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昔布类药物的心血管风险评价

裴振峨

关键词:类药物, 心血管, 风险评价,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胃肠道不良反应, 非甾体, 选择性抑制, 商业价值, 环氧酶, 抑制剂, 市场, 产品
摘要:昔布类药物是一类新型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COX-2),而对环氧酸-1(COX-1)影响较小.因较COX-1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该类产品自1998年问世后的5年间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药理与临床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特异性地针对肿瘤发生、发展、浸润与转移等环节的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分子靶向药物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与靶分子结合时呈高亲合力,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不良反应轻微.本文从药理学与临床角度出发,结合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代表性药物,就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做一浅要综述.

    作者:刘清华;林丽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经济学研究进展

    合理有效的治疗来源于对疾病正确的诊断, 以及对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的充分了解和科学选择. 同为类风湿关节炎,由于病程及临床表现不同,其进展和预后差别很大,不良反应亦不同,治疗也呈现多样的方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药物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抗类风湿药物应用的文献, 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及其成本与产出结果比, 期望能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选择提供优良备选方案和应用思路.

    作者:潘敏翔;吴久鸿;郭丽;史宁;宋明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在风湿病学中,炎性关节炎(inflammatory arthritis)特指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及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等.这组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活性增强或减弱,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网络性调控失衡是其共同病理特点,因此细胞因子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造成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伍沪生;张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昔布类药物临床药学新进展

    迄今已知COX有3种亚型: COX-1、COX-2和COX-3, 本文拟就COX-1和COX-2的作用及二者关系, 讨论这类抑制剂的作用特征, 并由此提出研制新型抗炎药物的设想.

    作者:郭宗儒;王汝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依那西普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拮抗剂中的一种,依那西普(Etanercept)可以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olord Arthritis,RA)的症状和体征,减慢和阻止骨质破坏,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因此在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RA的治疗指南中将之称为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iologic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

    作者:张卓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昔布类药物的心血管风险评价

    昔布类药物是一类新型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COX-2),而对环氧酸-1(COX-1)影响较小.因较COX-1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该类产品自1998年问世后的5年间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作者:裴振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风湿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是抗风湿病治疗中应用多的药物之一,因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及其免疫抑制作用奠定了它在抗风湿病治疗中的地位.但因其众所周知的不良反应,故在临床应用中也是争议多的药物之一.本文就风湿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的几个热点问题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依那西普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关节炎性疾病的发病,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如IL-1、IL-6、IL-15等.因此,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或阻断其作用,是控制关节炎症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毅;陈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未来有潜力的新型TNF-α拮抗剂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介导免疫反应和炎症损伤的重要细胞因子,参与了很多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和血清中的TNF-α或抑制体内TNF-α的活性可以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

    作者:刘毅;陈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风湿科的专科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风湿科专科药物利用数据,掌握用药情况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2007年5月1日~2008年4月30日药物消耗数据进行药物利用统计分析.结果风湿专科用药涉及19类药物1322个品规,按类别排名前3的分别为免疫调节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按品种前三名分别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白芍总苷胶囊、来氟米特片, 口服是主要用药方式.结论风湿科病人用药明显不同于全院用药;DMARDs对该类药物总费用影响大.

    作者:郭代红;陈珲;符效群;郝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评价

    目的评价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实施肠内营养佳的时机、方式、途径和制剂.方法采用medline数据库和清华数据库CNKI-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以severe acute pancmatitis、early enteral nutrition、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为关键词,检索近8年文献,并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对比研究、统计分析和评价.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 11.0.结果共检索到文章43篇,其中外文20篇,中文23篇,可用文章20篇.结论早期实施全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实施肠内营养佳时机为肠功能恢复期,一般术后3-5d,或者保守治疗时入院后3-5d;手术者经空肠造瘘管、非手术者经鼻空肠置管至Treiz韧带30cm以下为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的首选途径;实施肠内营养时多数选用整蛋白型肠内制剂.

    作者:贾建国;陈莲珍;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二)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本药可以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地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进而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导致鸟嘌呤核苷酸缺乏,DNA合成受阻,使细胞静止于G1期.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常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全身性疾病,其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其中内分泌治疗以其独特的作用和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2].

    作者:贺飞;吴卫华;王佳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影响尿酸生成和代谢的药物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生成和排泄过程如图1所示,药物影响任一环节均可导致人体内尿酸含量增加或减少.

    作者:田艳平;赵志刚;刘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与评价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青;刘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北京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