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分析

贺巍

关键词: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诊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治疗方案。方法:2014年1-11月收治骨盆骨折并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24例,接受输液输血治疗后,采用相应Seldinger完善技术实施造影明确出血灶,利用明胶海绵来实行动脉栓塞。结果:3例患者在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死亡(12.5%)。15例患者经过紧急治疗后有所好转(62.5%)。6例患者经过紧急治疗后,出现部分肌肉以及皮肤感染坏死,其中3例患者(25%)的盆腔脏器发生了并发症,但通过治疗后,逐渐好转。结论: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输血输液、止血固定治疗后能够提升骨盆骨折的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 MRI 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图像特征50例,对比关节镜所见,分析ACL撕裂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结果:MRI诊断ACL撕裂32例,正常18例,灵敏度87.53%,特异度94.44%,阳性似然比15.63,阴性似然比0.132。结论:ACL连续性中断、走行异常及信号异常作为MRI诊断的直接征象,辅以间接征象,能准确地对前交叉韧带的撕裂作出诊断。

    作者:宋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入院后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联合凝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云南白药与应用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无显著差异。

    作者:赵丽静;张媛;付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12例的体会

    目的:分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1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及合并症的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其中2例合并肺大疱的行胸膜剥脱术并肺大泡结扎术,合并肺内病变的行胸膜剥脱术并病灶或部分肺切除术。2例手术中有部分纤维板和肺部粘连紧密,以“#”形切开松解。结果:疗效良好9例,改善3例,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结论:经积极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充分术前准备,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冯彦智;冯英;王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切除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肾切除的原因,探讨预防或减少肾脏切除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肾切除病例394例。结果:上尿路结石并肾脏无功能170例(43.1%)。肾输尿管及其他部位肿瘤91例(23.1%)。泌尿系感染66例(16.8%)。肾损伤34例(8.6%)。先天性畸形33例(8.4%)。结论:加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处理,准确地评价肾功能,可有效减少肾脏切除或延缓肾切除。

    作者:邹志学;黄凯;何乐业;蒋志强;尹光明;戴英波;曾青;范祚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Laceback在MBT矫治技术中的临床疗效

    直丝弓矫治器由于预置了尖牙托槽的倾斜度,在初期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常常出现前牙唇倾而变相导致后牙支抗丢失。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MBT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倡在排齐整平阶段应用尖牙向后“8”字结扎即Laceback技术和弓丝末端回弯来预防前牙的唇倾,同时远中移动尖牙尽快解除前牙拥挤。近年来临床上对Laceback的作用与效果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本文就Laceback及其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锦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分期在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式,对患者治疗进行动态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按照88例患者的声像图变化,可以把病程分成3期来研究,分别是急性、中期与恢复期,分析了不同病程时期的声像图变化。结论:应用彩超检查既能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还可以按照患者不同声像图作出不同病程的分期,指导患者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和终止治疗,避免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孝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且观察组治疗后平均LVEF及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衰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明玉;陈风;陈彩萍;过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如何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

    检验科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到整个医院的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

    作者:陈永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钩藤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钩藤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钩藤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的钩藤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高效色谱法测定钩藤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的钩藤碱含量。结果:钩藤碱的进样量0.168~0.840μg,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98.98%,RSD=1.31(n=5)。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钩藤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许家洁;于江波;徐军;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褥疮护理的认识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对发生褥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褥疮护理方面的认识、预防及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努力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徐晓利;赵梅;姜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高频振荡通气支持治疗的患者100例。结果:NPM 患儿的 Pose(30.5±3.4)cmH2O、MAP(14.9±3.4)cmH2O、Ti(0.75±0.1)s 均明显比 PM 组 Pose(26.7±1.7)cmH2O、MAP(11.9±2.0)cmH2O、Ti(0.45±0.1)s 高(P<0.05)。NPM组患者的PaCO2(40±10)mmHg明显比PM组(48±6)mmHg低,NPM组OI(19±13)明显对PM组(14±8)高(P<0.05)。NPM 组和 PM 组患儿的 VALI 发生率分别为32%和12%,NPM 组患儿的 VALI 发生率明显比 PM 组高(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良好。

    作者:毕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伏灸治疗哮喘的护理

    目的:探讨三伏灸治疗哮喘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哮喘患者150例,三伏灸治疗后给予护理。结果: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27例(18%),显效45例(30%),有效75例(50%),总有效率98%。结论:三伏灸治疗哮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减轻了该病的临床症状,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康红;吴希蓉;陈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S拉钩在新式剖宫产中助娩胎头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大“S”拉钩助娩胎头在新式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4月-2014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患者356例。按随机量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使用大“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对照组167例徒手牵拉胎头娩出。结果: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大“S”拉钩助娩胎头,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明显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减少母婴并发症,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中医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中医整体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中医整体护理效果是显著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亚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种类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妊娠结局。方法:收治前置胎盘患者136例。按照前置胎盘的类型,将其分为中央性前置胎盘组(n=53)、部分性前置胎盘组(n=16)、边缘性前置胎盘组(n=36)和低置胎盘(n=31)。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转儿科率均高于其余3种类型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剖宫产率高,中央性前置胎盘次之。结论: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与类型密切相关,低置、边缘性前置胎盘可经阴道试产,部分性及中央性前置需行剖宫产。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以中央性、部分性前置胎盘严重。

    作者:郑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理念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渗透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渗透。贯彻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护理中渗透人性化理念有利于临床疗效的发挥,深受患者及其家属欢迎,并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记录临床观察护理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意识障碍42例(52.50%),其中重度昏迷33例(78.57%);体温升高36例(45.00%);血压高31例(38.75%);周围血象升高46例(57.50%);脑疝形成29例(36.25%)。8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消化道出血状况发生了明显了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体温、高血压以及脑疝形成比明显降低。结论:临床上在护理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通过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人群脉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人群脉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方法:2010-2012年体检人员,排除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及应用激素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入选755例,以65岁为界,老年组413例,中青年组342例,观察两组脉压;脉压差大于40mmHg 且排除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及应用激素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入选脉压增大观察对象,共391例,以65岁为界分为老年组187例和中青年组204例,观察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老年组脉压增大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人群脉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大于中青年人群。

    作者:汤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0例,采用高频超声多切面扫查肠系膜淋巴结的图像,进行肿大淋巴结部位、直径、纵横比、数目及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测定。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脐周、右下腹可探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且均有血流信号。结论:采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较高,对临床治疗具显著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分析和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小儿重症肺炎患者20例和小儿哮喘患者100例,分别进行临床治疗研究。两种疾病患儿研究前均进行各自随机分组。重症肺炎的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小儿哮喘的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治疗效果。结果:多巴胺联合多巴酚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疗效甚好;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取得很好临床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用药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翠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