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克林霉素静滴引起晕厥2例

凌春燕

关键词:大剂量, 克林霉素, 静滴治疗, 葡萄糖注射液, 胆囊炎, 头孢唑肟, 口角歪斜, 急诊中心, 患者, 胆结石症, 过敏史, 症状, 晕厥, 液体, 药物, 心肺, 突发, 输注, 输液, 检查
摘要:例1女,62岁.于2003年3月28日因胆囊炎,发热来急诊中心就诊.既往患有胆结石症、胆囊炎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8℃,P 85次·min-1,BP110/80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克林霉素1.8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当液体输注约1/3量时,患者突发晕厥,全身大汗,口角歪斜.呼吸平稳,心肺检查无异常.立即停止输液,数分钟后患者清醒.后换用头孢唑肟(益保世灵)注射液,未再复现上述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15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本文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5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以引起对安全用药的重视.

    作者:贺密会;周践;周筱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药制剂致过敏反应5例

    例1女,18岁.因咽喉疼痛,于2001年11月18日自购六神丸2管口服治疗.首次服用10粒约30~40 min后,患者自觉恶心、胸闷、心悸、颜面发热、发红:颈、胸、手背、大腿皮肤瘙痒,相继出现红色丘疹.查体:T 37℃,P 110次·min-1,R 24次·min-1,BP 118/70 mmHg(1 mmHg=0.133 kPa),颜面、颈、胸、双手前臂、双大腿内侧皮肤呈片状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心、肺、腹未见异常.诊断为六神丸所致药物性皮炎,立即给予异丙嗪25 mg im,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外用肤轻松软膏涂擦.用药30 min后,自觉症状逐渐好转,3 d后皮疹消退.

    作者:韩亚芳;郎中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肌注致下肢局部麻木

    患者女,42岁.因鼻粘膜感染伴有下颌淋巴结肿大到我院就诊.给予盐酸克林霉素0.3 mg,2次/d肌注.第1天,患者除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外,未述其它不适.第3针注射完时,注射部位(右侧臀部)疼痛剧烈,不能行走.卧床休息0.5 h,疼痛稍有缓解.

    作者:王京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系列问答72--ADR报告制度按性质分为几类?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氟替卡松致肾上腺功能不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系列问答74--如何改进ADR报告中的少报现象?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物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阵发性房颤转复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普罗帕酮、阿替洛尔和对照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终点为一年.结果:小剂量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以降低房颤复发率,延长窦性节律时间,缩短再发房颤持续时间,胺碘酮的作用优于普罗帕酮.两者的毒副作用差别不大,发生率低.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可作为预防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近期疗程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骆雷鸣;陈敏芝;史军;张灵;杨雪;朱启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复方芦荟胶囊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35岁.因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腹胀,遵医嘱于2003年3月18日服用复方芦荟胶囊2粒.3 h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腹痛、寒颤、意识模糊、出冷汗、伴恶心呕吐1次,急送我院治疗.

    作者:张爱霞;纪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加重2例

    例1女,6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0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功能Ⅳ级.入院后患者双下肢明显水肿,卧床休息仍时感心慌、气短,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刘春雪;邵荣;李晓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曲肽注射剂致高血压

    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束带状胀痛,伴恶心呕吐12 h,于2003年1月4日入院.查体:T36.5℃,P 90次·min-1,BP 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R 21次·min-1,急性痛苦病容,唇舌干,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为甚,上腹部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性移动性浊(-),肠鸣音4次·min-1,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作者:谭永红;陈天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舒巴坦钠注射液致精神障碍

    患者女,38岁.因右下肢疼痛、浮肿2 d,于2002年7月11日到我院就诊并入胸外科治疗.查体:T 37℃,R 20次·min-1,P 80次·min-1,BP 120/64 mmHg(1 mmHg=0.133 kPa).外科检查:神清,自主体位,右下肢膝关节以下肿胀、浅静脉扩张、毛细血管部分栓塞,足背动脉搏动可.

    作者:张明雄;黄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引起急性白细胞减少

    患者男,80岁.因咳嗽、咳痰30年,气喘10年,加重10余d,于2003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陈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致心动过速

    患者女,50岁.因患腹泻到某乡村医务室就诊治疗.患者平素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和心脏病史.查体:T 37.5℃,HR 90次·min-1,BP 105/80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阿米卡星注射液0.4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2次/d.第1次输液后,患者出现间断心慌、胸闷、口干、出汗.查体:T 37.7℃,HR 122次·min-1,BP 110/82 mmHg.

    作者:徐运平;唐军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剂量克林霉素静滴引起晕厥2例

    例1女,62岁.于2003年3月28日因胆囊炎,发热来急诊中心就诊.既往患有胆结石症、胆囊炎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8℃,P 85次·min-1,BP110/80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克林霉素1.8 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治疗.当液体输注约1/3量时,患者突发晕厥,全身大汗,口角歪斜.呼吸平稳,心肺检查无异常.立即停止输液,数分钟后患者清醒.后换用头孢唑肟(益保世灵)注射液,未再复现上述症状.

    作者:凌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致跟腱损伤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激酶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48岁.因持续性胸闷、胸骨后隐痛8h,于2002年8月7日16:00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无药物过敏史,嗜酒.查体:BP 105/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不大,HR 102次·min-1,律齐,无杂音.

    作者:任满意;李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源性血液病(2)

    1药源性红细胞疾病1.1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AA)药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较药源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症为低.DAA占全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50%~70%.欧洲和美国DAA的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2到5.我国武汉市对11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的调查结果,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98例(占82%),其中DAA 72例,占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73%.DAA病情多严重,急性型病人约有1/3~1/2,可能在一年内因出血和感染而死亡.

    作者:常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β干扰素致肝损害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丙硫氧嘧啶致白细胞减少

    患者女,58岁.8年前因多食、多饮、消瘦、烦躁易怒、怕热、多汗及心慌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检测发现FT3、FT4增高,TSH减少,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予丙硫氧嘧啶50 mg,3次/d.患者服用1个月后,即感前述症状减轻,自行停药.此后因前述症状反复出现而间断服用丙硫氧嘧啶.

    作者:张华芸;孙明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泻痢停与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32岁.因手及面部肿胀2 h入院.患者2 h前因腹泻自服泻痢停2片,用药10 min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2 h后出现双手及面部肿胀,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东明;徐敏丽;陈学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