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于基层卫生实践的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郑凌冰;段瑞阳;于晨;李红;王维民

关键词:实践教学, 基层卫生实践, 全人教育, 教育教学一体化
摘要:目的 以北京大学医学生基层卫生实践为例,探讨全新的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参与基层卫生实践的2004级~200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个案访谈.结果 基层卫生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形式,在学生中的接受度高,进一步通过对硬件环境、组织与管理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调研发现,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收获较大,而且在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结论 基层卫生实践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原则,借助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形成了教学活动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模式.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探析

    天津医科大学从2009年开始实行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规模逐年增长,截至2013年已经招收976名研究生.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录比增长速度较快,2013年超过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提升,反映了社会、用人单位以及考生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可度的不断提高.招生规模、生源结构、地域分布等是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重要评价因素,同时也是改善生源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天津医科大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招生宣传,优化招生模式,增强了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作者:焦红兵;邹小莉;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合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初步比较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复合教学方法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04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1名学生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11名).其中,两组为实验组,采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两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实习考核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复合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临床接诊更具信心;同时,复合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成绩(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中应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更佳的效果.

    作者:刘建彰;曹晔;郭启燕;顾芳;张丽君;谭建国;周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形态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医学形态实训基地为形态学课程实验提供了保障.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形态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意义,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仇容;王征;刘丹丹;陈启云;沈健;陈健;季华;张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合理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某高校936名研究生和121名研究生导师对发表论文要求的看法.结果 分别有29.2%和28.9%的研究生认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不合理,24.1%的研究生表示完成这一要求有困难,24.0%的研究生表示有过缴纳高额版面费或找论文代写公司发表论文的经历,30.1%的研究生认为本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创新性的仅占5.0%~10.0%,53.7%的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发表论文应当少而精;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实际研究能力以及学位论文质量都比论文发表更能够体现其创新能力.结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弱化,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

    作者:鲁娟;赵蕾;许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疾病诊治指南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疾病诊治指南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广州医科大学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对照组19人.实验组采用PBL与疾病诊治指南相结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呼吸内科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总成绩、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PBL与疾病诊治指南相结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巨春蓉;林稚雅;崔江禹;陈荣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英双语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中英双语护理查房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临床护理双语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2013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开展中英双语护理教学查房,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临床实习中开展双语护理查房的支持程度、教学效果、推广价值等10项指标有着较高的评价,但大专学生、在校期间未曾接受过中英双语教学的学生对教学效果中部分指标的评价低于本科学生和在校期间曾经接受过中英双语教学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中英双语护理查房具有积极意义,查房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等因素.

    作者:许莹;欧阳霞;冯绮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岗位需求的远程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索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远程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方法 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即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搭建课程体系.结果 课程体系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根据岗位实践和发展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程的比例,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结论 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职业成长发展规律构建远程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符合在职成人学习需求,应当继续实践和完善.

    作者:夏素华;孙宝芝;刘玲;刘则杨;高澍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重塑与对策研究

    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防止医德滑坡,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这是依法行医和保护医患双方权益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人文精神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强调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并且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精神素质、强化医学社会实践等措施,重塑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当前医学教育中一项迫切的工作.

    作者:费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索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地方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控制医学教育招生规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对策和措施,以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作者:施建明;杨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服务三方面的统一体.本文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应当营造一种环境、把握两个中心等方面的问题,并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介绍了立体化教材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作者: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编写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介绍了《医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改革后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构建了新的教材体系,内容新颖,包括“隋境”导言、教学目标、正文、注释和小结5个部分;教材中插图超过650幅,图文并茂,对模式图、光镜图、电镜图实行优组合.该教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祝继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学生参加“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探寻医学院校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状况,对参与“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10级药学专业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站内容新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通过评奖、记录成绩等方式能够激励学生参加网络学习.

    作者:俞赤卉;王月丹;沈惠麒;张丝艳;孙静;宋雅然;刘宇;陈磊;曾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理论的发展思路与启示

    批判性思维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教育一直备受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围绕“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更好地教”,西方学者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沿袭西方国家医学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理论发展思路,我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当关注:界定医学教育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新的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我国医学院校批判性思维教学现状.

    作者:蒙艺;贺加;罗长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冲突现象的文化基础分析

    本文从社会现象文化基础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主体撕裂”“价值撕裂”“行为撕裂”现象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对中国式医患冲突做出初步判断,明确从医学文化视角看,当前医患关系虽已“撕裂”,还未“断裂”,尚可“医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唯物辩证的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医患关系冲突现象进行了医学文化基础原因的深入分析,认为医学文化的社会基础要素、医学文化的自身基础要素的内在冲突是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文章明确提出了医学文化的4个社会基础要素和9个构成要素的理念,并且提出了解决医患冲突、重建医患关系的“5个和谐”之道,以弥合医患裂痕,实现医患和谐.

    作者:李中奇;穆瑞琰;吕兆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四归合一”临床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现今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教育教学内容繁多,管理机构分散,管理层次重叠,教学管理对象各异,给临床教育教学的管理、协调和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临床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将所有教育教学工作全部划归教育处统一管理(简称为“四归合一”).本文介绍和评价了该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情况和实施效果,为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作者:徐智;王织云;张祺;卢贵胜;曾辉;王薇;徐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

    为了达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第四军医大学建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文通过从实验教学理念、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几个方面,总结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进行了回顾.

    作者:刘芳娥;张璟;程青青;张海锋;杨芳;梁向艳;刘楠楠;田菲;邢金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2”助理全科医生的培养实践与机制探讨

    本文根据“3+2”助理全科医生的教育培养要求和特点,坚持以满足“六位一体”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地”合作育人为抓手的教育培养体系开发策略,围绕“下得去”的目标探讨“校地”合作育人机制,从按照“用得上”的要求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瞄准“留得住”的目标拓展助理全科医生发展空间,以及注重抓好教育培养关键环节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3+2”助理全科医生教育培养的主要举措、初步成效和进一步改进思路,为培养助理全科医生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高专教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以“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想有所启发,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蒋传命;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语言运用现状,探究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方法 选取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涉外护理专业、助产专业37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自编语言表达现状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抽取2011级学生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400份,统计试卷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问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94.9%的学生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然而在口语和书面语言运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表现在医学专业术语使用生疏、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以及写作中的用词不当.结论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着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惠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男女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男女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差异,为护理专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62名男生和66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专业认同感方面,专业选择、专业情感维度、专业价值维度,女生的情况均好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男生的护理专业认同感低于女生.结论 医学院校需要根据护理专业男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男生的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做好职业规划,增强专业认同感.

    作者:高品操;田玉梅;唐芳;杨小凤;谢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