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应爱娟;楼素;黄先玫

关键词:儿童, 再发性腹痛,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活动性胃炎, 上胃肠道疾病, 热门课题, 澳大利亚, 胃黏膜, 胃肠病, 工作者, 患者, 分离
摘要:自从澳大利亚的Warren和Marshall于1982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之后,Hp与上胃肠道疾病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的热门课题.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非心脏手术后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1-2].而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报道认为全身麻醉较区域麻醉更易发生术后1周内认知功能障碍,且与全身麻醉用药有关[3-4].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行非心脏手术后的老年(>65岁)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飞翔;严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脏移植17例随访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的疗效.方法 1997年6月至2009年8月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17例,其中1例为心肾联合移植.随访接受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的劳动力、生活质量以及精神和(或)身体的并发症.结果 2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另有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术后2年半因停服免疫抑制药物而引发急性排斥反应死亡,另1例为ABO血型不合者,在术后6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长期生存11例,其中4例已生存10年余.心肾联合移植患者也已生存近9年.除近1例(正在康复中),其余11例术后半年心功能均达到1级,并保持至今,且均已恢复工作.前9例生存达1年的患者均作冠状动脉造影,每例均表现冠状动脉变细,侧支减少,有4例于术后4、5年心肌ECT扫描显示左心室前壁或后壁局部缺血,但这些生存者临床上均无冠心病症状.2例出现糖尿病.术后早期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口腔溃疡及服用环孢素后血压升高.11例均因此需长期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第一例患者术后12年出现恶性淋巴瘤,用CHO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有的影响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可危及生命.术后密切的随访,预防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许林海;倪科伟;朱理;钱文伟;严志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06例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青春期功血)主要为无排卵性功血.临床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常导致贫血.传统的治疗办法是采用大剂量的孕激素、雌激素或口服避孕药等止血,虽然止血效果良好,但存在着服用方法繁琐和副反应大等缺陷,且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突破性出血,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作者:陈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TGF-β1和Smad6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及福莫特罗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和Smad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福莫特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干预方法和时间分为对照组(A2和A4),哮喘组(B2和B4),福莫特罗组(C2和C4),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福莫特罗组模型制作同哮喘组,在激发阶段,激发前30 min给予福莫特罗灌胃处理,各组均在末次激发后1~2h处死大鼠.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6蛋白表达.结果 (1)Wat:C2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2)Wam:C2组显著薄于B2组(P<0.01),两者均显著厚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薄于B4组,两者均显著厚于A4组(均P<0.01);(3)肺组织TGF-β1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低于B2组(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2组(均P<0.01),C4组低于B4组(均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4)肺组织Smad6蛋白平均吸光度值:C2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显著低于A2组(均P<0.01),C4组显著低于B4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A4组(均P<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增高,Smad6表达减低;TGF-β1和Smad6表达失衡可能促进了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福莫特罗可抑制哮喘大鼠TGF-β1表达,促进Smad6表达,作用随激发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贺孝良;李昌崇;张维溪;戴欢;方丽;赵瑞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疗效分析

    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

    作者: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化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疾病,是导致我国人群丧失劳动能力与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是以关节的炎症和滑膜细胞增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终可引起关节骨和软骨的破坏.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和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持关节和肌肉功能,并达到病情缓解.

    作者:吴华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I诊断

    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多源于中线附近,以松果体区常见,可占松果体区肿瘤的50%以上[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因其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多样,常易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作者:石乃昌;陈培友;邱雷雨;严福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硝普钠不同程度降压对颅脑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新的肝肾功能敏感指标,评估颅脑手术患者硝普钠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B组于去骨瓣后微量泵输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降至目标血压后维持60min,A组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0~55mmHg,B组MAP控制在60~65 mmHg,C组(对照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分别于开始降压时(T0)、降至目标压后60min(T1)、停止降压后60min(T2)、停止降压后24h(T3)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α-GST)、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 在T1时A组、B组、C组之间MAP比较从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均P<0.05).A组和B组的MAP在T1时显著低于T0(均P<0.0t).A组的血清α-GST浓度在T1和T2时显著高于T0(均P<0.01),并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组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T1时显著高于T0(P<0.01),并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 硝普钠行制性降压至50~55mmHg可以引起可逆性肝细胞损害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控制性降压程度以60~65mmHg为宜.

    作者:刘乐;池胜英;陈莺;徐旭仲;金烈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19、21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9、21号外显子(exon19、21)的突变率、突变类型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从90例可手术的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中提取DNA,扩增EGFR基因的19和21号外显子基因片段,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 90例NSCLC患者中检测到29例(32.2%)有EGFR基因的经典突变.29例突变中包括16例(55.2%)发生于exon19上的缺失突变,13例(44.8%)发生于exon21上的替代突变.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癌[13/34(38.2%),(9/10)90.0%与7/46(15.2%),P<0.001];非吸烟者的突变率高于吸烟者[18/36(50.0%)与11/54(20.4%),P<0.001];女性突变率也高于男性[15/25(60.0%)与14/65(21.5%),P<0.01];而突变率与患者年龄及分期无关(P均>0.05].另外,47例(52.2%)患者存在同义突变S749S(A 2244 G),鳞癌患者突变率高于腺癌或支气管肺泡癌(P<0.05),而其突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EGFR的突变率较高,总突变率为32.2%.腺癌(尤其是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吸烟及女性患者是预测突变的四个重要因素.发现同义突变,并且与患者病理类型有关,在鳞癌中多见,与其他因素无关,并探讨其遗传生物学效应,初步猜测可能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相关.

    作者:叶雪梅;毛伟敏;刘杏娥;陈国平;赵力;谢海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初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产肠毒素株FRS6B)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初期,细胞骨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制备菌液,分别感染HUVEC,1、2、4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应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种不同毒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HUVEC共育1h后即有凋亡细胞发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两种细胞作用1h后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均发生了改变,作用4h后细胞内聚集大量细菌,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部分开始解离.结论 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UVEC初期,产肠毒素菌株FRS6B诱导细胞凋亡明显高于ATCC25923,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存在差异.

    作者:苗正友;徐营;李平;徐水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帕夫林联合激素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斑秃是一种突发的良性、非瘢痕性秃发,多为局限性斑片状秃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目前病因不完全明确,可能是一种具有遗传素质和环境激发因素的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1].

    作者:陶小华;潘卫利;陆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扩大手术治疗28例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已经位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主要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完全性的切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好方法.但在目前就诊的肺癌患者中,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仅占20%.近年来我们尝试跨学科的方法将心脏外科的一些技术运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手术中,扩大局部手术范围,使得一些过去视为外科禁忌的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得到根治性切除.

    作者:戚维波;施谷平;胡奕;王明堂;张雁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lymphoma of stomach,PGML)是原发于胃肠道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是仪次于胃癌的第2位胃高发肿瘤.男性较女性多发,其中绝大部分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少见.

    作者:江向红;洪瑜;钟继红;刘英超;陈兴玲;刘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保守治疗有近半数的患者气胸复发,常规开胸手术复发率虽低,但具有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电视胸腔镜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然而其中-长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比究竟如何,尚缺乏令人信服的临床病例研究.

    作者:张军;张凡;周礼湘;李晶;胡汛;王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下腹及下肢手术的比较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分子结构与布比卡冈相似,但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远低于布比卡因,显著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是该局麻醉药的义一特性,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临床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腰麻(SA)[1].

    作者:鲁海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内毒素攻击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体外培养的方法及建立脂多糖(LPS)攻击ATⅡ的模型模拟内毒素性肺损伤.方法 分离、纯化、鉴定得到大鼠AT Ⅱ,分别用0.1、1、10 μg/ml的LPS刺激AT Ⅱ,并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在刺激2、4、6h后分别检测AT Ⅱ的抑制率,从而探索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中适的LPS浓度和刺激时间.结果 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电镜观察进行细胞纯度判断,未用差异贴壁去除成纤维细胞和IgG免疫黏附去除巨噬细胞纯化前,纯度达(70.4±4.8)%,纯化后可提高至(90.2±3.4)%;而用LPS干预ATⅡ,ATⅡ出现明显的细胞抑制.其中刺激浓度为1 μg/ml时,与其他3个实验组相比,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且在各个浓度的不同刺激时间里,4h时,细胞毒性反应大(P<0.01).结论 细胞分离后采用差异贴壁法和免疫黏附法进行纯化可使细胞纯度提高18%左右,细胞培养时接种密度达到1×107/ml以上有利于细胞的贴壁和生长,而用1 μg/ml 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AT Ⅱ 4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内毒素性肺损伤细胞模型.

    作者:梅虹霞;金胜威;连庆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氧合和肺水肿的影响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因大量失血常需要进行异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降低异体输血率已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1-3].但有研究表明[4],血液稀释在心脏外科手术CPB过程中,不但不能降低老年、婴儿和新生儿患者的病死率,而且能够引起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作者:周春莲;林学正;许菊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脂氧素A4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脂氧素A4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40~280g,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肠IR组和脂氧素A4治疗组(L组),每组10只.除C组外,其他两组大鼠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后,通过夹闭SMA复制大鼠肠IR模型,缺血60min,然后开放SMA,再灌注120min,L组于开放SMA同时静脉内给予脂氧素A4 0.1mg/kg,所有大鼠在试验过程中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1·h-1持续输注.观察肠IR后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测定肠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与IR组比较,L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较轻,能够反映肠黏膜损伤程度的DAO活性在肠组织中明显下降,过度氧化应激指标MDA、MPO在肠组织中明显升高,肠组织中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脂氧素A4对大鼠肠IR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减轻肠IR损伤后肠组织的过氧化应激、减少肠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降低肠组织中TNF-α含量有关.

    作者:林峥;刘中砥;李兴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团队护理应急能力培训探讨

    急症抢救护理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研究表明,院内患者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的.

    作者:沈慧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几丁糖-胶原膜物理性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 以几丁糖和胶原为主要材料制作可吸收膜并对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比较.方法 从牛肌腱中提取胶原.将2%几丁糖乙酸溶液风干成膜,在其上流延0.1%胶原乙酸水溶液,风干后制成复合膜;不同量的胶原乙酸水溶液与2%几丁糖乙酸溶液混合,风干后为混合膜;将混合液冷冻干燥制成冻干膜.测定膜表面结构和成分、吸水性及抗张强度.结果 复合膜质地不均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质地均匀.随着胶原量及膜厚度的增加,膜均匀性更加.复合膜表面不平整、无孔隙、有胶原聚集,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表面均匀呈多孔状.与几丁糖膜比较,复合膜的红外透射光谱与几丁糖膜基本一致,但混合膜差异较大.冻干膜的吸水性较其他两种膜高.同样比例的复合膜与混合膜抗张强度无明显差异,但均大于冻干膜;随着胶原量的增加膜的强度增加.结论 几丁糖与胶原有良好的成膜性.混合膜和冻干膜适用于引导骨再生膜.

    作者:王新木;董研;徐量;章卓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