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胜;王树兵;张金梅;高仲阳
新型抗抑郁药是指非经典的、含有杂环的抗抑郁药,不同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也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精神病如强迫症、恐惧症、贪食症.本文主要叙述本类药物中毒的毒理和救治,由于我国这一类药物中毒的处理经验很少,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外.涉及的新型抗抑郁药有:曲唑酮、萘法唑酮、安非他酮和米氮平.
作者:黄韶清;邱泽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SARS病人临床特征及其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52例确诊SARS病人,35例1周内入院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17例在院外接受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1周以上者为对照,探索SARS治疗方法.检测病人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研究SARS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结果:SARS病人69%具有双峰热型特点,病情演变呈阶段性,可分为四个时期:发热期、肺损伤期、免疫麻痹期、恢复期.早期以联合抗病毒治疗35例,重症3例,无1例死亡;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重症7例,死亡7例,死亡均与严重机会感染有关.SARS病人起病初即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下降,在病程8~12天降至低,普通病人第3周恢复正常,重型死亡病例持续低下.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与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直线相关,可代替后者观察病情.结论:SARS病人主要矛盾是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杀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原因.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宜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刘景院;郭利民;赵红心;董庆华;郭霞;王凌航;何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随着多种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和中药的广泛应用或滥用,药源性肾脏损害屡见不鲜.由于许多药物在常规剂量时即可发生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又由于某些药物所致的肾损害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肾脏具有巨大的储备能力,因而药物性肾损害不易及早发现.所以,提高对药物肾毒性的认识,正确合理地用药,尽量避免毒副作用及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是临床医生的职责.
作者:陈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终止早期妊娠已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有些人员未能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合理应用,致使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能及时诊治或诊断不明,贻误病情.近几年,我们发现并收治2例口服该类引产药物诱发系统性红伴狼疮(SLE)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少华;林桦;梁大明;孙明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继发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6日至5月24日住院治疗的253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血、尿、便、痰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依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3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80株.79例未使用激素者,继发感染率7.6%;17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继发感染率为19.0%.其中普通型SARS的继发感染率为12.9%,重症SARS的继发感染率25.9%,使用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10.3%,中大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23.3%.结论: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继发感染率要高于未使用激素者,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增加,患者继发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因此,在治疗SARS病人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激素.
作者:赵辉;王慧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39岁,因脑外伤后癫痫,于2001年入院.查体:T 36.5℃,BP110/70mmHg,精神检查:生活不能自理,问话不答,对人物、时间、地点定向力丧失,不认识家人,思维贫乏,反应迟钝,表情呆板,情感反应淡漠,智能及人格缺损,记忆力基本丧失,有冲动、伤人、自伤、自知力丧失.血常规:WBC 6.9×109·L-1,RBC 4.20×1012·L-1,Hb125g·L-1,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脑电图中度异常.
作者:郭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尔进)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骨髓炎和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它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而导致眼睑充血、流泪则较少见.现报道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引起眼睑充血、流泪1例.
作者:刘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37岁.因进食河虾30min后,出现全身皮疹及瘙痒,于2002年5月8日晚7时40分来本院急诊.患者既往有海鲜类食物过敏史,否认有心血管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作者:张珠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心悸胸闷发作10h,于2002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频发多源性室早,曾有用利多卡因出现头晕,耳鸣,四肢麻木等反应史,平素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150mg,q8h.
作者:徐陵;王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57岁,5月前发现左颈部蚕豆大小无疼痛肿块一个,局部无发热,活动,随后逐渐增大.3月前来我院门诊经穿刺查见鳞癌细胞.后到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行手术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但经胸片、B超、鼻咽镜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自服中药治疗,肿块进一步增大.2002年10月15日以左颈部转移性腺癌入我院肿瘤内科.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稍差,消瘦,脉较弱,心律齐无杂音,HR75次·min-1.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R 18次·min-1,BP120/75mmHg(16/10kpa),左颈部可扪及一个3×4cm和2个1×1cm大小肿块,活动、无触痛.
作者:张援;吴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儿男,13岁.因发热伴咳嗽2 d,于2002年3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平素体健,无呕吐、腹痛及腹泻病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6℃,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无皮疹,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11.0×109·L-1,N 0.8,L 0.20.尿常规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于12:05给予磷霉素钠针剂6.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
作者:王岩;高利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甘露醇静脉及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多有报告,其中过敏反应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可致肾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本文仅对近五年来甘露醇应用时有关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回顾,探讨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夏小平;单桂丽;李艳妍;孙智辉;王国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黄热病减毒活疫苗是由减毒17D毒种生产而成,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但近年来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报道的由接种黄热病疫苗所致的嗜内脏毒性和嗜神经毒性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事件的发生.引起世界各地药品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我国每年使用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7D株)10多万人次,同样存在潜在危险.应引起有关部门特别关注.
作者:王鲁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拉米夫定致HBV变异后的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999年10月以来门诊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发生病毒变异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一般保肝药治疗,治疗组在一般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肝功能恢复正常者,治疗组为15例(75%),对照组为9例(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对治疗拉米夫定变异后的肝功能异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桂爽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