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伴输尿管囊肿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陈志永;陈猛;郁全胜;崔勇;范建华;王宗南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 重复肾, 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TUR治疗输尿管口囊肿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例手术1次成功,手术时间40分钟,随访1年,患者术中、术后未见大出血,未见输尿管开口狭窄及反流,未见囊肿复发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壁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性细胞癌(MTSCCa)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与治疗MTSCCa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MTSCCa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总结患者眼观、镜检、免疫表型和特殊染色结果。结果:女性是MTSCCa的主要患病群体。MTSCCa临床症状不典型,是否具有小管状或(和)梭形细胞特征、丰富的细胞外黏液是判断该病的重要标准。免疫组化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肿瘤,临床特征不具有典型性,误诊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组织形态学、镜检、免疫组化等手段予以分析。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我院的SWOT

    目前,本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发挥不充分,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人员流动机制的不完善,人事部门面临的挑战多样化。SWOT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战略管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医院内部优势、劣势,外部存在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找准医院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出符合医院发展的战略,包括开拓市场实施优势战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与时俱进、创建学习型组织、面向未来采取多种经营策略、医院职能科室“大部制”。

    作者:陈艳;王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癌合并 APS 的影像学资料,分析 MSCT 诊断 APS 的能力。结果:MSCT 诊断 APS 的敏感度91.30%(21/23),特异度88.64%(78/88),准确度92.66%(101/109)。结论:MSCT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1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情况。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0例(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组)与对照组152例(胺碘酮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复发率10.22%;对照组总有效率82%,复发率3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复发方面,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红;王立娜;崔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阴道探头进行检查。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46例,诊断符合率92.0%;另外4例中误诊子宫肌瘤3例,误诊子宫肥大症1例。确诊的4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彩超分型分为弥漫型、前壁型、后壁型、局限型。其中弥漫型15例,前壁型12例,后壁型10例,局限型9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支持及对症处理,治疗组30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注,5~10mg/(kg·日),1次/日;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注,10~15mg/kg,1次/日。疗程均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NT-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治疗评价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中 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对其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将120例患者分为相应的4组,每组30例。给予入选患者2周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入院治疗前后对4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前各组血NT-ProBNP测量值与治疗2周后血NT-ProBNP下降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NT-BNP的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NT-ProBNP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晋章明;严华;方春娥;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求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的一般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和吸氧护理等;而观察组在采用心内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和自我监管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明显比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和后期恢复中都值得大力推荐。

    作者:陈丽华;罗全;朱光凝;何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儿童鼻-鼻咽部病变相关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鼻-鼻咽部病变相关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儿童鼻-鼻咽部病变相关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根据病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抗生素滴鼻、羟甲唑林喷鼻、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听阈(35.6±11.3)db,治疗后听阈(20.2±8.1)db,听阈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60例,治愈24例(40.0%),显效12例(20.0%),有效18例(30.0%),无效6例(10.0%),总有效率90.0%。结论:综合治疗儿童鼻-鼻咽部病变相关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撒志平;蒋淑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医对脾胃健康与长寿相关性刍议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脾胃健康与长寿的关联性,以及脾胃湿热证、通肠护肺、脾胃保健、治未病等对长寿的影响。

    作者:王世荣;刘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后,在 CO、LVEF 以及 FS 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在SDS以及SA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采取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方式,能使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有助于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靳秀芝;孙雪丽;国小丽;宁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不干预。对两组患儿喘息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反复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能减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官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脑梗死发病影响的相关研究

    脑梗死属于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及凝血过程,其形态大小、功能特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做一简单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能有所帮助。

    作者:喻志慧;陈煜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50例,分为老年组28例和中青年组22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对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因素包括急性感染、肾毒性药物、血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急性血容量不足、尿路梗阻及手术等。其中老年组以急性感染、肾毒性药物、急性左心衰、急性血容量不足多见;中青年组以血压急剧升高、肾毒性药物、急性感染多见。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对一些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应及早防止和控制。

    作者:刘兰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院门诊部健康管理实践的几点做法

    随着医学理念更新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院服务的目标在不断更新和提升。门诊部是医院的服务窗口和前沿阵地。健康管理工作是医院门诊部工作的重要部分。本院门诊部健康管理实践活动包括强化健康管理理念更新,科学设置和完善健康管理职能部门,优化健康管理专业团队,创建良好的健康管理环境,提供全程全方位健康管理的整体服务。

    作者:曹晶;张海蕾;李贤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9例的MRI观察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 MRI 表现。方法: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放射性脑病(REP)患者2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检出病灶59个,其中42个(42/59,71.19%)位于颞叶底部,59个病灶MRI信号异常。结论:结合放疗史及MRI的表现有助于REP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肖来华;刘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合肥某乡镇社区成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合肥某社区成人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人群普查的方法,对合肥某乡镇社区>30岁常住人群4720人进行空腹血糖检查,血糖6.0~7.0mmol/L者,均择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DM及IGR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岁以后各年龄组DM及IFG男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T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DM、IFG、IGT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70岁组患病率高。随着体重的增加,DM和IGR患病率逐渐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M、IGR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高血压患者的DM、IGR患病率也高。结论:合肥某乡镇社区成人DM及IGR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种危险因素参与糖代谢异常的发展。

    作者:乔瑾;洪应生;程叶耕;张昌富;查明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

    目的: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回顾性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在6~11岁时的行为特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用t检验比较CBCL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各数据间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CBCL量表社会能力总分、行为问题总分、抑郁因子分、社会退缩因子分、攻击性因子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20,-2.325,-2.561,-2.837,-2.759;P<0.05),社会能力总分与治疗前 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231, P<0.05)。结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社会能力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关系,社会能力较低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严重。

    作者:郭芳;郭素芹;朱俊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预防急腹症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早期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对术后应激性溃疡(SU)的预防效果。方法:2年间收治急腹症行腹部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常规予以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次,2次/日,静滴;对照组手术后予以西咪替丁注射液0.4g/次,2次/日,静滴。观察并记录手术后7天急性SU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SU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术后尽早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有效预防SU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经济、可靠。

    作者:周纯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参皂苷Rg3对表达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表达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π,GST-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等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晚期胃癌组织中 GST-π、P-gP、Topo-Ⅱ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48例初治胃癌组织中≥2个耐药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25人)和对照组(23人),治疗组给予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比较两组间生存期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3.000±1.655)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000±1.497)个月,两组间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能较明显地延长有多耐药基因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可能具有逆转晚期胃癌铂类化疗药物耐药的能力。

    作者:王沛;陈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