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4337
  • 国内刊号:42-1303/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74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医药数学会颁发的《中国优秀特色期刊奖》、《现代计量医学最佳论坛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乙肝五项与ALT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及ALT的关系分析,探讨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血清449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标志物均阴性的血清5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检测,血清ALT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加HBcAb(+)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8%,71.6%.76.9%.318例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46/L者占34.9%,而131例HBVpreS1-Ag阴性患者ALT≥46 U/L者仅1.53%.结论:PreS1配合ALT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爱丽;黄丽芳;马梅;易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引起肾损害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治疗脑外伤患者过程中的肾毒性.方法:观察298例脑外伤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后尿量、尿常规、尿素氮、肌酐等变化,确定急性肾衰及用药时间和剂量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10例患者在用甘露醇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肾衰,发生率为4.0%,发生时间于用药后3~7天.结论: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与用药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发现肾衰先兆后,及时减量或停药后可避免急性肾衰的发生.

    作者:刘杰;刘驰;陈平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 年9 月至2010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男21例,女5例,平均3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按AO/ASIF分型:A3型6例,C2型9例,C3型11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掌倾角恢复为9°~15°(平均12.4°),尺偏角为18°~27°(平均23.5°),桡骨高度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功能疗效根据Dienst评分标准: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2.3%.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陈庆;刘登胜;胡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通畅气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纳洛酮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注,然后以2 mg纳洛酮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2 h/次.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促醒时间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杜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缬沙坦与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评价缬沙坦联用吲哒帕胺对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稳定性,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 78.5%和 66%.缬沙坦、吲哒帕胺联用使降压效果增强,且作用平稳.

    作者:李晓华;陈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驰;刘杰;郑自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胸腺X线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程与胸腺X线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胸腺X线表现及1岁回访患儿再次或多次感染病例数.结果:入院时A组胸腺大小I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9例,B组I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7例;A组出院时胸腺缩小5例及回访感染6例,B组出院时胸腺缩小16例及回访感染19例.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程与胸腺大小变化及免疫功能损伤有相互关系,而与入院时胸腺增大程度无明显关系.

    作者:饶波;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主要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998~2010年收治的21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其中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源性门脉高压6例,慢性胰腺炎10例,胰腺癌4例,胰腺外伤术后并发门静脉高压1例.15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11例有胃底静脉曲张(73.3%),3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12例(57.1%)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3例行脾切除术.结论:胰腺炎和胰腺癌是引起胰源性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脾切除术是有症状胰源性门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周伟;徐樱;李德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1.22±28.6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9.87±23.11)μmol/L,P<0.01.结论: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魏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显微手术两组各18例,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数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行方法.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儿童的护理

    目的:总结13例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患儿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确诊的FPIES患儿共1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针对性护理并指导喂养.结果:7例患儿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平衡紊乱予补液治疗,10例牛奶过敏者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余3例患儿予避免过敏食物治疗,并指导家长阅读食物成分说明.10例牛奶过敏者均于12月龄~25月龄时耐受(69.2%),其余患儿仍在随访中.结论:FPIES预后好,临床上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个体化护理及指导喂养对FPIES患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贤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影响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猪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窝生乳猪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 和反搏组(n=6),反搏组从2.5 月龄完成36h的EECP 方案,采集组织标本连续切片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观察内容为内皮细胞形态、纤维及平滑肌增生情况,并根据病变轻重排序分别赋予1~12分值.结果:反搏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1、2、3、5、7、8),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4、6、9、10、11、12),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P<0.05有统计意义.病理观察时反搏组及对照组比较可见:①内皮细胞排列对照组较反搏组紊乱,肿胀及脱落的数量较多;②纤维增生两组均可见,多伴有粘液样变,两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③两组均见平滑肌增生,多伴粘液样变,对照组平滑肌增生程度较反搏组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或延缓高脂血症对阴茎海绵体的病理损害.

    作者:齐涛;张滨;方典秋;陈俊;金铭昱;王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在24 h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记录影像学异常病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比例为22.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于30 分钟发生脑梗死者占33.5%,发作3次以上脑梗死发生率为60%;有脑卒中原发病发生脑梗死患者占63.6%.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与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和原发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伟周;陈石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GF-1对体外培养囊胚细胞抗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体外培养囊胚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获取妊娠3.5d小鼠囊胚,分别移入3个培养皿中,分别为A、B、C 3组,A组(基础培养液);B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C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100ng/ml的人重组IGF-1).连续培养了72小时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im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B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推测IGF-1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着床前早期胚胎凋亡起了抑制作用.

    作者:陈璇;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 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要求无痛人流的孕妇38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80 例于无痛人流术前30min空腹口服米索400μg,对照组200 例无痛人流术前不用任何药物.结果:两组镇痛率均为100%、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宫口扩张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异丙酚用量少、清醒快.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前30min空腹口服米索可有效扩张宫颈,减轻宫颈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周芷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Dost面积律的概率论证明

    目的:从概率论角度证明Dost面积律.方法:采用非模型依赖方法,将药物在给药部位与体内的驻留时间视为非负独立连续型随机变量,应用概率密度函数与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及Laplace 变换作为工具.结果:结果与文献应用线性系统理论推导的结果相一致.结论:用概率论证明Dost面积律是正确的.

    作者:李进文;曾平;陈召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图像改变,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6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和600例对照组(非肝炎者)进行彩色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胆囊检查异常率分别为63.5 % 、14.2%,二者间胆囊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前者发现胆囊壁增厚192例(34.2%),胆囊结石69例(12.3%)、胆囊息肉样变80例(14.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合并胆囊疾病,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胆囊病变的危险因素,超声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均有意义.

    作者:潘电享;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态抽样及概率分布的EXCEL动态模拟

    利用EXCEL办公软件的函数及VBA功能,编制正态分布抽样的演示程序,并根据所抽到的样本数据自动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布频数与计算出的实际分布频数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规律,辅助于医学统计学教学;该方法具有直观、形象、易用且快速得到结果等特点,使复杂的抽象理论变得形象而具体,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远;归改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认真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关系.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2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25.2%,对照组为44.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梅英;杜成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推拿、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有效性.方法:对符合中医诊断为运动性滑膜炎的24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20~36岁,左膝关节损伤12例,右膝关节损伤12例,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4周治疗为一疗程,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果:治疗观察24例,临床治愈20例,显效4例,无效0例.结论:采用中医药、推拿、针刺综合治疗膝关节运动性滑膜炎,比单纯中医骨伤治疗效果好,能及时消除膝关节肿胀,疼痛,改善症状疗效明显,有利于运动员早日康复.

    作者:杨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保守疗法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一年内异位妊娠住院病人82人,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 3组患者均经血HCG检测并行B超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3组的治愈率比MTX组共治疗成功23例,RU486组共治疗成功18例,MTX+RU486组共治疗成功24例.3组总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共失败17例.结论:通过实施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手术风险率,提高了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友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重视老年人的养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诿的职责,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谈谈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在腹部外科术后并发症中并非少见.它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但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我院自2001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8例,均取得良好预后.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智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君子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四君子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四君子胶囊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水浸泡30min,提取2次,每次3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安全,简便易行.

    作者:张宝徽;崔晓慧;陶君彦;胡则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

    目的: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醋酸地塞米松片与醋酸地塞米松对照品红外吸收图谱一致.结论: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鉴别.

    作者:高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方法:将鲜玄参分别采用自然晾晒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25℃.结果:两种干燥方法玄参中安格洛苷-C与其它的成分能达到很好的分离,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安格洛苷-C含量高于自然晾晒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安格洛苷-C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

    作者:洪伟;梁晨;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目的:建立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学.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荧光剂,芦荟大黄素为荧光猝灭剂,研究激发波长280nm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芦荟大黄素和BSA的荧光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常数K30℃=6.024×104 L·mol-1和K37℃=5.104×104 L·mol-1;结合分子数n30℃=0.9776和n37℃=1.0548;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同时建立了预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芦荟大黄素浓度与BSA浓度动态变化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全程规律.结论:不同蛋白质浓度与药物浓度条件下血浆蛋白结合率处于动态变化中,血浆蛋白结合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作者:陈瑛;王平;陈小睿;曾勇;孟宪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药品检查项下所需的供试品量

    目的:为避免出现检验结论因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不同而不同的情况.方法:对少数药品质量标准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修订建议.结论:药品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谈大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板栗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板栗壳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Ⅰ)、板栗籽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Ⅱ)和板栗壳甲醇浸泡提取物(组分Ⅲ)对高血糖小鼠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160mg·kg-1制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提取物灌胃 28 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板栗组分Ⅲ能显著性的降低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GLU(P<0.05)、TC(P<0.05)、MDA(P<0.05)和显著性升高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SOD(P<0.05);板栗组分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在TC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板栗组分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醇浸泡板栗壳得到的板栗组分Ⅲ有降血糖作用,其他两组分降血糖作用较弱.

    作者:刘海鑫;蒋卫国;宋成武;彭丽;方念伯;余尚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当归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TRAIL的表达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RAIL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RAIL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TRAIL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凌娜佳;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片溶出度与含量均匀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片溶出度与含量均匀度.方法:高效液相外标法,以C18化学键和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溶出度检测波长为242nm,含量均匀度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地西泮片溶出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1.1%(n=6),地西泮在0.01562μg~0.09372μg 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地西泮片含量均匀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1.0%(n=6),地西泮在线性范围为:0.5125μg~3.0750μg 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实验证明此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测定地西泮片溶出度与含量均匀度.

    作者:张健;梁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氟西汀对更年期抑郁症女性血压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盐酸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每日,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20mg每日,疗程为一个月,治疗前后查血压和血脂.结果:盐酸氟西汀组血压,三酰甘油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总胆固醇较安慰剂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能降低更年期忧郁症女性的血压,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陈爱春;顾宗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用加权秩和比法动态评价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

    目的:探讨用加权秩和比法动态综合评价某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方法: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成都市某县级医院2009~2010年主要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①该院2010年工作量指标、诊疗效果和经营指标均好于2009年;工作效率指标较2009年略有下降.② 2010年医院总体综合经营管理绩效较2009年有所提升,但统计学意义尚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达直观明晰,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桂清;孔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回顾研究了某院近13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要健全精神科病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预防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行为.

    作者:陈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液质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浆中瑞芬太尼的浓度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F)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HPLC-MS/MS)的分析方法.方法:血浆中REF 用乙酸乙酯作液-液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测定REF血药浓度.结果:血浆中瑞芬太尼浓度在0.1~25u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典型代表方程为:Y=0.2690·X-2.9549·10-4,r2=0.9944(n=7),低检测浓度为0.1ug.L-1(S/N>10).REF血浆样品的低、中、高三个浓度(0.2ug.L-1、1.25 ug.L-1和12.5 ug.L-1)其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不大于±10%,其方法回收率均不低于8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REF儿科临床应用和药动学研究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欧定宏;陈怡禄;谭永红;卓仪;杨彤;和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市某院9524例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描述和分析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分布特征,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为医护工作者研究疾病的发展和防治提供资料.方法:以某院2010年收治的≥60岁老年人患者9524例为对象,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分类,对疾病谱进行比较和分布描述.统计数据采用SPEL3.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010年某院累计出院25861人,其中≥60岁老年人患者9524,占总体的36.82%.按系统疾病排序,位于前10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位于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8853人,占总数的92.95%,是某院老年患者的主要系统疾病.在9524例老年患者中,男性5656占总数的59.38%,女性3868占总数的40.62%,男女之比1.46:1,经χ2检验(χ2=4.83,P<0.01)性别比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建新;张瑞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种改进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物分析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方法在药物分析学中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近几年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试验设计,但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关联分析方法来进行药物分析的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现有几种常用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一种既考虑因素序列关联度存在负值又兼顾序列差异性的综合算法.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发现改进后的关联分析方法能够如实地反映药物分析数据中的客观事实.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改进关联分析方法能够为药物分析领域的试验设计提一种更为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经济、工程、教育等其他各个领域.

    作者:孙继佳;邵建华;苏式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

    由于高校各教材对泰勒定理的描述紊乱,更为甚的是证明错误不可谅解,故给出一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且该定理的应用范围较之更为广泛.

    作者:梁自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在各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中,一直存在着教学理念及传统的教育方式等问题.通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阐述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这对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崔成贤;曹万昌;温绍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DTC对哮喘大鼠NF-кBp65蛋白及相关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dlidine dthiocarbamate,PDTC)对核转录因子-кB (nuclear factor-кB,NF-кB)以及T-bet/GATA-3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和PDTC治疗组(D组).采用5点注射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麻醉并处死大鼠,取相关组织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E染色切片、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T-bet/GATA-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模型组相比较,D组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的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D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所改善(P<0.01);在蛋白水平水平上,D组NF-κBp65和GATA-3蛋白表达均下降,T-bet的表达增加.结论:PDTC能逆转大鼠组织病理变化,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并且改善哮喘大鼠T-bet/GATA-3基因表达失调,明显改善哮喘大鼠的症状.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SAP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ASAP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和PCR方法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克隆ASAP3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PCR、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载体的正确性.结果:DNA测序和酶切鉴定证明ASAP3基因正确克隆至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结论:成功构建ASAP3的真核表达载体p ASAP3.

    作者:郭凯文;邱文洪;邓小月;艾永循;徐楚娟;陈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肉瘤组织中SST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STR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STR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SSTR2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TR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吴大清;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鼠下丘神经元对声音时程的反应关系

    目的:探讨听神经元对声音时程(sound duration)的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通过给予双耳不同时程和强度的特征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CF)短纯音刺激,记录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听反应,并分别以动作电位发放数(spike counts,SC)和第一发放延时(first spike latency,FSL)为反应指标,分析听神经元对声音时程的反应和声音强度对时程反应的影响.结果:共记录到50个神经元反应.以SC为反应指标,这些神经元主要表现为全通型(all-pass)和长通型(long-pass),且在改变声音强度时,64%IC神经元的时程反应类型会随着声强变化而发生改变;而以FSL为反应指标分析发现,FSL并不随着声音时程的延长而缩短,且这种关系不因声强变化而发生改变,即FSL则不存在时程相关性.结论:听神经元对于声音时程的反应,以SC为指标,反应关系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而以FSL为反应指标,时程反应关系更加单一、稳定.

    作者:王晓;丛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Caspases-8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s-8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s-8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aspases-8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鑫;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般反向方差法在Meta分析的应用

    以探讨肥胖为前列腺癌病因可能性的Meta分析为例,检索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癌的研究文献,纳入文献6篇,累计病例3328例,对照535724例,分别采用RevMan 5.0软件中的分类数据和一般反向方差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方法的OR值及95%CI等统计量相似,OR=1.11,95%CI为1.01~1.23.

    作者:向安莉;张铃;叶方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切值法结合RSR 法对潍坊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目的:通过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应用密切值法对潍坊市六地区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保持了密切值法计算简便准确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应用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分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房刚;黎景雪;王培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放电环境中产生的X 射线照射量的灰色预测方法

    介绍灰色系统GM (1,1)模型,并应用于高电压放电实验环境中有害因素X 射线照射量的预测分析.此模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小,无需型概率分布,其适用性强,易掌握等优点.可作为高压放电环境中有害因素预测和提供有关人员控制选择的良好工具.

    作者:张茂华;杨保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隐性梅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灰色系统一阶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模型(GM(1,1)模型)预测隐性梅毒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广西南宁市2004~2010年隐性梅毒年发病率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并进行外推预测.结果:建立的广西南宁市隐性梅毒年发病率GM(1,1)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C≈0.311,P=1),可用于外推预测.结论:灰色系统一阶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隐性梅毒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将其应用于隐性梅毒发病预测是可行的.

    作者:梁红慧;农初师;黄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mecA基因后产生的一种高耐药性菌株,MRSA几乎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其他类型的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上升.就MRSA的相关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冷凤;方琴;杜培源;刘辉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的改进和探索

    目的:通过对Nikon YS100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发展现状分析,探索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改进的方法,实现改善视觉效果、节约教学成本.方法:将普通卤素灯、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替换现用飞利浦7388卤素灯,并按各类灯源参数对电源作相应调整,对比观察标本效果.结果白光LED观察效果较其他几种光源效果好.结论:在电光源生物显微镜上用高亮度发白光二极管取代现用的卤素灯具有亮度高、节能、经济、环保等优势,可以替代生物显微镜现用卤素灯.

    作者:申萍香;刘玉江;周灵贵;廖兴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热力学焓解释理想流体稳定流动过程

    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过程,通常采用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来描述,对于伯努利方程的推导,通常采用功能原理的关系.而对于伯努利方程的理解,许多参考材料有误.通过引人热力学焓,给出了伯努利方程的正确解释,用焓的观点,解释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作者:刘慧;李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的总黄酮

    对山东日照沿海地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银杏黄酮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日照地处沿海,季节变化缓慢,与内陆地区相比秋季来临要推迟,因此,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峰值也随之推迟,所以可将药用银杏的叶片适宜采收期确定在10月至11月上旬.通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及超声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要高于索氏回流的提取率.

    作者:刘君;李振泉;全先高;杨娜;王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型哌啶类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了6个可能具有阿片κ受体亚型或次亚型作用的哌啶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4-(噻唑-2-基)哌啶和3-(3 -丙基-1,2,4-恶二唑-5-基)哌啶已被成功合成,总收率分别为26.2%和60%.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LC-MS、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作者:覃宇;张宝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负温、负能与虚光速

    简要介绍负温度系统、负能量系统和虚光速,并对他们进行了存在的可能性分析,后应用虚光速来解决视在超光速的困难.

    作者:荆彦锋;郭嘉泰;袁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三唑类伏立康唑关键中间体以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工艺.方法:6-乙基-5氟-4-羟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氯代、溴代合成,采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工艺优化后反应温和易控,解决毒性大的问题,更绿色环保.结论:经过工艺优化后,原来的低沸点的溶剂换为高沸点的甲苯整个操作过程更加合理,反应中的催化剂改变,使收率高于文献报道.

    作者:张峰;江正祥;王明深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