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4152
  • 国内刊号:42-1154/R
  • 影响因子:2.06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34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学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的症状群比较分析

    目的 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症状群特点,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43例TACE肝癌患者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及三条目肝癌患者特异性症状模块进行评估,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症状群因子结构的有效性与真实性.结果 严重程度维度提取了6个症状群,困扰程度维度症状群结构与其类似.尽管症状群构成不相同,但是2个维度都提取了6个命名相同的症状群(情绪紊乱、上消化道、病感、疼痛、呼吸—消化、治疗相关).严重程度维度得出的症状群因子结构模型与实际数据更适配(P>0.05,RMSEA=0.03).结论 根据症状2个维度提取的6个因子命名及构成大部分相同,但是严重程度维度提取的因子结构更稳定.未来症状群的研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及适当的症状维度进行分析.此外,增加研究对象、症状调查工具、症状群分析方法的同盾性研究有助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

    作者:车惯红;卢惠娟;李晓蓉;秦薇;魏林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经眼动脉介入化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经皮穿刺超选眼动脉介入化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7例(57眼)行美法仑介入化疗的RBV级患儿,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者操作,精确化疗药量泵入眼动脉;术后做好局部护理和饮食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结果 随访3~24个月,肿瘤消失(治愈)5眼,肿瘤缩小75%~99% 22眼,肿瘤缩小50%~74%26眼,无效(摘除眼球)4眼;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

    作者:甘慢慢;管晓萍;李冬梅;闫金慧;毛更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长QT综合征伴电风暴患者的护理

    总结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1例长QT综合征伴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患者的护理,提出护士应提高对长QT综合征患者的认识,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持续监护和观察病情、维持电解质平衡、合理的饮食和用药,保持环境安静及加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是消除发生心脏事件的诱因,避免电风暴的发作的关键.

    作者:王小琴;陆文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对9例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杂交手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一期头臂血管重建并腔内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手术耗时平均347.0 min.术后复查大动脉CTA均无支架内漏及人造血管堵塞等情况发生,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至今均存活.提示对此类患者,护士需同时具备内外科扎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术前术后需做好意识、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疼痛的监测和控制,术后还需做好引流量、出入量及伤口情况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潘洁;周雁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120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观察组拔管前膀胱充盈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后一次夹闭尿管当患者有尿意时尿道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抽空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往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0.6~1.0 mL,患者自行排出尿管.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主观舒适感、拔管后至出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拔除方法可避免直接拔管对尿道的损伤,有效减少患者在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冬梅;李莲英;胡敏芝;黄石群;李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回访式护理指导对亲属肾移植供体人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关注亲属肾移植供体的健康,探讨回访式护理指导对此类人群的作用.方法 将89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按照其意愿分为参与组5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术后重点教育;参与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回访式护理指导,即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供者保持长期联系,持续教育.2年后,复查相关生化指标并调查其相关的生活行为,比较肾功能损害因素阳性个体发生率.结果 参与组肾功能损害因素阳性个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 回访式护理指导通过正确引导亲属肾移植供体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益于肾移植供者的预后和长期自我健康保护.

    作者:陈丽丽;杨荆艳;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例鳄鱼泪综合征行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的护理

    对2例鳄鱼泪综合征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患侧翼腭神经结节注射后,给予95%医用乙醇0.5~1.0 mL注射.结果患者出院时进食流泪症状明显缓解,泪液分泌试验患眼较治疗前减少.提出对此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入院后配合医生做主、副泪腺分泌功能试验,乙醇注射过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术后观察穿刺点渗血渗液、水肿以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确保了患者安全,巩固了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霞;冯慧萍;王娜;彭立媛;刘希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气管支架置入术联合胸腔冲洗治疗顽固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护理

    对1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采用L型覆膜气管支架置入联合胸腔冲洗,改善了患者发热、咳嗽、喘憋等症状.出院1个月后随访,纤维支气管镜复查支架无移位,患者正常生活.提出对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做好咯血、咳嗽、严重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胸腔冲洗闭式引流冲洗术需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注意控制冲洗速度和冲洗液温度,巩固了介入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邢丽娟;孔令煜;樊佳娜;王锋琦;刘晶晶;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胸手术治疗心脏起搏装置相关感染的术后护理

    15例心脏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患者接受开胸心脏直视手术移除起搏装置及赘生物,2例同期放置起搏器,1例同期放置心脏电复律除颤器,10例术后应用心外膜临时起搏器,术后20~45 d再次放置起搏器,2例单纯行心内电极导线取出.结果15例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后随访2周至1年,未有复发.提出对心脏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做好起搏器治疗的护理、营养支持、用药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有效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健康指导时应加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避免起搏装置感染的复发.

    作者:马香梅;刘刚;孟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卵巢过度刺激并发卵巢蒂扭转患者的护理

    对3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卵巢过度刺激并发卵巢蒂扭转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卵巢蒂扭转.应做好促排卵后患者的体位宣教,加强对IVF-ET患者的随访,以利于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卵巢蒂扭转.

    作者:彭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缝线拆除方法对重睑成形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睑成形术缝线拆除的佳方法.方法 将262例重睑成形术后拆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氯霉素滴眼液加2%利多卡因混合液(氯霉素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湿敷后拆除缝线,对照组不湿敷按常规方法进行缝线拆除.结果 拆线后1周,氯霉素组未发生线结遗漏,伤口针眼红肿发生率为8.1%,患者痛苦少,舒适度100%;生理盐水组发生线结遗漏率为4.7%,伤口针眼红肿发生率30.2%,84.9%的患者感觉舒适;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差于上述两组,尤其线结遗漏和伤口红肿发生率为三组高.结论 在重睑成形术后,采用氯霉素滴眼液加2%利多卡因混合液作为缝线拆除前期准备,可使线结易于显露,感染率下降,患者不适感减轻,舒适度高.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更换时间探讨

    目的 探索开放性骨折无创口感染患者支架外固定术后负压封闭引流(VSD)水封瓶佳的更换时间.方法 对120例无创口感染的开放性骨折行支架外固定术VS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每天更换水封瓶1次,B组每3天更换1次,C组每周更换1次.追踪监测水封瓶内引流液、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VSD留置期间三组创口分泌物、引流瓶内细菌培养阳性率,引流期间堵管、管道破损发生率,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无创口感染的开放性骨折患者支架外固定术VSD水封瓶每周更换1次不会增加创口感染、引流管堵管、破损的发生率.

    作者:鲁娟;吴娇臻;吴小洁;陈珍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网络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实施网络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科室建立QQ群2个,邀请患者加入QQ群,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将宫颈癌预防、筛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发布在QQ群中,每天各安排一名医生、护士于19:00~21:00在线上答疑,预约入院时间等.结果 实施前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对医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9.0%,对护士的总体满意率为90.0%,实施后分别提升至99.0%及98.0%.实施后患者放射性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对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患者采用网络开展延续性护理有效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并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江梅英;林楠;陈小英;林锦霞;叶婷;陈剑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情量化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选取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常用病情指标设计成量化评估表,将其中的体质量、腹围及左、右卵巢直径4个指标,根据病情波动,量化绘制形成趋势图,同时在表格底部设有24 h出入量、尿量、胸水、腹水、血清蛋白浓度、血清雌二醇(E2)浓度填写栏.此评估表可直观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节省查阅各种记录单的时间.

    作者:彭轩峦;万盈璐;丁颖;刘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标本送检系统在检验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登记、送检的有效性和正确率.方法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开发标本送检系统,有护士登记标本、送捡工作、检验核收标本、病区标本登记本4个模块.前3个模块分别由护士、送捡工人、检验科工作人员操作,后1个模块为护士、送检、检验三方共享.结果 使用标本送检系统后,护士标本漏采集率、标本送检遗忘率、每个时段送检工人收集标本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使用前(均P<0.01).结论 标本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检验标本采集、登记、送检的有效性和正确率.

    作者:葛初华;来文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的基线情况.方法 参照CDC预防针刺伤工作手册制定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并对23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得分为41.30±5.05,安全器具使用得分为55.19±13.28.不同科室、职称及工作年限的护士锐器伤行为控制实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护士锐器伤的行为控制实践与安全器具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应推广使用安全器具,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尤其是要重视ICU和低年资及初级职称护士的培训.

    作者:梁素娟;陈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股份制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薪酬激励方法

    目的 探讨股份制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薪酬激励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夜班补贴,对非事业编制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激励转正,临床与非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薪酬拉开差距等方法激励护理人员.结果 实施薪酬激励方法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节假日、夜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结论 薪酬激励提高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来文萍;徐红燕;陈伟娣;杜小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文版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信效度分析

    目的 评价中文修订版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在国内护理人员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将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翻译成中文,使用中文版量表对75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量表共18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66,分半信度系数为0.882;采用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园子2个,累计贡献率为65.876%,各条目在所属公因子上的负荷系数均>0.3.结论 中文修订版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宜作为国内医院关于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的评估工具.

    作者:毛秋婷;赵梅珍;曾铁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眼科病房护理时间分配研究

    目的 了解眼科病房护理活动时间分配,为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7d跟踪7名护士和护士助理当班期间的所有护理活动,形成209项护理活动列表,将护理活动与《护理措施分类》匹配,能匹配的护理活动分为直接护理措施和间接护理措施,不能匹配的护理活动归为相关护理活动和非生产性护理活动,形成眼科护理措施清单和工作抽样调查表.根据工作抽样法原理,由1名观察者调查所有在岗眼科护士/护士助理从事的活动,记录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种类,每天持续10 h(7:00~17:00),观察间隔时间为10 min,调查持续20 d.结果 观察9 473次活动,总观察时间持续200 h.活动列表共囊括209项活动,其中183项(87.56%)护理活动可归类至53项护理措施,直接护理措施、间接护理措施、相关护理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时间所占比值分别是24.94%、31.98%、7.92%、35.16%.眼科病房白班生产率为64.84%.结论 眼科病房护士个人活动时间相对较多、生产率偏低.应将间接护理活动和相关护理活动转向非护理专业人员.同时应通过相应管理策略减少非生产性护理活动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作者: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傅瑾;冉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专职核查员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设立ICU专职核查员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专职核查员岗位、引入和制定VAP预防标准操作规程及核查表、对全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核查员负责置管前、中、后的核查工作及VAP的监测工作.结果 VAP发病率从设立前(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的37.58‰下降到设立后的(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的12.24‰.结论 专职核查员岗位的设立,在落实感染控制措施,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预防VAP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喜娥;杨文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日间病房的建立与管理

    目的 探讨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日间病房的建立与管理方法.方法 利用普通妇科病房资源,开展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日间病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结果 近8个月收治112例不孕症患者,其中111例均在检查术当日顺利出院,1例因需要进一步治疗转入妇科普通病房.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 开展四维彩超输卵管造影日间病房,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速、优质、高效的检查和手术服务;普通妇科病房内采用日间病房的诊疗模式安全可行.

    作者:李琛;汪京萍;杨曦;白文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纽扣式血透压脉带联合明胶海绵在耐高压双腔PICC止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纽扣式血透压脉带联合明胶海绵用于耐高压双腔PICC的止血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置入双腔Power PICC的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置管后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块压迫止血,穿刺后24 h换药,继续给予纱布块压迫止血,每48小时换药1次.观察组置管后用明胶海绵2块折叠后压迫穿刺点,再用纽扣式血透压脉带局部加压3h,24h后穿刺点更换明胶海绵,改用1块止血,每周更换2次.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及穿刺侧肢体肿胀程度显著低于或轻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纽扣式血透压脉带联合明胶海绵用于双腔Power PICC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作者:赵爱琳;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温碘伏治疗手术体位致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温(4℃)碘伏对手术体住所致的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7例手术体住所致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温碘伏纱布湿敷1h,观察组采用4℃碘伏纱布湿敷1h,每20分钟更换碘伏纱布1次,共3次,1h后两组均移去碘伏纱布.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24 h压疮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4℃碘伏湿敷对手术体位所致的压疮效果确切.

    作者:王莉;曾俊;刘娟;王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碘伏用于超声刀头去痂处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刀头结痂的适宜处理方法.方法 将60把开放性胃肠手术中使用的超声刀分成两组,实验组30把超声刀头使用前先用0.5%碘伏溶液润滑,有结痂时将刀头张开置于0.5%碘伏200mL溶液中用快档振动30 s,碘伏纱布擦拭至目测无结痂.对照组30把超刀头术中有结痂时将刀头张开置于生理盐水中,用快档振动30 s,盐水纱布擦拭至目测无结痂.比较两组去痂次数、洁净度.结果 实验组超声刀头去痂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及清洗后超声刀头洁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使用碘伏对超声刀头进行去痂养护的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丁卫娟;胡林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前镇痛用于食管癌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

    目的 将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用于食管癌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201例食管癌术后压疮高危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1).对照组术后按压疮管理常规制度落实Braden量表评分及各项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压疮管理中融入超前镇痛护理理念,即在可诱发患者剧痛的压疮护理操作前预见性评估疼痛,医生根据评分实施药物镇痛,在实施镇痛后对患者开展压疮护理操作.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Braden评分存在时间、交互及干预主效应(均P<0.01),观察组Braden评分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压疮实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前镇痛护理对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董翠萍;汪晖;童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在肝硬化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口臭、舌苔及口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神志清楚的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常规漱口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干预5d后,观察组口腔并发症及肝臭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退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采用疏肝醒脾汤配合叩齿咽津法进行口腔护理能明显减少感染、出血、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发生,对退苔及消除肝臭味效果显著.

    作者:刘倩;郭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瓶装丁基胶塞无菌溶液使用及管理研究现状

    总结在不违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前提下开取新型丁基胶塞的方法,在开启后的新型瓶装丁基胶塞无菌溶液保存管理中,通过分析环境、时间、质量等方面的污染因素,总结出相对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李敏;甘晓琴;聂智容;罗里;李寿兰;朱良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介绍延续护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及不足,提出应成立延续护理中心,拓展延续护理的方式和内容,提高延续护理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措施.

    作者:程波;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管理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围绝经期妇女的管理策略现状和管理策略影响因素,其管理策略包括药物疗法、补充替代疗法、中医疗法、生活方式干预、社会支持干预等,旨在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管理水平,并为健康专业人员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华;汪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喉癌术后气道湿化液及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

    为提高喉癌术后气道湿化质量,综述了湿化液的研究进展,通过寻找佳湿化液,以促进气道湿化疗效,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为临床喉癌术后气道湿化护理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各项观察指标的研究进展,为更加精确、客观选取湿化液提供依据.

    作者:马倩;刘欣梅;李笑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职业中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

    从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对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研究方面对国内外关于护理职业中情绪劳动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于探索临床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的表现和意义,正确引导和管理护士的情绪劳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士的情绪劳动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杜艳玲;喻思红;张华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针对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突出,且低龄化趋势明显的现象,综述青少年近视现状、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危害、矫治方法及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进展,旨在为护理同仁提供参考.

    作者:喻娟;张燕;宋碧英;姜姝;汪子钰;邓文容;邓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1例胸腔镜辅助深低温停循环下颅内基底部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该例手术历时12h,停循环时间25min,停循环时肛温18℃.术后3d回访患者知觉恢复,1个月后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合理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观察、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茜;侯晓敏;陈淦;张军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康复视频示教片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视频示教片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颈椎病术后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科室自制的康复视频示教片进行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教育方式.结果 实验组各项功能锻炼技能完全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康复视频示教片通俗易懂,易被患者接受,对促进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龙彩雪;何海霞;陈建;黄世敏;高艳;关丽;徐瑞茹;冯程程;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多媒体视频用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自制多媒体视频在瓣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心脏外科围术期健康教育质量.方法 将257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和观察组(135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外科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观看围术期多媒体视频宣教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对监护室环境、肢体锻炼方法、抗凝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多媒体视频宣教片可显著提高瓣膜手术术前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与手术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宝玲;苏洁;程蕊;秦聪;席睿;陈静;徐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早断脐与晚断脐对足月儿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佳断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检索关于延迟断脐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以RevMan5.1软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晚断脐组出生时血红蛋白浓度、出生后2h内红细胞压积、出生后24~48 h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早断脐组(SMD为0.76、0.02、1.46),出生4~6个月时早断脐组铁缺乏症发病风险高于晚断脐组(OR=0.36);而出生后两组红细胞增多症发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OR=2.61,P>0.05).结论 晚断脐是预防婴幼儿贫血的一种较为有效、廉价的途径.

    作者:黄蓉;万宏伟;侯燕文;周敏;朱静;朱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医养结合老年患者护理级别再分度研究

    目的 探讨Barthel指数评定表在医养结合老年科分级护理等级划分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医乔结合老年科193例总者(干预组)结合医嘱已确定的护理级别(Ⅰ、Ⅱ、Ⅲ级),由责任护士对患者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ADL量表)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分为A、B、C三度,划分为ⅠA、ⅠB、ⅠC、ⅡA、ⅡB、ⅡC、ⅢA、ⅢB、ⅢC9个等级,分别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与实施前的189例(对照组)的专科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坠床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其他安全问题如压疮、烫伤等发生率为0;干预组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医养结合老年科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辅助划分老年患者护理级别和度数,能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小芬;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产科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妇产科二区设为常规组,常规组按照传统的护理分级模式,由医生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分级护理标准决定护理级别,护士按医嘱执行;妇产科一区设为研究组,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共同决策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整体目标,明确护理级别和双方的具体任务.结果 研究组妇产科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护理级别与病情匹配率亦高于常规组.结论 妇产科应用医护合作决策护理级别,可准确界定患者护理级别,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石永丽;王艳侠;孟俊芳;李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级护理信息卡的设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提高护士对妇科手术后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评估质量.方法 将妇科54名护士分成两组,实验组(n=27)护士使用自行设计的一级护理信息卡对妇科手术后的182例一级护理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对照组(n-27)护士按常规对妇科手术后的180例一级护理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结果 实验组护理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服务满意度6个条目中业务娴熟、责任心强、主动关心患者及健康教育到位4条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使用一级护理信息卡可以提高临床护士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评估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建芳;庄秋英;谢丽梅;张新红;王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文献计量研究

    目的 探讨2009~2013年我国分级护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分级护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2009~2013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分级护理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文献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国内共发表分级护理相关文献168篇;广东、湖北、北京、山西四省市的发文量较多,共62篇,占总文献量的36.90%;刊录文献较多的期刊是《护理研究》、《全科护理》、《中国护理管理》和《护理学杂志》,4种期刊共收录文献55篇,其载文量占总文献量的32.74%;文献合作度为2.71,合著率为66.07%;研究热点集中在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共76篇.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分级护理日益受到护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分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关于分级护理的研究跨地域、跨机构合作程度不够,地区及单位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作者:李玉乐;吴欣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整形科分级护理制度的改革与成效

    目的 改革整形科分级护理制度,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整形科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对护理级别进行重新划分,即病情巡视级别和基础护理级别,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为病情巡视级别,不合该级别所包括的基础护理项目,而患者的基础护理级别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后制定,为患者提供符合病情的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项目,使用PDA进行病情巡视.结果 改革分级护理制度后,患者满意度为(97.45±8.88)分,与改革前的(89.85±7.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护士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确保护理决策符合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青;蔡艳丽;李媚;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