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祥;徐宏宇
患者女,45岁.2003年始种植北沙参,在采收期间,接触北沙参0.5 h后,自感双手出现剧烈瘙痒及烧灼感,继而出现皮肤红斑、水疱,经当地医生予以抗过敏药物口服治疗后痊愈.2004年夏季,当患者再次采收北沙参时,双手出现与前次同样感觉和皮疹,而且症状及体征均较去年明显加重,并有少量渗液及结痂.短期应用前次药物疗效不明显,于当年7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无明显家族过敏史.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症状:两手掌明显肿胀,轻度发红,有绿豆大小的水泡;两手背及前臂曲侧皮肤弥漫性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红斑上密集分布针尖大小的丘疹和水疱,表面有少量渗液及结痂,尤以右前臂为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经取新鲜北沙参表皮渗出浆液做斑贴试验,结果为阳性.临床诊断:北沙参致接触过敏性皮炎.给予特非那定片60 mg,2次/d,及清热、凉血、解毒中草药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1周后痊愈.
作者:宋伟红;于守连;张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男,23岁.因发热、咽痛、咳嗽、咳痰4 d,于2003年12月25日来我部门诊就诊.查体:T 38.8℃,P 90次/min,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咽部发红,扁桃体不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检查:WBC 10.3×109/L,N 0.80,L 0.19.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赖氨酸乙酰水杨酸(来比林)0.9 g肌注,头孢拉定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输完液体约2 h后患者诉小腹胀痛,随即解肉眼血尿2次,并伴有腰痛.化验尿常规:RBC(++++),给予地塞米松5 mg入莫非氏管,5%碳酸氢钠100 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症状逐渐缓解.患者在以后的治疗中继续使用头孢拉啶2 g,2次/d静滴,连用5 d,未再出上述症状.此后未再用赖氨酸乙酰水杨酸,治疗第2天复查尿常规:RBC(++),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第5天复查尿常规结果正常.
作者:马江华;杜小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右乳癌术后,2003年6月5日行加速器放疗第5天,患者轻度恶心、未呕吐、尚能进食,给予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丰原能)、多种氨基酸(乐凡命)营养支持,1次/d.6月10日血糖8.9mmoL/L.治疗8 d后,症状有所减轻,停用丰原能、乐凡命.6月17日,因放疗后,患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再次给予上述药物治疗.治疗当日,在输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丰原能3支(含12U胰岛素)后,约20 min患者出现心慌、疲乏、全身大汗、站立不稳、无寒战及发热,休息约1 h后症状缓解.
作者:付巧英;乙苏北;王岩;任艳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22岁.因患痔疮,于2004年2月23日11:00入院.入院查体:T 36.4℃,P 73次/min,R 18次/min,BP 84/54 mmHg(1 mmHg=0.133kPa),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ECG:窦性心律,HR 73次/min,基本正常.2004年2月24日进行痔疮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查体:T36.5℃,R 18次/min,P 69次/min,BP 100/60mmHg,意识清楚,心、肺未见异常.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止血敏3 g,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林可霉素1.8 g,1次/d静滴.
作者:何仲瑾;王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20岁,因上腹胀痛、嗳气1月余,于2004年10月11日来我院门诊求治,查体:T36.5℃,P 70次/min,R 19次/min,BP 112/70mmHg(1mmHg=0.133kpa),神清,心肺(-),腹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压痛,未扪及包块,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大便隐血试验(-),腹部B超无明显异常,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给予口服氯波必利0.68 mg 2次/d.患者服药2次,次日出现两眼向上凝视,表情呆板,吐字不清,颈项僵直.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66岁.因结肠造瘘术后1年,要求行结肠造瘘还纳术,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查体:T 36.8℃,P 78次/min,P 18次/min,BP135/75mmHg(1mmHg=0.133kpa).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脏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sAg(-),抗HCV(-),HBV-DNA(-),ALT 14 U/L(正常值0~40U/L),T-Bil 12.7μ mol/L(正常值4.3~22.5 μ mol/L),D-Bil 6.7μ mol/L(正常值0~8.84 μ mol/L).于2004年5月28日在全麻下行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过程顺利.
作者:马向民;苑树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48岁.因咳嗽、发热2 d,于2004年10月28日就诊.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7℃,P110次/min,BP 120/70 mmHg(1 mmHg=0.133kpa),急性发热面容,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干湿啰音.血常规:WBC 18.9×109/L,N 0.90.胸片示双肺间质性肺炎.
作者:蒋文;李清华;李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42岁.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声音沙哑5 min,于2004年11月12日10:35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 d前因遇冷空气后全身皮肤出现蚕豆大小水肿样丘疹并奇痒,来我院就诊.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8 mg,3次/d口服;阿司咪唑10mg,1次/d口服.
作者:吴霞;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方法:对299名不同职称的医师、护师和药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按百分制计分,299名医务人员的平均得分为67.4±14.7.在不同职业中,药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医生和护师;内科系医务人员的得分略高于外科系;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得分高,其次分别为高级和初级职称人员.结论:医务人员普遍认识到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但掌握合理用药知识的水平差异较大,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提高用药水平十分必要.
作者:刘皈阳;柴栋;钱皎;王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64岁,因阴道肿物脱出,逐渐加重10年,伴咳嗽、尿失禁4年,于2002年12月23日入院.既往伴有2型糖尿病,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稳定.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豫生;张俊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2年,气急8年,加重1周.于2005年3月23日收入我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吸烟史40余年,20支/d.入院查体:T36.5℃,P78次/min,R18次/min,BP120/75mmHg(1mmHg=0.133kpa),气管居中,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双肺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语颤减弱,双肺广泛哮鸣音、湿啰音,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夏前明;陆国庆;张彦;肖贞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可致眼部损伤的药物及与给药方法的关系.方法:检索1997-2003年国内公开发行的28种医药学期刊上有关药物所致眼部损伤的文献105篇,并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种药物引起眼部损伤156例,临床表现包括青光眼、视力障碍、失明、结膜、视网膜损伤等;诱发药物以抗感染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全身给药所致眼部损伤多为正常用法、用量下的不良反应,而眼部用药所致眼部损伤则有错误用药、错误操作、眼部手术中及手术后用药不当等原因.
作者:车宁;谭玲;傅得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64岁.因恶心、呕吐、尿黄、皮肤黄染5 d,于2004年10月18日入我院消化科治疗.入院时患者体温38℃、畏寒.患者于5 d前自觉恶心,呕吐,尿黄及皮肤黄染,2 d前到我院门诊检测肝功能:ALT 2571 U/L,AST 1984 U/L;次日复查肝功能:ALT 2001 U/L,AST 1350 U/L;血常规:WBC 6.0 ×109/L,L 0.157,M 0.083,N0.76.入院时初步诊断为呕吐原因待查,疑急性肝损害和胆道感染.
作者:冯琳;蒋宇利;李军;欧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左旋多巴(L-dopa,LD)引入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使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寿命延长、降低了死亡率.迄今为止,LD特别是复方LD,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但在LD使用的过程中发现,2~5年后出现了疗效减低以及远期副作用:运动波动(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冻结现象)和异动症(包括双相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等).这就引出了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LD是否存在神经毒性以及其他有关药物在使用上的相关问题.本文就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发现,许多非心血管药物也可引起Q-T间期延长和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本文对可能引起此类不良反应的非心血管药物、作用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李翠香;徐文香;展瑞;张文博;刘学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50岁.因脂肪肝,于2004年8月2日遵医嘱服用硫普罗宁片(凯西莱)100mg,3次/d.服药8 d后患者出现尿黄、上腹饱胀感、呃逆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自行减服药量至100 mg,1次/d后.不见好转,并出现皮肤黄染,2 d后停药.停药后,患者饱胀感即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但尿液仍呈深黄色,皮肤黄染未消退.8月15日查尿,尿胆原(++),尿胆红素(++);8月16日查肝功能:ALT 253 U/L、AST 112 U/L、总胆红素35.6μ mol/L、直接胆红素18.9 μ mol/L、碱性磷酸酶147 U/L、谷酰转肽酶775 U/L、总胆汁酸224.9μ mol/L,乙肝五项均为阴性.
作者:马子静;何绥平;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双下肢肌肉疼痛2d,于2004年4月21日入院.患者既往患高脂血症(TG 13.0 mmol/L),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为治疗高脂血症,于15 d前开始服用非诺贝特(力平之胶囊)200 mg,1次/d.未服其他药物.
作者:王红;张爱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64岁.因直肠癌甲状腺转移,术后2个月,于2004年5月6日来我院进行化疗.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4℃,P 80次/min,R 18次/min,BP 135/90 mmHg(1 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好,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音正常.血、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2004年9月4日入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奥沙利铂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周;同时给予卡培他滨(希罗达)1 500 mg,2次/d口服;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的间歇期为1周,治疗过程中未合并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患者第3疗程结束后(11月24日),突感觉左耳听力下降,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两耳电测听提示:左耳神经性耳聋,声阻抗大致正常.停用奥沙利铂治疗,继续使用希罗达1 500 mg,同时给予前列地尔(凯时)30 μ g/d,5%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治疗,3 d后患者听力基本恢复,1周后听力恢复正常.
作者:张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因发热(T 39.5℃),轻度头痛,咳嗽3 d,于2004年9月17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9.5℃,HR 104次/min,R 18次/min,BP 110/70 mmHg(1 mmHg=0.133kpa).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Cr 59 μ mol/L,BUN 4.8mmol/L,尿蛋白含量25 mg/dL,24 h尿蛋白定量0.168 g.入院后,因青霉素皮试可疑阳性,给予头孢呋辛钠(凯帝欣)1.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2次/d;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3 g静滴,1次/d.输液于下午1:00开始,4:00结束.第2天上午,患者大腿内侧出现出血样皮疹,成圆盘状,当即停止输液.当晚患者大腿外侧及小腿先后出现类似皮疹,并伴发疼痛症状.第3天,经皮科会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服中药及西替利嗪抗过敏治疗.治疗后仍有新的皮疹出现,并发展至上肢,呈进行性加重.9月27日,患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给予中药及泼尼松30 mg,1次/d口服治疗.患者血尿消失,尿蛋白(+),病情逐渐好转.
作者:张静茹;王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22岁.因感冒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快克)1粒,2次/d.在次日上午服第3粒药物后,即出现头晕、焦虑、紧张、兴奋、乱语、行为异常.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医院,入院体检:T 37℃,P 78次/min,R 20次/min,BP 120/70 mmHg (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平、软,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面部无水肿,颈软,心、肺、腹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
作者:邢旺兴;闵宏;邹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