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CRP、D-二聚体等指标对重症肺炎预后的价值

昌盛;郑仁虎;向玲;熊勤攀;金勇

关键词:重症肺炎,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氧合指数,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动脉血乳酸( Lac)、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 CRP)以及D-二聚体预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岳池县人民医院ICU病房的10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55例),测定两组患者入住ICU后APACHE Ⅱ、Lac、氧和指数、CRP以及D-二聚体等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入ICU时,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SCAP)比例、机械通气比例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氧和指数、Lac、CRP以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3±4.2)比(27.5±5.1);(278.1±25.3)比(257.4±29.0);(3.3±1.1) mmol/L 比(4.3±1.3) mmol/L;(72.0±28.9) mg/L比(105.5±32.7) mg/L;(3.5±1.2) mg/L比(5.2±2.1) mg/L](P<0.01);死亡组中APACHEⅡ>30分(69.2%)、氧合指数<250(68.4%)、Lac>4 mmol/L(69.1%)、CRP≥100 mg/L(74.4%)以及 D-二聚体≥5.0 mg/L (73.2%)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8%、31.6%、30.9%、25.6%以及2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PACHEⅡ、氧和指数、Lac、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超越临界值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临床在诊疗时应密切注意。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肌痉挛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肌痉挛是脊髓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分析物理治疗、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神经阻滞以及中医疗法等治疗脊髓损伤肌痉挛的方法,认为脊髓损伤肌痉挛的临床治疗应综合考虑,优先给予物理治疗,必要时辅助药物治疗,主张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亚琴(综述);李竹;王盾(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与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226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病理分期采用 Gleason 评分系统,临床分期依据 TNM 系统。结果PSQI平均得分为(8.3±6.2)分;睡眠质量差的102例(44.9%),不同年龄段(60~69岁88例,70~79岁82例,80岁及以上56例)患者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不同Gleason分级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 总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分级(高分化组82例,中分化组74例,低分化组70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63例,Ⅱ期69例,Ⅲ期41例,Ⅳ期有53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PSQI得分、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丹;母华国;桑玲;汤显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汁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代谢影响代谢综合征某些因素的发展,同时其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核激素受体法尼醇X受体和膜受体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在糖脂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减肥手术可以使胆汁酸水平增加,同时降低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因此,使用胆汁酸树脂、TGR5激动剂或FXR激动剂调节胆汁酸的水平和信号,或许可以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

    作者:张柳;牛尚梅(综述);马慧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咖啡因在肥胖、糖尿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肥胖、糖尿病和肿瘤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或者食品被发现在这些疾病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而咖啡因正是其中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揭示了长期饮用咖啡或者摄入咖啡因与降低肥胖,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风险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大量的体外实验也通过探索咖啡因的作用机制为其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

    作者:刘寒旸;周艳;龚宇;高文强(综述);汤黎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 KAO 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治疗,臭氧关节腔内注射,40 mg/L,每次15 mL,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随后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次2.5 mL∶25 mg,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压痛、肿胀、浮髌试验、下蹲试验评分及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0.4)分、(1.1±0.3)分、(1.2±0.5)分、(0.9±0.3)分、(1.2±0.6)分、(5.5±1.1)分,对照组分别为(1.9±0.4)分、(2.0±0.3)分、(1.5±0.5)分、(1.4±0.5)分、(1.8±0.5)分、(8.7±1.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2%(41/47)比66.0%(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臭氧、透明质酸在缓解患者KAO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臭氧、透明质酸,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霄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齐墩果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对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抑制肿瘤的有效物质被发现。齐墩果酸( OA)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抑癌作用的重要植物提取物,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随着对齐墩果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也逐渐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的抗肿瘤机制存在多条途径。

    作者:闫月乔(综述);杨宇(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肺纤维化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肺部系统疾病中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的严重肺部顽疾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预后。 ARDS后肺纤维化的发生是 ARDS病情进展的重要一环,同时生长因子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血清学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生长因子在ARDS后肺纤维化的具体机制,以期从生长因子角度出发来防治ARDS后肺纤维化。

    作者:黄贵川(综述);刘代顺(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33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IL)33属IL-1家族成员,可通过结合到ST2和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异二聚体复合物产生激活信号。 IL-33组成性或诱导性地表达于体内多种组织或免疫细胞。其一方面可诱导表达ST2的T细胞增殖、分化,分泌辅助型T细胞( Th)2型细胞因子,另一方面可激活固有淋巴细胞分泌 IL-13,从而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形成。因此,IL-33可通过激活适应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汪忆梦(综述);宋传旺(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脏干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旁分泌作用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传统的药物及介入治疗虽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降低其短期病死率,但病程的不可逆转终会致患者死亡。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心脏干细胞( CSCs)作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治疗效果倍受期待。 CSCs除了可分化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外,还可通过分泌各种细胞活性因子来改善受损的心肌,并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为CSCs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角度。

    作者:俞凡(综述);石蓓(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往往被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索拉非尼(多吉美)是一种多靶向分子药物,其作为晚期肝癌一线的标准治疗方式,已逐渐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随机试验已证明,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使患者获益。

    作者:杨学芳;李雷(综述);沈世林;王文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 Hp)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的主要病原菌。目前Hp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抗菌疗法,但此法存在复发率高、难以群体防治的不足,而Hp疫苗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尚未找到高效、安全的Hp疫苗。近年来Hp 疫苗在实验研究、免疫机制、免疫佐剂与呈递系统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黄桂柳(综述);黄赞松;周喜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 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TNBC 93例( TNBC组)、非 TNBC 100例(非 TNBC 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NF-κ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与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 TNBC组患者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59.1%(55/93),高于非TNBC组的44.0%(4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组织学分级Ⅰ级 NF-κB 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级和Ⅲ级,PCNA阳性者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 PCNA 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82.3%(14/17),未死亡组为54.0%(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的NF-κ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 TNBC 患者,而 NF-κB 的高表达预示TNBC患者预后差。

    作者:张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临床变化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指由于各种肺内和肺外疾病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由于ARDS患者肺组织液体增多,影响呼吸氧合,需要限制液体;但血管内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必须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因此ARDS患者临床治疗上存在矛盾和困难。血管外肺水( EVLW)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被提出,该技术在近几年逐渐发展成熟,并慢慢应用于重症患者液体的管理方面。

    作者:付鹏(综述);周国庆(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脑延髓池径线的超声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池径线的超声检查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1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诊治的孕产妇24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分析孕周与小脑延髓池宽度的关系。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观察小脑延髓池宽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结果32周及之前,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正相关(r=0.724,P <0.05);33周及之后,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负相关(r=-0.721,P<0.05),小脑延髓池宽度<8.0 mm及8~10 mm的胎儿发生畸形的比例分别为0.58%(1/172)和3.08%(2/65),均显著低于小脑延髓池宽度>10 mm的胎儿畸形的比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小脑延髓池发育与孕周存在密切关系,当小脑延髓池宽度明显增大至>10 mm,胎儿畸形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作者:熊毅;关云萍;项宇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汁酸对糖脂及能量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内合成,是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以往对胆汁酸功能的认识主要是其在促进脂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方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还是一种有效的内分泌代谢调节因子,能够激活多种核受体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节其自身代谢、糖脂代谢的稳态以及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胆汁酸及其代谢调节通路可为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陈淑芹;张菁(综述);方启晨(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与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是细胞内许多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的枢纽,参与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迁移等),其功能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以mTOR为靶点的抗肿瘤基础研究已是当前热点。上皮间质转化( EMT)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受多种转录因子以及Wnt、转化生长因子β、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 mTOR结合蛋白、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均参与恶性肿瘤EMT进程, mTOR可正性调控EMT,改变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能力。

    作者:金凤(综述);刘延庆;钱亚云(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百强固位纤维用于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百强固位纤维治疗前牙外伤松动牙的效果及对牙龈指数( GI)和龈沟出血指数( SB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164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松动牙固定方法分为 A 组(38例,56颗牙),B组(34例,53颗牙)、C组(36例,55颗牙)。 A 组采用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B 组采用钢丝联合树脂,C组采用牙弓夹板。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 GI和 SBI评价3种固定方式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拆去固定装置6个月后疗效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92.1%(35/38)比6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 B 组[85.4%(28/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口腔G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A组和C组SBI评分呈治疗后6周升高,治疗后6个月下降的趋势(P<0.05), B组SBI评分呈下降趋势。三组患者GI、SBI评分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强固位纤维联合流动树脂固定前牙外伤松动牙,疗效显著且稳定,对牙龈和周围健康牙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吉蒙蒙;徐斌;汤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新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也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越来越占有主导地位,发病率攀升,难治或重症病例增加,这部分病例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棘手,已成为儿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尚无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指南,临床上存在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的现象。合理、有效的诊治重症支原体肺炎,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疾病预后是每一位儿科医师的期望。

    作者:李乐(综述);艾荣;蒋加磊(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PIS)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临床亚型。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直接或间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恶化,导致 PIS的发生。该文就不同糖代谢异常促进 PIS发生的作用机制、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糖代谢异常在PIS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冯翠玲;闫俊强(综述);白树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ET家族蛋白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组中DNA的5-甲基胞嘧啶(5-mC)在人类发育、衰老和疾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ET家族蛋白能够将5-mC 转化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成为一个导致DNA脱甲基作用和维持细胞本身的潜在机制。 TET家族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该文将揭示TET家族蛋白在不同目标基因中的 DNA脱甲基、转录调节以及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 TET家族蛋白有可能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方法的新靶点。

    作者:何光旭(综述);李仙锋(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