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全伟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下移的原因。方法:2010年4月-2013年9月收治宫内节育器移位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宫内节育器移位的原因除与 IUD 本身因素、子宫位置、节育器的类型、放置的时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外,与操作者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结论:医务工作者要以节育手术常规为依据,熟练掌握各类适应证及禁忌证,适时、正确地为需要的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同时,要加强术后随访服务,早发现、早处理位置异常的IUD,努力减少意外怀孕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重点。方法:总结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疼痛完全缓解49例,出现术侧面瘫1例,随访6个月后缓解。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许舍;崔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分娩结局进行探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42例作观察组,同期选择42例因瘢痕子宫而进行2次剖宫产分娩的产妇42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手术所用资金等情况。结果:出血量、分娩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手术所用资金等多项数据对比中,观察组产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在分娩后更易出现并发症,临床分娩手术过程中,应时刻把握好第1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从而确保产妇与婴儿的健康。
作者:张学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该病以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临床上一般将 COPD 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康复期两大阶段,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明显加重,需对症予以止咳、祛痰、抗感染药物治疗,辅以机械通气治疗;缓解期则需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持续护理干预。
作者:熊德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腹茧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本文简要分析1例腹茧症合并右侧卵巢巨大畸胎瘤案例,以供探讨。
作者:杨和芬;董家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甲状腺癌患者158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在158例甲状腺癌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51例(95.57%),滤泡状腺癌4例(2.53%),髓样癌2例(1.27%),未分化癌1例(0.63%),诊断符合率94.32%。158例甲状腺癌中癌结节199个,低回声78.34%,微小结节中低回声出现率96.88%(93/96);所有癌结节中伴有钙化的108个(54.27%),微小钙化灶101个,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1例(13.29%)。结论:高频超声中出现钙化及低回声结节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思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生物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与其他课程又有所不同。如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考核,关系到对学生能力培养。本文就针对该课程的评分体系标准化的建设、实施与管理,作一个简要探讨。
作者:程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Ⅲ度以上压疮患者18例,分析应用创伤负压引流套装治疗的效果、住院时间、患者舒适满意度、平均住院费用。结果:9例应用负压引流套装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和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应用负压引流套装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避免反复换药,不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华;林凯;孙杏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老年急腹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开腹手术法治疗,观察组以腹腔镜手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镜治疗术治疗老年急腹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赵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吸氧、肠外营养、稳定电解质、同时给予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3次/d,连续治疗6 d。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加强生命体征的护理观察、加强治疗中的护理干预、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肾功能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及血清、尿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培训、沟通、宣传等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结论:中医药知识技能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中医护理技术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作者: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2 h后,治疗组的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帅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重视。方法:收治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患者以青少年男性居多;发作期间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肢体、面部出现肌张力障碍,发作时意识清晰。经药物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的准确分类对制订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如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均预后良好。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4年3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方法。结果:对照组中,手术后正常行走、无痛感、没有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而观察组正常行走、无痛感、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多达7例。观察组的手术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是很显著的,由于不需要在骨折位置外用石膏托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使膝关节在自如的活动中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加压,促进骨折的愈合康复,并能够有效防止膝关节粘连、僵直及股四头肌肌肉萎缩。
作者:袁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清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滞通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味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
作者:周新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OX40/OX40L可激活T细胞的信号通路,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迁移,与多种免疫炎性疾病关系密切,是机体炎性免疫反应中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本文就近年来有关OX40/OX40L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贾意国;曲宝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胃癌患者18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护理和治疗。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肛门排气时间(3.3±1.0)d,体质量下降(3.2±0.8) kg,术后住院天数(5.5±1.3)d,治疗费(18552±2210)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4.6±1.0)d,体质量下降(4.5±1.7)kg,术后住院天数(9.5±2.1)d,治疗费(21003±246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解凯;王艳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的异同点,并从“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等4个层面剖析了治未病的内涵,简析了治未病中心的功能和管理方案,把“健康管理”与“治未病”有机地结合,探索构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莫轶晖;许友慧;陈明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后取血时间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能。方法: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30日收治新生儿5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采用不同的取血时间,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片质量和一次性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针刺后20 s挤压采血法的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预防了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