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正声明

关键词:
摘要: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深度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患者尤其是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和术后认知的损害,其发生机制不明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机会大大增加,且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随着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术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POCD的发生有了更多的研究与认识,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了解不同麻醉深度下POCD的发生情况及其作用机制,可为POCD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杨继梅(综述);唐霓;王晓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对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效果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颅脑外伤( 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时间为80~90 min,每日1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每日100 mg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维持阶段,每日40 m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并统计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血清NSE、MBP 的水平以及MCA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高压氧组患者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高压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9/39)比30.77%(12/39),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保护TBI患者脑部神经,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周待令;张鹏;汪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 TRF)、胆红素的变化,对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记录,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RF水平高于对照组[(1.96±0.28) g/L比(1.62±0.2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94±16)μmol/L 比(116±2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9±0.8) d 比(4.4±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48/50)比78.0%(39/50)],体质量、身长、头围发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4583±189) g 比(3943±132) g,(63.6±2.6) cm比(57.2±2.0) cm,(43.6±1.4) cm比(38.1±1.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消除黄疸,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静;张鸾;王二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血糖可激活细胞内的多元醇通路,引起山梨醇的蓄积,从而造成细胞水肿,摄取肌醇能力障碍,细胞Na +-K +-ATP酶活性下降,神经细胞内环境紊乱、代谢平衡破坏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终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醛糖还原酶是该通路的关键限速酶,其抑制剂可减少山梨醇的蓄积并改善神经功能。此外在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其他代谢通路中,多元醇通路也参与其中,可能是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动因素。

    作者:胡影影(综述);李全民(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复发率高达50%,是育龄期妇女盆腔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体外模型主要有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形式,已从传统的单一模型、二维模型发展为新型的复合模型、三维模型。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更为仿真的研究模型。

    作者:陈振振(综述);贡欣(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百全毫米波治疗手指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百全毫米波治疗仪治疗手指屈指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淄博市第一医院骨二科收治的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134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健康教育和适当制动患指,患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百全毫米波治疗仪治疗,毫米波辐射器置于手掌侧远掌横纹附近疼痛重的痛点、手部的穴位及经络,每日2次,40 min/次,每个疗程7 d,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04%(61/67)比67.16%(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5±0.98)分比(3.21±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观察组SF-36量表中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82.75±9.74)分比(70.42±12.16)分、(86.91±14.87)分比(71.12±15.34)分、(86.91±14.87)分比(59.23±12.40)分、(60.96±5.77)分比(51.35±4.63)分、(66.98±7.72)分比(52.46±6.52)分、(77.88±12.43)分比(57.33±10.38)分、(87.25±10.69)分比(75.11±14.13)分、(65.73±8.25)分比(48.41±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所有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百全毫米波疗法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手指屈指功能,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廷进;祝清华;丁明;马啸;周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少肌症的诊治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

    少肌症包括各种原因尤其是增龄导致肌量减少、肌力降低及肌肉功能的减退,进而导致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死亡。少肌症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多学科协会对少肌症有着不同的认识。少肌症与糖尿病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可通过多种机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少肌症的正确诊治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等方法,对于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预防摔倒、甚至促进老年人群糖尿病的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于菁(综述);王秋月(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帕罗西汀联合百乐眠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联合百乐眠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帕罗西汀治疗,每次20 mg,晨起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百乐眠进行治疗,每次1.08 g,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55/60)比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12.1±1.0) U/L 比(23.5±3.1) U/L,(7.2±1.0) U/L 比(20.1±2.7) U/L],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46.5±6.5)μg/L比(33.3±5.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羟色胺水平高于对照组[(168±18)μmol/L 比(116±15)μmol/L],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7.5±1.1)分比(12.6±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帕罗西汀联合百乐眠治疗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红涛;艾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

    对于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关于年轻未生育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能进行生育能力保留,尽管国内外学者进行临床试验并长期随访后发现目前对于适合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以利用激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但是,在研究合并妊娠时的疾病监测、妊娠后的病情发生发展以及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置中依然存在争议:决定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时机、结束妊娠的方式及监测病变过程中操作手段的局限性。所以,对于年轻未生育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作者:兰云竹(综述);毛熙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涉及多种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疾病,主要为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是 AS的主要易患基因。非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易患基因位点,如内质网氨基肽酶(ERAP)1和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可能参与关节炎症的发生。近年对于AS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功能变异型的识别和确认仍然是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重大的挑战,直接参与关节强直进展的AS相关易患基因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仍不清楚。

    作者:于文文(综述);赵东宝(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代谢综合征( MS)是临床上多个症候群的聚合体,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胰岛素抵抗、肥胖、机体炎症状态、脂质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多个方面,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中医对MS有独特的认识,治疗手段多样,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中成药治疗以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董平(综述);李佑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9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血必净注射液加入200 mL 0.9%NaCl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乌司他丁加入50 mL 0.9%NaCl注射液微量泵泵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14 d,记录病死情况与有创通气比例,对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与外周血炎性介质浓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8±10) mmHg (1 mmHg =0.133 kPa)比(92±9) mmHg,(41±4) mmHg 比(43±3) mmHg,(283±40)比(243±37),P<0.01]。联合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8) ng/L 比(38±12) ng/L、(56±15) ng/L 比(68±17) ng/L、(59±10) ng/L比(69±11) ng/L、(12±3) mg/L比(17±5) mg/L,P <0.01]。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中行有创通气比例、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必净与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抗炎治疗中作用协同,联合应用较之单纯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氧合功能,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曹学雷;黄欢;孙晓红;秦桥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医学综述》的指标数值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颈性眩晕病因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普及,其发病率有所上升并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临床上,颈性眩晕虽然较常见,但其诊断较为笼统。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也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颈性眩晕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加强对其病因和治疗的认识。

    作者:常刚;韩建龙;邱思强(综述);左金良(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TACE对肝癌患者疗效及肿瘤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热灌注化疗组,各42例。热灌注化疗组给予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TACE 治疗,两组患者均完成8个周期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远期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sIL-2R、HIF-2α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近期的总有效率[85.7%(36/42)]及疗效均高于热灌注化疗组[52.4%(2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8,P <0.05;Z =5.092,P <0.05);联合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为(18.9±3.8)个月,热灌注化疗组为(12.8±3.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8,P=0.000);联合治疗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高于热灌注化疗组(76.2%比35.7%、52.4%比19.0%),而复发率低于热灌注化疗组(11.9%比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sIL-2R、HIF-2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血清 VEGF、sIL-2R、HIF-2α水平较热灌注化疗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 TACE 能有效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sIL-2R、HIF-2α的表达有关。

    作者:喻雄杰;李艳丽;雷金华;俞远东;狄全书;曹凤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骨缺损治疗方式的选择

    骨缺损的治疗对于骨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目前多种技术已在临床上成功用于骨缺损。自体骨移植仍然是治疗<5 cm 骨缺损的常用方法,Masquelet 技术和牵拉成骨技术适用于较大范围骨缺损的治疗,而大范围骨缺损可考虑采用血管化腓骨移植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肢体缩短也适用于骨缺损的治疗,但各种方法的并发症均普遍存在。作为临床医师,准确的判断和手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各种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刘晓峰(综述);梁庆威(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均接受下肢动脉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共显示病变血管529段,其中轻度狭窄379段、中度狭窄100段,重度狭窄32段,闭塞18段。以DSA为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之诊断符合519段。其中对血管狭窄高估4段,对血管狭窄低估6段。一致性检验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 DSA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情况Kappa值=0.98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9.9%、准确度为99.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文景;李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依托咪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依托咪酯已经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尤其适用于创伤、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的麻醉,在心胸外科麻醉和老年患者麻醉中有独特的优势。依托咪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保护作用,增加了在临床应用的广度。同时,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其适应证,使它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镇静。

    作者:夏丰娜(综述);贾慧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严正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灾难性、急危重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各种影像学技术的普及,主动脉夹层诊断率有上升趋势,故而找到一种能预测其发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对该病的研究也已达到基因水平,有部分遗传性疾病与主动脉夹层发生有关,并伴随着相应的基因谱改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基因分析,可评估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为尽早临床干预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李博文(综述);王志维(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