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源性血液病(2)

常瑛

关键词:药源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症, 继发性, 红细胞疾病, 发病原因, 调查结果, 武汉市, 粒细胞, 急性型, 发生率, 发病率, 药物, 死亡, 欧洲, 美国, 患者, 感染, 出血, 病人
摘要:1药源性红细胞疾病1.1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AA)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较药源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症为低.DAA占全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50%~70%.欧洲和美国DAA的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2到5.我国武汉市对1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的调查结果,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98例(占82%),其中DAA 72例,占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73%.DAA病情多严重,急性型病人约有1/3~1/2,可能在一年内因出血和感染而死亡.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阵发性房颤转复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普罗帕酮、阿替洛尔和对照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终点为一年.结果: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以降低房颤复发率,延长窦性节律时间,缩短再发房颤持续时间,胺碘酮的作用优于普罗帕酮.两者的毒副作用差别不大,发生率低.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可作为预防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近期疗程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骆雷鸣;陈敏芝;史军;张灵;杨雪;朱启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亚砷酸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男,40岁.因心悸、发热1月,于2003年4月15日入院.查体:BP 125/80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48 kg,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界不大,HR 90次·min-1,肝脾肋下未及.

    作者:侯小萌;王书杰;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静滴致精神分裂症

    患者男,24岁.因咽痛2 d,来门诊就诊.查体:T 37.0℃,P 76次·min-1,R 18次·min-1,BP 110/70mmHg(1 mmHg=0.133 kPa),咽部发红、肿痛,其余均(-).血常规:WBC 1.0×10 9·L-1,RBC 4.2×1012·L-1,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00 mL+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0.6 g静滴,抗感染治疗.输液约10 min时,患者突然语无伦次,行为失常的躁狂状态.因门诊无法治疗转入上级医院呼吸内科.以后经请精神内科会诊,诊为精神分裂症,转入大庆市精神病医院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李中文;姜柏贺;李盛仙;刘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泻痢停与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32岁.因手及面部肿胀2 h入院.患者2 h前因腹泻自服泻痢停2片,用药10 min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2 h后出现双手及面部肿胀,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东明;徐敏丽;陈学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5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1年15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顾群;李玉珍;刘恩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Litargirio致铅中毒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制剂致过敏反应5例

    例1女,18岁.因咽喉疼痛,于2001年11月18日自购六神丸2管口服治疗.首次服用10粒约30~40 min后,患者自觉恶心、胸闷、心悸、颜面发热、发红:颈、胸、手背、大腿皮肤瘙痒,相继出现红色丘疹.查体:T 37℃,P 110次·min-1,R 24次·min-1,BP 118/70 mmHg(1 mmHg=0.133 kPa),颜面、颈、胸、双手前臂、双大腿内侧皮肤呈片状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心、肺、腹未见异常.诊断为六神丸所致药物性皮炎,立即给予异丙嗪25 mg im,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外用肤轻松软膏涂擦.用药30 min后,自觉症状逐渐好转,3 d后皮疹消退.

    作者:韩亚芳;郎中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源性血液病(2)

    1药源性红细胞疾病1.1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AA)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较药源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症为低.DAA占全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50%~70%.欧洲和美国DAA的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2到5.我国武汉市对1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的调查结果,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98例(占82%),其中DAA 72例,占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73%.DAA病情多严重,急性型病人约有1/3~1/2,可能在一年内因出血和感染而死亡.

    作者:常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呋喃唑酮致周围神经炎

    患者男,60岁.因四肢麻木,疼痛2周,于2001年12月6日以周围神经病收入院.患者于25 d前出现双足掌麻木,伴疼痛,逐渐向上发展,1周后出现双手指麻木,疼痛,同时双下肢麻木加重并出现无力,行走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作者:贾丹;齐晓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他莫西芬增加脑卒中、肺动脉栓塞和子宫癌的危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16岁.因外伤后胸前疤痕1年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该胸前疤痕曾于4个月前在我院门诊行药物注射治疗(2%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液各0.3 ml混合后疤痕内注射),疤痕症状与体征改善不明显.

    作者:庞家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曲肽注射剂致高血压

    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束带状胀痛,伴恶心呕吐12 h,于2003年1月4日入院.查体:T36.5℃,P 90次·min-1,BP 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R 21次·min-1,急性痛苦病容,唇舌干,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为甚,上腹部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性移动性浊(-),肠鸣音4次·min-1,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作者:谭永红;陈天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呼吸系统ADR术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物性胰腺炎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报道有所增加.本文介绍引起或有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对药物性胰腺炎的关注,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张大真;权正良;李增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ubMed资源利用详解(2)

    3特征键特征键是帮助用户得到准确、高效检索结果的补充检索功能键.在检索操作中,灵活地使用这些键可以协助你获得满意的检索结果.

    作者:张莉;郝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系列问答72--ADR报告制度按性质分为几类?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加重2例

    例1女,6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0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功能Ⅳ级.入院后患者双下肢明显水肿,卧床休息仍时感心慌、气短,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刘春雪;邵荣;李晓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剂量克林霉素静滴引起晕厥2例

    例1女,62岁.于2003年3月28日因胆囊炎,发热来急诊中心就诊.既往患有胆结石症、胆囊炎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8℃,P 85次·min-1,BP110/80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克林霉素1.8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当液体输注约1/3量时,患者突发晕厥,全身大汗,口角歪斜.呼吸平稳,心肺检查无异常.立即停止输液,数分钟后患者清醒.后换用头孢唑肟(益保世灵)注射液,未再复现上述症状.

    作者:凌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丙硫氧嘧啶致白细胞减少

    患者女,58岁.8年前因多食、多饮、消瘦、烦躁易怒、怕热、多汗及心慌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检测发现FT3、FT4增高,TSH减少,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予丙硫氧嘧啶50 mg,3次/d.患者服用1个月后,即感前述症状减轻,自行停药.此后因前述症状反复出现而间断服用丙硫氧嘧啶.

    作者:张华芸;孙明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患者男,33岁,体重72 Kg.因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0.3 g·d-1治疗.1周后患者发现躯干、四肢等处出现散在红斑,稍痒痛,继而口腔糜烂,眼结膜充血,同时伴畏寒、高热、头痛、咽痛、吞咽困难等.

    作者:姜凯军;雷鹏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