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平;张彤;毕冬华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80例胆囊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全部平稳出院.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腹腔干扰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安全性高,效果满意.
作者:梁斌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件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情况,为临床用药个体化提供参考.方法:将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20 ml.了解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互联网检索,复习文献对比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情况.结果:应用银杏叶注射液佐治重症急件胰腺炎,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对比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上有较大的应用及研究价值.
作者:吴义强;黄志昂;杨春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对象伞部为我院肾内科和保健科病房的住院患者,调查对象年龄≥60岁,住院时间≥7 d,无智力及语言障碍,且愿意合作的住院患者.应用CES-D量表对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肾内科和保健科病房住院老年患者健康自我评价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房间老年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程度不同,肾内科与保健科住院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老年患者比较,高中文化与大专及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小学及以下文化、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结论:肾内科较保健科的老年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程度重.
作者:邱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在第三产程中刺激咽喉反射促进胎盘娩出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选择2003年7月~2004年7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实验组.观察组采用常规产科处理,即产妇在胎儿娩出前肩时即给予产妇肌内注射催产素10 U,胎儿娩出后放聚血盆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量,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并协助娩出.实验组产妇在第三产程中用压石板刺激咽喉引起反射,连续刺激5~10次以促进胎盘娩出.结果:实验组产妇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其有效率达97.5%.结论:使用刺激咽喉引起反射促进胎盘娩出方法简便,作用明显,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美齐;卢丽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研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留置导尿的300例患者采集中段尿进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结果:121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27%;首先是大肠埃希菌株,其次是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真菌.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加强留置尿管后尿道口局部的消毒护理是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曾拥亚;潘林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8~2007年广州市院前急救资料进行分析,做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院前急救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创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脏骤停、中毒;从2001年起,猝死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超过50%,成为致死的首要原因:出车时间的高峰集中在9:00~0:00时以及12、1、4、5月份.结论:本研究可以为提高急救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艺仪;何建桂;陈妙虹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设立的新专业,由于我国该专业办学时间短,又开设在不同背景的学校,目前难以对课程体系建设做出统一要求.我们根据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作者:金坚;许正宏;邱丽颖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的SOD、MD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腹正中切口开腹央闭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下肢及盆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 h组、缺血2 h组、缺血1 h+PNS治疗组和缺血2 h+PNS治疗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的SOD、MDA值以及缺血前后、三七总皂苷处理前后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缺血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对大鼠骨骼肌的损伤.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一方面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
作者:仝仲凯;杨高潮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概述中药黄荆子、猪胆汁、望江南子、琥珀、樯藤子的名称、基原、鉴别、检查、炮制等研究内容.
作者:付秀英;刘淑荣;孙国兴;王德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B超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对79例布加综合征诊断分析.并通过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结果:79例布加综合征,41例肝脏有早期肝硬化表现,36例肝尾状叶肿大及肝段下腔静脉狭窄,11例呈肌性狭窄.结论: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清晰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相邻脏器结构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苏长安;魏革;杨俊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男性为非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有效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并考虑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尽早做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患者疾病的风险.
作者:姬洪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本文分析了我校兼职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调动兼职护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兼职护理教师人才库、加强上岗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建设专兼互助体系等建议,以期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护理教师队伍.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派丽奥)及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干槽症患者63例,随机分成盐酸米诺环索组和碘仿纱条组.两组均先做彻底清创后,分别填入盐酸米诺环索及碘仿纱条.结果:盐酸米诺环索组和碘仿纱条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米诺环索软膏和传统碘仿纱条填塞方法在治疗干槽症上同样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岳建荣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疼痛的息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生理盐水安慰剂治疗组6例为A组,加巴喷丁治疗组6例为B组,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C组,加巴喷丁+奥施康定治疗组6例为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来评估并记录患者给药后第1、2、3、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药物治疗组患者VAS、QS评分明显下降(P<0.05),生理盐水安慰剂组也有改善疼痛症状的作用.结论:联合使用奥施康定和加巴喷丁可以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并且副作用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行云;袁志明;阮志慧;钱艇;余露;蒋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患者给予抗凝、溶栓、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做好肢体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2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30%.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性、危险性以及多发性等特点,进行严密的观察、有效干预和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文拉法新对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文拉法新组(38例).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应用抗抑郁剂.文拉法新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加用文拉法新,每天3次,每次25 mg,口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及改善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文拉法新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FPG、2 h 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FPG、2 h PG、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新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控制血糖.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白庀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浸润性红斑,上覆以多层银白色糠秕状鳞屑,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感寒湿风热之邪诱发,在临床上通过辨证施护,患者好转较快,明显缩短疗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汤亚峰;侯秀琴;魏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拟从离舌橐吾根茎中提取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粉碎离舌橐吾根茎,然后用乙醇浸取得到浸膏,然后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得到提取物,后通过硅胶柱和一系列比例不同的洗脱剂洗脱,得到的馏分用薄层色谱法来合并,终得到单体,再利用TLC来分析单体成分的纯度,利用NMR(1H、13C-NMR、DEPT)等色谱方法来鉴别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离舌橐吾根茎中分离提取到3种化合物,一种为倍半萜(化合物Ⅰ),另两种为十八碳酸类(化合物Ⅱ、Ⅲ).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从离舌橐吾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樊子东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问卷对照等调查方法,通过对临床61名护士封闭式护理现状问卷调查表、半开放式护理工作质量调查表的汇总分析,找寻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原因,并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探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新途径.
作者:孙珮;黄敏;廖利军;王伟红;沈慧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4%冰醋酸(58:42:1.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盐酸麻黄素在4.000~12.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1.00%(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秀梅;袁如彩 刊期: 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