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树脂间接法和直接法修复的疲劳破坏研究

吕亚林;江青松

关键词:复合树脂, 嵌体, 疲劳破坏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咀嚼模拟实验,比较复合树脂间接法嵌体和直接法充填修复的抗疲劳破坏能力.方法 30颗牙冠完整离体磨牙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2个组以嵌体修复(分别用PermaCem-Dual和ParaCore-Dual粘接),第3组以复合树脂直接充填.24 h后于冷热循环机械载荷(TCML)咀嚼模拟疲劳实验机上进行疲劳实验,经1 000次5℃/55℃冷热循环,1.2×106次50 N机械负荷疲劳实验后,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破坏裂纹染色剂渗透情况,图像分析管理系统测定每个样本颈缘染色剂渗透距离.结果 2个嵌体修复组间的破坏和裂纹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嵌体组均优于直接充填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间接法嵌体修复较树脂直接充填具有更好的抗疲劳破坏能力,而2种不同粘接剂之间差异不明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树脂间接法和直接法修复的疲劳破坏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咀嚼模拟实验,比较复合树脂间接法嵌体和直接法充填修复的抗疲劳破坏能力.方法 30颗牙冠完整离体磨牙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2个组以嵌体修复(分别用PermaCem-Dual和ParaCore-Dual粘接),第3组以复合树脂直接充填.24 h后于冷热循环机械载荷(TCML)咀嚼模拟疲劳实验机上进行疲劳实验,经1 000次5℃/55℃冷热循环,1.2×106次50 N机械负荷疲劳实验后,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破坏裂纹染色剂渗透情况,图像分析管理系统测定每个样本颈缘染色剂渗透距离.结果 2个嵌体修复组间的破坏和裂纹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嵌体组均优于直接充填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间接法嵌体修复较树脂直接充填具有更好的抗疲劳破坏能力,而2种不同粘接剂之间差异不明显.

    作者:吕亚林;江青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肥大细胞稳定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稳定剂酮替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SAP大鼠制模前或制模后30 min给予酮替芬,制模后3 h及6 h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计算病理评分,甲苯胺蓝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C数,酶显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了解中性粒细胞(PMN)聚集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MC类胰蛋白酶(MCT)表达,并与未用酮替芬处理的SAP大鼠进行对比.结果酮替芬处理组胰腺组织较未处理组病理损害减轻,MC数、MPO活性及MCT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 MC早期即被激活并参与SAP的致病作用.预防性或SAP早期应用酮替芬,可明显减轻胰腺的损害.

    作者:王红禄;孙家邦;张淑文;崔叶青;李非;刘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管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细胞相容性的评价

    目的探讨以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为主体的几种生物材料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血管初步选择较好的支架材料.方法将以PHBV为主体的几种生物材料和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并对材料的接触角、细胞的形态和细胞的增生情况进行测定.结果所有的材料中,PHBV生物材料接触角小,与细胞的相容性好.结论 PHBV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从而为组织工程血管初步筛选出一种较好的生物材料.

    作者:卢光;张建;李建新;谷涌泉;孙海晨;陈亮;刘庆阳;汪忠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共观察4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老年组),并与45例非老年抑郁症患者(非老年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均符合DSM-Ⅳ诊断标准.分别评定HAMD、HAMA量表.结果老年组抑郁症状中激越和疑病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躯体症状中心血管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大,且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老年组胃肠道症状所占比例大;老年组躯体性焦虑、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除具备一般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外,疑病性、激越性、隐匿性即躯体症状化、抑郁症性假性痴呆即可逆性的认知功能障碍等为其独特之处.

    作者:卜力;李凌;李占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时,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进行30 min的冠状动脉缺血.大鼠分为不处理或者接受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静脉注射线粒体ATP磷酸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Dia)3组,其余2组为在接受IPC、Dia的基础上加用5-羟基奎酸(5-HD).测量各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律失常.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x43的磷酸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C、Dia能促进Cx43磷酸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D能消除IPC和Dia的上述作用.结论 IPC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促进Cx43磷酸化和电耦联,进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苏德淳;常志文;芦玲巧;王红霞;张立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凉血活血汤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含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口服中药凉血活血汤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中药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药治疗2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4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进一步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凉血活血汤能够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是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金力;蔡念宁;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巢式PCR检测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A、B组,分别扩增A、B、C、D、E、F型HBV,根据PCR产物片断判定HBV基因型.结果用此种方法检测HBV感染的不同转归类型患者血清728份,对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型分析.HBV DNA阳性者276例,其中自限性感染者阳性率为5.8%(14/243),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阳性率为42.6%(113/265),慢性肝炎患者HBV阳性率为67.7%(149/220).慢性肝炎组HBV DNA检出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76例HBV DNA阳性标本中,各基因型在不同组分布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基因型总检出率以C型为主,占76.8%,B型占21.7%,同时检出B型和C型为1.5%,未检出A、D、E、F基因型.结论北京地区感染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感染结局不同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殷继明;李卓;刘芳;刘道洁;郝娃;牛京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蜂胶涂膜抗乳牙人工龋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以蜂胶醇提取物制成的缓释涂膜对乳牙人工龋的预防作用,为蜂胶涂膜防龋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48颗离体滞留乳牙随机分为4组,表面开窗区分别用10 g/L、100 g/L蜂胶涂膜和氟保护漆处理,并设1组阴性对照.处理后的标本置于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培养基中培养96 h,取出制成磨片并拍摄软X线照片.用TMR软件对各组标本进行脱矿量和龋损深度分析.结果 2种浓度的蜂胶涂膜与氟保护漆预防早期人工龋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蜂胶涂膜能够缓释药物,延长作用时间,可达到与氟化物涂膜相似的预防乳牙龋效果.

    作者:蔡爽;时清;李玉晶;葛丽华;宿颖;郑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树脂充填诱发猫牙髓神经反应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牙髓神经对树脂充填深窝洞后疼痛性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树脂充填深龋洞后不同时期P物质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树脂充填侧的成牙本质细胞及胞质突区域,充填后第1、3、5天与未充填对照组相比,P物质染色均呈明显阳性显色(P<0.05),第7天充填组与对照组显色程度接近(P>0.05).结论树脂直接充填深窝洞刺激牙髓神经产生的疼痛反应在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

    作者:陈溯;谢建云;李菁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体蠕形螨病原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了解人体蠕形螨病原的检查方法.分别比较检查方法、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查次数、胶带因素、温度因素及其他各因素对蠕形螨检出率的影响.综合各文献资料发现,透明胶带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挤粘法、挤刮法和刮脂法适合门诊临床检查.

    作者:黄松;杨雅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妇产医院2004年1月至12月,分娩的109例窒息新生儿第二产程的胎心监护情况.结果 109例窒息新生儿中轻度窒息97例,重度窒息12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为:轻度可变减速(mild VD)20例,中度可变减速(medium VD)28例,重度可变减速(severe VD)15例,晚期减速(LD)1例,可变减速伴终末减速(VD with TDr)9例,重度心动过缓(marked bradycardia)16例,轻度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mild VD withPD)15例,中重度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medium-severeVD with PD)5例.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窒息有明显的关系(P<0.01),有条件时在第二产程应对胎心进行监护.

    作者:赵友萍;周琦;黄醒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吸烟对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上皮和血管的影响

    目的观察未经治疗的吸烟和不吸烟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标本,探讨吸烟在牙周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例吸烟和10例不吸烟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以及5例牙周健康者的牙龈组织标本,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吸烟和不吸烟2组牙周炎患者牙周袋袋壁上皮结构和牙龈血管的管径及密度.结果吸烟组牙周炎患者牙周袋袋壁上皮向根尖方向呈连续性增生,基底细胞增生;不吸烟组患者的袋壁上皮多出现糜烂、溃疡,上皮组织多呈网状增生;2组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患者小管径血管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大管径血管比例则明显低于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可能刺激牙周袋袋壁上皮增生和角化,妨碍牙周组织再附着,进而加深牙周袋;大管径毛细血管比例减少,可能造成牙龈组织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吸烟者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和修复能力下降.

    作者:孙晓强;刘晓勇;王瑛弢;王凤光;汪育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脾消胀制剂对大鼠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消胀制剂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胃饲树脂小球并计数的方法计算胃排空率,采用高灵敏度感应片传感器记录在体胃在用不同剂量的健脾消胀制剂前后的运动改变.结果高、中、低剂量(5 g/kg、2 g/kg和0.5 g/kg)健脾消胀制剂组的胃排空率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5).高、中、低剂量的健脾消胀制剂均使胃运动幅度和胃电慢波振幅增加.结论健脾消胀制剂能增强胃电-机械运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知非;王伟;刘汶;曲瑞瑶;童学红;崔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尿管下段梗阻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

    患者34岁,孕2产1,住院号126987.因发现盆腔肿物10余年,下腹轻微疼痛、腹胀2 d于2002年11月2日急诊入院.

    作者:彭雪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临床报道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宣武医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平均年龄为24.5岁的女性患者中,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胀症状,2例无症状.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尾部3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6.2cm(4~8 cm).5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未进行放、化疗.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5年(3~25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作者:陈天宇;孙家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

    牙种植技术的发展使因自身牙槽骨量不足而不能进行牙种植的患者也可进行牙种植手术并获得满意修复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方法作一综述,包括:1)牙槽骨植骨:主要为自体骨移植和人工材料的植入;2)骨组织引导再生术;3)牙槽骨牵引成骨术;4)上颌窦提升术:包括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术(内提升术);5)下牙槽神经游离术.

    作者:常世民;邢汝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性放疗剂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索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性放疗低有效剂量,减少患者的无谓照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放疗证实的生殖细胞瘤患者75例共10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者51例,2个病灶者19例,3个病灶者5例),观察应用10 Gy和20 Gy的照射剂量时,病灶反应数目的变化.结果 2种实验性放射疗法剂量对肿瘤病灶数目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性放射疗法中,10 Gy可作为排除部分非生殖细胞瘤的初步剂量.

    作者:邱晓光;罗世祺;马振宇;张玉琪;甲戈;王明明;李守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固定修复体引起的牙周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牙周袋内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人工冠和固定义齿引起的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由人工冠和固定义齿引起的牙周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术后,实验组牙周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牙周袋内只用生理盐水冲洗,每周1次,共4次.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时的牙周指数,包括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D)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第4周、第8周,2组各项指标的测定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牙周袋内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人工冠和固定义齿引起的牙周炎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佟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大鼠病程早期视网膜蛋白激酶C对NO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中的作用,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PKC对NOS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 2周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注射PKC抑制剂后用ELISA法测定PKC活性,用半定量RT PCR法测定NOS mRNA表达量,间接法测定NO含量.结果糖尿病模型建立2周后视网膜内PKC活性、nNOSmRNA及NO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NOS mRNA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PKC抑制剂后12h、24 h时nNOS 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24 h时NO含量亦降低P<0.01.结论 PKC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早期视网膜nNOS的异常高表达.PKC影响nNOS表达可能是视网膜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和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箴;卢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神经导航技术在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2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手术中,应用美国枢法莫-丹历公司的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成功夹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2例,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者,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可以完成术中动脉瘤的精确定位和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可降低术中医源性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隋大立;王硕;赵继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