:30),流速0.8 ml·min-1,柱温:室湿,检测波长250 nm.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苯扎溴铵在25~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苯扎溴铵为(100.1±1.05),醋酸洗必泰(90.80±1.10),精密度RSD:苯扎溴铵为1.06,醋酸洗必泰1.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松;汪承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优选胆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栀子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胆舒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溶剂用量8倍量药材量、回流时间2 h、回流次数3次.结论佳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张雪琼;石召华;熊富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年开始制备参花搽剂,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湿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牛黄清热散由大黄、黄连、冰片等中药组成.该方为我市中医门诊部的医院制剂,具有清热化痰,解毒镇静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口疮牙疳,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周身发烧,疗效显著.在此之前该制剂质量标准为空白,使临床治疗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连、冰片进行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质量标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丽静;杨更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桃仁煎煮工艺,为桃仁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进行桃仁佳煎煮工艺的优选,考察加水量A、浸泡时间B、煎煮时间C、药材粉碎度D四个因素对桃仁煎液质量的影响.结果佳煎煮工艺为A3B1C1D1,即将药材粉碎成粗粉,加6倍量的水,浸泡0 min,煎煮1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指导桃仁制剂的生产.
作者:林小明;姚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以提油率为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豆蔻药材浸泡2 h,提取6 h,加水8倍量提取率高.结论该工艺为豆蔻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郑勇;张志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复方夏连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连、黄芩、炙甘草、佛手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对黄连、黄芩、炙甘草、佛手进行专属定性分析;对盐酸小檗碱在3.056~18.336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02%,RSD为1.1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的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夏连草胶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孙晶;贾晓斌;陈彦;成旭东;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肾宝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蛇床子,补骨脂,制何首乌,黄芪,枸杞子,当归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均能检出蛇床子素,异补骨脂素,何首乌和大黄素,黄芪甲苷,枸杞子,当归和川芎;淫羊藿苷在0.091~0.90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85%.结论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如意;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β-CD包合升白胶囊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包合物收得率为80.63%,挥发油利用率为94.14%.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作者:胡志林;陈卫军;边文贵;蔡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合成天然产物车轴草醇.方法改进的Baker-Venkataraman法.结果以2,4-二羟基苯乙酮、对甲氧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7-羟基-4'-甲氧基黄酮.其结构经UV,NMR,IR和MS确认,总收率为54.3%.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产率高等优点.
作者:李纲;李伟;崔小兵;张科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妇康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薄层鉴别法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芍药苷含量在0.014 0~0.447 0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 100.9%,RSD为1.06%;薄层色谱法能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专属定性分析.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妇康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霞;贾晓斌;陈彦;范晨怡;郭水柱;王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疏血通胶囊并对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以水蛭、地龙等原料制备疏血通胶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稳定性考察和药效学研究.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可靠.结论实验研制的疏血通胶囊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赵磊石;孙运霞;李静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微波干燥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量法测定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微波法炙品甘草酸含量高于传统炙品,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水分差异较显著,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微波干燥法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值得推广.
作者:陈方;朱卫星;李爱光;缪经纬;朱志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选择提取罗布麻总黄酮的佳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外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且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罗布麻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用煎煮法总黄酮得率高.正交实验设计因素中煎煮次数有显著影响.结论提取罗布麻总黄酮的佳方法是用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3次,30 min/次.
作者:盛萍;王新铃;杨学斌;刘宏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蒙药三子胶囊剂的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测定内容物的休止角、堆密度、吸湿率等确定佳成型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子胶囊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结果三子胶囊内容物含药材细粉30%时,25℃吸湿率为5.46%,临界相对湿度 (CRH)为75%;胶囊中栀子苷含量控制约为12.61~15.30 mg/粒.结论以此工艺制备三子胶囊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作者:王烈群;温爱平;新燕;余东海;刘晓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寻求陈皮中橙皮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陈皮中提取橙皮苷,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用75%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20 min/次, 橙皮苷提取率高.结论超声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具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等优点.
作者:卢静华;王亚娟;于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量法测定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远红外炙品甘草酸含量略高于传统炙品,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水分差异较显著,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远红外烘干法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光;朱卫星;陈方;缪经纬;朱志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药煎药机使用已多年,由于其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可一次煎煮分袋包装,多次服用,给服用中药的病人减少很多的麻烦和带来极大便利,使用推广较快.中药煎药机的使用很有特点,见仁见智,报道不少,但对于其影响治疗效果的一面却很少见之.现根据中药煎药机工作原理,高温(大于100℃)、高压(大于0.1MPa) 和长期工作资料分析,来商讨那几类中草药和方剂不宜用煎药机煎煮,供探讨.
作者:芮朝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制备保肾胶囊,建立保肾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大黄为原料制备保肾胶囊,以1,8-二羟基蒽醌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516 nm.结果在2.4~14.4 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8 % ,RSD为2.5% (n =9).结论制备该胶囊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兰鸿;张秀华;厉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虎杖中白藜芦醇的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4因素,3水平,以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的影响为显著.结论白藜芦醇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温度100℃,提取1次,180 min/次.
作者:余淑娴;郑湘娟;余祖兵;胡六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超声波溶剂萃取法从千年健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佳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 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柱温60℃(8 min)(4℃·min-1)/( →)250℃(3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54种成份,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3%以上;超声波溶剂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1种成份,占挥发油的89%以上.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超声波溶剂萃取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作者:丁玉萍;邱琴;崔兆杰;李强;刘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血汗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制剂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氨基酸的含量,并用留样观察法进行初步稳定性实验.结果标准曲线A=0.101 6C- 0.026 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为1.78%(n=6).该制剂在3个月内,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制剂在考察期内质量稳定.
作者:田吉;肖顺汉;何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多糖的来源着手,对近年来抗氧化多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并对多糖抗氧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后预测了抗氧化多糖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冉靓;杨小生;王伯初;杨再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牛蒡子属清凉解表药,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笔者在学习《中药学》教材过程中发现中药牛蒡子现代应用较多.本文对它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检索,归纳,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杜赟;姚映苜;王全权;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近年来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明胶-丹宁、聚凝净、蛋清等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结果絮凝剂能有效地纯化中药制剂,具有简便、有效、成本低、增强制剂稳定性的优点,在中药制剂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结论目前该技术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总结不同絮凝剂对中药提取液中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并确定使用时的絮凝条件;制定絮凝剂的药用质量标准;解决实验室到大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锋涛;潘金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白英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白英中主要含有苷类、有机酸类、倍半萜类、甾醇类、香豆素以及其它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消除炎症、抗过敏及护肝等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顺;王林江;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动物多糖的化学研究部分即动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永霞;吴皓;狄留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肺痈证.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甚为广泛,可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油液吸入性肺炎、右肺中叶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过敏性咳嗽、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上颌窦炎、鼻窦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结肠炎等多种证属热毒蕴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疾病.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型,约占60%~70%[1],多见于中老年人,除年龄因素外,较长时间的颈部不正确姿势可为其诱因.该病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和锥体骨质增生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的,临床多表现为臂丛神经痛.从中医理论来讲,颈椎病的形成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由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外受风寒之邪,寒凝经络;二是由于虚阳上扰,风阳内动所致.以上二证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此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一经明确诊断,即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笔者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荣仪;黄桂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概述了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部分作用机理,为更深入地研究天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天麻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癫痫、中风等疾病的一种常用药.
作者:张艳琼;王晓丹;黄利鸣;吴超;吴江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 (Levl.) Rapaics又名关白附、白附子、竹节白附、黄乌拉花,系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东部等地,生海拔200~900 m间山地草坡或树林中,在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1].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脂溢性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相关文献,从辨证分型,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诊断和疗效标准等方面对脂溢性脱发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研究存在中医辨证分型复杂,临床辨证无统一标准;临床疗效在生发方面未有明显突破,机理研究的报道极其缺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的思路及今后研究方向.
作者:赵晖;陈家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河豚毒素抗原和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河豚鱼中毒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免疫检测技术已经成熟,有望成为方便可行的实用检测手段.
作者:郭柏坤;宫庆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按时间顺序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整理了针灸对该病的各种治疗方法,评价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作者:吴家昇;林其得;林晃;严道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岩黄连的资源与鉴定研究中药岩黄连全草清热利湿,民间用于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区疼痛、腹痛等.自然生长于岩石峭壁或高山岩洞,生长温度在15~25 ℃之间.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因而地区分布较窄,多见于桂西及桂西北等地,以广西东兰、巴马、都安、靖西、德保较多;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等省[1].虽然《中国植物志》没有收载植物岩黄连,但《云南植物志》、《贵州草药》、《广西植物志》都有收载.《广西植物志》等文献记载,岩黄连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全草, 多年生无毛直立草本,高10~40 cm.主根黄色,木质,近圆柱形.茎单一或丛生,萎软或近匍匐.叶具长柄,轮廓三角状卵圆形,长10~30 cm,下面灰白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7~14 cm,具椭圆形或披针苞片,与花枝等长;花淡金黄色,末端圆而微向下弯;蒴果圆柱状镰形弯曲;种子多数圆形.
作者:毛宇昂;梁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优点,并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中草药除杂两方面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志祥;刘亚娟;刘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wruses,HSV)感染是人类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感染部位广泛,常发于癌症或其他慢性病应用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中[1].现已证实,HSV感染与先天畸形、流产、宫颈癌、脑炎、新生儿疾病、性病等l0多种疾病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抗病毒药物较多,但过渡到临床治疗全身性感染的药物有限,且已被发现有耐药株[2].因此,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寻求更新更好的抗HSV药物已势在必行.现将近年来中草药抗疱疹病毒的研究作简单概述和总结.
作者:言慧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采用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存在耐药性高等众多问题.中药作为一类天然药物,具有低毒副作用,低耐药性等优点,选取单味及复方中药进行体外抗H.pylori的实验研究能今后为筛选治疗H.pylori感染的有效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静;王克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常发现以云南野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伪充当归,多见于药店、卫生所,这三种混淆品与正品当归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均有差异.为了便于鉴别现将他们的性状鉴别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海洲;张红波;许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脉络宁注射液中金银花,石斛,玄参,牛膝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简单可行.结论该实验方法可用于脉络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向彩;狄留庆;谈献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鉴别胖大海与圆粒苹婆.方法对两者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两者的3种鉴别方法都有显著区别.结论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胖大海与圆粒苹婆的检识.
作者:茅莉萍;张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藏药白花刺参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藏药白花刺参定性鉴别.
作者:刘圆;张浩;薛冬娜;尚远宏;赵凯;高泽文;孟庆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又名七叶胆、南方人参、甘茶蔓,属葫芦科植物,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也是一种颇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经济植物.近年来,人们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的开发研究,发现绞股蓝中含有80多种近似人参皂苷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苷,其成分对人体既有营养滋补作用,又能防治多种疾病,将它制成药品、食品、饮料等,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采收原料的地区不同,发现有些混淆品种,常见为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少见有葫芦科雪胆Hemsleya amabilis Diels..为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用药的疗效.现将绞股蓝及其混淆品种鉴别如下.
作者:刘贤铭;王铁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青叶味苦,大寒,无毒,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但大青叶的商品来源比较复杂,据调查全国曾有习用、代用和混用品,达15种,较为常用的有4种.它们分别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爵床科植物马蓝[1,2].现将4种大青叶性状特征分别列出,为正确使用大青叶提供依据.
作者:滕杰;李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别名:过路黄,对座草.具有除湿退黄、清热利胆通淋、排石等功效[1].常用于湿热黄疸、诸痈、结石等症.由于历代本草记载不详及地区用药差异,在现代临床用药过程中,金钱草的品种常与广金钱草、连钱草、马蹄草、积雪草、聚花过路黄、天胡荽、白毛天胡荽等发生混淆[2],近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种混充金钱草使用,后经鉴定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干燥全草.本文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等方面对金钱草及黄毛耳草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毛颐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全国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以了解目前市场上豨莶草的真伪情况.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数码显微鉴定技术.结果市场上流通豨莶草均为正品,3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pubescens Makino 和毛梗豨莶S.glabrescens Makino.结论豨莶草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为腺梗豨莶,占 4/9,其次为豨莶和毛梗豨莶.首次采用数码成像技术拍摄了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图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三种药材的差别.
作者:齐辉;张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干燥根皮.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loca sepium Bge.的根皮.《中国药典》1977年版始将二者区别分开来.二者在性味功能,有毒无毒上也有区别,而且笔者多年从事基层药房工作,发现许多药房现仍将香加皮作五加皮药用.现将二者的区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青银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银注射液中的金银花、青蒿油进行定性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金银花、青蒿油;总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9.38 mg/ml.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而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兵;冯文宇;田吉;邱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咳喘灵Ⅰ号糖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白果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检出了白芍、白果.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咳喘灵I号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德军;肖文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根据中药材《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栽培要求,从品种选择、药材产地、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栽培地的特色文化和群众基础方面与地道药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指出中药材GAP栽培必须与发展地道药材相结合,才能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作者:祝丽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五鹤续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生态环境中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丁莉;武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医院中药制剂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对策,应围绕中药制剂的特点,转变观念,加强监督检查与指导,改善软硬件条件,寻求多方位的合作来开展中药制剂的研究.
作者:周志祥;周茂万;代大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背景和要义以及GAP时代中药材产业化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于培明;王集会;李恒;张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介绍了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和比较优势,分析了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理清一个思路、抓好两个保障、处理好三种关系、达到四个目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作者:姜援朝;王佐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了解获取医、药知识的科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几年来,我院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作者:朴大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或含有长学制的学校均开设此门课程,为了使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能够更好的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情况需要,已经出版了很多正规的教材,讲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同时相应的出版了配套的实验教材,开设的实验技术项目数逐年增多,水平逐年提高,内容逐年加新.这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也要不断的改进实验教材的内容和增加实验项目,以便更好的与新知识相适应.
作者:朱华野;赵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直接镜检或培养,其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丝并培养出念珠菌或芽胞和假菌丝.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63例,有效5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55例,有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68例,霉菌性阴道炎61例,获得了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有效计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2.6%和90.16%的满意效果.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作用,对正常机体也有相当大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脏及肾脏等组织的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中药配合放、化疗不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对肿瘤的疗效也有明显的提高.单纯的局部客观缓解并不能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带瘤生存,全身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中医药抗癌的特色所在.中药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作者:李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中1 046首脾胃方的方药进行了分析处理,进一步挖掘脾胃类方中存在的大量药对,发现其应用特点和规律.
作者:刘娟;蒋永光;任玉兰;韩佩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现状,为麻醉性镇痛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4-08~2005-01麻醉药处方1 127份,填写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表,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找出镇痛药不同科室间使用频率.结论该院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科学依据.
作者:谷慧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