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桂英
背景: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通过其降脂和非降脂作用,可显著改善不同胆固醇水平个体的预后.他汀类的收益依赖于药物的长期不间断治疗.目的:通过对平均胆固醇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药物的干预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平均胆固醇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口服辛伐他汀作为二级预防手段,随访药物治疗的依从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不依从治疗的原因.结果:辛伐他汀治疗3、6、18个月的依从性分别是68.9%、48.0%,40.0%,依从性下降以前6个月明显.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年龄群对治疗依从性影响不大,高危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低.不依从治疗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对高危人群血脂控制水平、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认识不足,以及经济条件限制等.结论:辛伐他汀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依从性较低,为提高远期疗效,有必要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骆雷鸣;范利;刘静;刘煜;张明华;刘国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15岁.因恶心、呕吐20 d,加重1 d,于2002年5月20日15:00左右来我院就诊.
作者:孙翠珠;刘吉顺;李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68岁.因头顶部外伤性出血0.5 h,于2004年4月18日来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伤时无昏迷,无呕吐,无抽搐发作.
作者:吴小洪;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许多药物可引起胰腺炎,本文通过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近20年的有关文献,对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药物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有所帮助.
作者:时颖华;王大猷;李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ASP)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同期非食道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0例(402例次),根据出血前是否正在服用ASP分为两组:ASP组38例(出血42例次)与非ASP组342例(出血364例次),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ASP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年龄(64.5±5.4)岁,高于非ASP组(43.5±16.5岁),胃溃疡和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比例(69.1%)高于非ASP组(26.70%)(P<0.01),57.1%的患者出血前有诱因.出血量、Hb两组间无差异,止血时间(平均3.7 d)长于非ASP组(平均23 d)(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ASP是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胃部病变发生比率较高,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口服ASP时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控制诱因有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殷健;吴志强;候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56岁.因脓疱型银屑病,于2002年7月12日住院.既往无抗生素过敏史.入院后经抗过敏等治疗后脓疱疹消退,一般情况好转.
作者: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38岁.因慢性下腹疼痛,月经量减少,于2002年10月15日到北京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附件炎,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2次/d口服.服药后上述症状减轻,于服药后3周左右自行停药.几周后,下腹部疼痛复发,再次服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剂量同前.
作者:祁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例1女,65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2003年11月12日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化验检查正常,ECG示:短阵房速,ST-T改变.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术前检查BP 150/96 mmHg(1 mmHg=0.133kPa),HR 86次/min,R 16次/min,SPO2 98%,心电监测正常.
作者:沈伟民;梁峰;闫清;牛英;刘娉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静注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12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例.其中第1组入室后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第2组0.1mg/kg,第3组0.15mg/kg.分别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呼吸幅度(RV)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RR.RV及SPO2均有下降,其中2、3组与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注有一定呼吸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临床用药应以小剂量(0.05mg/kg)开始为宜.
作者:石玉岚;朱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例1,患者男,64岁.因右眼底出血,于2004年4月20日就诊.为明确诊断,使用荧光素钠3 mL静脉注射右眼底造影检查.10 min后,患者主诉头痛、头胀,并出现大汗淋漓.
作者:蒋宇利;冯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D-LP)和粒细胞缺乏症(D-AGC)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概念外周血白细胞(WBC)低于4 x 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成人低于2 x 109/L,儿童低于1.5 x 109/L者称为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作者:常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对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以我院1998年-2003年自发呈报的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资料,分别对患者的基本概况,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刘莹;王玉;曾昭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儿男,10岁.因发热、咳嗽2 d,于2002年6月1日入院.患儿于1年前应用头孢唑林钠出现过血尿,经对症治疗消失.无结核、肾结石等病史,无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军;周景应;于佳平;唐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55岁.8个月前因乏力、纳差、尿黄,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肝功能指标不详,但患者自述重度黄疸.检测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甲、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学检测均为阴性,诊断为戊型肝炎.
作者:任桂芳;张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63岁.因绝经20多年,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外阴痒1周,于2004年4月2日来医院就诊.
作者:张健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农民.患者自述3 d前因急性肠炎自行口服土霉素2片(0.5 g),次日开始出现全身紫红色斑疹,瘙痒,手指及脚趾出现水疱,表皮松解,易破,自觉疼痛,尤其是双脚趾溃烂疼痛,穿鞋、行走困难,伴发热,乏力.
作者:黄枝优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