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会存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在解决心血管内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急诊滞留患者常见因素,实施品管圈管理入院难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室间住院患者收治交接工作流程及细节.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我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时间及急诊收治患者人数等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急诊待床时间由实施前(66.39±13.20)小时,减少为(31.80±6.30)小时,急诊收治人数、出院人数较实施前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患者住院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上增强了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以问题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麻醉研究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麻醉专业56名实习研究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传统组(28例),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及问卷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所有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组,实验组问卷调查的满意程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麻醉研究生临床实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方波;陈东英;马克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全麻手术患者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区别.方法 选取本院全麻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为主治疗)、七氟醚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麻醉前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七氟醚组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后,其FVC水平麻醉后较为稳定,而丙泊酚组波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肺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针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方案更为理想.
作者:谢定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院的感染管理和医疗安全息息相关,而作为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操作如消毒,灭菌,隔离治疗等操作主要由医护人员来承担,由此可见,对护理进行管理在控制医院内部发生感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在医院的感染预防过程中和控制过程中不可替代,因而要提高对院内感染的控制,需要先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操作的规范性,同时探究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管理中的方法,从而对于有效降低医院内部感染发生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所以应当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制度,制定好有关院内感染管理的质量标准,建立起有关网络监控的管理体系终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季和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病情跟踪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病情跟踪,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实验组护理半年后的采取主动、投入行为、多样性、多功能化、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病情跟踪,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提高作用.
作者:李颖;韩彤;葛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取硫酸镁治疗,B组患者采取山莨菪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水肿消退23例(41.82%),B组患者水肿消退34例(61.82%),B组患者水肿改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山莨菪碱在改善患者水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马频;颜丹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98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91.14±4.15)分、(89.17±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能力总分(90.47±10.2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增强病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脐血流及胎心情况分为四组,每组各41例,对比四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 Ⅳ 组产妇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 Ⅲ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采用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能够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测率,降低剖宫产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妊娠剧吐患者护理的护理操作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理解力以及判断力.
作者:陈小芳;朱凌馨;彭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在湖南省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120名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干预组60名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培训模式.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新护士干预前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职新护士岗前培训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新护士的角色意识,提升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竞争力.
作者:杨丽;蒋冬花;唐四元;李文菁;雷光锋;童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对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结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的RVEF、Sp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谭明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所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单纯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联合组(43例)行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疗效与血压变异性(白天舒张血压变异性(d DBPV)、白天收缩血压变异性(d SBPV)、夜晚舒张血压变异性(n DBPV)、夜晚收缩血压变异性(n SBPV)、24 h平均舒张血压变异系数(24 h DBPV)、24 h平均收缩血压变异系数(24 h SBPV)情况.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压变异性各项指标均低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有助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
作者:钱广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3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IL-33水平.结果 (1)血浆IL-33浓度在AMI组、UAP组中较SAP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IL-33水平在Gensini积分小于20分组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位于20~40分及大于40分(P<0.05),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IL-33浓度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和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06,95%CI=0.482~1.052,P=0.024).结论 白细胞介素3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作者:于婧;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注射用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金华;舒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质量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因少弱精症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并就影响精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后,血清钙及铜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铅数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与精子活率存在负相关(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子密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铜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与精子向前运动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微量元素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参考数据资料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及不育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仰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50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50例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效率为96.00%,比较常规组的80.00% 总体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咽喉部红肿、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比常规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常规组16.00% 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咽炎患者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后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早日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吴佳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应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骨折基本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比例分别为92.5%、85.0%,高于对照组的75.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层入路治疗方法,对骨折复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牟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泌尿外科实行专科护士管理的效果体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施专科护士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实行专科护士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同时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明显.
作者:汤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并优化医院教师参与临床药学理论教学的模式.方法 对比分别采用LBL和CBL教学的学生在课堂效果、医院入科及临床实践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 ,对医院教师开展理论教学的模式及课程设计进行讨论.结果 通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差异化制定,医院教师采用C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理论教学阶段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热情,提高学生实践的临床思维和服务意识,以及解决部分专业问题的能力,但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医院教师可通过CBL方式将临床需求及工作经验渗透到临床药学的理论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谢慧;黄珊珊;孟冬梅;王雅连;姜顺军;喻鹏久;魏理;崔江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放疗与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抗体指标.结果 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的抗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合并胸腺瘤,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