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

李启祥;杨立新;桑双进;张则正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髋假体, 人工 股骨头置换术
摘要: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36例,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随访2.0~5.6年.结果: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切口感染.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功能锻炼,根据Harr is评分法评定,优9例,良19例,中4例,差4例.提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NDR2 mRNA在缺氧预适应小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检测在缺氧预适应前后小鼠脑海马组织NDR2 mRNA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缺氧预适应对 NDR2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线索.小鼠缺氧0次(H0)、1次(H1)、4次(H4)后取海马组织,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NDR2 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H1和H4与H0相比,NDR2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但H1和H4之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缺氧以及预适应诱导NDR2基因的表达.

    作者:邵国;张然;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CD117的表达

    为观察CD117分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表达及探讨其意义,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22例APL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CD117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CD117 在 APL中的表达率为19/22,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1)和AML-M2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 2和18/21.19例CD 117+的APL患者中,18例CD34-、HLA-DR-,1例部分细胞HLA-DR+.提示:APL 患者有较高水平的CD117表达,CD117与CD34、HLA-DR联合进行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可用于APL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作者:万岁桂;徐娟;巩文玉;孙雪静;田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汽南社区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为探讨北京汽南社区中老年妇女骨密度的相关因素,选择142名44~76岁、身体健康的志愿汉族妇女,使用跟骨骨密度仪测量跟骨骨密度(BMD);由医生认真填写调查病史表,包括年龄、绝经年龄、月经史、生育史、既往史、妇科手术史、家族史、嗜好等,与BM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月经周期、生殖年和妇科手术史对BMD 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年龄、绝经年与BMD呈负相关(P<0.05),生育史、哺乳史与BMD关系不明显;月经不规律组的BMD为(363.6±66.7)mg/cm 2,低于规律组的(38 8.7±84.9)mg /cm 2;生殖年长组的BMD为(415.7±67.3)mg/cm 2,高于生殖年短组的(368.7±68.7)m g/cm 2;无妇科手术组的BMD为(382.6±84.2)mg/cm 2,高于手术组的(372.4±48.9)mg/cm 2,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年龄、绝经年龄是影响老年妇女骨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月经不规律病史、生殖年短及有妇科手术史的妇女的BMD较低.

    作者:张李松;赖爱鸾;姜桂英;张洪涛;丁磊;林守清;余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诊自杀病人的就诊特点及抢救护理

    急诊护理是一门多层面的学科[1],工作范围广,随机性强,病人病情紧急、危重,因此对抢救工作的要求很高.本研究通过对7年间我院急诊自杀病人现状的回顾性调查,了解其就诊的基本情况,就诊特点和规律,探讨抢救自杀病人的护理重点,提高对自杀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韦春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尖瓣和乳头肌移植的实验研究

    为观察三尖瓣前叶及乳头肌切下再原位、异位移植后组织愈合情况和功能状态, 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将1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A组:从根部切下前乳头肌,缝合于原位切断处;沿瓣环切下三尖瓣前叶,间断缝合于原位;B组:瓣叶及乳头肌切断同A组,将乳头肌缝合固定于原根部上方3 mm处的心室壁上,将三尖瓣前叶缝合在距离原瓣环上方3 mm处的心房壁上.2组犬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4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前及术后4周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三尖瓣闭合情况;术后4周观察愈合处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4周,2组犬的三尖瓣瓣叶及乳头肌组织愈合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原位组三尖瓣闭合尚好.提示:无论原位移植还是异位移植,三尖瓣瓣叶和乳头肌均能良好愈合,右室功能恢复满意,异位移植组的三尖瓣返流较原位移植组明显.

    作者:潘广玉;吴清玉;杨秀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评价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36例,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随访2.0~5.6年.结果: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切口感染.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功能锻炼,根据Harr is评分法评定,优9例,良19例,中4例,差4例.提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李启祥;杨立新;桑双进;张则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点燃癫痫形成中大鼠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化学点燃癫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PTZ点燃各发作级别大鼠大脑皮质部位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GF AP值于点燃后Ⅲ级组开始增加,Ⅴ级组达到高峰.表明:在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中,随着点燃级别的进展,GFAP的免疫表达逐渐增加.提示: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的增加,可能是PTZ点燃模型癫痫发病的原因之一.

    作者:姚君茹;潘三强;吕来清;高秀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3种成像技术在SARS检查中的价值

    为探讨3 种成像技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对84例SARS患者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其中56例行普通胸片检查,28例行CR(计算机X线成像)或DR(数字化X线成像)检查[1];在CR检查患者中有8例行CT检查.发现:患者发病1~3 d 内普通胸片发现病变的共36例(64.3%),CR(DR)发现病变21例(75%),CT均有异常表现. 提示:胸部CT扫描能早期发现SARS患者肺部异常,明显优于胸片(P=0.038);在动态观察过程中CR(DR)优于普通胸片.

    作者:周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杜克雷嗜血杆菌与人类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体外的相互作用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HdCDT)共育,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4 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 -1β、IL-6、IL-8的分泌情况;将抗原作用后的细胞与自体CD4+T淋巴细胞共育,测定T淋巴细胞增生及48 h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3的水平.结果: 约6%~27%的DCs和14%~26%的MQs吞噬杜克雷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及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杜克雷菌的不同菌株诱导DCs、MQs分泌大量的TNF-α、IL-6、IL-8(P<0.05);LOS诱导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细菌低50%~67%;HdCDT不诱导任何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2种细菌作用后的DC s、MQs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IFN-γ,并诱导产生相似的T淋巴细胞增生,HdCDT无此作用.提示:杜克雷菌能影响APCs活化T细胞的能力,并有助于Th1型反应.

    作者:徐婷婷;Hinda J.Ahmed;Kristina Eriksson;Karin Ahlman;杨永弘;Teresa Lagergard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APP)与心脏功能的关系,对555名初诊或停药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275例,女280例;年龄(47.1±12.7)岁]进行2 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脉压(PP),将555名患者分为4组, A组:PP≤5.32 kPa(40 mmHg);B组:5.45 kPa(41 mmHg)≤PP≤6.65 kPa(50 mmHg );C组:6.78 kPa(51 mmHg)≤PP≤7.98 kPa(60 mmHg);D组:PP≥8.11 kPa(61 mmHg). 研究结果显示:随24 h APP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值(A/E)增加,舒张早期充盈时间(EDFP)延长;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提示:脉压增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梅;华琦;刘力松;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

    为建立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防止神经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分化,确立佳的传代时机和方法,分离16周人胚海马组织,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对所分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与方法所获得的神经球数量的差异.结果:建立了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条件,确立了佳传代方法与时机.提示: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抑制分化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处于未分化状态增生,并且可多次传代.

    作者:赵春礼;孙晓红;鲁强;刘玉军;李敏;姜传涛;杨慧;徐群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收缩时间间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时间间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观察35 7例初诊高血压患者以及100例正常人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射血时间(LVET)、射血前期(PEP),并对以上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LVET、PEP、PEP/LVET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VEF 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收缩时间间期可敏感的反映左室后负荷的升高.

    作者:高敬;华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品红花黄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为观察食品红花黄色素(food safflor yellow,FSY)的抗氧化作用,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检测FSY清除H2O2/Fe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观察小鼠肝匀浆的脂质过氧化,用比色法观察Fe2+/H2O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致红细胞膜的破裂.发现:2.00~5.33 g/L FSY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9.6%~100%,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0.298~1.194 g/L FSY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4.6%~ 70.6%,呈明显的量效关系;0.023~0.228 g/L FSY缓解羟自由基引发红细胞破裂的抑制率为16.0%~29.8%.研究结果提示:FSY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金鸣;李金荣;吴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脾切除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血浆TNF-α质量浓度的变化

    为研究脾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的影响,研究PHT时TNF-α与一氧化氮合酶(NOS)间的关系,建成PHT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检测TNF-α,根据吸光度的大小测定血浆NOS活性,并观察术后4周内各组的病死率.发现:PHT大鼠血浆TNF-α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HT脾切除组术后3 d、7 d、14 d血浆TNF-α质量浓度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脾动脉结扎组TNF-α的质量浓度虽比实验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对照组血浆NOS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TNF-α显著正相关( P<0.01,r=0.946);脾动脉结扎组NOS活性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及脾切除组(P <0.01).PHT时血浆TNF-α的质量浓度显著增高,提示:TNF-α可能在PHT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与脾动脉结扎组相比较,脾切除组血浆TNF-α的质量浓度显著增高,血浆NOS活性以及病死率亦显著增高,提示:脾动脉结扎术后脾脏仍可发挥一定作用,PHT时应保留脾脏.

    作者:张淑文;刘东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

    采用RT-PCR方法,从人扁桃体组织中扩增得到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cDNA,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重组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了pcDNA/I重组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重组质粒体外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MTT法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转染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生.将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至人肾细胞293细胞系进行表达,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重组质粒细胞克隆,表达产物经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表明有促血管生成活性.此结果为研究IGF-1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利用IGF-1基因治疗肢体及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等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祁雅慧;王雅梅;孙丽翠;司杨;闫豫东;张静宜;邴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

    临床上发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常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可累及心血管系统、肺脏、肝脏以及肾脏等,尤其是肾脏损害,特别是急性肾衰竭常常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6%~78%,肾衰竭的发生率为23%~31%,并发肾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高达70%~80%.肾脏的损害与胰腺病变直接相关,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与程度和急性胰腺炎的轻重呈正相关,而且其合并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 [1~5].

    作者:王云帆;陈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髓伤平调节大鼠脑内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髓伤平(SSP)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脑保护作用的机制,阻断18只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30 min后,解除阻断再灌流2 h, 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流组(BG),SSP治疗组(SG ),尼莫地平对照组(N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对照组(NCG)6只.分别检测4组大鼠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现:BG组大鼠脑内MDA 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升高 (P<0.05),SOD活性则明显下调(P<0.05).SSP能使升高的MDA适度降低, 并且上调SOD活性.提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条件下,SSP可以清除脑内过多的氧自由基, 对脑起保护作用.

    作者:孙丛晓;黄长胜;韩凤岳;刘娜;陈亚亮;杨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内的一氧化氮合酶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在临床上属于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AHNP发病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的报告NO使AHNP大鼠的胰腺病变加重[1];有的发现NO对AHNP有保护作用 [2].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测定AHNP时胰腺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内源性NO在AHNP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国贞;宋爱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6例临床报告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6例.2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1次以上出血史者.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效果满意.提示: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易为患者所接受,疗效较好,复发出血率低,止血确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张劲光;徐光勋;郭庆良;武聚山;钱智玲;郭文斌;吴健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6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6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发现:发病2周为疾病的高峰期. 有明确SARS接触史者47人(77.1%).56例(91.8%)静点甲泼尼龙,54例(88.5%)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用药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达20 g/L者占44.4%(24/54),心动过速者占40.4%(23 /57).6例死亡患者中5例为老年人,均合并严重的基础病变,另1位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所有患者在出现症状后(8.6±5 .9)d(1~24 d)胸片显示异常,胸片浸润性病灶完全吸收的平均时间为(17.1±6.2)d(5~3 5 d).提示:对SARS患者,早期、持续一定时间的中等剂量的激素是必要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大量激素和大量利巴韦林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力民;王保国;李晶华;刘小春;焦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