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11期文献
  • 男男性接触人群的自我效能对艾滋病知识行为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的一般自我效能对艾滋病知识行为影响,探索解决该人群“知行分离”的干预策略. 方法 采用应答者驱动(RDS)和网络招募调查对象,收集一般自我效能感、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HIV感染状况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被调查者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知识知晓率达84.79%,但近一次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率68.01%,安全套坚持使用率36.76%,HIV感染率2.99%.多因素分析显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自我效能评分和年龄(OR=1.62、2.06和0.95).自我效能评分越高,其近一次同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越高、HIV感染率越低.自我效能评分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月收入、本地MSM朋友数量、年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1、0.16、0.12和-0.13. 结论 自我效能感同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安全套使用行为起到重要的促进和转化作用,提示增加自我效能是解决男男性行为人群“知行分离”的有效策略之一.

    作者:邱兴庆;张静;谢爱齐;叶恒波;李少平;龚文胜;江光煚;崔德勇;齐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探讨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肺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作为研究现场,利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肺结核病患者开展现况调查. 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66.73±11.5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14个因素是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痰涂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相关健康教育是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赵蓉;向莹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冶炼工人染色体损伤与XRCC1基因多态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基因多态与冶炼工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关系. 方法 以166名冶炼工人为暴露组,98名非冶炼工人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对血细胞XRCC1基因相关多态位点进行检测. 结果 暴露组XRCC1 194 Arg和Tr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0%和30.0%,XRCC1 280 Arg和Hi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6.0%和14.0%,XRCC1 399 Arg和Gln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3.0%和17.0%.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性为男性的1.63倍(P<0.01),XRC1 194 Arg/Trp、Trp/Trp基因型个体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性为194 Arg/Arg基因型个体的0.6348倍(P<0.05). 结论 女性和XRCC1 194 Arg/Arg基因型个体可能为重金属致染色体损伤的易感人群.

    作者:曾小莉;谭敏;朱新河;刘启才;宾晓农;孙振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B基因分型与婴幼儿感染致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B基因分型与婴幼儿感染致病间的关系. 方法 临床采集200例婴幼儿感染HCMV血液标本,采用巢式PCR检测130例婴儿肝病综合征患者、33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37例神经性耳聋患者标本中HCMV的gB基因,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gB基因进一步分型.分析HCMV及其不同gB基因型与上述婴幼儿感染致病的关系. 结果 婴儿肝病综合征患者中gB基因型主要以gB1型为主,占56.9%;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gB基因型分布较均衡,各gB分型无特异性;而在神经性耳聋患者中,gB基因型主要为gB4型,占40.5%,其次为gB1型占24.3%.不同gB基因型HCMV感染患者在婴儿肝病综合征和神经性耳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儿肝病综合征和神经性耳聋与HCMV的gB分型密切相关,而血小板减少症无直接关系.

    作者:易思思;叶志纯;孙开胜;李梨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义估计方程与准小二乘在社区纵向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和准小二乘方法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数据,探讨纵向数据分析的问题,为社区的随访的纵向数据的分析提供科学的方法. 方法 对收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病人血糖的纵向数据,分别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和准小二乘方法以及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同时比较三种方法的标准化残差图. 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不收敛时与传统线性模型的结果相同,显示糖尿病人血糖与教育水平相关,而广义估计方程收敛时与准小二乘的结果相同,显示教育无统计学意义.从标准化残差图看广义估计方程和准小二乘法对数据的拟合比传统回归好. 结论 广义估计方程和准小二乘法都能有效的处理纵向数据.与广义估计方程相比,准小二乘法有一些优势.

    作者:李雷德;祁瑞;行岳真;隋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作者:谢靖;丁守华;刘林飞;张远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相关白介素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白介素4 (interleukin 4,IL-4)及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相关性. 方法 分别对84例哮喘儿童和48例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3、IeE浓度及IL-4、IL-12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ALP). 结果 哮喘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浓度(62.81±26.34)mmol/L及IL-12平均水平(24.25±40.78)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87.16±28.63)mmol/L和(43.21±62.12)ng/L,而IL-4平均水平(138.06±129.0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00.86±88.81)ng/L;且哮喘儿童IgE与IL-4呈正相关,与IL-12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规治疗哮喘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辅助作用.

    作者:莫丽亚;邓永超;黄彩芝;周舟;郭宽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国内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疫情在国内的流行现状. 方法 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在万方数据库、维普咨讯数据库、CNKI数据库、生物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国内诺如病毒聚集性胃肠炎疫情的文献.结果 国内从2003年1月-2012年6月共发生83起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从地点分布来看,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浙江省,其次是北京市、广西省;从季节分布来说,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每季度均有发生,但秋冬季高发(10、1、2月份);从发生场所来说,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水源性、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多为GⅡ.4型感染所致. 结论 学校等作为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应加强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疫情报告敏感性和及时性.

    作者:宋灿磊;刘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适配分子的Dot-ELISA快速检测抗生素残留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方法 通过选取两种分别能与氯霉素、卡那霉素特异性结合的适配分子,把含有不同浓度氯霉素、卡那霉素的模拟样品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通过条件的优化,建立基于适配分子的Dot-ELISA快速检测氯霉素、卡那霉素残留的方法. 结果 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牛奶等食品中的氯霉素、卡那霉素残留,检测灵敏度达10-7g/L. 结论 与现有的氯霉素、卡那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相比,基于适配分子的Dot-ELISA方法可快速检测氯霉素、卡那霉素残留,且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可根据这两种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与条件为基础,延伸到其他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可作为抗生素残留筛查的较好选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谭爱军;林毅雄;魏泉德;沈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猪链球菌2型gd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 克隆表达猪链球菌2型诊断性抗原谷氨酸脱氢酶GDH. 方法 根据基因库中的gdh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自病人分离株2007SF0165基因组扩增GDH的编码基因gdh,克隆至pMD19-T载体后进行测序分析,并且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gdh,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 结果 PCR法自猪链球菌2型菌株2007SF0165基因组扩增出约1.3kb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显示猪链球菌的GDH具有GDH蛋白家族Ⅰ的典型保守序列;构建筛选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gdh经诱导表达,获得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 kDa目的蛋白. 结论 克隆并表达出猪链球菌2型诊断性抗原GDH,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胡玉山;刘俊华;庞杏林;候水平;夏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祁阳县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祁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祁阳县2008-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63例,年均发病率为3.30/10万,病例分布全县20个乡镇,县城病例数多,占总病例的33.74%;主要集中在3-7月,占75.46%;男性:女性1.46: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4.42%,其中<8月龄的占17.18%;临床上以发热、眼结膜炎、卡他症状、口腔粘膜斑、皮疹等为主要症状;85.28%的病例白细胞总数减少,83.44%的病例淋巴细胞相对偏高. 结论 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提高诊治水平,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主要措施.

    作者:肖爱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安化县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目的 了解安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为科学预防接种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有限总体抽样法,对该县414名儿童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建证率100%,建卡率99.76%,卡证符合率86.71%,儿童BCG、OPV、DTP、MV、HepB接种率分别为99.76%、98.06%、97.58%、98.79%、99.28%,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8.07%;OPV、DTP、MV(复种)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86.12%、87.69%、98.46%;DTP和OPV加强免疫接种率显著低于基础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规划前MenA、JE、HepA接种率显著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后接种率;不合格接种以超期接种居多. 结论 安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需针对性加强预防接种管理.

    作者:严友定;田灿辉;王俊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宝安区计划免疫工作者的SCL-90量表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宝安区计划免疫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改善措施. 方法 使用SCL-90量表和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结果 83名计划免疫工作者的症状总体情况良好,总均分与全国常模基本一致,躯体化、强迫症状较全国常模分值高.不同程度的家庭支持对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躯体化症状没有影响(F=1.74,P>0.05),但对计划免疫工作者的强迫症状分值有影响(F=4.269,P<0.05);对计划免疫工作意义认识度越高,躯体化、强迫症状分值越低;对工作待遇的不同感知者对其躯体化症状分值和强迫症状分值均没有影响(t躯体=0.87,P>0.05;t强迫=-0.15,PP>0.05). 结论 当前宝安区计划免疫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应给他们适当减压,同时应大力宣传计划免疫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者的工作自豪感和荣誉感,鼓励社会、家庭成员支持计划免疫工作.

    作者:唐广心;谢敬华;叶发忠;张飞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慈溪市五种不同职业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及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调查

    目的 调查浙江省慈溪市五种不同职业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 方法 在慈溪市内对五种不同职业人群(包括学生、教师、医务工作者、餐饮类服务者和银行职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五种不同职业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医务工作者的接种率高,为46.80%,教师的接种率低,为25.29%;五种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餐饮类服务者对于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低的;五种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乙型肝炎防治的态度及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差,医务工作者佳. 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疫苗接种率和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佳,其余人群均较差,因此开展较为系统的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冬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接种BCG引发全身播散性BCG感染1例报告

    卡介苗(bacille ealmette-guerin,BCG)自从1921年法国医学家卡美特(A.Calmette)和兽医学家介云(C.Guerin)研制成功以来,被全球各国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迄今已有40亿人接种过BCG[1],我国自1954年开始对人群实施BCG接种,使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力,对于有效地预防或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尤其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严重类型结核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然而,由于疫苗本身、接种质量、受种者个体差异因素影响,因接种BCG引起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仍不可避免,现介绍1例因接种BCG引发的全身播散性BCG感染病例.

    作者:周志华;周美兰;邱仁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溺水死亡病例死亡时间分布的探讨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9-2011年长沙市溺水死亡病例在时间上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溺水伤害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溺水死亡病例的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 长沙市溺水死亡病例有时间集中趋势,发病高峰期在5月2日-9月15日;城市和农村溺水死亡时间无明显区别;学生的集中趋势明显,而学龄前儿童无集中趋势. 结论 根据溺水死亡高峰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作者:胡伟红;王晓之;刘如春;陈田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明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三明市2007-2012年手足口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六年来共报告手足口病13 050例,其中重症90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83.0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85∶1,散居儿童发病占65.31%,3岁以下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EV71占病原阳性标本的53.98%,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22.64%、23.38%. 结论 三明市手足口病疫情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以3岁以下和散居儿童居多,病原EV71病毒为主,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并存.

    作者:杨秀玉;黄帆;郑捷琳;肖福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江津区1960-2012年麻风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对江津区麻风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评价50余年来麻风病的控制效果,为下一步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津区1960-2012年的麻风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江津区麻风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患病率从高0.020%‰降至0.003%‰,目前已达到基本消除麻风病的标准. 结论 江津区麻风病的流行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但患病率与标准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作者:刘思扬;徐茜;康纪明;陈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2年10-12月随机抽取辖区内的42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家长对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疫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低;儿童的父亲与母亲、不同年龄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常住儿童家长的知晓率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年经济收入越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越高;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家长、不同经济状况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应重点做好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较差和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晓艳;陈孝玉;刘娜;高捷;张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成都市温江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温江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制定肺癌的科学防治策略提供指导. 方法 整理成都市温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年肺癌的发病资料和死亡资料,统计和分析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数、粗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 结果 成都市温江区2008-2010年肺癌粗发病率为32.65/10万,其中男性39.62/10万,女性25.56/10万.粗死亡率为19.05/10万,其中男性22.31/10万,女性15.43/10万.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女性居第二位.男性肺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居第四位. 结论 肺癌是严重危害温江居民的恶性肿瘤,但总体上温江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男性和中老年是肺癌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国平;曾守群;何平;陈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与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提高老年人对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认识.方法 2012年10-12月对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的老年人在接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须分别注射于不同手臂),观察接种后30 min内的即时反应、72 h内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36.2%,发生的预防接种反应都是一般反应,并以局部反应为主,且无1人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和疑似异常反应.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1.9%,低于PPV23 (28.5%,x2=20.07,P<0.01);健康老人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同时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P>0.05). 结论 老年人同时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安全的、可耐受的.

    作者:林志龙;吴珍红;苏耀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湖南省石门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石门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石门县2011-2012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2年两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881例,呈典型双峰流行,2012年比2011年上升39.01%,且发病高峰出现时间提前,峰值增高;2012年报告病例数增加的乡镇有16个,其中皂市镇增幅大;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0~4岁组,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患者临床表现以手、足、口部皮疹或疱疹为主;病原学2011年以CoxA16为主,2012年以EV71为主.2011-2012年共发生重症病例15例,初诊在个体诊所,初诊误诊、年龄、EV71感染、夏季、家住白云以下丘陵地区农村散居儿童是石门县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石门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职业、年龄和性别特征,病原以CoxA16和EV71交替流行为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甘备芳;高雪英;刘丽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现况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及卫生状况,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2008-2012年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农村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水源占91.56%,地表水源仅占8.44%.出厂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8.00%、末梢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0.67%.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63.56%、53.93%、77.63%;65.93%、54.07%、81.78%;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44.00%、33.63%、61.04%;59.41%、48.15%、64.74%.结论 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质合格率低,主要受微生物指标影响.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的保护、改善给水工艺流程及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是提高供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罗宽洋;吴小菊;杨承军;舒生伙;尹惠珍;吴沂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某区67家重点监督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某区2011年67家重点监督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了解该区重点监督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为开展重点监督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该区67家重点监督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采样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对67家重点监督企业采样383点,合格310点,合格率80.9%;按行业分类,五金行业以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家具制造企业以粉尘危害尤为突出;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合格率以噪声低,其中小型企业超标为严重. 结论 噪声、粉尘和有机溶剂为辖区重点监督企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以噪声超标情况严重,应加强对其预防控制.

    作者:张红升;张献兴;张矗;刘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嘉兴市农村腹泻病卫生干预措施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嘉兴市农村饮水、环境卫生等腹泻病干预措施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海盐县6个村为调查点,按照统一制定的调查表,一年四次入户调查农村居民改水、改厕情况、投入成本、人群卫生习惯、季腹泻病季发病情况等. 结果 现场调查742户居民改水率、改厕率和改水改厕率分别为66.71%、80.05%和53.50%;改水改厕和单改厕村腹泻病发病率均低于未改水改厕村(x2=6.03和3.69,P均<0.05);桶装水饮用率19.14%,与腹泻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816,P<0.05). 结论 控制腹泻病需加快推进改水改厕,加强卫生知识宣教.

    作者:林云;沈珠明;蒋卫平;周晚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输气管道增输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某输气管道增输工程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存在甲烷、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工频电场和微波辐射等.其中噪声存在超标,其余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结论 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张丽芳;侯文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中型商场噪声现状及防治对策

    目的 了解大中型商场噪声污染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卫生监督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GB/T18204.22-2000《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要求进行现场布点和检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为评价标准. 结果 22家大中型商场183个检测点的噪声合格率为17.5%. 结论 加大力度开展对大中型商场噪声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商家配合减少和消除噪声源;同时国家在修改公共场所标准时适当放宽商场的噪声评价标准为不超过65 dB(A).

    作者:涂建清;朱震;宋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异位妊娠的血清β-HCG和孕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异位妊娠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异位妊娠患者96例,正常妊娠65例.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β-HCG和P水平;比较保守治疗前后血清β-HCG及P水平的变化;比较治疗成功组患者血清β-HCG和P水平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分析不同P水平与治疗成功率的关系.结果 早期异位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和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P水平与β-HCG呈正相关;治疗成功与失败的血清P水平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β-HCG水平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于β-HCG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 结论 血清β-HCG和P水平的动态变化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田加珍;朱彗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7-2011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可行性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7-2011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35.33/10万下降为2011年的18.75/10万.2.死因构成以直接产科因素为主,间接产科因素比例逐年增大,产科出血为首位死因.3.死亡孕产妇多为高龄、低学历、低收入的农村妇女.4.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均有向县市级及以上医院转移趋势. 结论 加强产科及保健人员专业培训、注重高危孕产妇筛查、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及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汤艳;吴颖岚;王映霞;王敏;陈小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发病原因,为预防此病的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1年前曾行剖宫产手术,入院时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2.0cm包块,将肿物及周边少许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结论 子宫手术时要遵守操作常规,防止宫腔内外异物进入腹腔及腹壁.手术中要完整切除包块,必要时切除部分周围组织,防止内膜组织残留.

    作者:高建军;李明霞;林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育龄期妇女阴道炎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普陀区育龄期妇女阴道炎感染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普陀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301例阴道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选择同期来本院就诊的年龄相匹配的1 301例未患有阴道炎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与阴道炎感染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301例育龄期阴道炎患者中病原体感染以白色念珠菌高,达29.3%,年龄>25岁、性伴侣数量≥2个、从不使用避孕套避孕、人工流产次数≥2次、分娩次数≥2次为阴道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推广普及阴道炎防治知识,定期开展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避免阴道炎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孕妇血糖及血脂水平与巨大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血糖及血脂水平与巨大儿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50例分娩巨大儿的孕妇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体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妊娠期间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两组之间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孕妇妊娠期间血糖、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妊娠期间的血糖、血脂等因素有关.针对此情况,应当重视孕妇血脂、血糖水平的监测及控制,提高孕妇及胎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

    作者:李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湖南省长沙市7651名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目的 对健康体检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长沙市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与异常情况,为长沙市儿童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门诊健康体检的年龄范围在0~~12岁的儿童7 651名,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H 5100T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Ca、Zn、Mg、Fe、Cu的检测. 结果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锌、铁含量逐渐升高,而钙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均<0.05);②3 928例男童钙、锌、镁、铁、铜与3 723例女童钙、锌、镁、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7 651例儿童中,无1人有铜缺乏,钙、镁缺乏率也较低,但有17.89%的儿童出现锌缺乏、7.83%的儿童出现铁缺乏.而锌、铁缺乏儿童均主要集中在4~~6岁儿童中.另外,在7 651例儿童中,出现15例高血钙儿童,其中3岁以下的7例,6岁以上的7例,3~~6岁的1例. 结论 长沙市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铁缺乏率较高,要特别重视儿童锌、铁缺乏的早期预防.

    作者:陈贵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病患资料,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以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查准确率. 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86.00%,经腹部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65.00%,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法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法,其具有图像清晰、诊断迅速、检出率高等特点,降低了患者临床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小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肟菌酯原药致突变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肟菌酯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作用. 方法 分别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T 21793-2008《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方法》、GB/T 21794-2008《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结果 微核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TK基因突变试验结果显示,肟菌酯原药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结果显示各菌株的各测试浓度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2倍.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肟菌酯原药无致突变性.

    作者:杨秀鸿;熊志军;陈志莲;吴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硅纳米载体携带RNA干扰质粒逆转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硅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转染载体携带干扰质粒MRP2siRNA逆转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的多药耐药,为硅纳米作为靶向基因治疗和化疗药物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方法 制备硅纳米载体,用硅纳米载体和脂质体分别将多药耐药基因MRP2的干扰重组质粒pGensil-MRP2siRNA,转染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观察两种载体转染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后绿色荧光的表达,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RP2的表达,CCK-8实验测定转染干扰质粒后顺铂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比较两种载体的逆转效率. 结果 在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中,两种载体携带的siRNA都明显抑制了MR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两种载体逆转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化疗药物的作用下,两种载体的RNA干扰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细胞耐药性显著下降,两种载体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硅纳米能有效的携带pGensil-MRP2siRNA质粒转染人结肠癌细胞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并且对结肠癌耐药细胞的MRP2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取得良好的逆转耐药效果.

    作者:姜习新;杨昊;杨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源性和病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食源性与病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食品和医院感染病人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 食品中沙拉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高为15.14%,56.84%的医院分离株来自呼吸道标本痰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整体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病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高于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加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作者:诸葛石养;郭世辉;苏爱荣;李秀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T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方法 选择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3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5例为对照组,在明确诊断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观察组Th1和Th2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h1/Th2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和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高于对照组(P<0.05),且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与小儿哮喘的T细胞亚群及Th1/Th2功能变化存在相似性,两者发病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夏清;胥亚福;李毅;胥文玉;谢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灰型内鉴定新方法在脊灰实验室的应用

    目的 在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对脊灰病毒(PV)进行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为进行常规rRT-PCR型内鉴定方法做准备.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rRT-PCR方法,对河北省既往分离的PV和WHO发放的PV株进行型内鉴定(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和疫苗衍生PV(vaccine-derived PV,VDPV)筛选. 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不能完全相符,有2株Ⅱ型脊灰病毒被错判为NSL,假阳性率为6.9% (2/29). 结论 Real time PCR脊灰型内鉴定方法可以在河北省脊灰实验室用于脊灰病毒的常规监测.

    作者:陈玫;赵娜;郭玉;崔志强;张振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食源性疾病溯源中的应用

    食源性疾病已突破传统的暴发范畴,呈现出多地同源暴发或“不相关”散发的趋势,给人群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对政府防控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脉冲场凝胶电泳可揭示病例、可疑食品及污染环节中病原菌间的遗传相关性,起到明确诊断及早期预警作用.本文对该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结果分析及其在食源性疾病溯源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张磊;李瑞;宋晓昀;郑晓南;王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行为干预控制更年期女性临界高血压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控制更年期妇女临界高血压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更年期临界高血压女性患者158例,依据个人意愿是否接受行为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干预组患者106例,对照组患者52例.干预组患者在行为干预后不良生活习惯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行为干预后收缩压(135.2±10.1 mmHg)和舒张压(84.8±9.2 mmHg)较干预前(收缩压:135.2±10.1 mmHg;舒张压:93.4±10.6 mm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9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有效控制更年期血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利军;黄象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某区全科医师麻风病防治知识与医源性歧视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区社区全科医师对麻风病的认知现状与医源性歧视状况,探讨如何更有效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培训,消除麻风病医源性歧视. 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某区178名全科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社区全科医师,55.62%近5年内接受过麻风病知识培训;仅有12.36%及20.79%的全科医师能够正确掌握麻风病诊断标准及麻风病可疑症状;全科医师常见的医源性歧视形式为:服务后特别消毒处理(73.60%)、处理患者时保持距离(72.47%)、隔离或特别对待病人(62.36%),推诿转诊患者(15.73%)的情况较少.年龄、职称因素对于疾病认识没有影响(P>0.01),培训能够消除医师对于麻风病的恐惧. 结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专业知识仍需加强,对麻风病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有必要建立长期的更为有效的培训模式以促进麻风病例早期诊断及消除医源性歧视.

    作者:许宗严;邱莉霞;帅俊;胡瑞娟;招琳;朱红;赵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在本院确诊的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降低中青年患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体检确诊的慢性胃炎中青年患者15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未患慢性胃炎的中青年人群1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人进行慢性胃炎发病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是否抽烟、是否酗酒、是否经常吃水果、是否偏爱热食、是否按时吃饭、是否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是否有暴饮暴食习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常吃水果和不按时吃饭是中青年患者发生慢性胃炎的危险因素(OR=1.894和1.430,P<0.05),而不抽烟、不酗酒、不偏爱热食、不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没有暴饮暴食习惯等是中青年人群避免慢性胃炎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25、0.762、0.517、0.683和0.806,P<0.05). 结论 中青年患者的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中青年人群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减少其慢性胃炎发病率,很有必要.

    作者:沈斌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给予阿伐托他汀20 mg/d,阿司匹林100mg/d,治疗组166例给予阿伐托他汀40 mg/d、阿司匹林100mg/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LDL-C、TG、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肝、肾反应,治疗期间,两组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海杰;高远;郭亮;张海山;齐国先;孙英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中医院就诊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中医院就诊患者1 132例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检测受检者. 结果 Hp感染总阳性率46.9%,男性阳性率53.6%,女性阳性率43.7%,女性感染低于男性.男女间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Hp阳性率增高.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18~岁组与31~岁组间,18~岁组与51~岁组之间,18~岁组与71~90岁组之间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地区Hp感染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31岁以上的受检者感染率显著高于30岁及以下成人.

    作者:郝若飞;邱楠;肖鹏;纪淑敏;曹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湘潭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连续五年间湘潭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控制感染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两家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08-2012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WHONTE5.6分析系统,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6.5%,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别为27.2%和17.1%.5年间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大于90%.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的耐药率大于80%.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保持相对高的抗菌活性.应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控,尤其是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内感染,防止其流行扩散.

    作者:李拥玲;刘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规范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尿培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细菌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 结果 尿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分离出455株,占77.78%,其中大肠埃希菌居第1位,分离出372株,占41.8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85株,占14.53%,大肠埃希菌对所检测的18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厄它培南、丁胺卡那、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是4.90%、6.12%、6.53%、6.94%、7.10%、7.84%、8.57%. 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尿培养病原菌的耐药性在不同菌种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尿培养分离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彭敬红;刘军;张国英;庄卫忠;张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92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武汉市江夏区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医院临床用药. 方法 应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药敏分析,ESBLs实验采用双纸片增效法,用WHO-NET 5.4分析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010-2012年三年内临床分离的共392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 结果 在分离的392株菌株中2010年102株,产ESBLs阳性24株,检出率23.5%;2011年95株,产ESBLs阳性32株,检出率33.7%;2012年195株,产ESBLs阳性87株,检出率44.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2010年分别为100.0%、37.6%、36.7%、27.5%、27.5%、43.0%、1.9%、28%、0.9%、0%;2011年分别为100.0%、42.4%、39.4%、26.3%、26.3%、2.0%、26.5%、1.0%、2.1%;2012年分别为100.0%、55.9%、51.5%、41.9%、42.4%、8.7%、42.2%、0%、0%. 结论 武汉市江夏区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的检出率和多种抗生素耐药性在逐年上升,而且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

    作者:方丹;彭才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 根据AAD诊断标准对1 620例应用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判断,比较AAD者与无AAD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实施有创治疗护理操作、抗生素应用情况、应用抗酸剂、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腹部手术、禁食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 620例患者发生AAD 90例(5.56%,90/1 620);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年龄大、病重、有创治疗护理操作、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抗酸剂、白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腹部手术、禁食;Li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AD独立相关因素:年龄大、抗生素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腹部手术、禁食(OR=4.95、4.22、3.98、3.25、2.77). 结论 AAD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及减少AAD的发生.

    作者:马龙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皮肤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分析. 方法 对66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用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进行10种抗菌素的药敏试验. 结果 66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衣原体阳性共56例,总阳性率为8.41%,女性患者阳性率为8.06%,男性患者阳性率为8.54%,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支原体185例,全部为解脲支原体,总阳性率为28.78%,女性患者阳性率为44.62%明显高于男性患者阳性率21.25%,男女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敏感率高,其次为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率低的为红霉素及环丙沙星,其次为可乐必妥. 结论 皮肤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高于衣原体,以脲解支原体为主,支原体对不同种类抗生素敏感性不同,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唐晓玲;王利涛;曹成海;苏玉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2年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永州市中心医院临床标本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治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本院送检至细菌室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其中血培养为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的鉴定和药敏卡进行测定.结果 分离到4 9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 046株,占62.00%,革兰阳性(G+)球菌1 375株,占27.99%,真菌499株,占10.0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总共801株,占这两种菌的55.3%,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5.00%,敏感的药有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利奈唑胺. 结论 2012年本院分离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常见病原菌耐药严重,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田亚玲;刘艳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门诊患者的作用及价值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 选取本中心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通过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后三个月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 结果 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6.56±1.28)mmol/L和(9.03±1.92)mmol/L显著低于教育前(8.77±1.96) mmol/L的空腹血糖、(12.21±2.59)mmol/L的餐后2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总满意度高达94.67%. 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且患者对专科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作者:王云雁;石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