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1例复杂用药引起多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王子惠;杨辉;崔向丽

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重整,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对复杂用药老年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杂用药导致多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治疗,通过药物重整,完善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 根据该患者实际用药需求,将其用药从30种精简为13种,且该患者的口腔溃疡、骨痛、肌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整体病情好转.对复杂用药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及药学服务模式,可着重在精简用药、改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这3个方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1例复杂用药引起多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对复杂用药老年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复杂用药导致多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治疗,通过药物重整,完善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进行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 根据该患者实际用药需求,将其用药从30种精简为13种,且该患者的口腔溃疡、骨痛、肌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整体病情好转.对复杂用药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及药学服务模式,可着重在精简用药、改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这3个方面.

    作者:王子惠;杨辉;崔向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利尿药及洋地黄等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脑心通1.6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38/43例)和72.09%(3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33.16±6.43)和(27.98±5.62) mm,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53.23±5.39)和(47.36±1.56)mm,LVEF分别为(47.44±5.73)%和(57.61±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和呕吐,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腹泻.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和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中山;史磊;孙玉岩;陈会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试验组2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2500 mg·m-2·d-1卡培他滨,bid,给药2周后停药1周+第1天静脉滴注75 g· m-2紫杉醇.试验组予以静脉滴注氟尿嘧啶0.5g·d-1,qd,给药2周后停药1周+第1天静脉滴注75 9·m-2紫杉醇.2组患者一个周期均为21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9/20例)和66.67%(12/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胃肠道反应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传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成分分析及对小鼠的补肾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补肾作用机制.方法 用Hypersil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按照性别和体重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按9.75g·kg-1体重灌胃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连续给药9d;在给药第6天,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1体重灌胃氢化可的松,连续4d,建立肾阴虚小鼠模型.第10天,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及睾酮(T)含量.结果 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和马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4~2.40 μg(r =0.999 6)、0.14~1.38 μg(r =0.999 1)、0.12 ~1.20 μg(r =0.999 1)及0.24 ~2.40 μg(r =0.999 4)内,线性关系良好;这4种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2±1.80)%,(100.83±1.94)%,(102.40±1.47)%,(101.40±1.50)%,RSD分别为1.80%,1.92%,1.44%,1.50%.在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中按生药量计算,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和马钱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0.02%,0.06%,0.13%.给药9d后,模型组与实验组cAMP含量分别为(8.20±0.63),(6.90±0.15) n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实验组FSH、E2、T含量分别为(0.54±0.10),(0.88±0.04) mU·mL-1;(13.93±0.29),(15.48±0.43) pg·mL-1;(2.23±0.14),(5.63±0.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主要含有马钱苷、莫诺苷、獐牙菜苷、芍药苷,其补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AMP含量及HPG轴中各环节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戴冰;张嘉妮;吴沁璇;李玉星;范金茹;肖子曾;杨磊;肖望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他克莫司(FK506)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以及2种方法在他克莫司浓度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19例需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器宫移植患者的全血样本,建立测定他克莫司全血浓度的HPLC-MS/MS方法并进行确证,用HPLC-MS/MS法和治疗药物监测(TDM)常用的CMIA法分别测定相同临床样本的他克莫司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评价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19例样本中他克莫司浓度分布范围为1.30 ~28.50 ng·mL-1,HPLC-MS/MS法与CMIA法对他克莫司浓度测定的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57±5.16)和(7.66±5.22)ng·mL-1,2组结果比值为(100.37±16.28)%;2组测定结果方程式为YHPLC-MS/MS=0.97xCMIA+0.16(r =0.988 9),相关性较好.对2种方法测定浓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LC-MS/MS法与CMIA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均适用于他克莫司的日常TDM工作.

    作者:赵瑞;李鹏飞;杜萍;祝锦;刘洪川;于伟越;刘丽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红芪总多糖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细胞因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红芪总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照体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3个剂量实验组.正常组注射等体积量0.9% NaC1,其余各组腹腔注射10 mg·kg-1LPS,建立小鼠肺损伤模型.在造模后4h,3个剂量(50,100,200 mg·kg-1)实验组每日分别灌服红芪总多糖,对照组每日灌服3 mg·kg-1地塞米松,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0.9% NaC1,连续3d.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 给药后,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0含量分别为(156.23±7.39),(44.24 ±2.89) ng·L-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NF-α、IL-10含量分另别为(139.45±6.57),(35.30±1.88);(120.13±6.81),(33.11 ±2.71)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T-AOC、SOD水平分别为(5.56±0.13),(67.68±4.86)U·mg-比较,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T-AOC、SOD水平分别为(5.91±0.10),(70.00 ±3.04);(6.10±0.09),(76.21 ±4.03)U·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5.55 ±0.11)nmol·mg-1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MDA含量分别为(5.01±0.11),(4.17 ±0.12) nmol·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6.45±0.08),(3.22 ±0.14),(3.35±0.12)μm相比,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的DNA尾长、尾矩及Olive尾矩分别为(5.81±0.10),(5.24 ±0.10);(2.86 ±0.12),(2.71±0.16);(2.67±0.10),(2.17±0.18)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红芪总多糖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促炎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衡,调节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有关.

    作者:耿广琴;谢晓蓉;王雅莉;邵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

    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莫昔芬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药,其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细胞色素P450 (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影响了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本文就CYP450代谢酶和常见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对他莫昔芬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影响展开综述,为他莫昔芬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过怿赟;张翠锋;谢海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肝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2组患者均维持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进行早期镇静治疗;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 μg·kg-1·h-1进行早期镇静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8 h.记录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及肾替代治疗(CRRT)持续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ICU入住时间和CRRT持续时间分别为(96.32±13.51),(61.30 ±9.85)h;试验组分别为(76.18±11.32),(52.93 ±9.21)h(P <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降钙素原分别为(2.05±0.39),(2.43±0.24)ng·L-1;C-反应蛋白分别为(56.36±9.94),(79.91±12.55) ng·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78.72±11.33),(92.07±12.55)ng·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7.56±4.07),(24.41±4.25)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21.37±4.73),(30.46±6.44)U· L-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9.61±6.97),(38.60±7.53)g· L-1;碱性磷酸分别为(67.27±7.26),(71.75±8.41)U·L-1;总胆红素分别为(11.36±2.91),(14.72±2.29) μmol·L-1;尿素氮分别为(7.03±2.03),(10.07±3.12)mmol·L-1;血清肌酸酐分别为(87.98±10.56),(123.73±11.74) 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对症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肺损伤和肾损伤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脏器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更强.

    作者:曾燕萍;马卫星;缪志军;向辉;薛骅;丁峰;柳东之;钱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去甲斑蝥素联合紫杉醇对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紫杉醇(PTX)及两者联合使用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3组:NCTD组、PTX组和联合组(NCTD+PTX).NCTD组和PTX组:在处于指数增长的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中,加入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μmol·L-1)的NCTD和PTX;联合组:NCTD与PTX按1∶1浓度配比,重复第1组操作.48 h后再加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工作液20 μL,培养4h后吸出上层液体,加入DMSO 200 μL进行溶解.以离心培养法测定DU145的复苏率和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以MTT法检测半数抑制浓度.以模拟联合指数考察两药物是否具有协同作用.结果 上述由小到大7个浓度NCTD组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12%,0.14%,0.25%,0.30%,0.58%,0.70%,0.74%,PTX组分别为0.42%,0.43%,0.44%,0.46%,0.46%,0.47%,0.52%,联合组分别为0.53%,0.55%,0.56%,0.61%,0.66%,0.75%,0.79%,联合组对癌细胞的抑制率高于NCTD组与P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两药剂量的增加,模拟联合指数值越来越高,且小于1,低为0.07±0.01,高为0.59±0.20,与低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NCTD、PTX联用时,两者间有协同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协同作用更明显.结论 NCTD与PTX对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均有抑制效果,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两者联合使用作用更强.

    作者:刘世芬;丁玉峰;牛建一;丁刚;孙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药物临床试验中处理严重不良事件的经验

    在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工作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解决的过程更能够体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列举实例,结合案例的发生背景、处理和解决过程,来阐述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作者:王一;张庆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7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瓜蒌皮注射液20 mL,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4%(62/67例)和76.12%(51/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1.91±2.33)和(13.21±3.35)分,BI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62.32±12.83)和(52.72±16.53)分,CRP分别为(3.92±1.15)和(7.12±1.96)mg·dL-1,IL-6分别为(15.54±4.93)和(19.23±3.84) ng·L-1,TNF-α分别为(26.85±8.75)和(43.73±12.52)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爱岳;李强;余丹;周治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6例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试验组73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10 mg,qd,口服;试验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4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员卒中量表(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ADL-B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66/73例)和76.71%(56/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HISS评分分别为(8.24±1.65)和(12.03±2.21)分,ADL-BI评分分别为(80.94±2.67)和(68.75±3.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一过性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2%和1.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40 mg治疗缺血性前循环卒中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阚丽丽;王妮妮;徐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肌M2受体的表达在瑞芬太尼对心室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影响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M2受体的表达在瑞芬太尼对心室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家兔24只,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兔心模型后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灌注K-H液60 min;低、中、高浓度实验组灌注含12,25,50ng·mL-瑞芬太尼的K-H液60 min.记录灌注60 min时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M2受体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TDR为8.42±5.33,低、中、高浓度实验组的TDR分别为41.24±15.59,29.64±12.40,31.13 ±2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低浓度和中浓度实验组的M2受体表达分别为0.32±0.02,0.40±0.01,0.45 ±0.03,高浓度实验组为0.63±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浓度依赖上调心肌M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其引起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机制.

    作者:刘艳秋;张凯强;李惠;高鸿;熊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成药在综合性医院的不合理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对不合理中成药使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的2.23%,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9.28%,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88.54%,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2.17%.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遴选药物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等.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总结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的不合理情况及医务部门对其不合理情况的干预,使我院中成药临床使用日趋规范.

    作者:李亚利;陈世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5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1,静脉滴注;试验组予以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3周,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09%(13/22例)和31.82%(7/22例),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1和5.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13.64%,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5%和9.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替曲塞注射剂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徐曦;何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1.0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20 mL,qd.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例)和70.59%(24/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胃肠道反应、皮疹,对照组出现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头痛、肝酶轻度上升、胃肠道反应、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2%和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慧;张九进;晏东;彭春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服用百令胶囊患者的用药监护,通过详细的药学问诊,发现患者多次服用百令胶囊致牙痛和腮部肿胀反复发作,查阅相关文献,并按照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和结论 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是百令胶囊新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促进药物的安全使用.

    作者:王丽君;吴华;李春钰;顾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sV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例),对照组为79.07%(34/43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4.38±0.89),(1.54±0.79),(2.23 ±0.82)mmol·L-1,对照组分别为(4.79 ±0.87),(1.90±0.83),(2.61±0.8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s-CRP分别为(4.83±1.13),(5.12±1.78)mg·L-1,sVCAM-1分别为(0.37±0.15),(0.39±0.13)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腹痛、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5/43例),13.95%(6/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曲玉峰;宗桂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洛索洛芬钠片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洛索洛芬钠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每次25 mg,每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连续注射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天3次,口服,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44/45例)和82.22%(37/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4.27 ±5.88),(7.71±2.45),(12.71 ±3.08)μg·mL-1,对照组分别为(45.29±6.18),(11.55±3.00),(16.30 ±4.13) μg·mL-1(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75±1.01),(3.63 ±0.94)分(P<0.05);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别为(31.51 ±6.37),(33.85±7.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药物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轻微皮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例);对照组主要不良发应为胃肠道症状和关节红肿,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1.11%(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索洛芬钠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对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100 mg,q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qn,口服+培哚普利4 mg,q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和脑钠肽(BN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80.65%(50/62例)和72.13%(44/6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38.85±4.72)%和(36.53±3.10)%,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75.23±43.84)和(344.64±38.92)m,血浆BNP分别为(335.48±211.36)和(420.52±237.47) 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胃部不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片虽不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其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降低BNP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峰;周乃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