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苈强心胶囊在合并心动过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李建臣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动过缓, 慢性心力衰竭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CHF)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近3年来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合并有心动过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眼球摘除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眼球摘除的原因.方法 总结18例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体会.结果 18例眼球摘除手术中第一位原因是眼球破裂伤12例(66.7%),第二位是绝对期青光眼4例(22.2%),1例是角膜溃疡穿孔(5.6%),1例为角巩膜葡萄肿(5.6%).结论 减少眼球摘除手术,保护视功能.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评估与作用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以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通过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种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病患者体质量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喜食肥肉、饮食偏咸、不爱运动7项干预指标中,除体质量干预前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余6项指标干预后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冬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诱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系统的预防教育对糖尿病足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诱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常见诱因对糖尿病足患者和高危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足防治指导.结果 32例糖尿病足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31例治愈后没有再发生糖尿病足;135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结论 通过采取系统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教育指导,可以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杨光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总结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6例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 26例患者全部保守治愈,平均15.2 d,无复发者.结论 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刘稳;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不同骨水泥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骨密度变化

    目的 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不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活性维生素D3、钙剂和密钙息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了解两种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的意义.方法 两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7 d及术后12个月测定骨密度.结果 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均有好转,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并无多大意义,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茹芬;叶青山;姚伟琼;郭汉明;吕汉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把舒适护理应用于疮面、翻身及体位、排便、口腔卫生、时间消遣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本护理模式的应用缩短了褥疮的病程,有效预防了压疮.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疗效佳,患者、医务人员均满意.

    作者:郑瑾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CRP、TNFa 、IR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CRP、TNFa 、IR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对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稳定性心绞痛二级预防治疗组(n=48),B组:稳定性心绞痛二级预防+二甲双胍组(n=48).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sCRP、TNFa 、IR的水平以及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B组sCRP、TNFa 、IR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明显低于A组治疗后(P<0.05);而A组治疗前后仅有降低趋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过程中B组临床事件发生率(%,/48)显著低于A组(%10/48,P<0.05).结论 早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谢综合征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sCRP、TNFa 、IR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玉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龄剖宫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竞争、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平均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推迟,加之助孕技术的发展.导致高龄妇女妊娠、分娩人群逐年增加[1].高龄产妇一般在35周岁以上,这部分人群年龄大,多年未育,盼子心切,担心剖宫产胎儿是否危险,因此心情尤为紧张,年龄越大越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将会极大的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稳定情绪,减少恐惧,缓解心理压力,达到佳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文就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谈笔者的体会如下.

    作者:周成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结肠癌并发阑尾炎30例诊治分析

    目的 讨论预防或减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的漏诊措施及两者并存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30例阑尾炎术前漏诊结肠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盲肠20例,升结肠9例,肝曲1例.肿瘤未破浆膜直径<2 cm11例,直径2-4 cm14例,直径>4 cm5例,肿瘤广泛粘连1例.阑尾肿胀表面脓苔9例,头端充血14例,炎性渗出坏疽7例.结论 对可疑结肠癌并发阑尾炎者需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各项检查,手术时好取剖腹探察切口,常规探察右半结肠,是防止结肠癌并发阑尾炎漏诊的有效方法,治疗应根据术中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作者:马其洪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中心静脉导管配合胸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结果 治疗组在并发症及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斯芸;彭信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抗炎、解痉、平喘及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α-干扰素联合雾化吸入,2次/d.结果 治疗5-10 d后,观察组虽然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正常的时间上差异显著(P<0.0 5).结论 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干扰素α-2b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志刚;颜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的方法.方法 102例患儿按年龄段分为3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12周岁)12人为C组,采用手背静脉留置;婴幼儿90例分为A、B两组,均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采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静脉留置;观察发生脱出、外渗、阻塞和静脉炎的例数.结果 102例观察对象中,C组无一例发生套管脱出、阻塞、液体外渗及静脉炎;A、B两组比较,发生套管脱出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外渗、阻塞、静脉炎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护理;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及各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行静脉留置,可保证门诊小儿静脉留置安全.

    作者:杨桂云;王瑜;沈振红;李国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76例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末县人民医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抗感冒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医药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患者在品种繁多的抗感冒药中的合理选用.方法 从感冒的症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方面探讨治疗的对策.结果 抗感冒药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症状、抗感冒药的成份、患者的年龄、生理特征、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注意防范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结论 患者应明确病因,合理用药.

    作者:门曰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宫颈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论 在围手术期给予科学性、预见性、条理性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洁;魏保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临床传染性指标在输血与术前检测的重要性

    目的 强调传染性指标在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380例患者血清进行 HBsAg、抗-HCV、抗-HIV 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1380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 Ⅰ/Ⅱ阳性率分别为:7.10%、0.72%、0.43%、0%.结论 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王海霞;王先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中药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加中药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单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0-100 d内妊娠各75例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全部采用序贯分次口服米非司酮,总量200 mg,并同时于第3天上午9时服米索前列醇0.6 g,追加0.2 g实验组于服药第2天加服中药.结果 实验组完全流产率96%,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和阴道流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中药终止70-100 d内妊娠效果较好,免受大钳刮急引产之苦.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TOBS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TOBS临床表现多为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肢体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影像学表现以丘脑或中脑梗死为主,可合并小脑、枕叶或颞叶梗死;MRI有助于诊断;DSA可明确病变血管部位,并可行介入治疗.结论 TOBS患者病情大多较重、预后差,早诊断,早干预,以利预后.

    作者:曹婧;王雪梅;李威;王非;刘佳乐;王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两种方法治疗后牙早期隐裂88例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后牙早期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颗隐裂牙分为两组,治疗组42颗牙采用综合治疗,修复组56颗牙早期直接烤瓷冠修复,进行2年跟踪观察.结果 治疗组2年Ⅰ级疗效为40.48%,修复组Ⅰ级疗效为96.42%.结论 后牙隐裂不易控制,早期烤瓷冠修复疗效可靠.

    作者:周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PDCA在助产士实习生带教中应用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1].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带教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产房教学质量,我们依据PDCA带教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与量可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作者:林翠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