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抗生素滥用的对策探讨

陈文旋;张立威;傅红金;李芳健;王家骥

关键词:抗生素, 滥用, 社区
摘要:我国目前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笔者从医生、患者、管理及药品市场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着重就如何促进抗生素在社区的合理使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偏头痛58例临床报告

    目的 观察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取丝竹空透刺率谷等相应穴位,对照组口服苯噻啶片治疗.结果 观察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12.852,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组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张荣锡;曹德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性黄疸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性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对32例因G-6-PD缺陷导致黄疸的新生儿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辅酶Ⅱ(NADP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改换血治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辅酶Ⅱ含量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G-6-PD缺陷性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换血需求.其治疗机制与减少红细胞过氧化损害有关.

    作者:周于新;张双船;赵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的麻醉体会

    本文介绍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1 病例介绍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护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其改革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不断加强老年护理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是满足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需求的关键.

    作者:刘远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资料完整姑息性切除的166例晚期贲门癌患者,术后18~20 d开始化疗,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5-FU 500 mg静脉推注,以后5-FU 2 600 mg/m2连续48 h静脉滴注,每4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化疗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化疗死亡病例,CR8例;PR68例;SD36例;PD54例.RR(PR+CR)为4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及18%.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末稍反应、恶心、呕吐,无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 晚期责门癌姑息性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安全,不良反应轻,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作者:刘平;贺洪亮;赵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管癌切除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食管癌切除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本院对食管癌行食管部分切除患者,其中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801例,传统吻合术360例.经左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1 138例,经右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23例.结果 两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单层吻合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尚满意,胃食管反流比较,单层吻合组比传统吻合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胃经食管床颈部单层吻合术基本可避免吻合口狭窄,并且可明显提高吻合口的通畅度,从而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绍金;肖大伟;黄晓聪;郑育举;谢泽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档案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医院现状整理分析.结果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结论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范则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社区抗生素滥用的对策探讨

    我国目前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日趋严重.笔者从医生、患者、管理及药品市场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着重就如何促进抗生素在社区的合理使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作者:陈文旋;张立威;傅红金;李芳健;王家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减少预防接种反应的体会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接种疫苗难免会出现一些反应,但如果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可以减少预防接种反应.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 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显著.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谢静;陈齐鸣;屈洪党;钱伟东;徐云侠;张洪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评分结果良:好5例,中残13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1.2%.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可提高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扩大缝合硬脑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胡观成;龚美慈;屈家虎;全兴云;许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25例Ⅰ、Ⅱ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疗效、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良性效应.为更广泛地推广应用保乳手术及后续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我科一组固定搭配的医师对Ⅰ、Ⅱ期乳腺癌作统一方法的保乳手术,并规范化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38个月不等,无死亡病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作保乳手术,术后给予放疗、化疗,部分病例加作内分泌治疗,可以达到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保持形体改变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前提是严格病例选择和保证相关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雷建;黄炯强;牛道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如何应对神经外科病人沟通困难

    神经外科病人一般病情重且变化快,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语言、视觉、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沟通交流困难.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将现我科采取的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魏爱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动态CT改变及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探讨CT复查的适当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15例急性颅脑损伤动态CT改变及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 h之内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44.2%有变化,伤后6~24 h首次CT结果与再次复查结果比较20.4%有变化,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T复查,35.2%的病人出现颅内迟发性损伤.结论 外伤6 h之后的CT较6 h以内CT结果更能反映损伤程度和范围.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时进行动态CT观察是互关重要的.

    作者:张海涛;赵润;徐覃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漏诊子宫破裂1例

    超声漏诊子宫破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妊娠39周+5待产,G3P1.

    作者:陈晓非;姜奎;齐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评价

    目的 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1200例各种住院病人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对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系统具有很高灵敏度,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为100%,阴性预示值为100%,阳性预示值为79.55%,特异性是95.60%,可疑警号的假阳性率为12.83%,总检出有效率为96.25%.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及形态异常细胞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陈梅;肖旺贤;段朝晖;付玉如;方伟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极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嗜神经性,神经系统损害成为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作者:沈银忠;潘孝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验热卡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实验热卡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用唐依螺旋藻营养粉(以下简称唐依粉)作为准确热卡食物,通过自身对照,确定受试患者在实际生活状态下热卡超标量.结果 用唐依粉提供实验热卡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在30 d内平均下降0.87%.结论 全部受试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时,不调整药物,减少100~400 kcaL/d的热量摄入,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

    作者:伍学勤;张凌;成建文;刘尊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

    医院档案信息是医院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各职能管理科室和业务科室的信息聚合,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密度和存储量大,数据量以累积式增加,信息来源与流程复杂,信息质量要求与利用率高.故档案信息管理既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医院管理、活动、技术水平优劣的重要依据.

    作者:程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与脑梗死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压差(PP)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方法对49例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及35例老年EH患者(排除合并脑梗死)检测其IMT,结合患者血压及脉压差(PP)情况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EH患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及PP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IMT随PP增加而增加,IMT与PP呈显著正相关,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IMT与PP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554,所有患者IMT与PP之间相关系数为0.72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显著增加,与PP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和PP监测老年EH患者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

    作者:屈正俊;骆勤正;彭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