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价值

陈琛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心肌缺血
摘要:本文对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引起的原因、类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简述,进而对近3年来收治的118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作考察.经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肌缺血有很大决定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肝、高血脂和高血压检出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压力侵袭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某高校教职工1 586人脂肪肝的检出情况及与高血脂、高血压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为高校教师身体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徐亚娟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脑卒中的早期床旁康复训练

    约2/3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是偏瘫.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能力.

    作者:李巍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65例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92%,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94%,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使用可靠、成功率高的特点.

    作者:张浩;何兵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459例剖宫产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459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因社会因素剖宫产手术153例,占33.3%,居首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手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杨素云;吕树红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临床常见病,大部分患儿使用口服药在门诊治愈,但有部分病例疗效不佳.本组60例均为门诊治疗效果差者,给予肌注炎琥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56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采用经皮肾取穿刺(PCNL)联合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51例Ⅰ期取石,5例Ⅱ期取石,结石取净率98%.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45ml,平均手术后住院时间6.5d.术后无严重出血、发热、尿外渗等并发症,肾积水好转率91%.结论 经皮肾穿刺联合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忠;邓忠贵;廖锦先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200例临床分析

    鼻息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鼻息肉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传统鼻息肉切除术虽行单纯筛窦开放刮除术,但未考虑鼻窦生理功能,同时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术野,使鼻息肉切除不易彻底.因此传统手术后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据国内外报道,传统术后的鼻息肉复发率约在75%~80%,慢性上颌窦炎的复发率约为40%,筛窦炎的术后复发率也较高,约为20%.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2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勇平;陈维斌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胸腔置管灌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观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与顺铂(DDP)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癌性胸腔积液的近期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5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名患者.观察组采用mTNF 1 50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胸腔内注入.对照组采用顺铂60 ml+生理盐水20 ml胸腔内注入.结果 观察组28例病人总有效率82.15%.有3例出现低热,4例轻度胸痛,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缓解率高,副作用较轻.

    作者:武焱旻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64例颈内动脉系TIA患者颅外颈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颈动脉硬化板块斑块的分布、狭窄度及超声分型.并将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TIA患者无症状侧颅外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29.6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0.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IA患者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以扁平斑为多见,其次为硬斑和溃疡斑,且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TI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TIA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中国;周志明;许川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抢救鱼胆中毒并严重肝损伤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在合并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鱼胆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离心式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对8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于入院48h内行1~2次血浆置换,然后行血液透析2~3次/周,检测血浆置换及透析前后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情况,观察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黄疸于入院2~3天后渐退,平均住院23天,7例治愈,1例因经济原因病情稳定后自动出院.结论 血浆置换结合血液透析,对合并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鱼胆中毒患者,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中内、外源性毒素,缩短昏迷清醒时间,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宏;刘金洪;许忠仁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小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在血球计数仪中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本文通过与传统手工计数法相比较,讨论小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中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作者:黄进春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中药预防脑梗死溶栓并发脑出血的价值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相当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此病的治疗,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采用溶栓疗法.但因检查技术落后以及药物质量等问题,致使溶栓者出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对溶栓疗法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及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广泛应用,突显出中药的治疗特色及疗效,为脑梗死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辨治和经验.本文通过西医溶栓治疗与中药活血化瘀治疗脑梗死两种方法的对比,从原理、疗效、方法、适应证、安全性、中医药特色及运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显示了中药在预防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作者:荆睿;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人工气腹致房性心律失常1例

    1 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体重70kg.术前诊断为阑尾炎,拟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术前一般状况良好,心肺功能正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入室后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血压130/85mmHg,心率72次/min,SpO298%,PETCO240mmHg,心电图正常.建立静脉通路后,静注咪唑安定3mg,2min后静注芬太尼0.15mg,万可松6mg,异丙酚120mg,同时面罩给氧,3min后经口腔明视下插管顺利,继以吸入异氟醚,监测血压110/70mmHg,心率70次/min,Spo299%,PETCO238mmHg,心电图正常.手术开始5min后行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达到25mmHg时,患者突然出现房性期前收缩,继以出现房性二联律.立即通知术者暂停手术,降低气腹压力,同时缓慢静注普罗帕酮70mg,2min后心电图正常.再行气腹时,缓慢加压,压力控制在15mmHg以下,手术历时40min,患者未再出现心律失常.术后随访至出院,心电图无异常改变.

    作者:石小军;王玉敏;刘得志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两种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方法比较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2]进行临床操作.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一些弊端,故我院产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尽可能达到既利于病人又利于实际工作,以供大家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华;张雅新;徐庆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35例

    目的 观察补肾法结合卵磷脂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用中医补肾法结合卵磷脂治疗该病35例,14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18例痊愈(51.43%),16例有效(45.71%),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 补肾法结合卵磷脂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秋华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0例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使用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并进行血糖和尿常规监测(1次/2h),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酸中毒纠正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 所有病例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控制稳定,尿酮体在6~12h内消失,后未再出现阳性表现,CO2CP在1~3天恢复正常.结论 该方法使血糖控制稳定,治疗时间缩短,且剂量正确,易于调整,操作简便.

    作者:杨慧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苦参素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苦参素组14例,三甲冲剂组30例,联合治疗组21例,分别采用苦参素、三甲益肝冲剂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苦参素组、三甲冲剂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HA、IV-C、PCⅢ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联合治疗组较三甲冲剂组和苦参素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苦参素及三甲益肝冲剂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苦参素和三甲益肝冲剂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高海丽;申保生;杨道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治疗进展

    本文概述老年性痴呆药物治疗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1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疗效探讨.方法 将13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予降脂活血片加降脂宁片及护肝片口服,对照组64例给予降脂宁片及护肝片口服,2月为1疗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降脂活血片治疗脂肪肝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姚斌;彭绪坤 刊期: 2006年第29期

  • 温针疗法对胃肠道手术后镇痛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温针疗法对胃肠道手术后使用术后静脉镇痛泵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温针组(30例)手术当日起连续3天温针穴位治疗,术毕接静脉镇痛泵;对照组(30例)不用温针治疗,术毕接静脉镇痛泵.结果 温针组患者术毕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质时间明显缩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使用温针疗法,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常玉林;单士强;刘香阁;宋国洲;马亚利 刊期: 2006年第2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