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遗传学技术与应用

刘自强

关键词:光遗传学, 神经科学, 光敏感蛋白, 光照
摘要:光遗传学是一种新型的光控细胞技术,在过去十几年已经得到广泛探索并且在神经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许多新型工具及实验方法的出现为光遗传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光遗传学的迅猛发展.该文从实施光遗传学的具体流程来介绍,包括光敏感蛋白、基因的转染与表达、光控的实施以及效应的评估四个方面,旨在强调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增强对光遗传学和一些重要工具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解.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转录因子与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显著相关的心律失常.转录因子在导致心律失常易患性增加方面发挥重要的潜在作用,同时,转录因子在房颤相关的心房重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录因子可以在肺静脉及心房产生一种致心律失常基质,然而,转录因子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家族性房颠及普通人群房颤患者的基因研究将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作者:谢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每次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master screen型肺功能仪对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大呼气流量(PEF)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预计值中的百分比(FEV1%)进行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 (42/45),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5),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Z=3.908,P=0.04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残气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EF和FEV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功能残气量低于常规治疗组[(2.6±0.6) L/s比(3.0±0.4) L/s],而PEF和FEV1%高于常规治疗组[(4.2±1.1)L比(3.8±0.4) L;(74.3±13.7)%比(66.0±11.73)%],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脑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脑钠肽低于常规治疗组[(6.4±1.2) mg/L比(11.8±1.8) mg/L;(0.4±0.1) μg/L比(0.7±0.1) μg/L;(55.9±18.7) pg/L比(107.4±22.4) pg/L](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其能够改善肺功能,缓解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浏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BV感染及携带者孕妇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置管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携带者孕妇剖宫产行硬膜外麻醉置管时的出血情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6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0例,其中HBV携带者(100例)设为携带组,HBV感染者(100例)设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剖宫产手术的HBV阴性者100例设为对照组,三组孕妇均进行全程监管防护,比较三组孕妇的置管出血率、术后肝功能异常情况以及硬膜外麻醉30 min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失败率.结果 感染组患者置管出血率、末后肝功能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携带组、对照组[21.0% (21/100)比15.0% (15/100)、8.0% (8/100);97.0% (97/100)比71.0% (71/100)、2.0% (2/100)],而携带组孕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麻醉后30 min后VAS、麻醉满意度、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手术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时,针对HBV感染或携带者应注意置管的手法和穿刺点的选择,以降低置管出血率.

    作者:佟华丽;邹学军;杨刚;杨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丙泊酚、七氟烷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丙泊酚与七氟烷全身麻醉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8月.由3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相关资料提取与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RCT,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790例.术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同,术后丙泊酚组患者睁眼、拔管时间短于七氟烷组;术后1h、3h、6h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评分降低,术后3d评分逐步恢复,且丙泊酚组皆高于七氟烷组,标准化均数差(95% CI)分别为-0.02(-0.19~0.13)、-0.77(-1.00~-0.54)、-0.85(-1.09~-0.62)、0.84(0.61~1.08)、1.12(0.86 ~ 1.38)、0.61(0.40~0.82)、-0.32(-0.56~-0.07);术后1d、7d丙泊酚组与七氟烷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丙泊酚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七氟烷组(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前者苏醒较快,拔管时间短,两种麻醉药均会引起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降低,而丙泊酚作用弱于七氟烷.

    作者:杨燕;余奇劲;陶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康复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它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手法、牵引、训练、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注射、手术和微创等疗法.中西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不仅可操作性强,还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敬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研究进展

    随着当前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并不少见,患者常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CSF可能是系统性血管紊乱的一部分,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有猝死的风险.其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发生率占相当部分比例.因此,CSF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CSF发病可能是多种混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黄文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DCP)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7例)和DCP合并BPH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功能障碍情况、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大容积(MC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顺应性(BC)、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 DCP合并BPH组IPSS中排尿不尽、尿频、尿中断、延迟排尿、排尿无力、夜尿次数以及症状总得分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8±0.4)分比(3.7±0.3)分,(4.7±0.5)分比(3.7±0.4)分,(3.3±0.2)分比(3.1±0.2)分,(3.8±0.3)分比(2.9±0.1)分,(3.1±0.4)分比(2.2±0.2)分,(3.9±0.3)分比(3.8±0.2)分,(28.3±3.7)分比(23.9±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尿流变细得分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7±0.5)分比(4.6±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合并BPH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以及膀肮感觉减退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8.5% (24/41)比35.1% (20/57),36.6%(15/41)比17.5% (10/57),61.0% (25/41)比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DCP合并BPH组MCC、BC、PdetQmax与单纯B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V、PVR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升高[(203.5±15.7)mL比(149.5±10.4) mL,(148.6±10.6) mL比(74.6±5.3) mL],Qmax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降低[(3.6±0.4)mL比(6.1±0.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P并BPH患者FDV、PVR显著升高,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可见尿动力学检查能够为DCP合并BPH患者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作用.

    作者:顾鑫;王岸迪;薛秀荣;景立伟;李永禄;王元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循环microRNA-21对癌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循环微RNA21(miR-21)对不同类型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集关于循环miR-21诊断癌症的相关文献.依据诊断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6篇,包含31个研究,共计3421例研究对象.纳入文献存在非阔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循环miR-21诊断癌症的合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95%CI0.76 ~0.80)和0.79(95%CI0.77 ~0.82),其诊断比值比(DOR)为16.92(95%CI11.91 ~24.04),SROC-AUC为0.875,标准误(SE)为0.015.结论 循环miR-21对癌症诊断效能属中等,尚不能确定其诊断癌症具有高度准确性,但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甄滢滢;马静;姚广涛;金若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病证结合模型是中医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素材,只有复制出满意的病证结合模型,才能使研究更深入.历来中西医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制造出更贴近人类疾病的模型,方法较多,评价指标也日新月异,因此始终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对病证结合模型的沿草、制作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评述,掌握该领域的新动态,同时认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取长补短,以使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更加规范、科学.

    作者:郭春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早期前列腺癌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且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起初对内分泌治疗有效,但经过14 ~30个月治疗后,ADPC逐渐变为对内分泌治疗无效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IPC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阐明,大体涉及肿瘤的异质性、雄激素受体变异、分泌环路形成、基因突变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和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等.

    作者:王公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异维A酸胶囊对中度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维A酸胶囊对中度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每次10 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每次50 m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皮损数量及皮损积分,采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4、6周,观察组皮损数量少于对照组[(28±5)枚比(32±6)枝,(21±4)枚比(27±5)枚,(15±2)枝比(18±3)枚],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11.7±3.2)分比(13.5±2.9)分,(9.4±2.6)分比(11.4±3.0)分,(7.4±1.5)分比(9.8±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自我感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4±2.1)分比(6.9±1.7)分,(14.3±2.9)分比(11.9±2.5)分,(10.1±1.3)分比(8.6±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干燥、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2/60)比13.3% (8/60),8.3%(5/60)比28.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 (55/60)比81.7% (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胶囊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较好,安全性更高,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跃莉;叶俊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Notch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多基因遗传与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疾病.Notch信号通路作为重要的信号系统,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及炎症过程,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主要介绍Notch信号通路,并总结近年来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岩;谢新明;韩冬;栾春红;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光遗传学技术与应用

    光遗传学是一种新型的光控细胞技术,在过去十几年已经得到广泛探索并且在神经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许多新型工具及实验方法的出现为光遗传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光遗传学的迅猛发展.该文从实施光遗传学的具体流程来介绍,包括光敏感蛋白、基因的转染与表达、光控的实施以及效应的评估四个方面,旨在强调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增强对光遗传学和一些重要工具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解.

    作者:刘自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瘤逆转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瘤逆转效应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行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射血率(PER)、左心室峰射血率时间(TPER)、左心室高峰充盈率(PFR)、左心室高峰充盈率时间(TPFR)及相角程(PS).另外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情况及再闭塞发生率.随访期间记录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LVEF、PER高于对照组[(52.8±5.4)%比(46.2±4.6)%,(2.73±0.10)%比(2.44±0.12)%],TPER低于对照组[(150.5±11.5)ms比(165.1±12.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PFR高于对照组[(2.5±0.3)%比(2.2±0.4)%],TPFR、PS低于对照组[(152.6±7.4) ms比(168.5±10.2) ms,(43.2±7.2)°比(49.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36/36)比61.1% (2/36)],血流分级达Ⅲ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7.2%(35/36)比66.7% (24/36)],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2.8% (1/36)比19.4% (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1.1% (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CI治疗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室壁瘤逆转效果较好,患者病死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波;宋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神经肽Y在脑损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肽Y(NPY)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NPY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以海马内浓度高,通过与不同亚型的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神经损伤时,NPY可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相应离子通道及酶的作用,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神经损伤的机制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疾病状态下NPY均可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不同.

    作者:陈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核因子κB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引起女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基因表型分析提示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可将乳腺癌分为不同亚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通过与ER及HER2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千细胞自我更新,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聂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M2型巨噬细胞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炎症的作用;在Th2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在寄生虫免疫应答、创伤愈合、组织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对于机体预防感染和维持正常生理很重要,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M1型巨噬细胞不仅与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相关,还与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相关.M2型巨噬细胞同样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赵智刚;唐忠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溴索对婴幼儿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澳索对婴幼儿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30 mg氨溴索加入5 mL0.9% NaCl注射液中混匀后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氨澳索的同时静脉注射剂量为1 mg/(kg·d)的低分子肝素.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并与健康婴幼儿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 (46/50)比70.0% (35/5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气促、咳嗽、发绀、三凹征、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8±1.27)d比(6.4±1.6)d、(1.38±0.91)d比(3.7±1.2)d、(2.04±0.86)d比(3.9±1.5)d、(2.42±0.67)d比(4.0±1.1)d、(3.46±0.84)d比(6.8±1.7)d](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r)、吸气时间(t1)、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时间(tE)、达蜂时间比(tPEr/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中期流速/吸气中期流速(ME/MI)分别为(39±4)次/min、(6.9±1.4) mL、(0.65±0.16)s、(1.13±0.22)s、(22±5)、(21±5)、(101±43) mL/s、(0.69±0.23),观察组RR、TV、tI、tE、tPEF/tE 、VPEF/VE、PEF、ME/MI分别为(38±5)次/min、(7.0±1.2)mL、(0.67±0.13)s、(1.16±0.29)s、(25±6)、(24±4)、(100±47) mL/s、(0.70±0.18),两组患儿各项指标(ME/MI除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儿治疗各项治疗(ME/MI除外)均明显改善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疗效指标(TPEF/TE、VPEF/VE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氨澳索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不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且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损害也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洪洲;祝介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的研究进展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与脂联素高度同源的脂肪因子,主要作用于脂肪组织和肝脏.CTRP12可分别通过增强胰岛素信号和直接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耱摄取的方式调节全身糖代谢发挥抗糖尿病作用;CTRP12还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发挥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另外CTRP12可能有刺激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19是早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分子之一,H19在机体生长发育、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19在许多肿瘤中异常表达,其致瘤机制错综复杂,因此进一步明确与H19有关的特异性肿瘤谱以及分子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该文着重介绍H19的分子机制及在常见肿瘤中的差异表达,以期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尤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顾小波;何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