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王玉荣;刘静;黄祥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 应用, 统计调查, 安全使用, 新品种, 新剂型, 副作用, 药性, 临床, 报表
摘要:中药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但随着中药新品种及新剂型不断出现,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调查,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提供参考.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他克莫司中毒诱发药物性糖尿病

    患者女,年龄62岁.因多囊肝、多囊肾,于2001年4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

    作者:李罄;李涛;唐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奎宁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苦黄注射液致药物热2例

    苦黄注射液系中药制剂,由苦参、大黄、大青叶、茵陈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有湿热内蕴、胆汁外溢、黄疸胁痛、乏力、纳差等症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退黄作用.我院在应用苦黄静滴治疗黄疸型肝炎时发生2例药物热,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勇;曹利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本文对近年来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在我国即将上市的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效果和临床安全性的研究概况,以及依曲西他平、替诺福韦等新开发药物的研究现状.旨在使临床医生对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蔡晧东;马秀云;崔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小儿过敏性休克

    患儿女,12岁.因咽痛、发热2 d入院.入院查体T 38.7 ℃,P 80次·min-1,R 18次·min-1,BP110/70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神志清,精神好,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其余均阴性.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穿琥宁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滴.当静滴穿琥宁注射液约10 min时,患儿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寒战、面色苍白.P 120次·min-1,BP 60/45 mm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肾上腺素1 mg,im;氧气吸入,流量5 L·min-1,地塞米松5 mg,iv.10min后,患儿逐渐恢复正常.追问家长患儿病史,该患者属过敏体质,以往曾用穿琥宁雾化吸入后,出现头痛、胸闷的过敏反应.因此可以确定为穿琥宁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常书振;郭莉;李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麦角胺-咖啡因栓剂与CYP3A4抑制剂合用致外周血管缺血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患者慎用利培酮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与报表分析

    目的:为掌握我省各种疫苗免疫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科学评价全省免疫预防策略.方法:于2002年建立了疫苗预防接种反应报告系统,实施零病例月报制度.结果:全年报告接种反应273例,主要集中在4、5月份,占总数的69.96%.在所用的29种疫苗中,报告发生接种反应的疫苗有13种,以地鼠肾细胞制备的乙脑灭活疫苗和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发生的反应居多,分别占70.33%和20.15%.其临床表现以皮疹和局部反应为主,各占51.28%和16.12%.结论:加强免疫预防接种反应的监测和防范有助于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

    作者:马福宝;刁连东;汤奋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9例胸腺肽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03年4月我院为提高医务工作者抵抗力,预防SARS,在医院职工中使用了4种胸腺肽制剂.使用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陆续收集到19份有关胸腺肽的不良反应报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萍;谢平;张玉秋;郑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氯氮平的相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避免异维A酸引起畸形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缩宫素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26岁.宫内孕39-3周,规律性下腹痛4 h,于2002年12月9日临产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查体:T 36.2℃,P 80次·min-1,BP 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宫高35 cm,胎心率140次·min-1.胎头娩出后,为促进胎盘娩出及预防产后出血,给予缩宫素20 u由莫菲氏管滴入.1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至75/50 mmHg.诊断:缩宫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保暖、吸氧、地塞米松10 mg由莫菲氏管滴入,同时开放第2条静脉,静滴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10 min后病情缓解,患者面色红润、四肢暖,血压升至90/60 mmHg.

    作者:张玉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53例甘露醇诱发渗透性肾病的诊治

    目的:研究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诱发渗透性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血管穿刺或动静脉外瘘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与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对53例(25岁~81岁)甘露醇诱发渗透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结果:经透析、药物治疗后48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恢复正常,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由高1934.8 μmol·L-1和49 mmol·L-1降至正常.结论:及时恰当透析、药物等综合治疗甘露醇诱发渗透性肾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立明;吕萍;王利然;王启鹏;郭宏艳;杨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广泛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各种疼痛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并且大剂量使用易引起肝损害.因此,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与合理使用问题有必要加以讨论.

    作者:金慧萍;李中东;焦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系统ADR术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过敏

    患者女,53岁.欲于局麻下行踝关节螺丝钉取出术,于2003年6月25日上午10:30入急诊手术室.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亦无其他药物过敏史.

    作者:毛璐;孙晓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5例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药物诱发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对1996年-2002年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肾损害并发肾功能不全,且经肾脏病理诊断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药物性肾损害病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其中病理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1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死亡2例(占10%),15例临床治愈,3例转为慢性肾损害;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病理均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死亡3例.庆大霉素、造影剂、抗癌药物(顺铂)、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龙胆泻肝丸)所致肾损害与药物剂量、疗程相关,而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所致肾损害与药物剂量、疗程无关.结论:应用有肾毒性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疗程、患者的年龄及机体状态,尤其对有脱水、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脏病史的患者,以及老年和儿童患者.用药期间须密切观察尿常规、尿酶及肾功能变化,争取早期发现,及时肾活检确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作者:王煜华;黄彩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吲哒帕胺致低钠血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百白破疫苗引起高热反应

    患儿男,5月龄.按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于2003年6月13日8:15在医务室进行第3次百白破疫苗接种.接种后,随即到门诊小儿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进行手指血常规化验.中午12:00左右,家长发现患儿全身寒战,儿科医生及时到患儿家中查体.此时患儿体温高达T 39.6 ℃,全身湿热,倦怠、流泪,寒战已消退.给予注射用阿司匹林赖氨酸(来比林),按10~25 mg·kg-1,退热,以后每间隔5~6h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滴剂0.8 ml,2 d后痊愈.

    作者:刘红艳;王晓莉;郭代红;孟庆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甘露聚糖肽静滴致急性哮喘发作

    患者女,52岁.因胃癌并腹腔内广泛转移姑息手术后9个月,于2003年5月19日收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分别于5月24日、25日使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24日静滴约0.5 h后(滴入液体约100ml),患者自感发热,随即胸闷、憋气、呼吸急促.查体:神志清,端坐位,张口呼吸,冷汗淋漓,HR 120次·min-1,双肺闻及小水泡音,BP 110/70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1,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喘啶0.25 g+地塞米松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呋塞米20 mg分别静脉推注,0.5 h后患者喘憋明显减轻,逐渐恢复正常.25日再次静滴该药5 min后,又出现上述症状.经前日同样措施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26日停用此药,患者未再出现哮喘发作.故考虑患者为甘露聚糖肽所致的哮喘发作.

    作者:金海燕;王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