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来丽
目的 探讨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对比三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三组治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象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紫杉醇周组在骨髓抑制(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发生情况上优于TE组及TEC组.结论 TE、TEC及紫杉醇周方案治疗乳腺癌疗效相似,但紫杉醇周方案副作用小.
作者:史昌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孕期营养干预和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改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选取在本院定期产检的134例单胎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67)和研究组(n=67),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营养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孕期营养干预和体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孕妇的身体质量指数为(27.45±1.84)kg/m2,研究组为(24.38±1.75)kg/m2,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的顺产率为43.28%(29/67),研究组为65.67%(44/67),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49.25%(33/67),研究组为20.90%(14/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和体质量管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身体状况,控制孕妇的体质量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妊娠并发症.
作者:张莉;游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传统腹腔镜异位妊娠术.评价组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 β-HCG恢复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完全通畅、通而无用、完全不通);术后随访1年观察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例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 β-HCG恢复时间、术后1年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例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完全通畅例数多于对照组,即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改良腹腔镜异位妊娠术,能够在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力,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 β-HCG恢复时间.
作者:李凤云;刘红艳;荣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案例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近年来兴起的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成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我国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应用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的能力.
作者:贺军;齐硕;邱俊;江川;李小艳;陈国栋;刘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实验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鼻痒、流涕、鼻塞、喷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痒、流涕、鼻塞、喷嚏评分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11.67%(7/60)与对照组8.33%(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红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接受盐酸利托君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的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治疗,选取45例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显效时间比对照组短,使用盐酸利托君治疗的保胎成功率和妊娠足月率比较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早产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接受盐酸利托君治疗的效果比硫酸镁治疗的效果优秀,患者的保胎率高,妊娠足月率高.
作者:邹慧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直肠癌患者的CT诊断表现进行探讨分析,对其在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例分期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对86例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估CT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营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 在为患者进行直肠充气CT扫描的时候,患者没有表现出不适感,检查前已经将肠道清理干净,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扩张较好,可清楚的观察到肠壁和附近组织,患者接受诊断均顺利完成,患者的TNM分期准确率是84.88%,T分期准确率是89.53%,N分期准确率为87.21%,M分期的准确率为96.51%.结论 直肠癌可以使用CT诊断来确诊,和临床病理TNM分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白广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68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任选其中3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余34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预防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4.71%,低于对照组52.94%,P<0.05.结论 急诊监护病房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周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使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FEV1、FVC和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多索茶碱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氨茶碱.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乳腺癌患者102例,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障碍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能降低患者感觉障碍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颜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60例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均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开胸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儿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手术治疗成功率、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临床指标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成功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χ2=4.320,P<0.05);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治疗组(33.4±4.0)ml、(5.4±0.6)d,对照组(54.0±6.9)ml、(7.1±1.3)d,t=14.147、6.503,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10%、对照组36.7%(χ2=5.963,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经胸小切口介入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迪力夏提·马木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进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更有优势.
作者:仝国强;赵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规程,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培训与考核,强化医疗器械处理流程质量控制.结果 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方法及考核评定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管理期间未出现因消毒灭菌不严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利于促进医院良好、持续发展.
作者:周敏;张艳;吴琼凤;潘文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对于入院患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寻找高质量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心脏科患者5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处理以及高质量护理管理,比较患者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282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感染(4.26%);而研究组的282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降低院感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宏琴;刘惠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的方式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7年1月88例肝外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损伤控制急诊手术.比较两组肝外伤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术后下地、出院时间;各项应激反应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肝外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术后下地、出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应激反应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采用损伤控制的方式有效性高,可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应激,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
作者:胡炎军;朱求实;李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配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分别为参照组(65例,阿司匹林治疗)和治疗组(61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临床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可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青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8月参与纳入的60例川崎病患儿,以是否存在典型临床症状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存在典型症状的患儿纳入参照组,不存在典型症状患儿纳入实验组,统计观察两组川崎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以及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外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参照组典型川崎病患儿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超声检出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对小婴儿造成严重影响,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冠状动脉受损情况更严重,在诊断川崎病中需要对诊断指标之外的体征进行判断,结合超声检查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治疗小儿不完全川崎病提供依据.
作者:王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88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各个时间机体疼痛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结果 观察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机体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领域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归率;药物安全特性;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结果 联合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药物安全性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肯定,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张瑞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和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真分析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