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青光眼是一类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过高,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眼病.虽然仅仅眼压上升不能作为青光眼的诊断根据,但是眼压上升,是造成各种类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所以青光眼的治疗目标首先是使眼压下降.多佐胺(Dorzolamide,商品名:Trusopt,默克公司)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局部眼用碳酸酐酶抑制剂(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CAI),有较强的降IOP的作用.1994年在美国上市.
作者:车宁;谭玲;张尧贞;傅得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非典型肺炎的防治中,胸腺肽被用于预防性注射,本文报道2例注射胸腺肽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病例.
作者:李坚;谢汝萍;肖卫忠;樊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23岁,大学生.因头痛、咽喉痛、发热2天,于2003年6月21日晚10:00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吴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1990年以来有关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10篇244例进行分析整理.结果:244例过敏性休克涉及12种药物,居前6位的是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氨苄、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占93.8%.有过敏史者24.6%,无过敏史者30.3%,过敏史不清者45.1%.86.1%的过敏性休克发生于用药的20min内,首次用药占78.7%,死亡占8.2%.结论: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药人员高度重视,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做皮肤过敏试验及用药后密切观察是防治严重过敏事件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德才;张继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74岁.因纳差半年,水肿2月,加重伴憋气、呕吐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干燥综合征、肺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入院后经透析、降压等治疗,症状好转.由于第二次动静脉造瘘术后左前臂血肿形成,转胸外科,并使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用法:10g/次,2次/d静滴.治疗前实验室检测:血钾4.2 mmol/L,钠148 mmol/L,钙2.33 mmol/L,磷为1.23 mmol/L,CRE 435.04μ mmol/L,BUN 35.48 mmol/L.患者于用药后第3天晚出现腹泻,次日晨起出现憋气、手足抖动、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压140/70 mmHg,呼吸28次/min,心率97次/min.治疗第4天检测:血钾3.8 mmol/L,钠144 mmol/L,钙1.63 mmol/L,磷10.23 mmol/L,CRE 561.237 μ mmol/L,BUN 41.63 mmol/L.临床诊断为高磷血症等.为查清楚高磷血症的病因,临床医生请临床药师以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会诊,考虑为果糖二磷酸钠所致.停用果糖二磷酸钠,3 d后复查,血磷降至1.26 mmol/L,钾3.6 mmol/L,钠134mmol/L,钙1.94 mmol/L.
作者:谭玲;杨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48岁.因左耳廓疼痛2天,于2004年3月24日就医于我院门诊.该患者有高血压史,但平时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维持在128/70 mmHg左右,心率在78次/min左右.经检查诊断为枕大神经炎,给予改善脑部供血、镇痛、活血化瘀治疗.服用复方曲马多(痛宁)1片,3次/d;甲钴胺(弥可保)1片,3次/d;银杏叶1片,3次/d.上午9:30,患者首次服用3种药各1片,约1h后出现口干,疼痛有所减轻;16:20再次口服各药1片.18:00左右,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口干,烦躁不安,血压145/97 mmHg(1 mmHg=0.133 kPa),HR 56次/min,出现喷射状呕吐,并持续呕吐.20:00左右血压157/97 mmHg,HR 58次/min.停用上述药物,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B6注射液100 mg静滴,甲氧氯普胺10 mg肌注.治疗后血压140/80 mmHg,HR 60次/min,并不间断呕吐到凌晨1:00,昏睡1日,症状逐渐减轻.以后未再服用复方曲马多片,继续服用甲钴胺片(弥可保)、银杏叶片,未再出现上述症状,血压130/75 mmHg,心率70次/min.
作者:王晓蕙;金伟华;陈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后4个月复查,于2004年2月12日入院.查体:T 36.4℃,BP 130/80 mmHg(1mmHg=0.133kPa),心肺(-).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关颖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致儿童药源性运动障碍的相关药物、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查阅药源性运动障碍患儿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儿童中发生药源性运动障碍的病例96例,涉及的药物有甲氧氯普安、氯丙嗪、左旋咪唑、氟哌啶醇,其中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者89例,帕金森综合征者7例.经停用相关药物及对症治疗后迅速痊愈.结论:药源性运动障碍是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儿童更易发生,故儿童用药应严格控制剂量并加强监测.
作者:周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69岁.因右侧肢体偏瘫3月,加重3 d于2003年8月7日入院.该患者高血压10年,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4℃,P 6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神志清楚,吐字不清.
作者:杜国安;王瑞芳;王高升;李燕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探讨其易感因素,对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现将我院收集的1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建华;郭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16岁.因平时经常感冒抵抗力弱,经人推荐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力尔凡)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家人遂自行购置了力尔凡(甘露聚糖肽5 mg/支)20支.患者于2003年10月30日11:45自带药品前往当地村卫生所,由卫生所医生按说明书用0.9%氯化钠注射液2mL稀释后,常规肌肉注射.约5min后,患者自己骑自行车回家.12:00左右患者感觉不适奔向卫生间,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周丽芳;陈建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物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介导或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不同药物引起TTP/HUS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目前有必要制订药物相关性TTP/HUS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
作者:蔡华聪;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