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2例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

陈晓新

关键词:药物流产不全, 伍米索前列醇, 终止早孕, 影响药物, 米非司酮, 流产效果, 个体差异, 适应证, 失败率, 应用, 收集, 临床, 患者, 病例
摘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可发生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减少药物流产失败率.本文收集了药物流产病例,并对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多态性在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冠心病组(至少1支冠脉直径狭窄≥50.00%)157例和对照组12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结合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多态性.结果 首次发现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存在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多态性,野生型(AA型)、GA型和GG型分别占16.78%、53.85%和29.3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71%和56.29%;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1.17、0.32,均P>0.05);冠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间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 2=1.17,P>0.05),而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A型冠心病患者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是GG型的3.42倍.结论 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存在蛋白Z启动子A-13G基因多态性,蛋白Z启动子A-13G位点A→G突变可能对急性冠脉事件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邵红;徐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介入性超声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88例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具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病变[1],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进展性疾病,它的治疗手段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单纯药物治疗无效,进腹手术治疗易导致囊肿破裂、囊液播散,从而造成盆腔粘连、复发及不孕[2].我院在超声介入引导下经阴道行囊肿穿刺抽液、冲洗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穿刺前后3个月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华;杨守和;许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62例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可发生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减少药物流产失败率.本文收集了药物流产病例,并对可能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期正常和异常妊娠者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

    目的 探讨早期正常和异常妊娠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的相关作用,为临床提供相关的诊疗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的早孕妇31名(A组)、早期难免流产妇33例(B组)、输卵管妊娠21例(C组),测定3组对象的外周血β-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并检测蜕膜或/和输卵管黏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 A组E2、P和hCG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组与B、C组PR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着床环境为影响hCG产生的重要因素;高浓度E2和P水平可能抑制ER的产生,但不影响PR的表达;早期异常妊娠中,不但要关注hCG和P水平,也应关注E2水平的改变.

    作者:华凯;周春华;夏舟岚;张荣富;包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方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随着阴道彩超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检测的开展,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保守治疗方案,是每一位妇产科大夫的心愿,而血β-hCG的动态监测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保守治疗中极为重要.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MTX单用及合用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疗效及治疗后血β-hCG水平演变,以供妇产科医师参考.

    作者:杨立伟;吴瑞瑾;林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IR和NO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IR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1].一氧化氮(NO)在IR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我们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AI)、NO、内皮素(ET)进行测定,以探讨IR和NO变化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惠玲;黄慧芳;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病死率高,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通气)是我们既往常规采取的一种重要抢救措施,虽然其疗效确切,但其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昂贵,病人心理创伤大,使得许多患者在危及生命时才考虑有创通气,且不少患者在有创通气期间,因经济等原因终放弃治疗,因此,病死率仍很高.随着近年无创通气在临床应用的日见成熟,我科近1年多来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首先采用了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BiPAP)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寿丽华;祝新民;陈培锋;陈金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常见的危重症,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NRDS的主要原因.自1980年日本学者Fujiwara[1]首先报道从牛肺中提取PS治疗NRDS获得成功后,PS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现将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应用PS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定;金松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肺癌、肺挫伤及急性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肺癌、肺挫伤及急性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并探讨细胞因子在3类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未经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癌患者24例、肺挫伤患者21例、急性肺炎患者33例及正常成人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但3类疾病间的增高程度不同(P<0.05).sIL-2R的增高依次为肺癌>急性肺炎>肺挫伤,TNF-α和IL-6的增高均依次为急性肺炎>肺挫伤>肺癌.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程度的不同造成不同程度的炎症和免疫反应,3类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以肺癌患者免疫抑制为明显,提示对此类患者应重视增强免疫治疗.

    作者:王也玲;范敏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射频术100例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射频术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已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然而由于机体在生理、病理状况上的不同,其转归及副作用也有一定差异.本文就子宫内膜射频术后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疗效、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补救办法作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孙一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干预性早产135例分析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干预性早产是指由于一些产科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提早结束妊娠,亦称医源性早产[1].近年来干预性早产对提高围产儿死亡率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益.本文对我院干预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相关问题.

    作者:董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黄芪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张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黄芪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张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不同作用浓度(0.1~3.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干预60min后,对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的影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00U/ml)和不同浓度(10~300mg/L)黄芪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环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 预孵60min后,同型半胱氨酸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以超氧化物歧化酶(200U/ml)干预30min后,可以完全逆转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环的抑制作用,而30~300mg/L黄芪干预30min后,则部分地、浓度依赖性地恢复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环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芪能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实验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邱立红;袁俏梅;韩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腔镜双极汽化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8例

    宫腔镜单极电凝、电切可使组织达到凝固、切割、止血的目的,从而完成较为复杂的宫腔内手术,但仍存在意外电损伤等潜在危险,且因需要不含电解质的膨宫液,容易诱发水中毒[1].然而,宫腔镜双极汽化功能同样能达到单极目的,并减少了一系列危险因素,现将我院应用宫腔镜双极汽化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敏;黄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62例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育龄妇女为常见的一种卵巢良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开腹手术.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电视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已被广泛接受.我院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炳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介入治疗大量心包积液26例

    心包积液所致的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血管病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快速有效解除心包填塞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们选择中心哪静脉导管心包介入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洁伟;郑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ürthle Cell Tumors of the thyroid gland HC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肿瘤,占甲状腺腺瘤的11.6%,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6%[1].其形态学特征和自然病程均与其它类型具有足够的差别,较滤泡性肿瘤更具有进展性,是一种独立的肿瘤[2],该肿瘤独特的病理学性质和较难预测的生物学行为,对其治疗有一定的争议,现收集我院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予以讨论,以提高对HCT的认识.

    作者:嵇学仙;毛建英;金水龙;姚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肺曲霉病36例临床分析

    曲霉菌(aspergillu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机体免疫状态和基础肺疾病的不同,导致一组临床表现各异的肺曲霉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

    作者:郑玉龙;周建英;丁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症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顺尔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经2周洗脱期后,均予相同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片10mg,每晚口服1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3、6个月肺功能改变和急性加重期发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一秒率(FEV1/FVC)和分钟大通气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MVV)治疗1个月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在治疗2、3、6个月后与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并无明显改善(均P>0.05),而且在观察期间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口服孟鲁司特片1个月后肺功能改善明显,以后肺功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好水平,且孟鲁司特能减少患者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

    作者:许先荣;姜琴华;柴秀娟;徐再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大咯血42例疗效观察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对活动期大咯血患者作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治疗,风险大,一般挣慎重态度[1],但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呼吸科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42例大咯血患者,经纤支镜下局部注射巴曲亭联合应用冷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取得满意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伟;崔恩海;胡彩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与危险分层的关系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与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2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不同危险层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不同,危险层次越高患者其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越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与其危险层次有关,平均动脉压和静息心率对高血压患者危险度有预测价值.

    作者:张美齐;张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