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氟沙星引起剥脱性皮炎

赵春华

关键词:氧氟沙星, 剥脱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 浅表淋巴结, 患者, 湿啰音, 青霉素, 过敏史, 病理性, 扁桃体, 杂音, 畏寒, 皮肤, 咳嗽, 巩膜, 肝脾, 非氏, 发热, 查体, 瓣膜
摘要:患者女,46岁.因畏寒、发热、咳嗽4 d,于2003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并未用过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入院查体:T 38.5℃,P 90次/min,R 24次/min,BP110/70 mmHg(1 mmHg=0.133kPa),精神尚好,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及双扁桃体不肿大,咽不红,右中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及,莫非氏征(-),肝区叩击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细辛注射液致严重过敏2例

    例1男,76岁.因冠心病、陈旧性心梗,于2004年2月10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10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稀释,1次/d,缓慢滴注.第4天当滴注约10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四肢厥冷,血压80/50mmHg(1 mmHg=0.133 kPa),T 37.2℃.

    作者:刘世萍;曲婷;尹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嗪酸致呼吸困难

    患者,女,53岁.因咽痒咳嗽咯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氟嗪酸,100mg,3次/d.3 d后出现气紧、心慌、胸闷有压榨感.于1999年8月15日来我院急诊.查体:T 36.5℃,R 38次/min,P 82次/min,BP 130/78mmHg(1mmHg=0.133kPa),神清、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HR 82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及其他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及胸片心肺均正常.

    作者:马万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85例急性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使用抗菌药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85例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菌株、耐药性及使用抗生素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0.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6.8%);真菌感染的比例相对增多(23.2%).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66~100%;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均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泰能、舒普深耐药率较低.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在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治疗10 d后耐药性显著增高.结论:应重视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齐文杰;王红;任爱民;张丽霞;张淑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82岁.因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晕、头重脚轻数日,于2004年3月24日来院就诊.既往因患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6年,甲状腺功能低下6年.长期服用心宝丸(内含洋金花、鹿茸、人参、肉桂等具有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功效)及甲状腺素片等药物,病情稳定,甲状腺功能正常,平时血压120~130/70~80 mmHg(1mmHg=0.133kPa).

    作者:李朝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胶囊引起肝炎

    患者男,38岁.因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83 u/L),于2004年12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无明显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等自觉症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未见蜘蛛痣,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曹传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高辛中毒引起重症腹痛腹泻

    患者男,59岁.2003年8月31日上午因腹痛和水样便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6 h出现无明显诱因腹痛,排水样便,便中无脓血及粘液,不伴恶心、呕吐.自服黄连素、氟哌酸后症状曾一度减轻,但不久后上述症状加重,频繁排水样便,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无头晕、心前区疼痛.

    作者:李忠东;于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依替膦酸二钠致黄疸和严重肝损害

    患者男,49岁.因骨质疏松症口服依替膦酸二钠(羟乙膦酸钠)0.4g,1次/d.近期检查肝功能正常.在服药后第5天出现皮肤搔痒,第7天出现尿黄,第10天皮肤、巩膜黄染,第15天巩膜重度黄染,且厌食.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

    作者:管玫;吴锐;陈泽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普伐他汀钠致心率减慢

    患者男,68岁.2002年11月曾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入院治疗,2002年12月2日出院时生化检查示:TG 1.11 mmol/L,TCL 3.38 mmol/L,LDL-C 1.55 mmol/L,HDL-C 1.29 mmol/L,此后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20 mg,2次/d;阿司匹林75 mg,1次/d口服.

    作者:张斌;陶祥;葛卫红;李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顺铂引起剧烈头痛

    患者女,56岁.因便血半年,经直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于2002年9月7日入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浸达浆膜,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半月进行首次全身化疗.方案为第一组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氟尿嘧啶0.75g;第二组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亚叶酸钙0.1 g静滴.

    作者:刘菊芳;陈坤兰;王玉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致寒战、发热3例

    例1女,53岁.主因间断寒战,发热4 d,于2004年5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自2004年5月20日起,每天凌晨2时许开始寒战,0.5 h后发热,体温达39℃以上,3 h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无其它伴随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巩膜无黄染,咽部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听诊(-),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5×109/L,N0.76,L 0.24,未查到疟原虫.尿常规、胸片、血生化27项、免疫7项检查均无异常.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因老年性阴道炎,自5月19日开始每晚10时许阴道用保妇康栓1枚,故考虑患者的寒战发热可能为保妇康栓所致,嘱停用保妇康栓,当日夜晚起,再无寒战发热出现.

    作者:滕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含雄黄中成药致慢性砷中毒2例

    例1女.22岁.因便秘于1999年6月开始不规则服用(长期间断性)健儿药片(别名:郑州肥儿丸,内含雄黄、甘草、使君子仁、蜂蜡、郁金等成分.),2000年6月患者开始出现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不明原因),2002年症状加重,在当地(山西运城)血研所诊断为MDS(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2002年下半年出现皮肤反应:躯干点状色素减退斑,斑周围出现色素沉着,呈雨滴状.2004年4月患者来我院就诊,检查:面部、躯干、双上臂、双股部散在绿豆大小色素减退斑,周围色素沉着,呈雨滴状改变,双手前臂、手背、双小腿、足背弥漫性色素沉着,掌跖点状角化.

    作者:刘恩生;李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腺肽注射剂引起脓疱疹

    患者女,35岁.因外阴瘙痒3年,于2004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述3年前因外阴瘙痒就诊.诊断为外阴白色病变,即: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增生性).曾在其他医院治疗近3年,效果欠佳,外阴奇痒难忍.妇科检查:外阴皮肤黏膜变白、对称,增厚发硬,呈湿疹样改变.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作者:苏永珍;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HT再摄取抑制剂与儿童青少年有害事件的关联

    为了解儿童青少年使用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有害事件的关联,对已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尽管有研究报告揭示SSRIs与日益增多的有害事件有关,但已知的临床研究结果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对严重抑郁障碍,佳治疗方案应为氟西汀与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SSRIs不应作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而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对SSRIs与有害事件的相关性有必要进一步做出及时评估,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鱼爱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致心悸

    患者女,69岁.1999年3月因间断头晕、头痛、胸痛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冠心病,予以复方帕吉林(降压欣)、复方丹参、愈风宁心、消心痛口服治疗.平素血压120-130/70-80mmHg.2003年8月因顾虑降压欣远期不良反应,降血压药更改为吲达帕胺片(寿比山)2.5mg,1次/d.

    作者:乔正贵;银霞;郭进;王玲;陈冬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致发热及溶血

    患者男,51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于2003年10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7.3℃,B超示:肝硬化,胆囊内胆泥淤积,有腹水形成,脾大并脾功能亢进症,有门脉高压.血常规:WBC 4.0×109/L、RBC 2.67×1012/L、HGB 105 g/L、PLT42×109/L;尿常规:WBC(+).诊断: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伴肝硬化失代偿期.

    作者:闫美兴;付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二)

    1.1.6药物引起的继发性脑病很多药物可造成严重的肝脏损害而诱发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后也可诱发肝性脑病,这些药物有奥美拉唑、丙硫氧嘧啶、丙戊酸、碘造影剂、磺胺类、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心得安)等.有些药物可使血糖降低,其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

    作者:张小澍;鱼爱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度洛西汀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重症抑郁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本品起效迅速,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本文对应用度洛西汀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归纳和介绍,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静;朱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皮试阴性患者严重过敏

    患者女,68岁.因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于2003年10月9日来院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铃兰欣)1.5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使用该药前作皮肤过敏试验显示阴性.当滴注约10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痛苦面容.查体:BP测未及,HR 88次/min,R 20次/min,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立即停用铃兰欣,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25 mg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4 u静脉滴注.经积极抢救,4 h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正常,血压回升至105/78 mmHg(1mmHg=0.133kPa),脉搏、呼吸均正常,心律齐.

    作者:邢蓉;邓子煜;陈根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吗啡控释片致老年肿瘤患者急性中毒2例

    例1男,72岁.因嗜睡11h入院.诊断:肝原发性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于2004年1月反复出现右上腹闷痛不适,向腰背部放射2月,行肝脏CT检查提示肝右叶一7.0×7.4cm肿块,血AFP>1000 ng/mL,确诊为肝原发性恶性肿瘤.

    作者:房文铮;欧阳学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发热2例

    例1男,55岁.直肠癌术后半年,准备进行第2疗程化疗,于2004年3月18日15:00入院.查体: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12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一般状况良好.血常规示WBC 3.2×109/L,入院后1 h给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皮下注射.注射后6 h患者出现寒战,T 38.9℃.给予清热解毒Ⅱ号(本院自制剂,主要成分为柴胡)肌注,物理降温.4 h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停药1 d,再次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同时肌注地塞米松2 mg,连续2d测WBC为7.8×109/L.未再出现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

    作者:王洁;袁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