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刚;范子琦;于春雷
癫痫病人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要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来治疗癫痫,但是长期服用此药会对全麻手术中肌肉松弛药产生影响。本文对应用剂量递增法检测全麻时癫痫患者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罗库溴铵ED95剂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结果76例患者70例痊愈,6例好转。结论通过有效排痰、饮食、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亚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脑性瘫痪(CP)儿童的脑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脑性瘫痪儿童,使用型脑电图机,按照国际10~20系统进行电极安放,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根据脑电图进行结果分析:轻度异常24例,占33.3%;中度异常29例,占40.2%;高度异常6例,占7.9%;有13例儿童出现局灶性异常,占18.6%。结论 CP异常脑电图有以下特点:脑电图大部分呈弥漫性改变,少部分呈局灶性改变;脑电图出现低电压驼峰波;脑电图出现脑性睡眠纺锤波。如果脑电图出现瘫痪低电压节律失调及驼峰波;脑电图出现睡眠纺锤波缺如则说明脑瘫出现异常。如果患儿的病情越重,患儿的智能障碍也会越严重,而在脑瘫异常脑电图上,出现异常的频率就越高。而与脑瘫异常改变有明显关系的有:患儿的病因;患儿的病情;患儿的职能障碍。对脑性瘫痪儿童的脑瘫异常脑电图进行观察,既为脑瘫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也能改善脑瘫的治疗。
作者:石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诊科工作中疾病种类繁多,危重患者多,抢救及护理操作频繁,工作预见性差;患者家属情绪激动,容易有过激行为,医护人员被殴打的事件频频出现,但现在保护医护人员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且有些地区对现有保护法规执行不力,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安全。我们应当加强医院管理,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预防各种矛盾的先决条件,加强医护患沟通则是必要的措施。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冷静、警觉、遵法保护自身安全。
作者:于淑萍;周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术体位的安置不仅影响手术操作,而且影响麻醉安全,并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标准安全体位的制定应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和认可。麻醉医师关注术前体位,考虑麻醉风险,手术医师关注术中体位,手术室护士则充分考虑患者整个手术期的舒适与安全。
作者:董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并观察对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在临床上,对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钻孔引流和锥颅血肿碎吸以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骨成形瓣开颅血肿清除。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CT显示结果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等。
作者:韩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就医安全目前是医疗卫生医院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医疗部门护理措施中的首要问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及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重要工作目标。
作者:阿米娜?哈斯木汗;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原因。结果治疗遵从医嘱性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遵从医嘱教育。
作者:韩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肌酶学变化与非心源性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9例非心源性危重患者进行心肌酶学检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9例样本中,出现心肌酶谱变化的125例,占66.1%。经相应的临床治疗后,下降或恢复正常。结论有机磷中毒、肿瘤晚期、多发伤常发生心肌酶谱的异常变化,临床中应予以重视,注意区别避免错误的治疗。
作者:王恩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宫腔镜手术并发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并预防。结论由于空气栓塞发病突然,而且进展迅速,以致处理极端困难,结局常为死亡或重度伤残。所以预防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阻断宫腔内空气的来源:尽量避免选择CO2作为膨宫介质;在进入宫腔之前应注意排净灌注管中的空气;注意观察膨宫液容器并及时更换,避免走空。
作者:韩艳玲;朱志玲;刘欣;廖雅丽;姜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外伤脾破裂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进行护理分析后积极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术前预防和控制休克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治愈率为94.4%(34例),临床死亡2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必须争分夺秒的为患者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丛爱霞;王洪英;温晓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异物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异物患者2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数颌面部异物可通过X线及彩色超声确诊,部分非金属异物则只能通过MRI三维检查确诊定位,诊疗效果显著。结论不同异物类型及不同部位异物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法,抗感染、注意面部美观、尽早取出异物,疗效满意。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23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给予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和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症状,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后,终救治成功的患者21例,其中2例新生儿救治无效临床死亡。结论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实施重症监护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钱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11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标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为患者配备相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一般存在比较多的心理问题,研究后发现,患者接受认知心理治疗后均可减轻或缓解心理问题,临床效果显著,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镇痛分娩及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进入临产后,确认为枕后位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71例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并采用镇痛分娩,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顺产13例,剖宫产57例,有9例出现宫内窘迫,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观察组顺产59例,剖宫产12例,有2例出现宫内窘迫,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采用镇痛分娩及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产妇,顺产率高,并且降低了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刘素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肝硬化、肝癌和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40例肝胆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TBA检测均采用酶循环法。并同时检测GGT、ALP、AST、ALT的活性指标。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BA水平比较,P <0.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肝硬化组(阳性率100%)、梗阻性黄疸组(阳性率100%)与肝癌组(阳性率80%)的血清TBA水平比较,P<0.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病例组的血清TBA水平的阳性率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GGT、ALP、AST、ALT)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 <0.01。结论 TBA作为肝细胞损伤和胆道梗阻的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常规的检测指标,是一种良好的检测指标。TBA水平为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给病情检测带来了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应联合检测其他肝功能指标以提高肝胆疾病的检测率。
作者:马玲;叶扬;吕蕙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等3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86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共300颗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颗牙齿,分别采用单独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等3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术后短期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月、12月及18月随访,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及玻璃水门汀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98%;95%、100%和90%;93%、99%和81%,其中前两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齿楔状缺损修复方面,Dyract复合体粘接性强,对牙髓刺激小,长期疗效优于单独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水门汀修复,推荐扩大Dyract复合体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医生和我们的护理人员没有很好地和病人沟通,造成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不满,由此而发生的纠纷。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医疗纠纷案中可以看出,85%~90%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医务人员没有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而引起的。医生和护士必须肯花一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只有在充分了解了病人的知识水平、经济状况、病情状况等情况后,才能够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才能使病人满意并接受。
作者:胡尔西达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效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口腔科门诊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操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献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简称经皮气切术)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60例:行经皮气切术。观测指标为: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原发疾病和既往史、并发症、辅助检查、APACHEⅡ评分、死亡原因分析共5个方面的预测因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记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各变量的相对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2.1影响因素分析:60例重症病人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共23个变量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3个一般资料、5个基础疾病和既往史、1个并发症。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在临床上无统计学差异。2.260例重症病人经皮气切术前、后与其预后相关的一些重要生命指征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乳酸浓度及6小时后血乳酸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结论改良式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苏秀平;王丁超;关爱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