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茜;唐健;王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慕课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阐述慕课的内涵、特点和国内外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医学影像学慕课教学实践,阐述了慕课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医学影像学诊断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分析了医学影像学慕课建设的方向,以期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黄萨;陈鹏;佟丹;曹殿波;张秀梅;王景宇;郭淑华;钟阳;张惠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医师执照临床能力考核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通过对其组织管理、内容设置、方法和形式、评价方法等构成关键要素的探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从真实性、系统性和客观性方面进行了归纳.在借鉴和参考美国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在整合考试大纲分类、调整临床实践能力考查内容分布、增加人文医学内容考查比例、建立科学考试评价指标量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作者:黄竞卓;蔡耘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海南医学院2008届~ 2014届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和在岗6年以上影像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关系密切,考试通过率与考生在校学习成绩、临床技能和影像学知识有关;毕业生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三级医院工作经历者,其岗位胜任力的多项指标评价均更加优秀.影像科医生更加注重职业精神、沟通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岗位胜任力指标;在综合能力评价中,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评分居前.结论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职业精神、临床技能、临床基础知识和医学影像学知识与综合能力,是构成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涂蓉;吴玲;颜剑波;孙琼芳;弥龙;万江花;冯佳宇;魏胜超;戴干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对潮汕地区各行各业影响极为深刻.医生这个较为特殊的职业,更是受到潮汕文化的熏陶,怎样弘扬潮汕优秀文化,并以此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促进医生以更加良好的服务态度、更加规范的专业形象服务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摒弃潮汕文化中的不良之处,也有利于医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从潮汕文化对于医生的影响这一方面来看,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潮汕地区工作的医护人员有必要初步了解潮汕文化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潮汕话对话的能力,以求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二,应该加强潮汕地区医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尽可能把“收红包”“让亲友插队”之类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第三,大力推行医护人员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和推动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并掌握医学领域的新发现,对于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第四,医护人员内部应当去除地域的屏障,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黄思琳;郭秋怡;王璞玉;陈锦纯;林岳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影像科轮转的5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名住院医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32名住院医师实施传统课堂教学.采用主观评价量表和出科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85.0%以上的住院医师认为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更加贴近临床.出科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医师成绩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的成绩.结论 翻转课堂的开展有利于住院医师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王乐;田芳;秦玲娣;倪肖卫;鲍红;常时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国立中正医学院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13年办学时间里,大多处于战火纷飞、颠簸流离的状态,却培养出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在我国医学和医学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分析国立中正医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状况、学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和实践活动等内容人手,提取凝练其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对推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和指导作用.
作者:王媛;王云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是仁术、是人学,“德艺双馨”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必备素养.然而,医学领域的不和谐因素,促使社会各界从不同层面反思其背后的真实原因.从医务人员角度来看,汲取传统医德智慧,将“博学致精”“明德致仁”“践恕致和”内化为核心价值理念并自觉践行,用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赢得患者的理解与敬仰,不失为修复医患关系的第一步.
作者:王汉苗;张其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青年医生对流行病学的认知和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位于北京市的2所医学院校的7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的155名青年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年医生临床工作阶段认为“流行病学重要”的占比为79.9%,对“流行病学重视”的比例为72.7%,均高于在校学习阶段的42.6%和35.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医生认为流行病学对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有帮助作用的比例在70.0%以上,但认为有助于提高知识获取能力的占比例57.8%.青年医生将流行病学有关内容应用于项目/课题设计的比例高于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其中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在项目/课题设计、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中的应用比例均排在前5位,循证医学在文献阅读中排在第2位,均为应用频次较高的流行病学内容.结论 青年医生在临床工作阶段对流行病学的认识逐渐提高.流行病学对青年医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流行病学的在校教学和继续教育有助于青年医生的临床科研工作.
作者:伍思佳;周倩;王燕玲;刘宝花;纪颖;史宇晖;马德福;张华明;赵艾;常春;刘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实现机能实验学课程绿色化,是机能实验教学的新课题和必然趋势.本文从学校院系管理、实验课程自身建设等层面人手,从绿色环保理念培养、制度规范、实验设计、药品管理、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动物管理等环节着眼,探讨了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绿色化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作者:马月宏;金蓉;王锋;苏晓丽;刘志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的教学需求,承德医学院构建了网络在线适应性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学生运用该系统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有效学习,并向教师及同伴寻求帮助,创建共享网络学习资源及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协作、互动、交流学习.教师利用该系统可以随时修改教学资源,并随时将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给学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和教师建立学习、互动通道,获取网络学习资源,进行适应性学习.实践证明,运用本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王清河;王宏润;曹凯;李牧乘;杜少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基于卓越医生计划,构建医学整合课程模式,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全面实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从2013年至2015年,每年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入校时,随机抽取2个行政班,3年共选取18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以同样的方法抽取2个行政班,3年共选取18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在第一轮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结束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组学生和承担3个年级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运用秩和检验、t检验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为90.1%,对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评分为85分~ 90分.2013级和2015级实验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师生对教学改革表示支持与赞同,证明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具有可行性;同时,在课程内容、教学团队、教材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作者:卜娟娟;张秀军;吴俊华;李凤丽;王丽雅;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培养了大批卫生人才,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却一直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本文以地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昆明医科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2011年~ 2015年的招生变化、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兰光明;黄建强;杨小蕾;李瑶;王晓昆;曾晓燕;胡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各国医学教育标准所表达的医学教育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形成各自的特色.通过对一些主要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研究,挖掘其特色,分析其特色形成的原因及所表达的医学教育理念,这对于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邢舟;王维民;谢阿娜;曹德品;杨立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专业认证是一种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保障专业教育质量的方法.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认证工作尚未开展,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引入专业认证这一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教育质量,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教育的发展.
作者:马颖;许小妹;秦侠;胡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探讨大学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面向四川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理学、工学、文学、医学)发放200余份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不同专业、年龄、年级、性别的学生通过科研训练是否提高了创新能力,这些影响是否有差异性;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内容,首次提出从不同专业和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的方法,探讨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新标准对于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的意义.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科研训练和学生创造性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学生主导型科研设计对创新能力的正面影响大.第三,科研设计对医学生的多种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而影响大的是思维因素和实践能力.
作者:肖雪;白鹏;邹娟;孟宜波;陈颖;王和;文帮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血液内科临床带教的反馈评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的实效.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实习和见习医学生的108份反馈问卷,从学生的视角和需求,分析血液内科临床带教教师教学、工作和个性特点,科室在教学上的优势和不足.结果 学生对血液内科的临床带教普遍评价较高,教学查房和科室小讲课是主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但血液病房周转快,病种相对较少,不利于全面教学.结论 血液内科临床教学应当结合其固有的特点加以改进和提高.
作者:陈苗;刘超;李航;叶葳;潘慧;庄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以法学(医药卫生)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探讨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邓勇;方乐;陈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现况调查,比较两者职业精神的差异,为培训机构分层次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住院医师/实习医学生职业精神行为评估表”对122名轮科中的住院医师和90名实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自评和带教教师评价.结果 在7个职业精神评价要素中,住院医师自评和师评评分均高于实习医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学生的自评结果均是“尊重他人”评分高,“尽职尽责”评分低;住院医师与实习医学生的师评结果均是“尊重他人”评分高,“领导能力”评分低.在29个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中,住院医师自评与师评的得分均高于实习医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住院医师的职业精神水平明显高于实习医学生,应该针对两者的差异开展适宜的职业精神教育,从而能够使实习医学生在成长为住院医师的过程中其职业精神得到持续提升.
作者:李荣;李亚平;彭杰;黄利辉;张林;张勿杨;曾锋;钱招昕;雷光华;陈翔;田勇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竞赛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杭州医学院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0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竞赛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实验考试考核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以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教学前后学习投入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值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教学后的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应用竞赛式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投入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病理实验技能,其实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陈健;毕艳丽;王珏;刘丹丹;沈健;仇容;何新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全球化逐渐推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外语教学的重点逐步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材编写是ESP教学与研究的关键环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医学院校而言,ESP即医学英语.尽管医学英语教材不断增多,但较为成熟实用的医学英语教材仍然较为缺乏.本研究以新ESP理论为指导,将教材定位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展示语言规律、培养医学英语交际能力,随后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并根据动态需求变化调整设计与任务设置,终编写完成适用于医学院校本科生教学的ESP教材——《医学英语基础教程》,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ESP教材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谌谐婉;谭雪焦;詹小青;廖荣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