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他赛治疗老年低分化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利花

关键词:多西他赛, 老年, 低分化胃癌,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方案治疗老年低分化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至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就诊的老年低分化胃癌患者36例,对常规组采取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对实验组采取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KP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低分化胃癌患者采取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方案临床疗效相当,且两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两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安全性

    目的 对不同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共33只眼,均为2016年2—8月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两组患者的注射剂量分别为4 mg、2 mg.结果 开展治疗后,实施6个月的随访后,两组患者在提高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晶状体混浊加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4 mg与2 mg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在提高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2 mg曲安奈德晶状体混浊加重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晓坤;陈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流程管理与对患者进行分层在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流程管理与对患者进行分层在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将儿科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和分层管理,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儿科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30.12±1.15)min、患者家属满意评分(90.45±2.01)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科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儿科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和分层管理,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尚会存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注射用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8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清开灵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金华;舒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华法林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的临床作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6例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PT,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访统计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PT值、INR值、华法林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7例,发生率6.60%.结论 监测PT对华法林剂量合理使用、预防抗凝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秦蓁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放疗及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的疗效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放疗与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抗体指标.结果 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的抗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合并胸腺瘤,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手术治疗胃肠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观察

    目的 总结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个体化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 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指的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产生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陈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保健科66例体检职工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健康教育)和对照组(33例;不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职工体检后各项临床数据并计算出统计学分析数值.结果 观察组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超体质量异常率、脂肪肝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优于对照组职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诱发疾病,可威胁人们健康,可导致代谢综合征明显增加并可严重影响职工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对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预防慢性病疾病,可辅助慢性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保健科职工需要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及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全程健康管理、教育模式来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不断丰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热情周到服务来促使健康教育取得良性循环,促使保健科职工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目的 通过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合理用药和应对措施提供相关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从我院2008年6月—2017年6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对其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应对措施.结果 在头孢菌素类中,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头孢曲松(24.4%);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多数是1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其后依次为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占多数,其次依次为口服、静脉推注、肌注.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易在儿童及老人中发生不良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惠霞;黄国争;戴计准;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脐血流及胎心情况分为四组,每组各41例,对比四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 Ⅳ 组产妇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 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 Ⅲ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采用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能够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测率,降低剖宫产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浆IL-33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8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3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IL-33水平.结果 (1)血浆IL-33浓度在AMI组、UAP组中较SAP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IL-33水平在Gensini积分小于20分组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位于20~40分及大于40分(P<0.05),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IL-33浓度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和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06,95%CI=0.482~1.052,P=0.024).结论 白细胞介素33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作者:于婧;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LBL-C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使用探讨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教育中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多为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LBL法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为提高西部地方医学院校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就L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双规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实施过程与实际教学体会进行探讨.LBL-CBL联合教学法在运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际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LBL-CBL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宋家乐;任源;桂中玉;莫玲;曾榛;王程强;钱波;吴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在湖南省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120名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干预组60名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培训模式.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新护士干预前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成绩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在职新护士岗前培训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新护士的角色意识,提升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竞争力.

    作者:杨丽;蒋冬花;唐四元;李文菁;雷光锋;童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49例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应用在结核潜伏感染、活动性结核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疾病的再发生率.

    作者:韩路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院内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0例内分泌失调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根据月经周期时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柯冬贵;尹秋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自体组(n=55)和异体组(n=55).自体组患者采取应用自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异体组患者采取同种异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结果 自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异体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患者能术后发热时间,明显比异体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和异体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但两组提高程度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能够取得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永胜;孟刚;赵辉;郭鑫;杨新成;潘有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并发急性左心衰再入院的护理

    本文通过1例病例从护理角度探讨分析对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左心衰的护理重点,指出密切观察病情,准确使用药物,正确的专科护理,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科学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本病出院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采用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18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在我院经剖宫产分娩的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孕产妇均顺利分娩,研究组产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 和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阴道分娩应用于疤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具有可行性,可有效降低产妇的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陈红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心血管内科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在解决心血管内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急诊滞留患者常见因素,实施品管圈管理入院难的各个环节,制定科室间住院患者收治交接工作流程及细节.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我科急诊住院患者滞留时间及急诊收治患者人数等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急诊待床时间由实施前(66.39±13.20)小时,减少为(31.80±6.30)小时,急诊收治人数、出院人数较实施前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患者住院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上增强了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之一,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或围绝经期点滴状阴道出血等,亦可降低妊娠率引起息肉相关性不孕症等.虽多表现为良性病变,但其起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多在健康体检或治疗其他系统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且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恶变率可高达12.9%,因此对其恶变的高危因素的识别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高廷;朱耀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相关性

    目的 分析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检验结果与精液质量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因少弱精症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84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精液分析及血液微量元素含量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并就影响精液质量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血液检验后,血清钙及铜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锌、铅数据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含量与精子活率存在负相关(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子密度及正常形态精子率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铜含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与精子向前运动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少弱精症患者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微量元素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关系,并参考数据资料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及不育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仰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