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慕课”对高等护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探讨

杨丽莎

关键词:慕课, 高等护理教育, 体系, 创新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慕课”教学方式对于高等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与深刻影响,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护理教育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本人认为“慕课”教学比传统护理教学更加高效、方便、有效,更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技术化教学时代,是今后高等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护理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慕课”教学对于完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为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窦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腺苷钴胺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药物治疗。结果:联合组中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尹进波;汤智越;方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RP、ICAM-1与冠心病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及胞间黏附分子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4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CRP水平,ELISA法测定ICAM-1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CRP、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 Gensini 评分的增高,患者CRP、ICAM-1水平升高(P<0.05)。结论:CRP、ICAM-1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密切的关系,CRP、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冠心病预后的指标。

    作者:臧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LDO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0例,对照组240例采用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观察组260例采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林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再通率98.48%。48例患者在术后的45 d~20个月妊娠,妊娠率72.7%,除1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外,其余均为宫内妊娠。结论: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能够提高再通率,可作为诊治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玲;胡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PDCA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复发率和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对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而言,可以使护理目的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患者痊愈,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利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TCT和HPV-DNA配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CT结合HPV-DNA检查对宫颈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0例TCT检查结合HPV-DNA检测结果,分成两组。A组:TCT阳性临床高度怀疑者6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B组:TCT/HPV阳性病例及临床高度怀疑者82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高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 Ⅱ以上,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 Ⅰ以下及慢性炎症。结论:采用TCT结合HPV-DNA分型初筛,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病变检出率。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2014年收治食管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观察组实行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更换固定带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胃管脱出或异位、脸部和鼻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有助于维持患者皮肤清洁完整,提高其舒适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雨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数据给予相应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心绞痛、心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红细胞压积增高、纤维蛋白含量上升是实验室检验常见的异常指标;治疗后90例患者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接诊后通过各项检查及时确诊病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尹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AC模式规范化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妇女在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PAC)规范化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人工流产的妇女20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处理,观察组接受规范的PAC模式服务规范化干预,比较两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实施避孕措施的情况和重复流产的情况。结果:在接受关爱服务规范化干预后,观察组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器具和药物的知晓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妇女的重复流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规范化干预可提高妇女对避孕节育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妇女正确使用避孕器具和药物的能力,可降低重复流产率。

    作者:周萍;侯林霞;简凤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患者,按不同穿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照组在CT引导下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肾组织活检可清晰显示肾脏组织的断面结构,定位精准,操作简单,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恶性卵巢肿瘤声像探讨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收治卵巢肿块患者122例,采用 Alok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明显有利于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洪乔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张仲景对姜的运用

    目的:姜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传统中医中,姜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张仲景对姜的运用,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施亚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60例,分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组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周连续治疗后,观察组 TC、TG、LDL-C、HDL-C、hs-CRP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有效纠正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安雨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治效果。方法:通过分析60例不同病因的胃肠功能障碍的病人,分析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结果:55例治愈,5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8天。结论: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病因,纠正胃肠功能障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安良;冯国虎;吴鹏;张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分别对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组织学特征。方法:收治GIST患者76例,先后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学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组织学特征。结果:GIST 常见发病位置有肠系膜、腹膜后、结肠、小肠以及胃部;间质瘤在显微镜下多为梭形细胞,其余有上皮样细胞或混合型细胞;a-SMA 多为局部阳性, CD34、DOG-1以及CD117等多为弥漫强阳性。结论:高发于中老年群体的GIST在病理学上具有细胞多态性特征, CD117可广泛表达GIST细胞,可为GIST的诊断指标。

    作者:袁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处理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置换时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髋臼骨缺损患者49例,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结果: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的植骨方式均可有效治疗髋臼骨缺损,术前根据X线及CT等检查做好综合性评估,结合病例特点和术中具体骨缺损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对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

    作者:杨玉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麻醉前予以复方平衡盐水和胶体,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干预。结果:麻醉后3 min、10 min内,干预组患者使用升压药和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患者在术中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作者:周菊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HS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姜志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