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承忠;金惠铭;席大伟
尽管临床上鼻腔、鼻窦的真菌性感染并不常见,但近20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加.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约占所有鼻腔、鼻窦手术患者的10%[1],其发病率明显增加与细菌学、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使得检出率增高有关[2],其中以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为多见.
作者:武玲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前列腺癌(PCa)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据美同癌症协会统计,2008年美国约1 437 180例患者诊断为PCa,其中565 650例(39.4%)死于此病.
作者:陈超;林考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其感染的严重程度常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与宿主的防御功能.若治疗及时、方法恰当,可缩短疗程,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如若误诊或延误治疗时机,处理不当,可因呼吸道阻塞或扩散至重要生命器官(如纵隔、颈动脉鞘或中枢神经系统等)而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黄玉朝;许洁;王晓媛;付新海;周华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三踝骨折是一类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处理方法选择不当常会出现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本科自2003至2007年收住24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边小校;张跃进;王仲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心房颤动(房颤)的栓塞发生率在4%以上,相关调查显示脑栓塞的发生率达5.3%[1].非瓣膜性房颤者发生脑栓塞的危险性是无房颤患者的5~7倍.
作者:徐爱建;傅国胜;何洪强;陈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下颌智齿阻生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应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如第二磨牙远中根部分或完全吸收、远中颈部大面积龋坏累及釉牙骨质界下3mm以上等.此类患牙的治疗相当棘手,既往常予以患牙连同智齿一并拔除.
作者:卢好;王启;戴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肝外伤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伤情复杂危重,处理困难,病死率高达50%~100%[1-2].近8年来,我院共收治28例肝外伤伴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诸葛勇华;施敦;赵大建;李曙光;王元宇;叶再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2年来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经验,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巨脾患者行L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78例(主要是肝硬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血液病患者)LS的临床结果 ,比较巨脾组(62例)和非巨脾组(116例)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178例LS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4例(2.2%).出现并发症21例(11.8%);巨脾组和非巨脾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0h和2.4h,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和6.9%.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2.2 d)和(6.6±1.7 d),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和中转开腹手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S安全、有效,适用于有脾切除指征的各种脾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巨脾不是LS的禁忌证.
作者:占小莉;王金龙;王跃东;竺杨文;谢志杰;朱锦辉;赵挺;刘金明;叶再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
作者:钟吉俊;高钱纲;刘威平;蔡海鹏;吕国菊;林祖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鼠股骨骨髓单个核细胞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根据加入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相同浓度(1×10-7mol/L)地塞米松的不同剂量将其分为20μl、30μl、40μl组,并设对照组(培养液中无地塞米松),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瑞氏-姬姆萨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苏丹Ⅳ染色观察活细胞形态、数量及细胞内成分.结果 地塞米松各组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均可转变为成骨细胞,而地塞米松各组均可抑制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促使其脂肪变性.尤以30μl和40μl组强.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且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陈兴灿;严伟民;俞锦清;郑筱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使用简便、经济可靠的长效避孕方法 ,但疾病或绝经后需要将其取出.临床上IUD取出失败并不少见,但处理上有很大的困难.我院采用官腔镜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外院和本院用常规取环器取出失败的54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取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英;谢利萍;叶为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消化道间质瘤是临床常见的黏膜下肿瘤.由于黏膜下肿瘤多位于固有肌层,用高频电切除方法进行治疗风险很大,常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采用手术治疗则患者痛苦较大.我们应用内镜下皮圈套扎的方法治疗22例胃食管间质瘤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PVCs/VT起源部位的时钟点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r(R)波高度及s(S)波深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消融成功19例(95.0%),均无并发症发生,失败1例.其中17例消融成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由三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或R波呈Ⅱ>aVF>Ⅲ、s或S波呈Ⅲ>aVF>Ⅱ的变化趋势;aVL导联的R波逐渐变浅;aVR导联的QS波逐渐变深;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和/或VT者下壁导联的r(R)波高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正相关(P<0.05),而s(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及aVR导联的QS波深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起源于三尖瓣环的PVCs/V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尖瓣环不同起源PVCs/VT的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将有助于消融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作者:林加锋;林佳选;季亢挺;唐疾飞;李继武;曾刚焕;杨鹏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并发症多,尤其是小婴儿和低体重儿,病死率高,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共对17例这类患儿行急症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承忠;金惠铭;席大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严重的危害是病程中、后期发生的中、大动脉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研究认为免疫反应异常是重要的致病环节,认为可能因各类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等触发因素启动了暂时性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全身性中、小动脉炎,包括血管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损害等[1].
作者:韦翊;舒强;徐婷;赵仕勇;王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48例,观察组)和X线引导穿刺置管引流(39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45例(93.8%).发生并发症2例(4.2%);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29例(74.3%),发生并发症8例(2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消退情况相似.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余武亮;殷琪琦;蒋天安;郭文凤;王永琪;马亚;胡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及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中的变化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2例COPD患者(均为急性加重后经治疗转为稳定期)及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然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者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或0.01);与稳定期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显著较高(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 B p65的表达与血浆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 NF-κB、sI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呈较高水平表达,两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阻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NF-κB可能是通过上调sICAM-1的表达而介导更频繁的白细胞黏附活动发挥作用的.
作者:汤小芳;刘进;钦光跃;汪强;冯耀荣;胡小帆;王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即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已越来越多,尤以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的增多为明显.该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心脏瓣膜纤维层退行性病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 ,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俊英;何晓清;宗方;金巧芳;陈艳;胡青英;贾利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先天性肝囊肿(CLC)是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常无症状,往往在其它手术中或常规影像检查时发现,随囊肿逐渐增大,可压迫邻近脏器而出现疼痛、闷胀、呕吐等症状,发生率15%~16%[1].近年来,随着超声、CT等影像检查的普及,CLC病例明显增多,发病率为2.5%~5.0%[1-2].笔者现对我院近8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魏云海;张国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尽管随着工业防护工作的不断加强,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长时间、低浓度的铅暴露环境造成的危害仍日益突出.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各个系统产生损害.视觉系统对铅较为敏感,在胎儿和婴幼儿期尤为突出.
作者:邵玉红;瞿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