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夏宏伟;方秦模;牛庆玲;王凯超;李士奎

关键词: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胸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肋间神经应用0.375%罗哌卡因35 mL阻滞,对照组:0.9%生理盐水35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疼痛VAS评分及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罗哌卡因组VAS及Prince-Henr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罗哌卡因组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0.375%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开胸术后胸部疼痛并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术前行快速体位复位,联合术中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疼痛感评分(VAS评分),JOA评分,症状、体征计分,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手术时间47~102 min,平均56 min;术中出血153~390 mL,平均187 mL;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0.423±0.145)减少至(0.104±0.031),VAS评分由术前(6.32±1.47)减少至(0.23±0.11),JOA 评分由术前(14.21±1.82)增加至(27.93±0.96),症状、体征计分由术前(16.73±1.31)减少至(2.13±0.29)。结论:快速体位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理想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临床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新思路。

    作者:张修儒;高延征;高坤;张永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表现。方法:对2013-2014年16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血栓形成患儿进行彩超检查。结果:16例患儿全部随访,手术确诊14例,误诊1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容易造成肱动脉血栓形成,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后怀疑肱动脉血栓形成的患儿应早期做彩超检查,一旦确诊可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血管的通畅,减少后遗症。

    作者:包金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月经不调患者28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40例。西医治疗组给予西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组给予辨证施治。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的80.0%(P<0.05)。结论: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疗效显著。

    作者:齐瑞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的:研究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调查2013年6月-2014年6月出院的120例患者,对其执行延续护理服务。结果:随着延续护理工作的推进,大部分患者对延续护理都持赞许态度,且大部分患者都掌握了病症的基本信息和处理方法。结论:延续护理是建立在人性化护理与整体化护理基础上的全新护理方式,建立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与探讨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原因与治疗方法,为临床上预防与治疗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肝胆结石再次手术患者67例,分析需要再次手术的临床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再次手术均很成功,根据随访,2年内不同类型患者复发率不同。结论:对肝胆结石再次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曦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择期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度、焦虑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手术前后的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术前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对产后抑郁症产妇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产后抑郁症产妇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6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给予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和自我调节等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疗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吴转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2例,根据自身病况,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胎儿在母体中各项体征正常。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96.1%。结论:妊娠促使部分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半卧位、吸氧、静脉注射氨茶碱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措施能有效控制严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作者:幸似瑛;谢文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讨论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予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评分,两组患者在VAS评分方面差异明显。观察组6 h 评分(1.10±0.63),12 h 评分(1.12±0.51),24 h 评分(0.92±0.51),36 h 评分(0.90±0.41);对照组6 h评分(1.15±0.56),12 h评分(1.14±0.62),24 h评分(10.10±0.50),36 h评分(1.0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在运动阻滞评分当中,观察组0级78例(97.5%),1级2例(2.5%);对照组0级65例(81.25%),1级15例(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当中,优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但在日后的麻醉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来进行,否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作者:杨秀花;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6岁以下7.5 mg/次,2次/d,6~12岁15 mg/次,2次/d。结果:观察组痰量减少时间(4.1±0.2)d,咳嗽消失时间(7.6±0.2)d;对照组痰量减少时间(7.3±0.2)d,咳嗽消失时间(10.4±0.3)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96例(87.3%),有效10例(9.1%),无效4例(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78例(70.9%),有效12例(10.9%),无效20例(18.2%),总有效率81.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祛痰快,症状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付立华;殷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手术中纱布填塞宫腔止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纱布填塞宫腔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采用纱布填塞宫腔止血。结果:手术时间(57±13)min,术中出血量(962.5±100.0)mL,术后血性恶露时间(4.1±0.7)d。结论:纱布填塞宫腔止血操作简便,取材方便,是剖宫产手术中出血的经济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赵伟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证素特点

    目的:探求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对13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证素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其病性、病位特点。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肾、肝、胞宫、脾等。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气滞、血热。证素特点与年龄、流产次数、产次有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肾、肝、脾、胞宫;病性特征为气虚、血热、阴虚、气滞。证素特点与年龄、流产次数、产次有相关性。

    作者:邱峰;黄熙理;洪丽美;连月卿;陈智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72例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因分析与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72例,其中上呼吸道反复感染41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31例,对病因进行分析。结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病因主要有胃食管反流、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病因主要包括免疫缺陷病、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肺炎感染、哮喘、支气管及肺先天异常等。结论:对于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是主要的病因,而对于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免疫缺陷是主要的病因,其次分别是纤毛不动综合征和气管异物,临床治疗时应该加强对上述疾病的防治工作,尽量避免患者的呼吸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作者:钟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监狱医院如何规避医疗风险

    随着监狱的现代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保障罪犯健康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监狱医院的投入不断加大,监狱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刑人员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监狱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医疗保障能力与罪犯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罪犯为了逃避劳动改造,伪病、诈病时常发生,监狱医院的医疗风险不容低估。因此必须树立对监管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保障罪犯健康权益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依法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建章立制、严格落实;强化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确保监狱医院的医疗安全,为监狱的监管安全做出贡献。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武汉市洪山区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洪山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0~6岁儿童手指末梢血1227例按年龄分为两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两组血铅水平。结果:Ⅰ组铅超标率1.11%,铅中毒率0.16%。Ⅱ组铅超标率0.67%,铅中毒率0。结论:洪山区儿童血铅水平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但仍高于发达国家。

    作者:陆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放疗+榄香烯注射液,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6.7%,对照组有效率44.4%(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0.0%(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偏瘫、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P<0.05)。结论:采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脑转移,能提高疗效,增加放疗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彦伟;索丹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幼儿园2009-2013年4~6岁儿童龋齿调查分析

    目的:正确引导儿童进行牙齿的合理保健、促进儿童健康生长。方法:通过5年来对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5所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引起龋齿的原因,指导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结果:儿童患龋齿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可以减少牙齿腐蚀机会,可大大降低儿童患龋齿的发病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罗俊敏;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3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3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经过治疗后,其中治愈19例(63.33%),好转10例(33.34%),死亡1例(3.33%)。3~6 d内出院6例(20%),8~11 d出院20例(66.67%),12~15 d内出院4例(13.33%)。结论:结合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出院时间较短,术后康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小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早产56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胎膜早破早产患者56例,给予舒喘灵4.8 mg,1次/6 h,地塞米松10 mg,2次/d,以及25%硫酸镁,30~60 mL/d,注意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体温、羊水性状及胎心等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56例患者中,保胎成功48例,失败8例,分娩者围生儿病死率方面,<34孕周明显高于≥34孕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方面,<36孕周高于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 方面,<34孕周者明显增加,≥34孕周围生儿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对于胎膜早破早产临床救治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地塞米松及预防感染类药物,并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马坊镇农村地区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马坊镇农村地区阿司匹林药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慢病规范化管理和门诊就诊的1000例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集调查表1000例,合格调查表978例,合格率97.8%。男性、女性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59.3%、64.7%。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分别为63.8%、49.3%、74.6%、79.6%、86.2%。未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原因中,45.07%患者认为不用服药,25.07%不知道需要服用,22.54%担心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远远不足,应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培训及患者的宣传教育,使阿司匹林在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郭春平;岳长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