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析

王永江

关键词: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情况和腰椎功能.结果 两组术前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但恢复更快,且可有效减轻疼痛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替罗非班所致血小板减少症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替罗非班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35例患者进行客观详实的观察、记录和随访,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平均时间为(6.5±5.8)h,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52.4±32.8)h,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72.4±30.5)×109/L,其中轻度患者占82.9%,重度患者占11.4%,极重度患者占5.7%.患者出血事件的总发生率为57.1%,其中轻微出血的发生率为48.6%,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8.6%.停用替罗非班,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结论 替罗非班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多发生在用药后4~8 h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疗效,极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

    作者:曹丙峰;周建华;刘庆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结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辽宁省6个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2138例宫内妊娠30~49 d的健康妇女,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结果 完全流产2057例(96.2%),不全流产74例(3.5%),失败7例(0.3%).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是终止早孕的有效手段.

    作者:冯文霄;金瑛;田晶;邹孟红;张金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收进行无痛性消化内镜(主要是胃镜、小肠镜与结肠镜)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加强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诊疗过程与护理过程,观察对比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结果,主要对比患者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患者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顺利完成内镜诊疗,未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和麻醉意外现象,内镜诊疗操作过程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情况,观察组患者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个护理小组间的护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性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内镜诊疗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内镜诊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诊疗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马效霞;伊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CysC、Hcy与U-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清CysC、Hcy及U-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60例、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60例,糖尿病无肾损害组60例.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每组患者人员CysC、Hcy和mALB的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及对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及糖尿病阴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与对照组(P<0.05),其中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P<0.05),糖尿病尿蛋白阴性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方法(P<0.05).结论 血清CysC、Hcy和U-mALB联合检测可作为一项理想早期诊断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

    作者:宋彩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Meta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药物治疗疗效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中心,收集关于冠心病药物治疗的中文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对选区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检出与冠心病药物治疗相关的文献113篇,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终有9篇文献进入该研究.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共纳入5项研究,其中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65 [-0.99,-0.31](P<0.01);在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10[-1.50,-0.71](P<0.01);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1.40[-1.74,-1.06] (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26 [-1.77,-0.74](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91 [-1.25,-0.57] (P<O.01).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冠心病在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方面与常规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牛永青;梁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运用头部CT或MRI检查符合脑梗死的住院患者80例,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安眠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脑功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且两组病人之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无较大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治疗2周后,实验组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后失眠的治疗有明显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鑫;阴育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个性化护理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指导护理工作者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根据患者足部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护理、足部局部护理、足部运动、药物护理等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 46例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及个性化护理,40例治愈出院,4例足部溃疡患者,溃疡面积已明显缩小,2例足部坏死、溃疡的患者,因病情较重而截肢,截肢致残率为3%,减轻了身心痛苦,消除了足部隐患.治愈率达到86.96%(40/46),患者满意度为97.8%(45/46),住院时间为(12.3±2.9)d.结论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诊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有45例(90.00%)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表现是ST段变化、Q-T延长、各型心率失常和房室肥大.病情好转时心电图随之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心电图改变情况与急性脑血管病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对判断患者病情改善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探讨分析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1吸早晚各1次,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气雾剂(1吸睡前吸入)联合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P<0.05),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5);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40.7%,对照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87.0%,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7,P<0.05);经观察,两组各出现2例口干反应,较轻微且随着持续治疗其反应消失,未对治疗起到任何不良影响.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能显著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该院2011年6-7月收治的750例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的病例材料,对照组随机选取同一时期未行无痛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组中产妇的剖宫产率、疼痛程度及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痛分娩组剖宫产率6%低于对照组28%;疼痛方面,分娩过程中分娩镇痛组疼痛评分(2.5±0.4)分明显轻于对照组(7.5±0.7)分,但缝合会阴切口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产程影响方面,活跃期分娩镇痛组时间(146±20) min短于对照组(247±25) min,而第二产程分娩镇痛组时间(80±16)min长于对照组(53±18)min.结论 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效果更加安全.

    作者:王鹏程;李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目的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纯吸入舒利迭,B组吸入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行肺功能及CAT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的收益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菊;张萍;姚秀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腰椎植骨融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情况和腰椎功能.结果 两组术前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得分及腰椎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但恢复更快,且可有效减轻疼痛和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Lc在诊治Mirizzi综合征中的探索性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研究应用Lc诊治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自200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48名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Lc在治疗Mirizzi综合征中的应用前景.结果 按Csendes分型,Ⅰ型40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0例.43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术前的治性ERCP检查9例,均为发生胆管损伤;术中发生胆管损伤5例,均转开腹,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应用研究,发现Lc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Ⅰ型和Ⅱ型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召实;杜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综述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是外科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发生于肠道组织的再灌注损伤,经专家证实其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的致死性疾病发生与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致死性疾病主要直接致死原因.该研究者从事肠胃工作多年,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有一定的研究,该文针对性提出了疾病防治策略,有助于逆转疾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希望能够与同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分享.

    作者:杜斌;郭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目的 探讨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卡孕栓配合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36.5±25.0)mL,对照组为(137.6±6.7)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血量为(330.0±34.5)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43.0±38.7)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再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丽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各50例,研究Ⅰ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Ⅱ组中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Ⅰ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治疗总效率为70%,研究Ⅱ组中的5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效率为98%,研究Ⅱ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研究Ⅰ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的心境有着稳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更要合理的选择抗抑郁药物,进而保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着较快的恢复.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经药物等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血压、心率、左室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结果 40例患者给予CRRT 3~7 d治疗后,其中14例疗效显著,22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无效中途退出治疗,总有效率90%.CRRT治疗后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MBP),BNP、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Sd)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显著上升(P<0.01).结论 CRRT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 对鼻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以及护理进行研究探析.方法 选取130例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行鼻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对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8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7.6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3.8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5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息肉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积极性很高,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对于提高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值得推广.

    作者:罗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40例,冠心病患者(B组)40例,以及健康检查者(C组)40例,比较3组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结果 A、B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B组患者按高血压轻、中、重度进行分组比较,程度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吕湛;冯模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