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敦玲;宛会;王晓娟;张智娟
吴某,女,32岁,孕2产1孕39+6周、疤痕子宫入院。体检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无异常,因“疤痕子宫”要求剖宫产。于当天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2011年11月31日治愈出院,共住院5天。2012年3月14日来本院常规产后复查,诉恶露量少,暗红色,无味。B超提示:宫腔积液,宫腔分离,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欠佳。带益母草膏回家服用一周。4月13日来院检查,诉:此二个半月以来,恶露一直未干净,多为咖啡色,时有鲜红色血,如月经样,量少。经本院抗感染治疗以及加强宫缩、生化汤、活血化瘀等对症处理,5天后干净。干净37天后,又出现阴道流血,持续11天左右,暗红色,此期间一直无腹痛症状。5~6月份带患者去上级医院就诊,用药:云南白药颗粒、益母草膏颗粒口服,中药饮片等治疗。仍不见好转,并开始有规律性阴道流血,每12天左右来一次,量不多,色暗红,时有点滴状鲜血,有时只需一个卫生巾即可。7月份去省城医院妇产科就诊,B超提示:宫腔积液,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憩室形成,大小约1.6×2.5cm,宫腔内可见1.1cm分离,至今。专家指导性意见:暂行保守治疗,用药半年,药名为:克龄蒙和坤宁颗粒。
作者:汪丽华;林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因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如何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减少护理缺陷和防范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患者常见的住院安全问题并归纳了相应的护理指导,为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杨冬霞;桂明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液透析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并发症的护理以预防为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置管部位感染,及加强导管血栓的预防,正确掌握肝素封管剂量,预防局部渗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预防导管的脱落减少病人的并发症。
作者:李晓燕;白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6例患儿针对其病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将两组患儿疗效做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肺炎患儿的病情,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是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高分辨率CT(HRCT)等。本文收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有完整影像资料的100例患者,对他们的影像学特点给予分析,使诊断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卢丙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尿毒症脑病患者58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尿毒症脑病临床特点分析:发生率与性别、电解质紊乱、感染有关,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抑郁等;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患者患者为15例(51.72%)、26例(89.66%),分别高于对照组6例(20.69%)、21例(72.41%),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在非常满意及总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脑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帕提古丽;陈紫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探讨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如何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介绍计划生育服务站自筹资金、进行整体布局、科室设置规范化,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计生知识;实现了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的“外观、标识、设备、管理、服装、医疗文书”六统一的建设。
作者:锡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肌酶学变化与非心源性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9例非心源性危重患者进行心肌酶学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9例样本中,出现心肌酶谱变化的125例,占66.1%。经相应的临床治疗后,下降或恢复正常。结论有机磷中毒、肿瘤晚期、多发伤常发生心肌酶谱的异常变化,临床中应予以重视,注意区别避免错误的治疗。
作者:王恩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治疗后进行回访,记录治疗效果。结论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颈部、上背部肌肉、颈椎活动范围(特别是旋转)和上肢神经功能检查。
作者:于长岁;王树人;高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纳血症,轻度低纳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纳血症采用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缺钠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5例,好转6例,死亡2例,;稀释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3例,好转5例,死亡1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好转。结论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通过口服钠盐与静脉补钠可以使血钠维持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胥广宇;马宇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70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正确应用健康教育和饮食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主动地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与饮食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丁正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体征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或者检查的乙肝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8例表面抗原阳性中,仅单项HBsAg阳性者占39.0%;HBsAg和抗-HBs阳性者占2.24%;俗称“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仅占9.70%,“大三阳”是乙肝感染严重、传染性强的一群HBV感染者。俗称“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占29.85%,此感染人群也具有传染性,但机体免疫力尚好,HBV在体内的复制受到一定的抑制,此人群也是乙肝主要传染源之一;还有19.03%的HBsAg和抗-HBc阳性。结论只有充分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才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正确的接种和定期复种乙型肝炎疫苗,对防止乙型肝炎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蒙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心电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不同治疗措施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论通过心电图观察患者生理的改变,对及时预防、治疗疾病和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治疗组(n=50);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服用西比灵5mg,每日一次,同时给予颈部牵引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创和;李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青年人组:女性胃癌患者要多与男性,男女比例1:1.3。在40岁之后,男性的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并且在50~59岁和70岁以上人群中表现为显著。中老年组:男女患者的比例1.9:1。结论在青年人群中,发生胃癌的女性多于男性,并且病理类型主要以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根治切除的几率明显要低于老年人群,在切除后的3、5年,青年人群存活的几率要低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葛本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处理。结论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是制止血、纠正贫血,应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人是否有存活,是否临产,宫口开大程度及胎位情况仔细分析决定处理方案。
作者:娜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乳腺管状小叶癌(T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根据病理学形态特点重新复习切片,从194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中选择的16例乳腺管状小叶癌(TL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TLC中各指标的表达:CK8;E-eadherin;孕激素受体(PR);CK34βE12;HER2;雌激素受体(ER);p53。结果 TLC的影像学表现: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边缘出现毛刺的有4例,边缘成角的有2例。TLC的病理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单排线性条索状结构及松散弥漫的单个细胞,管状结构常与单排条索状结构及单个散在细胞交织在一起,浸润纤维性间质,并围绕小叶内导管呈环靶状排列;肿瘤近周边常出现低级别上皮内肿瘤。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不表达HER2和p53,常一致表达CK8的有16例、PR16例、ER14例、E-cadherin14例、CK34βE12的10例。其中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4例。结论 TLC不论管状结构还是条索状结构,多一致地表达CK8;E-eadherin;孕激素受体(PR);CK34βE12;雌激素受体(ER)。TLC是非常少见的浸润性乳腺癌,它具有特殊性,并且结合了小管癌及小叶癌的病理特征。对TLC的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不但能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还能提高TLC的诊断率。
作者:娄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简述胸痛的针灸治疗。方法对胸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论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少食肥甘,禁食辛辣。适当吃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起居调护,睡眠应充足,汗出肢冷,脉沉细或结代者,属真心痛,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李樱;房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55岁。因舌部有肿物伴有疼痛3个月入院。在口腔科进行检查后以舌鳞状细胞癌收住入院。查体:情况较好,无异常,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专科检查:舌体左缘近舌根与舌腭弓基部见有一2.5cm×1.0cm凹坑状的溃疡,边缘隆起,创面没有破损,质地硬,界限不清,肿物不能进行移动,触痛显著,表面糜烂,有异味,舌体运动受限。右颌下可触到2个1.5cm×1.2cm×1.2cm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质地较硬,可活动,界限尚清。进行气管切开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施行舌颌颈联合根治舌缺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首先给予颈部扩清术,颈部的淋巴结给予根治性清扫,并将部分结缔组织及颌下腺等切除,将胸锁乳肌、副神经保留,于健侧颌下游离颌面动脉、静脉备用。于正中联合将颌骨锯开,暴漏手术视野要充分,将口内舌体肿物切除,肿物标本大小大概为5.0cm×4.0cm×4.0cm。术中见扁桃体下腭咽、舌腭弓基底部有1.0cm×1.0cm×0.5cm的病灶,进行切除。测量癌肿切除后舌及口底软组织缺损的范围7.0cm×5.0cm。设计以左前臂桡动脉远端为蒂的前臂皮瓣修复舌体及口底创面。桡动脉的体表投影线为肘横纹中点和腕横纹近侧桡动脉搏动点的连线。设计血管蒂在近侧皮瓣10.0cm×7.0cm,蒂长6.0cm。按设计划线切取左前臂皮瓣,将皮瓣移植到口腔内修复舌体与口底创面将血管蒂经口底隧道引到口腔外,将皮瓣蒂的桡动脉、头静脉分别与右颌面动脉、静脉吻合。手术后皮瓣均成活。术0.5年随访,舌外形、进食、语言功能均恢复良好[1]。
作者:王宏;王晓宣;陈世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对产科胎膜早破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胎膜早破6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自然分娩率、产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产科胎膜早破的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产科的生产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妇宫内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值得在产科广泛使用。
作者:王洪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