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尹晓梓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急性胃穿孔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组50例和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术前全身适应综合征为(28.9±6.8),术后一小时为(38.1±5.8),术后一天为(40.8±8.1),术后两天为(49.2±7.9)。对照组患者术前全身适应综合征为(28.1±5.6),术后一小时为(31.6±5.6),术后一天为(33.2±6.1),术后两天为(37.2±5.9)。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中毒出现反跳28列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出现反跳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中,有15例由于洗胃时机不及时,8例阿托品使用不当,5例洗胃液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结论遵循尽早、彻底、反复的洗胃原则,一旦发现有反跳先兆,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洗胃,反复清洗皮肤是预防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关键环节,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有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收治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为重要。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31例,其中有28例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反跳现象。现将其反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杰;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浅谈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实施心理、饮食、体位、基本等护理。结果6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治愈32例,占50.7%,好转28例,占44.4%,死亡2例,占3.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探讨不同牙体剩余量与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的关系

    目的:对不同牙体剩余量和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牙科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正畸治疗拔除的100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牙体剩余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牙齿的牙体冠部保留完整,实验组的牙体剩余量从1毫米至3毫米不等。所有牙齿都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修复材料为石英纤维桩。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牙体的平均荷载力为(975±50)牛顿,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0±27)牛顿,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剩余量为2毫米时,采用石英纤维桩冠进行牙齿修复的抗折性能和牙体冠部全部保留的抗折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所以在使用石英纤维桩冠等非金属修复牙齿时,可以将2毫米作为桩箍的临界值。

    作者:冯艳;姜日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睑缘炎患者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在治疗睑缘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门诊睑缘炎患者50例92眼,患者均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方案,疗程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结果治疗后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等临床体征均改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值分别为1.39±0.610分和0.22±0.415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值分别为1.43±0.684和0.20±0.399,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是睑缘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密密;洪宇波;其其格;金宝泉;乌云;胡础图;郭振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林可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的种类以及产生频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以期寻找到产生原因以及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院进行林可霉素注射剂治疗疾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实回顾性地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到不良反应存在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性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压患者体质的一些常见的不适应症状要远远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得出,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可能是导致林可霉素注射剂产生频发及不良反应的原因。

    作者:尹桂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乌鲁木齐市229例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住院及体检的维吾尔族患者639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筛选出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了解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与性别、年龄、BMI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功能符合COPD诊断的229例,所有患者中,男性123人(53.7%),女性106人(46.3%),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性(P>0.05);属COPD肺功能1级的患者25例,2级134例,3级57例,4级13例,肺功能2级的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占到30.6%;年龄小于45岁的28人,45岁至64岁的117人,大于65岁的84人,中年患者比例高于老年患者(P<0.01)高于青年患者(P<0.01);BMI指数小于18.5的4人;18.5~24.9的52人;大于25的173人,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以2级为主,且重度、极重度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男女性别比例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维吾尔族COPD患者中多伴有超重甚至肥胖(P<0.01)。

    作者:张艳新;徐倩;杨卫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05月收治的67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诊治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认识,提出有效的诊治对策。结果67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全部实施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后,其中有54例患者肢体瘫痪,所占百分比为80.60%,有11例患者死亡,其中有7例患者在发病后一天内死亡,剩下的4例患者是在发病三天内死亡,死亡率为16.41%,其余的2名患者自动出院,所占百分比为2.99%。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在临床诊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血肿块大小开展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一步做好预后处理工作,提升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梅花·尼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浅谈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疗,如何降低其发病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工作者积极探索,众多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企盼解决的问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数量日趋增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有效开展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医务人员的一个重点工作。

    作者:栗军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人体解剖学基础》交互式教学模式中多媒体软件的设计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以器官的形态学习为主的基础学科,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习效果影响显著。论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解剖学教学特点,介绍了人体解剖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和实践过程。

    作者:张昌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直肠肿瘤保肛术后多发且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本文报告了26例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会阴部护理。2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程秀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1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截至发稿时收治的31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有22例实现冠脉再通,再通率为71%,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安全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时间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血液检验在100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分别有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采用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血液检验,对其血液检验结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试验一组、试验二组以及对照组三组研究人员的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五项指标结果两两对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患者通过血液检验工作开展,可以准确的诊断出贫血情况和贫血类型,有助于在临床中实现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应用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马宝力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因素,为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参考。方法本组选取了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2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研究造成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具体原因。结果针对本组200类患者疾病的类型,导致恶心呕吐为常见的疾病是反流性的食管炎,本组中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有60例,而患有急性肠炎的患者有55例,患有胆系结石的患者有45例,这些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疾病。结论实践中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额,为详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肠炎。

    作者:鞠向龙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使用者的数量及治疗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36例,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7.55%。136例患者中,终止妊娠者40例,其中有效36例;子宫性疾病38例,其中有效33例;紧急避孕29例,其中有效24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其中有效11例;其他疾病15例,其中有效10例。136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在服药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等,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妇产科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应用到米非司酮,其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效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160例乳牙根管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乳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的178颗牙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充填后,随访观察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对乳牙根管治疗疗效显著,稳定。结论通过乳牙根管治疗术,可以达到治愈儿童龋病后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目的。

    作者:王红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及诊断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疾病同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X线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结核结节以及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24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胸部正位X线检查、侧位X线检查以及实施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鉴别诊断后发现,患有结核结节的患者74例,患有肺内肿瘤结节的患者50例。患者的结节大小为0.7厘米-3.1厘米,平均大小为(1.87±0.29)厘米;针对74例结核结节患者,于患者中左肺上叶尖后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8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56例。针对50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于中左肺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34例。结论临床采用X线对结核结节疾病以及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鉴别诊断,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临床配合选择CT检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姚洪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ARDS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11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SaO2、RR都有明显好转。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

    作者:陈根;陈培铭 刊期: 2015年第46期

  •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肺癌久咳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肺癌久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肺力咳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采取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疗法,将中药正对患者穴位进行敷贴,3d/次。随后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贴敷,患者需每天进行适当按压,2min/次,5d/次。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久咳患者采取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办法,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作者:高丙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